[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11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11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11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5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年 11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 在道德建设中,所谓“ 应该 ”和“不应该”的含义是 ( )(A)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B)社会公众所谓的“应该”,在自己看来往往是“不应该”(C)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的行为规范(D)长辈或上司说“ 应该” 就是“应该”,反之亦然2 道德与法律比较,二者的区别是( )(A)道德比法律产生得早(B)道德不如法律的作用力强(C)道德依附于法律(D)道德的适用范围小3 企业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 )(A)对人们起到整
2、顿效用(B)增强人们的归属意识(C)抑制功能(D)激励作用4 符合文明礼貌具体要求的是( )(A)市场经济条件下,做生意要讨价还价(B)从业人员热情服务,主动将顾客拉进店铺(C)饰品华丽,以招徕顾客(D)主动向顾客介绍情况,当好参谋5 下列说法中,不合乎语言规范要求的是( )(A)“您走好 ”(B) “请稍候”(C) “嘿”(D)“您请便 ”6 下列典故中,其核心体现爱岗敬业精神的是( )(A)三顾茅庐(B)庖丁解牛(C)买椟还珠(D)刻舟求剑7 职业责任的特点是( )(A)明确的规定性(B)非物质利益相关性(C)人为性(D)非强制性8 下列做法中,体现了诚实守信要求的是( )(A)知耻后勇(
3、B)凿壁借光(C)童叟无欺(D)程门立雪9 下列劳动力需求曲线中,( )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相对于工资率变动富有弹性。10 (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11 PDCA 循环包括: 执行;处理; 检查;计划。排序正确的是( )(A)(B) (C) (D)12 ( )是指当对一个人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A)光环效应(B)投射效应(C)首因效应(D)刻板印象13 下列关于员工激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不是万能的(B)对员工的激励不一定达到满意效果(C)员工对
4、激励做出的反应需要一定时间(D)对员工的激励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14 下列关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更加强调管理的系统化(B)更加强调管理手段的现代化(C)更加强调管理的规范化(D)更加强调管理技术的静态化15 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不研究( )等方面的问题。(A)行为规范(B)组织体制(C)信息控制(D)部门结构16 ( )组织将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A)独立型(B)模拟分权制(C)依托型(D)多维立体制17 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选择不同的部门结构模式。( )不属于部门结构模式。(A)直线职能制(B)咨询机构(C)超事业部制(D)事业
5、部制18 ( )不属于组织结构分析的内容。(A)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B)员工与岗位之间是否匹配(C)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D)内外环境变化对企业组织职能的影响19 企业结构整合的过程包括:互动阶段; 拟定目标阶段; 控制阶段;规划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B) (C) (D)20 编制人员需求计划时,计划期内员工的补充需要量等于( )(A)计划期人员总需求量减去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加上计划期自然减员人数(B)计划期人员总需求量加上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减去计划期自然减员人数(C)计划期自然减员人数加上计划期人员总需要量,减去报告期期初人员总数(D)报告期自然减员人数减去计划期人员总需
6、要量,加上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21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预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力资源预测的方案和过程相对简单易行(B)要求预测者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分析能力(C)人力资源预测所面临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D)人力资源预测能够引导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22 ( )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也可以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A)趋势外推法(B)人员比率法(C)回归分析法(D)转换比率法23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趋势外推法最简单,自变量只有一个(B)回归分析法不考虑不同自变量之间的影响(C)趋势外推法与回归分析法本质上都是经济计量模型法(
