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0年上半年福建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0年上半年福建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0年上半年福建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 年上半年福建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 )。(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夸美纽斯2 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3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坚持面向全体学生(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发展学生的个性4 为了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小学课程改革需要加强( )。(A)
2、综合性(B)弹性(C)实践性(D)基础性5 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育(B)教学(C)实践活动(D)上课6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即( )。(A)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劳动教育(C)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D)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7 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A)做好班长的工作(B)做好先进生的工作(C)做好班委的工作(D)做好后进生的工作8 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 ,下列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9
3、 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制10 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 )。(A)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B)所学科目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C)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D)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11 在教育系统的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A)学生与课程(B)学生与教师(C)学生与教材(D)学生与教学12 如果一个测验基本达到了测验目的,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那么这个测验( )。(A)信度较好(B)效度较好(C)难度适中(D)区分度较好13 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义
4、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是在( ) 。(A)1978 年(B) 1980 年(C) 1986 年(D)1988 年14 教师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 )。(A)相互促进关系(B)平等关系(C)授受关系(D)教学关系15 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A)小组活动(B)集体活动(C)个别教育(D)主题班会16 德育过程由以下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即( )。(A)知、情、意、行(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C)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观和道德观(D)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17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A)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C)社会经验(D)感性经
5、验18 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集体活动19 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20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 )。(A)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B)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C)普及性、基础性和实践性(D)普及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1 学校教育制度经历了从_教育到_教育再到_教育的过程。22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接受学校行政决定被编入一定的班级,具有一定的_。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_
6、。23 清政府于_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_。24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西方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_和美国的_。25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_年发表的_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26 德育方法有多种,其中,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被称为_法。27 在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中,_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_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28 教学原则是对教学_的反映,也是人们教学_的总结。29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_和民族_为根本宗旨的教育。30 课程计划的编制要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
7、基本关系,体现_和_。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1 简述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32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33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4 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35 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6 教师甲对教师乙说:“现代教学论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是相互矛盾吗?” 如果你是教师乙,请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分析教师甲的观点,帮助教师甲树立科学的教学观。2010 年上半年福建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
8、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关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有:(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
9、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做好后进生工作,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如果教育未尽到责任,使他们越变越坏,最后走向犯罪道路,将对社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力;如果把后进生教育好了,则可以把原来的“负值”转化为“正值”。大量的事实表明,后进生也是学生,是能够教育好的对象。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不躐等”是指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
10、。故本题应选 D 项。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而学校选择的教育内容即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故本题应选 c。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构成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二者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的客体;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是活动的主体。故本题选择 B 项。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效度是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0 上半年 福建省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