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针灸学(治疗各论、治疗总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针灸学(治疗各论、治疗总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针灸学(治疗各论、治疗总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针灸学(治疗各论、治疗总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各组穴位中,均为原穴的是( )(2011 年第 76 题)(A)大陵,灵道,神门(B)太冲,商丘,京骨(C)太白,丘墟,阳池(D)太渊,太溪,阳溪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俞募配穴的是( )(2011 年第 78 题)(A)肺俞,中府(B)胃俞,中脘(C)膀胱俞,中极(D)小肠俞,天枢3 下列选项中,属于远部取穴的是( )(2011 年第 74 题)(A)气病胸闷取膻中(B)皮肤瘙痒取膈俞(C)失眠多梦取神门(D)头项强痛取昆仑4 八会穴中,脏会所在的经脉是( )(2011 年第 72 题)(A)脾经(B)肝经(C)胃经(D)任
2、脉5 根据“主客原络配穴法 ”,与太白相配的腧穴是( )(2010 年第 73 题)(A)内关(B)外关(C)偏历(D)丰隆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同名经配穴的是( )(2010 年第 78 题)(A)耳鸣取中渚、足临泣(B)头痛取外关、阳陵泉(C)失眠取神门、三阴交(D)牙痛取合谷、内庭7 手少阳三焦经的输穴是( )(2010 年第 75 题)(A)中渚(B)外关(C)支沟(D)间使8 针灸治疗落枕,循经远部取穴首选( )(2009 年第 79 题)(A)足三里(B)阴陵泉(C)后溪(D)合谷9 难经.六十八难关于“五输穴” 主治的论述中, “经”所主的是( )(2009 年第 78题)(A)
3、体重节痛(B)喘咳寒热(C)逆气而泄(D)腹痛而泄10 治疗急性、疼痛性病证,宜首选的腧穴是( )(2008 年第 80 题)(A)五输穴(B)下合穴(C)郄穴(D)俞募穴11 胆经的输穴是( )(2007 年第 74 题)(A)侠溪(B)足临泣(C)地五会(D)丘墟12 患者咽部轻微肿痛,兼见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宜选的穴位是( )(2011 年第 79 题)(A)太溪,照海,鱼际,三阴交(B)少商,合谷,尺泽,内庭(C)鱼际,合谷,太渊,关冲(D)少商,尺泽,曲池,三阴交13 患者胃脘胀痛拒按,伴嗳腐吞酸,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根据子母补泻法,治疗选的穴位是( )(2
4、011 年第 80 题)(A)解溪(B)内庭(C)陷谷(D)厉兑14 治疗心绞痛的主穴是( )(2010 年第 80 题)(A)心俞、膻中、神门(B)内关、阴郄、膻中(C)心俞、阴郄、通里(D)内关、神门、太冲15 针灸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宜首选的腧穴是( )(2009 年第 80 题)(A)肝、脾经穴(B)肝、胆经穴(C)脾、肾经穴(D)脾、胃经穴16 选取水沟、十二井穴、合谷、太冲、内关穴,针刺用泻法,主治的病证是( )(2008 年第 78 题)(A)头痛(B)眩晕(C)中风脱证(D)中风闭证17 针灸治疗胆囊炎的主穴是( )(2007 年第 168 题)(A)胆囊穴、日月、阳陵泉、胆俞
5、(B)胆囊穴、中脘、内关、胆俞(C)期门、日月、肝俞、内关(D)梁门、日月、太冲、胆俞18 目赤肿痛的毫针刺法宜选用( )(2007 年第 170 题)(A)先泻后补法(B)泻法(C)补法(D)平补平泻法19 治疗坐骨神经痛主选( )(2007 年第 171 题)(A)足少阳、足阳明经穴(B)足太阳、足少阳经穴(C)足阳明、足太阳经穴(D)足太阳、足少阴经穴20 治疗中风中脏腑的主穴是( )(2007 年第 172 题)(A)内关、外关(B)内关、百会(C)内关、水沟(D)内关、合谷21 治疗癃闭,针刺中极穴宜采用( )(2007 年第 173 题)(A)向左或右斜刺(B)向上斜刺(C)向下平
6、刺(D)直刺、深刺22 治疗腹痛,宜首选( )(2007 年第 174 题)(A)章门、中脘、脾俞(B)三阴交、中脘、天枢(C)足三里、中脘、胃俞(D)足三里、中脘、天枢22 A本经配穴法B同名经配穴法C前后配穴法D表里经配穴法(2011 年第 113,114 题)23 偏头痛取风池,侠溪,其配穴方法是( 题)24 骨痹疼痛取涌泉,昆仑,其配穴方法是( 题)24 A期门B神门C章门D梁门(2010 年第 113,114 题)25 治疗脾病,宜选用的腧穴是( 题)26 治疗肝病,宜选用的腧穴是( 题)26 A脏病B外经病C腑病D络脉病(2009 年第 115,116 题)27 背俞穴偏于治疗(
