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细胞的基本功能)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细胞的基本功能)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细胞的基本功能)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细胞的基本功能)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1 骨骼肌终板膜上的 ACh 受体属于(A)电压门控通道(B)化学门控通道(C)机械门控通道(D)G 蛋白偶联受体2 关于微终板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神经末梢单个动作电位引起的终板膜上的电变化(B)表现 “全或无” 特性(C)是个别囊泡的自发释放在终板膜上引起的电位变化(D)有不应期3 关于终板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去极化,不出现超极化(B)终板电位的大小与 ACh 的释放量无关(C)有不应期(D)是全或无的4 能阻断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物质是(A)河豚毒(B)四乙胺(C)筒箭毒(D)六羟季胺5 安静时运动神经末梢的囊
2、泡(A)不释放 ACh(B)有少数囊泡随机释放(C)有少数囊泡依次轮流随机释放(D)每秒钟约有 107 个 ACh 分子释放6 触发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离子是(A)Na +(B) K+(C) Ca2+(D)Cl -7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A)Na +通道关闭(B)电压门控 Ca2+通道开放(C) K+通道关闭(D)化学门控 Ca2+通道开放8 横纹肌收缩时胞质内增多的钙离子主要来自(A)膜外(B)核内(C)线粒体内(D)肌质网内9 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前负荷(B)后负荷(C)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D)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10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A)不发生叠加
3、(B)发生叠加(C)幅值变大(D)幅值变小11 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一收缩偶联的过程是(A)动作电位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B)肌质网释放 Ca2+到细胞质内(C)终池中的 Ca2+逆浓度差进入细胞质内(D)横管释放 Ca2+到肌细胞质内12 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能与细肌丝结合的是(A)Na +(B) K+(C) Ca2+(D)Mg 2+13 下列关于横纹肌兴奋一收缩偶联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引起兴奋一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是 Ca2+(B)骨骼肌的一次单收缩中,胞质内增加的 Ca2+100是经 L 型钙通道内流的(C)骨骼肌肌膜和横管膜上的 L 型通道能激活但并不开放(D)骨骼肌舒张的过程中,胞
4、质中的 Ca2+几乎全部被肌质网膜上的钙泵回收14 在前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后负荷在何时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A)为零(B)过小(C)过大(D)无限大14 A肌钙蛋白B肌球蛋白C肌动蛋白D原肌球蛋白15 形成横桥的是16 与粗肌丝横桥头部结合的是17 阻止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调节肌肉收缩过程的是18 通过构象改变启动收缩的是18 A一连串单收缩B一次单收缩C无收缩反应D不完全强直收缩E完全强直收缩19 肌肉受到一次阈下刺激时,出现20 正常体内骨骼肌收缩几乎都属于21 当连续刺激的时距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22 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大于单收缩的时程时,肌肉出现23 当连续刺激的时距短于单
5、收缩时程但大于收缩期时,肌肉出现24 可兴奋组织通常指(A)神经(B)淋巴细胞(C)肌肉(D)腺体25 兴奋性降低时(A)阈强度增大(B)阈强度减小(C)阈电位上移(D)阈电位和阈强度不变26 动作电位的“ 全或无” 特点表现在(A)刺激太小时不能引发(B)一旦产生即达到最大(C)不衰减性传导(D)存在“总和 ”27 下列关于神经一肌肉接头传递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接头前膜量子式释放的递质是 ACh(B)终板膜上的 N 型受体有化学门控离子通道(C)终板电位是“全或无”性质的(D)接头传递是 1 对 1 的28 Ca2+通过骨骼肌细胞肌质网膜的方式有(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经通
6、道介导的易化扩散(D)出胞29 关于骨骼肌兴奋与收缩的描述,正确的是(A)肌肉的兴奋和收缩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B)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同时开始(C)肌肉兴奋是收缩的前提(D)强直收缩时,肌肉收缩可以融合而动作电位却不能融合西医综合(细胞的基本功能)模拟试卷 1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是:神经冲动到达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终板膜)终板电位动作电位肌收缩。在终板膜上有ACh 受体,即 N2 型 ACh 受体阳离子通道。当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造成接头前膜的去极化和膜上电压门控 Ca2+通道瞬间开放,Ca 2+借助于膜两侧
7、的电化学驱动力流入神经末梢内,使末梢内 Ca2+浓度升高。Ca 2+可启动突触小泡的出胞机制,使其与接头前膜融合,并将小泡内的 ACh 排放到接头间隙内。ACh 在接头间隙内扩散至终板膜,与 ACh 受体阳离子通道结合并使它激活,于是通道开放,导致 Na+和 K+的跨膜流动。可见终板膜上的 ACh 受体是受 Ca2+调控的化学门控通道。【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神经末梢释放 ACh 的量不是一个连续的变量,而是以一个突触囊泡所含的一定数目的 ACh 分子为最小单位量。在静息状态下,接头前膜会发生约1 次秒的 ACh 量子的自发释放,引起终板膜电位变化称为微终
8、板电位 (MEPP)。【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终板电位具有局部电位的特性,终板电位的大小由微终板电位叠加而成,与 ACh 的释放量相关。由于终板膜上主要表现为 Na+内流,所以只有去极化,不出现超极化。【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N 受体分 N1 受体和 N2 受体。N 1 受体又称神经元型烟碱受体,可被六羟季胺阻断;N 2 受体又称肌肉型烟碱受体,位于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终板膜上,是 N2 型 ACh 受体阳离子通道,可被十羟季胺阻断。无论 N1 受体,还是 N2 受体都可被筒箭毒阻断,因此答案为 C。河豚毒为 Na+通道
9、的特异性阻断剂,四乙胺为 K+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知识模块】 细胞的基本功能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运动神经末梢有大量直径约 50nm 的囊泡,每个囊泡中贮存的 Ach量是相当恒定的。一次动作电位的到达,能使大约 200300 个囊泡的内容排放,这些囊泡中的 ACh 可使运动终板产生约 5060mV 的终板电位。而一个囊泡中的ACh 可引起终板膜上产生去极化电位(微终板电位,约 04mV)。在安静时,无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有个别的囊泡自发排放,终板膜产生的去极化电位均为微终板电位的倍数,说明释放的 ACh 是以囊泡为单位的;目前认为,这些少数囊泡的自发排放是随机的,不是有规律地依次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西医 综合 细胞 基本功能 模拟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