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消化和吸收)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消化和吸收)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消化和吸收)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消化和吸收)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004 年)(A)是指节律性去极化波(B)又称漫步波电位(C)其产生不依赖于神经的存在(D)节律不受神经和激素的影响(E)波幅在 1015mV 之间2 控制消化道平滑肌收缩节律的基础是( )(2002 年)(A)慢波(B)动作电位(C)壁内神经丛活动(D)迷走神经兴奋(E)交感神经兴奋3 下列消化系统的分泌物中,最依赖迷走神经的是( )(2001 年)(A)唾液(B)盐酸(C)胃蛋白酶原(D)胰液(E)胆汁4 哪项分泌最依赖于副交感神经( )(2000 年)(A)唾液(B)胃液
2、(C)胃蛋白酶原(D)胰液(E)胆汁5 下列关于胃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0 年)(A)头期分泌主要是体液调节(B)胃期分泌兼有神经和体液调节(C)肠期分泌主要是神经调节(D)头期、胃期和肠期分泌都有自身调节6 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易产生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原因是( )(2009 年)(A)壁细胞数量减少,内因子分泌减少(B)壁细胞数量减少,胃酸分泌减少(C)主细胞数量减少,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D)胃容积减小,储存食物量减少7 能促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物质是( )(2008 年)(A)盐酸(B)前列腺素 E2(C)丙谷胺(D)内因子8 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促胃液素分泌的是(
3、)(2007 年)(A)HCI 灌注刺激幽门部黏膜(B)肉汤灌注刺激幽门部黏膜(C)扩张刺激幽门部黏膜(D)刺激支配幽门部迷走神经9 不属于促胃液素生理作用的是( )(2006 年)(A)刺激胃酸分泌(B)促进胃运动(C)刺激胰酶分泌(D)促进唾液分泌(E)促进胆汁分泌10 下列关于胃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5 年)(A)头期调节属于纯神经反射(B)胃期调节包括神经长、短反射和体液调节(C)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释放可被阿托品阻断(D)肠期调节约占进食分泌总量的 30以上(E)三个时期的分泌是顺序发生,互不重叠的11 分泌胃酸的细胞为( )(2003 年)(A)壁细胞(B)主细胞
4、(C)颗粒细胞(D)黏液细胞(E)Cajal 细胞12 抑制胃液分泌有( )(2001 年)(A)生长抑素(B)低张溶液(C)高 pH(D)氨基酸(E)Ach13 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0 年)(A)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酶(B)促进胰腺小导管分泌水和 HCO3-(C)促进肝胆汁分泌(D)抑制胃液分泌14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主要成分是( )(2009 年)(A)消化酶(B)胆盐(C)卯磷脂(D)胆固醇15 当胰液缺乏而其他消化液分泌正常时,可引起( )(2008 年)(A)血糖降低(B)脂肪泻(C)胰腺炎(D)恶性贫血16 当小肠被食糜充盈时,小肠反复进行分节运动,
5、其主要作用是( )(2008 年)(A)充分混合食糜和消化液(B)将食糜不断向前推进(C)刺激胃肠激素的释放(D)促进消化液继续分泌17 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 )(2007 年)(A)胆色素(B)胆固醇(C)卵磷脂(D)胆盐18 胰泌素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特点是( )(2005 年)(A)水和 HCO3-多,酶少(B)水和 HCO3-少,酶多(C)水多 HCO3-和酶少(D)水、HCO 3-和酶都少(E)水、HCO 3-和酶都多19 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膜上可将寡肽转运入细胞的转运体是(20l0)(A)Na +-氨基酸同向转运体(B) K+-氨基酸反向转运体(C) Na+-肽同向转运体(D)H
6、 +-肽同向转运体20 下列关于糖类在小肠内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7 年)(A)与 Na+的吸收相耦联(B)需要载体蛋白参与(C)单糖的吸收是耗能的主动过程(D)果糖的吸收速率快于半乳糖21 下列关于小肠对铁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7 年)(A)胃酸可促进铁的吸收(B)维生素 D 可促进铁的吸收(C)亚铁易被小肠吸收(D)铁的吸收量与机体需要程度有关22 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 )(2000 年)(A)胃中的食物(B)小肠中的食物(C)咽部和食道中的食物(D)胆囊收缩素(E)促胰液素23 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特点是( )(1991 年)(A)在胃肠不收缩的情况下
7、也可记录到基本电节律(B)消化道各个部位基本电节律的频率相同(C)基本电节律的产生是肌原性的(D)动作电位总是在基本电节律的基础上产生24 全胃切除术预计可导致下列问题( )(1992 年)(A)进食后由于水吸收过于迅速,使血液稀释(B)由于胃蛋白酶缺乏,使蛋白质吸收障碍(C)维生素 B12 吸收障碍(D)脂肪吸收不良25 下面关于胰腺功能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1992 年)(A)刺激迷走神经引起胰腺迅速分泌含酶较少的水样胰液(B)在交叉循环实验中,当向一只动物的十二指肠内灌盐酸时,另一只动物发生胰液分泌(C)胰腺泡含有胰蛋白酶(D)能引起富含胰酶的胰液分泌的激素,也能引起胆囊收缩26 胆
8、囊收缩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1990 年)(A)抑制 HCO3-分泌(B)促进胆汁分泌(C)刺激胰岛素分泌(D)促进胰酶分泌27 调节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因素有( )(1988 年,1989 年)(A)迷走神经兴奋(B)胃泌素(C)促胰液素(D)支配胰的内脏大神经28 胆汁在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中的作用有( )(2011 年)(A)水解蛋白质(B)孚 L 化脂肪(C)运输脂肪分解产物(D)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28 A迷走一迷走反射B肠胃反射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 (2002 年)29 参与胃排空调控的有30 参与胃容受性舒张的有30 A头期的胃液分泌B胃期的胃液分泌C两者兼有D二者均有 (19
9、89 年)31 食物经食道瘘管注入胃所引起的胃液分泌32 食物经咀嚼咽而进入胃所引起的胃液分泌32 A血管活性肠肽B去甲肾上腺素C胆囊收缩素D促胃液素E促胰液素 (2006 年)33 主要促使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大量 H2O 和 HCO3-的是34 主要促使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是34 A胃泌素B促胰液素C缩胆囊素D蛙皮素 (2012 年)35 引起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的激素是36 加强胃运动和胆囊收缩的激素是36 A正反馈机制B负反馈机制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1996 年)37 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中有38 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38 A通过毛细血管吸收B通过毛细淋巴管吸收C两者