7、题)28 募穴偏于治疗( 题)28 A陷下则灸之B菀陈则除之C热则疾之D寒则留之(2008 年第 113,114 题)29 阴挺的针灸治疗原则是( 题)30 痛痹的针灸治疗原则是( 题)30 A郄穴B络穴C下合穴D八脉交会穴(2008 年第 117,118 题)31 病在腑者,应首选的治疗穴位是( 题)32 表里两经同病者,应首选的治疗穴位是( 题)32 A内关,足三里,中脘B天枢,足三里,神阙C天枢,阴陵泉D天枢,丰隆,气海(2011 年第 119,120 题)33 治疗急性泄泻,宜选用的穴位是( 题)34 治疗慢性泄泻,宜选用的穴位是( 题)35 下列特定穴中,可治疗脏腑病证的有( )(2
8、011 年第 173 题)(A)井穴(B)背俞穴(C)募穴(D)原穴36 下列穴位中,同属于络穴和八脉交会穴的有( )(2011 年第 174 题)(A)公孙(B)外关(C)照海(D)列缺37 肝气犯胃型胃痛取太冲所依据的取穴原则是( )(2010 年第 175 题)(A)循经选穴(B)远部选穴(C)辨证选穴(D)对症选穴38 下列腧穴中,属于原穴的是( )(2009 年第 173 题)(A)太溪(B)阳池(C)太渊(D)丘墟39 实热证的治疗原则是( )(2009 年第 179 题)(A)虚则补之(B)菀陈则除之(C)热则疾之(D)实则泻之40 感冒后出现腹泻,治疗取太渊、偏历穴,其配穴法是
9、( )(2009 年第 178 题)(A)表里经配穴法(B)上下配穴法(C)子母补泻配穴法(D)主客原络配穴法41 下列腧穴中,属于募穴的有( )(2008 年第 173 题)(A)中脘(B)中府(C)膻中(D)中极42 下列选项中,属于前后配穴的有( )(2008 年第 176 题)(A)中极、次醪(B)中脘、胃俞(C)中脘、膈俞(D)天枢、命门43 下列选项中,属于郄穴的有( )(2007 年第 146 题)(A)地机(B)孔最(C)梁丘(D)间使44 阴经、阳经的井穴,其五行属性是( )(2007 年第 169 题)(A)阳井木、阴井金(B)阴井木、阳井金(C)阴井木、阳井火(D)阳井木
10、、阴井火4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里经配穴法的有( )(2007 年第 178 题)(A)上巨虚、太白(B)孔最、三阴交(C)太渊、列缺(D)足三里、阳陵泉46 患者腹痛,下痢赤白,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除选用主穴位外,还应配用的穴位有( )(2011 年第 180 题)(A)太冲(B)曲池(C)下巨虚(D)内庭47 治疗热痹除局部取穴外,还宜配用的穴位有( )(2011 年第 176 题)(A)大杼(B)大椎(C)曲池(D)曲泽48 患者,女,30 岁 1 周前四肢部突发风团,高起皮肤,边界清楚,瘙痒甚,时隐时现,伴有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下列关于本病例治疗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11、 )(2010 年第 176 题)(A)取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B)以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为主穴(C)可配用外关、风池穴(D)耳针治疗可选取的穴位是神门、内分泌、肺49 可治疗便秘的腧穴是( )(2010 年第 177 题)(A)照海(B)天枢(C)支沟(D)下巨虚50 可治疗目疾的经穴是( )(2010 年第 178 题)(A)足少阳胆经穴(B)手少阳三焦经穴(C)足太阳膀胱经穴(D)手太阳小肠经穴51 针刺治疗外感少阳经头痛,宜选的腧穴是( )(2009 年第 180 题)(A)太阳、风池(B)太冲、太溪(C)率谷、足临泣(D)天柱、后溪52 采用“穴位贴敷法 ”治疗哮喘的常用穴有 (
12、 )(2008 年第 177 题)(A)膻中(B)中脘(C)大椎(D)悬钟53 以关元、三阴交为主方可以治疗的病证有( )(2008 年第 178 题)(A)月经不调(B)崩漏(C)带下(D)闭经54 治疗蛇串疮可采用的针刺方法有( )(2007 年第 179 题)(A)局部围针(B)皮肤针叩刺后加艾灸(C)三棱针点刺后加拔罐(D)毫针泻法55 针灸治疗寒凝血滞的经闭,可用( )(2007 年第 180 题)(A)毫针泻法(B)毫针补法(C)艾灸法(D)针刺放血法56 下列选项中,符合针刺得气表现的有( )(2011 年第 177 题)(A)针刺部位酸胀,重麻感(B)循经性肌肉震颤(C)针体颤
13、动(D)针刺部位热,凉感57 下列单式补泻手法中,属于补法的有( )(2011 年第 178 题)(A)徐徐刺入,少捻转,急速出针(B)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C)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D)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58 三棱针法的适应病证是( )(2011 年第 175 题)(A)痤疮(B)寒痹(C)丹毒(D)中暑59 下列情况中,不宜立即进行针刺的是( )(2009 年第 175 题)(A)过度疲劳(B)精神紧张(C)突然昏厥(D)过度饥饿60 下列选项中,属于针刺单式补泻手法的是( )(2009 年第 176 题)(A)烧山火(
