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久病咳喘。痰稀白,舌苔白腻,因过服温燥药,今咳喘加重,痰黄稠,舌苔黄腻。此病证变化属于(A)阴虚阳亢(B)阴损及阳(C)阳消阴长(D)阳证转阴(E)阴证转阳2 患者,女,36 岁,已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月经淋漓不断,经血色淡,舌淡无苔。脉沉细无力。其病机是(A)脾不统血(B)脾肾阳虚(C)气血两虚(D)脾肺气虚(E)肝血不足3 患者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眩晕,肢倦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其证候是(A)心脾两虚(B)肝火扰心(C)痰热扰心(D)心胆气虚(E)心肾不交4 患者突发皮肤瘙
2、痒,红疹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是因感受哪种邪气引起(A)寒(B)湿(C)火(D)暑(E)风5 患者风寒感冒。恶寒发热,伴有形寒肢冷,面白声微等阳虚之象。其病证属于(A)虚证(B)实证(C)虚实夹杂(D)虚实转化(E)虚实真假6 患者。女,26 岁。已婚。胃脘痞满,不思饮食,频频泛恶,干呕,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弱。其病机是(A)脾阴不足(B)胃阴不足(C)胃燥津亏(D)胃热炽盛(E)肝胃不和7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B)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C)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E)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8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人体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3、(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人体是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界相统一(D)五脏六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E)时令晨昏对人体的整体影响9 属阴中之至阴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10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主要说明的是(A)阴阳平衡(B)阴阳对立(C)阴阳消长(D)阴阳互根(E)阴阳转化11 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木和土(B)火和金(C)水和火(D)木和金(E)土和金12 土不足时,木对土的过度制约。属于(A)相克(B)相乘(C)相侮(D)母病及子(E)子病犯母13 下列关于五脏与血液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肝主藏血(B)脾主统血(C)肾精化生血(D)肺气助心行血(E)心调节
4、血流量14 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要是由肺的哪项功能所完成(A)主呼吸之气(B)主一身之气(C)主宣发(D)主肃降(E)朝百脉15 在肝主疏泄的各种作用中,最根本的是(A)调畅情志(B)促进消化(C)调畅气机(D)调节血量(E)疏通水道16 被称为“中精之腑 “的是(A)脉(B)骨(C)胆(D)胞宫(E)脑17 下列哪项是小肠的功能(A)主受盛(B)主运化(C)主传化(D)主受纳(E)主腐熟水谷18 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为(A)心肾(B)肝肺(C)脾肾(D)脾胃(E)肝肾19 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有赖于气的何种功能(A)推动功能(B)温煦功能(C)防御功能(D)
5、固摄功能(E)气化功能20 联结心和肺两脏使其功能协调平衡的中心环节是(A)元气(B)心气(C)肝气(D)肺气(E)宗气21 “元气”又称(A)正气(B)营气(C)卫气(D)真气(E)宗气22 血液的生成与何脏关系最密切(A)肺(B)心(C)肝(D)脾(E)肾23 下列各项,与血液和神志关系最密切的是(A)心与肾(B)心与脾(C)心与肺(D)心与肝(E)肝与肾24 “津血同源 “的理论依据是(A)同为营气化生(B)同为元气化生(C)同为宗气化生(D)同为水谷精微化生(E)可属阴液,生理功能相同25 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A)胆经(B)脾经(C)胃经(D)膀胱经(E)三焦经26 循行于上肢
6、外侧前缘的经脉是(A)肺经(B)大肠经(C)三焦经(D)小肠经(E)心经27 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厥阴心包经(D)手少阴心经(E)手太阳小肠经28 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厥阴心包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阳小肠经29 称为“血海 ”的经脉是(A)任脉(B)督脉(C)冲脉(D)带脉(E)阴维脉30 称为“阴脉之海 “的是(A)胞脉(B)冲脉(C)带脉(D)督脉(E)任脉31 六淫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A)风(B)寒(C)暑(D)湿(E)燥32 下列哪项与瘀血的形成无关(A)气虚(B)血虚(C)气
7、滞(D)血寒(E)血热33 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者,表示(A)表邪入里(B)阳气衰少(C)汗出亡阳(D)真热假寒(E)邪去正安34 阴阳偏盛形成的是(A)实证(B)表证(C)热证(D)寒证(E)里证35 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其治疗方法是(A)虚者补之(B)寒者热之(C)热者寒之(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36 “通因通用 ”适用于治疗的病证是(A)实证(B)虚证(C)虚实错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实假虚证36 A相克B相乘C相侮D母病及子E子病及母37 肝火犯肺,属于38 脾病传肾,属于38 A胆B胃C大肠D膀胱E三焦39 “太仓”是指40 “决渎之官 ”是指40 A胆B胃C大肠D小肠E膀
8、胱41 “受盛之官 ”是指41 A手之阳经与手之阴经B手之阳经与足之阳经C手之阴经与足之阴经D足之阳经与足之阴经E手之阳经与足之阴经42 在手指末端交接的经脉是43 不直接交接的经脉是43 A从胸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足走腹E从腹走胸44 手三阳经的走向是45 足三阳经的走向是45 A从足走腹B从胸走手C从头走足D从手走头E从腹走胸46 足三阴经的走向是47 手三阴经的走向是47 A先祛邪后扶正B先扶正后祛邪C扶正与祛邪同用D单纯扶正E单纯祛邪48 正虚而邪不盛。其治则是49 正虚邪实。其治则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9、】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此题就属于阴阳的转化,属阴的病证因服药而转化为阳。故选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患者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故可判断其病与脾有关,月经淋漓不断,经血色淡是脾气虚,统摄无力的结果。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患者心悸,肢倦神疲,纳呆,此多为虚证表现。肢倦神疲,纳呆,面色少华多与脾脏有关;心悸健忘,眩晕主因在心,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10、 E【试题解析】 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如风疹块(荨麻疹)就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故选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虚中夹实是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本病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又伴有形寒肢冷、面白声微等阳虚症状,属于虚实夹杂。选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1、 胃脘痞满、不思饮食、频频泛恶、干呕、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弱属于阴虚的表现,又有胃的症状。属于胃阴不足。故选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故选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各个脏腑形体官窍等,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选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五脏分阴阳: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执业 助理 医师 基础理论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