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下述对骨髓增生性疾病共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无髓外造血现象(B)以淋巴细胞系统增生为主(C)各症状之间可以相互转化(D)造血功能障碍(E)脾脏常不肿大2 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一般不会有(A)脾大(B)皮肤瘙痒(C)骨髓中原始红细胞比例大于 30(D)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E)红细胞容积增加3 真性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鉴别中不必考虑的是(A)是否病毒感染后(B)是否红细胞高于正常(C)是否血小板增高(D)是否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是否增高4 下述骨髓
2、纤维化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正确的是(A)贫血程度(B)血小板计数(C)肝脏、脾脏(D)免疫学检查(E)骨髓活检5 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B)骨髓巨核系明显增生(C)骨髓粒系增生减低(D)纤维组织并非肿瘤性增生(E)外周血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或)幼稚红细胞6 引起血小板增多的疾病是(A)SLE(B)心肌梗死或脑梗死(C) ITP(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脾亢7 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A)是一种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B)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C)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D)女性多于男性(E)病程常大于 1 年8 下列哪一项不是
3、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主要临床特征(A)皮下结节(B)贫血(C)出血、黄疸(D)进行性衰竭(E)持续高热9 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病人细胞化学染色可出现(A)苏丹黑 B 阳性(B)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阴性(D)溶菌酶染色阳性(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10 不属于恶性组织细胞类型的是(A)异常组织细胞(B)多核巨细胞(C)淋巴样组织细胞(D)单核样组织细胞(E)多核组织细胞11 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A)淋巴样组织细胞(B)单核样组织细胞(C)多核巨细胞(D)幼稚细胞(E)吞噬性组织细胞12 对恶性组织细胞病描述错误的是(A)白细胞明显增高(B)贫血进行性加重(
4、C)骨髓查到异常组织细胞(D)肝脾淋巴结肿大(E)黄疸13 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A)起病急,高热,衰竭和进行性贫血(B)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D)全血细胞减少(E)以上都不正确14 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A)肝炎病毒(B)疱疹病毒(C) EB 病毒(D)流感病毒(E)以上都不正确15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显的变化是(A)核左移(B)核右移(C)核浆发育不平衡(D)中毒颗粒(E)鼓锤体1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的表现中错误的是(A)发热(B)淋巴结肿大(C)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
5、(D)淋巴细胞比例增加(E)异性淋巴细胞比例超过 101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常规的突出变化是(A)白细胞正常伴异形淋巴细胞(B)粒细胞增多伴异形淋巴细胞(C)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形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形淋巴细胞(E)以上都不正确18 类白血病反应可出现(A)原始粒细胞明显增高(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C)严重贫血(D)染色体异常(E)血小板明显增高19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下列哪一项(A)0110 9L(B) 0210 9L(C) 0310 9L(D)0410 9L(E)00510 9L20 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细胞
6、化学染色为(A)PAS 反应(B)过氧化物酶染色(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非特异性酯酶染色(E)以上都不正确21 周围血中不出现幼稚粒细胞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骨髓纤维化(B)类白血病反应(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缺铁性贫血(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22 型异型淋巴细胞是指哪种细胞(A)浆细胞型(B)单核细胞样型(C)幼淋巴细胞样型(D)原淋巴细胞样型(E)不能分类型23 男性,60 岁,乏力伴右上腹胀半年。体检:脾肋下 4 cm。检验:血红蛋白 98 gL,血小板 327109 L,白细胞 36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45、嗜碱性粒细胞 2、幼粒细胞 9、淋巴细胞 33、
7、单核细胞 1,幼红细胞 10,粒细胞形态正常,NAP 积分 180 分。血涂片中出现何种异常红细胞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A)泪滴形红细胞(B)破碎红细胞(C)靶形红细胞(D)嗜碱性点彩红细胞(E)多染性红细胞24 患者,男,16 岁,发热 1 周,并有咽喉痛,最近 2 天皮肤出现皮疹。查体:颈部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脾肋下 10 cm,肝肋下 10 cm,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 122gL,白细胞 12010 9L ,血小板 155109L,白细胞分类结果:中性粒细胞 20,淋巴细胞 65,异型淋巴细胞 17,未见原始幼稚细胞,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急性淋巴
8、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恶性淋巴瘤(E)上呼吸道感染24 A30的原始细胞, CD41 阳性B淋巴结病理组织学检查C骨髓病理组织学检查D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 17,原始细胞 4伴红系、粒系病态造血E血、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骨髓异常浆细胞占 2525 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确诊26 符合恶性淋巴瘤的确诊27 符合 MDS-RAS 的确诊28 符合骨髓纤维化的确诊29 符合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确诊29 ANAP 积分明显增高BNAP 积分明显减低C骨髓穿刺常常干抽D外周血有异形淋巴细胞E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30 类白血病反应31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2 骨髓纤维化33 多发性
9、骨髓瘤3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骨髓增生性疾病是某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不断地异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增生的细胞可以是红、粒、巨核细胞为主,也可以是成纤维细胞为主。临床表现为一种或多种血细胞质和量的异常,脾肿大,有出血倾向以及血栓形成。本组疾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知识模块】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皮肤及黏膜红紫色,脾肿大,有血管及神经系统症状。外周血常规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
10、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而红细胞压积则是显示红细胞总量和血液黏滞度的最佳单一指标;疾病晚期可因骨髓纤维化而出现贫血;约 60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在诊断时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随病情的进展白细胞数明显增高;血小板计数有与时俱增的倾向,常可检测到血小板形态和功能质量的异常,血片可有成堆的血小板,可见巨型和畸形血小板。骨髓增生程度多为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巨核细胞三系均增生,以红系增生最为显著。各系细胞间的比例可维持基本正常。红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骨髓活检可显示脂肪组织被造血细胞替代,有网状纤维增生和(或) 骨髓纤维化。【知识模块】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真
11、性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红细胞均高于正常水平。【知识模块】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骨髓纤维化具有典型的骨髓病理变化,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几乎所有病例的骨髓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均可见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无或轻度纤维化。【知识模块】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缺陷在多能干细胞,主要病理表现为骨髓的纤维化。疾病早期,骨髓造血细胞仍可增生,特别是粒系和巨核系细胞。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多为中、晚幼红细胞,也可见中、晚幼粒细胞,偶见原始粒细胞。【知识模块】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级 临床医学 检验 技术 临床 血液学 骨髓 增生 性疾病 恶性 组织细胞 其他 白细胞 疾病 及其 实验 诊断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7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