7、D)经济计量模型法一般只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的小公司采用24 ( )素质测评的目的是了解员工素质现状或查找问题根源。(A)选拔性(B)考核性(C)开发性(D)诊断性25 ( )的对象一般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量化后的数据直接提示了测评对象的实际特征。(A)一次量化(B)二次量化(C)类别量化(D)模糊量化26 对被测评者的回答或反应不作任何限制的品德测评技术是( )(A)心理技术(B) FRC 技术(C)投射技术(D)问卷技术27 对员工的学习能力进行测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 )(A)面试(B)情景测验(C)智力测验(D)心理测验28 ( )不是员工素质测评结果的分析方法。(A)要素分析法(B)
8、曲线分析法(C)综合分析法(D)岗位分析法29 面试考官根据面试阶段的感受对应聘者做出主观评价,这属于( )(A)第一印象(B)对比效应(C)晕轮效应(D)录用压力30 “你好像不太适合我们这里的工作,你看呢?”属于( )面试问题。(A)压力性(B)知识性(C)思维性(D)经验性31 招聘过程中经常用到群体决策法,关于这种方法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组建决策团队(B)由不同背景的人进行评价(C)增强了招聘的主观决策性(D)需要利用运筹学原理32 设计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表时,评分指标应控制在( )以内。(A)5 个(B) 10 个(C) 30 个(D)40 个33 独立的小型组织部门的
9、培训宜采用( )的培训方式。(A)分散(B)边实践边学习(C)集中(D)完全脱产学习34 制定培训规划时,培训需求分析的目标是( )(A)明确员工现有技能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B)收集有关新岗位和现在岗位要求的数据(C)明确培训的要求,预测培训的潜在困难(D)明确测评培训规划的工具、指标和标准35 企业在成立初期,培训力量应集中于( )(A)组建管理团队(B)提高创业者的营销公关能力(C)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D)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36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不包括( )(A)提高其经验、知识和技能(B)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C)培养业务骨干成为接班人(D)对目前的业务能更加熟练
10、37 一般来说,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对于中层管理人员而言,( )是最重要的。(A)专业技能(B)理念技能(C)人文技能 D,协调技能38 企业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建设性评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设性评估是非正式评估(B)建设性评估是主观性评估(C)建设性评估的结果决定了培训项目是否保留(D)建设性评估让培训对象认识到自己是否进步39 对培训效果进行行为评估的方法不包括( )(A)任务项目法(B)问卷调查法(C)笔试法(D)行为观察法40 员工培训的认知成果是( )主要对象和内容。(A)学习评估(B)反应评估(C)结果评估(D)行为评估41 ( )更适用于调查面广、以封
11、闭式问题为主的调查。(A)访谈法(B)问卷调查法(C)观察法(D)电话调查法42 劳动定额法属于( ) 绩效考评方法。(A)品质导向型(B)结果导向型(C)行为导向型(D)综合型43 下列关于强迫选择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定量化考评方法(B)属于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C)可以用来考评特殊工作行为的表现(D)属于行为导向型的主观考评方法44 ( )是一种评价中心技术,它将被考评者置于模拟管理岗位上,让他在一段时间内参与有关文件或文书的起草,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A)实务作业(B)个人报告(C)管理游戏(D)个人测验45 对于科技人员进行绩效考评,主要考评( )方面的指
12、标。(A)个人绩效(B)人员素质(C)工作流程(D)工作过程和成果46 “获得专利权的项目数” 属于( )的绩效考评指标。(A)行为过程型(B)品质特征型(C)工作结果型(D)工作方式型47 战略导向的 KPI 体系更加强调对员工( )的激励。(A)目标(B)行为(C)心理(D)学习48 关键绩效指标法的核心是( )(A)考评标准的确定(B)新型激励机制的构建(C) KPI 指标的提取(D)企业战略目标的明确49 在绩效评价中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是( )(A)客户评价(B)自我评价(C)上级评价(D)同级评价50 ( )是指能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A)行为特征(
13、B)胜任特征(C)心理特征(D)业绩特征51 ( )所得到的市场薪酬信息,其缺点是数据的针对性不强。(A)企业之间相互调查(B)问卷调查(C)采集社会公开信息(D)访谈调查52 一般来说,工资水平高的企业应关注市场( )点处的报酬水平。(A)15(B) 25(C) 50(D)7553 ( )是岗位横向分类的最后一步。(A)职级的划分(B)岗级的划分(C)职系的划分(D)岗等的划分54 ( )将工资水平直接与企业效益和员工工作业绩相联系。(A)一岗一薪制(B)薪点工资制(C)一岗多薪制(D)提成工资制55 下列关于绩效工资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工作业绩为基础支付工资(B)注重团体绩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3 11 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 二级 理论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