14、B)徐疾补泻(C)提插补泻(D)迎随补泻61 下列选项中,属于艾灸的是( )(2009 年第 177 题)(A)瘢痕灸(B)灯火灸(C)温灸器灸(D)隔盐灸62 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棱针刺法的有( )(2008 年第 179 题)(A)散刺法(B)刺络拔罐法(C)叩刺法(D)挑刺法63 针刺的辅助手法有( )(2007 年第 148 题)(A)弹法(B)捻转法(C)摇法(D)震颤法64 属于拔罐法中的火吸法有( )(2007 年第 149 题)(A)闪罐法(B)闪火法(C)贴棉法(D)滴酒法针灸学(治疗各论、治疗总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五输
15、穴的名称,属于理解型考题。灵道、商丘、阳溪不是原穴,排除 ABD,故选 C。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配穴方法,属于理解型考题。俞募配穴法:脏病(阴病题)多与背俞穴(阳部题) 相关,腑病(阳病题) 多与募穴( 阴部题)联系。临床上腑病多选其募穴,脏病多选其背俞穴。但常常把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D 选项应为小肠俞,关元。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处方选穴原则,属于理解型考题。气病胸闷取膻中属于近部选穴,皮肤瘙痒取膈俞及失眠多梦取神门为辨证对证选穴,头项强痛取昆仑属于远部取穴,因为昆仑穴在下肢,故选 D。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
16、考查穴位归经,属于理解识记考题。脏会章门位于第 11 肋游离端下际,属于肝经。故选 B。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腧穴的配穴方法,属于理解型考题。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或主客原络配穴,也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实例。太白属于足太阴脾经的原穴,与脾经相表里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根据“主客原络配穴法”,与之相配的是胃经的络穴丰隆。故选 D。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配穴方法,属于理解型考题。将手足同名位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是同名经配穴法,是基于同经同气相通的理论。神门属于心经,三阴交属于脾经,不在同一条经脉上,故选 C。中渚、
17、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经穴。足临泣、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经穴。合谷、内庭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五输穴的名称,属于识记型考题。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是中渚,故选 A。外关、支沟分别是三焦经的络穴和经穴,间使是心包经的经穴。故选 A。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穴位归经,属于识记型考题。远部取穴即是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后溪穴归于小肠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经过颈项部。故选 C。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五输穴功能,属于识记型考考题。井主
18、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故选 B。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对特定穴的功能,属识记型考题。郄穴是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病证的重要穴位,尤其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故选 C。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五输穴的循行,属于识记型考题。以上五穴分别为:荥穴、腧穴、一般穴、原穴。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疾病的选穴,属于应用型考题。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及舌脉是阴虚的表现,阴虚咽喉肿痛者,属于虚证咽喉疼痛。治疗当滋阴降火,以足少阴经为主。太溪、照海、三阴交滋养肾阴,鱼际利咽清热,故选 A。B 、C 选项没有滋阴的穴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针灸 治疗 总论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