10、兼有D两者均无 (1990 年)39 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途径40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途径西医综合(消化和吸收)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基本电节律又称为慢波电位,去除平滑肌的神经支配后,慢波依然存在,说明慢波的产生不依赖神经的存在,但神经和激素可影响慢波的产生。因此,答案 D 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消化和吸收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后产生的,动作电位是在慢波去极化基础上发生的,所以,慢波被认为是平滑肌收缩的基础。【知识模块】 消化和吸收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因为迷走神经虽是副交感神经,但不等于副交感
11、神经,而且,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是第对和第对脑神经,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支配唾液腺分泌的传出神经是副交感神经,而胃和小肠的消化液分泌则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实现的。【知识模块】 消化和吸收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因为迷走神经虽是副交感神经,但不等于副交感神经,而且,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是第对和第对脑神经,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支配唾液腺分泌的传出神经是副交感神经,而胃和小肠的消化液分泌则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实现的。【知识模块】 消化和吸收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进食后,胃液的分泌开始增多。其分泌的调节可按刺激部位的不同,人为地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12、,实际上这三个时期几乎是同时开始、互相重叠的,它们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调节,但头期主要接受神经调节,胃期兼有神经和体液调节,而肠期主要以体液调节为主。【知识模块】 消化和吸收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叶酸必须在维生素 B12 的作用下才能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参与合成 DNA。维生素 B12 缺乏可导致叶酸的相对不足,DNA 合成减少,幼红细胞分裂增殖减慢,细胞体积增大,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 B12 的吸收需要与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形成内因子-B 12 复合物,避免维生素 B12 被消化酶破坏。胃大部切除术导致壁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内因子分泌不足,引起巨幼红细胞贫
13、血。【知识模块】 消化和吸收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考查对有关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的掌握。胃液中除大量水分外,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黏液和内因子等成分。胃蛋白酶是以酶原的形式分泌的,促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物质是盐酸,已被激活的胃蛋白酶也能促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前列腺素 E2 是抑制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丙谷胺是缩胆囊素 B12 促胃液素受体的颉颃剂,因而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内因子的作用是促进维生素 B12 的吸收。【知识模块】 消化和吸收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考查对促胃液素分泌的各种调节因素的掌握。促胃液素主要是由胃窦部和上段小肠黏膜的 G 细胞分泌
14、的一种多肽,主要经血液循环到达壁细胞,通过与膜上的胆囊收缩素促胃液素受体结合而刺激胃酸分泌。刺激促胃液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迷走神经兴奋。此外,胃的扩张、胃内蛋白质分解产物也可刺激促胃液素的分泌。因此,备选项 B、C、D 都能够刺激幽门部黏膜并引起促胃液素分泌。胃内 pH 下降则抑制促胃液素的分泌。因此,用 HCl 灌注刺激幽门部黏膜不能引起促胃液素分泌。【知识模块】 消化和吸收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促胃液素(gastrin)是由胃和小肠上段黏膜 G 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主要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壁细胞,通过与膜上胆囊收缩素促胃液素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丙谷胺是该受体的颉颃剂。促胃液素的主要
15、生理功能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还可促进胃肠运动和胃肠上皮细胞的生长,同时还可间接促进胰液(含胰酶)和胆汁的分泌,但对唾液分泌不起作用。【知识模块】 消化和吸收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按食物及有关感受器的所在部位,可将胃液分泌的调节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三个时期的分泌虽有大致的顺序,但有部分重叠(E 错误)。头期分泌的调节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但不能看作是纯神经反射,因为反射的传出通路,即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液分泌中,既有直接刺激壁细胞的机制,还有通过刺激 G 细胞和 ECL 细胞,分别使它们释放胃泌素(促胃液素 )和组胺,间接促进胃液分泌的体液途径(A 错误) ;引起胃液分泌的迷
16、走神经节后纤维中,支配壁细胞和 ECL 细胞的纤维末梢递质是乙酰胆碱,其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但支配 G 细胞的纤维末梢递质是促胃液素释放肽,其作用不能被阿托品阻断(C 错误);三期引起的胃液释放量不同,头期约为总量的 30、胃期约 60、肠期约 10(D 错误);食物入胃引起的胃期胃液分泌有三种机制:长反射。食物机械性扩张胃底、胃体和幽门部感受器,通过迷走一迷走反射,直接或间接通过胃泌素作用于壁细胞;短反射。扩张幽门部,通过局部神经丛使 G 细胞释放胃泌素;蛋白质消化产物,肽和氨基酸直接作用于 G 细胞,使后者释放胃泌素。【知识模块】 消化和吸收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胃酸是由胃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西医 综合 消化 吸收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