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神经系统)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神经系统)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神经系统)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神经系统)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1 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引起痛觉(B)引起温度觉(C)引起触觉(D)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2 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A)刺痛(B)快痛(C)定位不精确(D)必有牵涉痛3 刺激强度与感受器传入神经动作电位频率之间呈(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正变关系(D)反变关系4 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仍在进行,但传人神经冲动的频率已开始下降,此现象称为(A)传导阻滞(B)衰减性传导(C)疲劳(D)适应5 视觉中枢位于(A)额叶皮层(B)颞叶皮层(C)顶叶皮层(D)枕叶皮层6 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能力最强的界面是(A)空气-角膜前表面间的界
2、面(B)角膜后表面-房水间的界面(C)房水 -晶状体前表面间的界面(D)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间的界面7 潜水时,看水底物体会发生(A)正视眼(B)近视眼(C)远视眼(D)散光眼8 视远物和近物皆需调节的是(A)正视眼(B)近视眼(C)远视眼(D)散光眼9 近点主要决定于(A)瞳孔大小(B)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C)房水折光指数(D)晶状体弹性10 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B)晶状体变凸使物像后移而成像于视网膜上(C)近点距离越近,眼的调节能力越差(D)眼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通过反射实现11 下列关于眼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
3、眼视近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B)晶状体弹性减弱时,眼的调节能力降低(C)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D)瞳孔缩小时增大球面像差和色像差12 下列有关三原色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锥细胞内含有三种不同的视色素(B)视网膜上存在相当于红、黄、蓝色光的三类吸收光谱(C)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的视色素(D)不能圆满解释色盲和色弱的发病机制13 视野大小的顺序依次是(A)白色黄蓝红绿色(B)黄蓝红绿白色(C)红绿白黄蓝色(D)红白黄蓝红色14 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A)瞳孔近反射(B)直接缩小反射(C)瞳孔对光反射(D)角膜反射15 视杆细胞、视锥细
4、胞与双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由哪种递质介导的(A)去甲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谷氨酸(D)甘氨酸16 瞳抠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的共同部位是(A)延髓(B)脑桥(C)中脑(D)丘脑下部17 中央凹(A)位于视轴的视网膜端(B)含有比其他视网膜区更多的血管(C)为视网膜上相对增厚的区域(D)位于视盘的鼻侧18 下列关于双眼视野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两眼鼻侧视野相互重叠(B)两眼视网膜上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像(C)来自物体同一部分的光线成像于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D)同一被视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像完全相同19 关于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叙述,正确的是(A)鼓膜张肌收缩,可使中耳传音效能增强(B)
5、鼓膜张肌舒张,镫骨肌收缩,可使中耳传音效能增强(C)鼓膜张肌收缩,镫骨肌舒张,可使中耳传音效能增强(D)鼓膜张肌和镫骨肌同时收缩,可使中耳传音效能降低20 内耳血管纹的重要作用是(A)营养基底膜(B)缓冲蜗管内压力变化(C)产生和维持蜗管内淋巴的正电位(D)产生外淋巴21 耳蜗底部受损将导致(A)高频听力受损(B)低频听力受损(C)中频听力受损(D)中低频听力受损22 飞机上升和下降时,乘务员嘱乘客作吞咽动作,其意义在于(A)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C)调节卵圆窗膜内外压力平衡(D)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23 下列哪一种电位是交流性质的(A)终板电位(B)
6、基本电节律(C)视觉细胞感受器电位(D)耳蜗微音器电位24 关于耳蜗微音器电位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没有潜伏期(B)有去极化电位,也有超极化电位(C)波形与声波无关(D)是多个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25 感受器的生理特性是(A)每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B)具有换能作用(C)能对环境变化的信息进行编码(D)有疲劳现象26 关于瞳孔的叙述,正确的有(A)在暗光下扩大(B)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向调节(C)动眼神经受损后缩小(D)阿托品可使其扩大27 三种视锥细胞的区别主要是(A)在视网膜上的分布不同(B)视黄醛的结构不同(C)视蛋白分子结构不同(D)光谱吸收曲线特性不同28 看近物
7、时,眼的调节主要包括(A)晶状体显著后凸,视轴会聚(B)晶状体变凸(C)瞳孔缩小,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D)睫状肌松弛,瞳孔缩小29 关于视紫红质的正确叙述有(A)是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B)暗处合成增加(C)光照时迅速分解(D)是一种结合蛋白质西医综合(神经系统)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感觉传人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许多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多突触联系,抵达丘脑的髓板内核群换元后,由此发出纤维弥漫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这一传人系统称非特异性传人系统。它的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使机体处于醒觉状态。【知识模块】 神经系统2 【正确答案】 C
8、【试题解析】 内脏痛的特征主要有:发生缓慢、疼痛持久、定位不精确 (主要特点); 对切割、烧灼不敏感,对机械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敏感;常伴不愉快或不安等精神感觉和出汗、恶心、血压降低等自主神经反应;常伴牵涉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身体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知识模块】 神经系统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感受器在换能过程中,能对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进行编码,例如对性质相同而强度不同的刺激,感受器可以通过传人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频率的高低和参与传导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的多少来进行编码。刺激强度越大,单一传人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越高,并且参与传导兴奋的神经纤维数
9、目也越多,但不呈完全的正比关系,而是正变关系。【知识模块】 神经系统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但出现的快慢在不同感受器有很大的差别,通常分为快适应和慢适应感受器两类。但适应并非疲劳,如果再次增加刺激的强度,又可引起传人冲动的增加。【知识模块】 神经系统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视觉传导通路如下:视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交叉到对侧,与来自对侧颞侧视网膜的视神经纤维组成视束,视束进入丘脑的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发出的纤维形成视放射,投射到同侧的视觉中枢枕叶皮层。【知识模块】 神经系统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人另一折光指数不同的
10、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将发生折射,并且两种介质的折光指数差别越大,光线折射则越大。外界光线进人眼球到达视网膜的过程中,共有 4 个发生折射的界面,即空气一角膜前表面界面、角膜后表面一房水界面、房水一晶状体前表面界面和晶状体后表面一玻璃体界面。构成界面的四对介质中,空气和角膜间折光指数差别最大,所以发生在空气一角膜前表面界面的折射最大。【知识模块】 神经系统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潜水时,水底物体发出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眼球,由于水一角膜间折光指数差别小于空气一角膜间的差别,所以光线从水中进入眼球时,在水一角膜前表面界面处的折射将小于从空气进入眼球时的折射。这样,对于未做调节的正视眼,潜
11、水时水底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将不能聚焦于视网膜上,而是聚焦于视网膜后,产生屈光性远视。【知识模块】 神经系统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远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能力过弱,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远视眼的特点是在看远物时就需进行调节,看近物时,则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才能看清物体,因此远视眼的近点比正视眼远。由于远视眼不论看近物还是看远物都需要进行调节,故易发生调节疲劳。【知识模块】 神经系统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近点的远近主要决定于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折光能力越大,将近物发出的辐射光汇聚于视网膜上的能力就越大,近点就越近。眼球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西医 综合 神经系统 模拟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