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内科护理学同步练习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内科护理学同步练习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内科护理学同步练习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内科护理学同步练习试卷 35 及答案与解析1 关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下列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经皮肤传染的疾病主要应搞好个人防护,如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下水前涂防护剂(B)对接触性传染病首先应接种疫苗(C)对虫媒传染病应因地制宜采取药物或其他措施,以防虫、杀虫、驱虫(D)对呼吸道传染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戴口罩,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E)对肠道传染病应着重做好“三管一灭” 措施2 下列有关呼吸道隔离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接触患者前应戴口罩(B)不同病种可同住一室(C)床间距至少 2m(D)患者外出检查应戴口罩(E)病室每日通风至少 3 次3 下列疾病中,应采取虫媒隔离的是(A)细菌性痢疾(B)霍
2、乱(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麻疹(E)流行性乙型脑炎4 下系列疾病中,以显性感染为主的是(A)甲型病毒性肝炎(B)霍乱(C)流行性出血热(D)流行性乙型脑炎(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 以下哪一项不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A)食欲减退、恶心(B)肝大及肝功能损害(C)消瘦(D)乏力(E)部分病例出现黄疸6 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A)发病后 3 周内(B)发病后 2 周内(C)发病前 1 周至发病后 1 周(D)发病前 2 周至发病后 1 周(E)发病前 1 周至发病后 3 周7 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A)维生素类药物(B)免疫制剂(C)卧床休息(D)抗病毒
3、药物(E)保肝药物8 下列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结果中,提示病毒复制活跃的是(A)HBsAg(+),HBeAg(-),抗一 HBc(+)(B) HBsAg(+),HBeAg(-),抗-HBe(+)(C) HBsAg(+),HBeAg(+)(D)抗-HBc(+)(E)抗-HBs(+)9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的主要传染源是(A)黑线姬鼠(B)蚊子(C)猪(D)患者(E)患者和隐性感染者10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 3 种凶险症状是(A)昏迷、呼吸衰竭、高热(B)高热、昏迷、惊厥(C)高热、惊厥、循环衰竭(D)昏迷、惊厥、呼吸衰竭(E)高热、惊厥、呼吸衰竭11 目前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措施是(A)加强患
4、者的管理,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B)及时发现患者(C)及时发现病毒携带者(D)切断传播途径(E)保护易感人群12 关于艾滋病的综合预防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进行丙种球蛋白预防注射(B)采取自我防护(C)针对不同的传播方式采取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对传染源实行有效的医学监督(E)进行卫生宣传教育13 关于狂犬咬伤后的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注射狂犬病疫苗(B)冲洗后用 75酒精涂擦(C)立即用 20肥皂水冲洗后缝合包扎(D)将免疫血清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E)用 01新洁尔灭(苯扎溴铵)彻底冲洗14 对伤寒高热患者的护理,不正确的是(A)严密监测生命体征(B)用大剂量退热剂
5、降温(C)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D)做好皮肤、口腔护理(E)补充足够营养及水分15 对于伤寒患者,为减轻其腹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停食牛奶及糖类食物(B)补充钾盐(C)肛管排气(D)松节油腹部热敷(E)给予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16 伤寒患者的隔离期为(A)体温正常后 5 天(B)体温正常后 5 天,粪便培养阴性(C)体温正常后每 5 天粪便培养一次,连续 2 次阴性(D)体温正常后每 5 天粪便培养一次,连续 3 次阴性(E)自发病日起隔离 4 周17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的是(A)急性起病(B)腹痛、腹泻(C)里急后重(D)右下腹压痛(E)肠鸣音亢进18 患者,男
6、性,35 岁,主因“发热、尿黄 3 天” ,门诊以 “病毒性肝炎(甲型)”收治入院。对于该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是(A)严密隔离(B)消化道隔离(C)体液隔离(D)虫媒隔离(E)接触隔离19 患者,女性,32 岁,5 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下降,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 1cm,质软,血常规示 RBC4510 12L,WBC6510 9L,肝功能示 ALT760UL,总胆红素 54molL。该患者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A)伤寒(B)急性食物中毒(C)病毒性肝炎(D)肝硬化(E)钩体病20 患者,男性,24 岁,3 天前出现发热,伴乏力、食欲减退、尿黄而入院,查: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功能异常,诊断
7、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此时该患者最恰当的饮食措施是(A)高蛋白质、高糖饮食(B)高热量、低脂饮食(C)高蛋白质、低脂饮食(D)高糖、高维生素饮食(E)清淡、易消化的饮食21 患者,男性,20 岁,因“突起高热 3 天,昏迷、抽搐 1 天” 以“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入院。查 T398,P120 次分,呼吸 38 次分,节律不整,对光反应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对于该患者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A)密切观察病情(B)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C)保持呼吸道通畅(D)保持室内空气清新(E)减少声光刺激22 患儿,8 岁,因“ 高热 3 天,昏迷、抽搐 1 天” 于 2005 年 8 月 3
8、 日入院。查体温398,脉搏 120 次分,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颈强直(+)。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酒精擦浴(B)冰帽降温(C)亚冬眠疗法(D)20甘露醇静脉推注(E)立即腰穿,进行脑脊液的相关检查22 患者,女性,32 岁,5 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下降,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 1cm,质软,ALT760U L,总胆红素 54molL,考虑该患者为“病毒性肝炎”。23 下列检查中,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是(A)腹部 B 型超声(B)肝功能检查(C)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D)凝血功能检查(E)血培养24 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A)卧床休息(B)保肝药物治疗(C)
9、抗病毒治疗(D)补充维生素(E)免疫治疗25 入院后查抗HAVIgM(+),乙肝五项检查中,抗Hlls(+) ,余均为()。对于该检查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A)既往曾经感染过甲型肝炎(B)目前感染的是甲型肝炎(C)目前感染的是乙型肝炎(D)可除外甲型、乙型肝炎感染(E)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26 该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粪口传播(B)血液传播(C)直接接触传播(D)飞沫传播(E)虫媒传播27 对于一直由其照顾的 5 岁的儿子,恰当的措施是(A)不需采取任何措施(B)注射乙肝疫苗(C)检疫 45 天(D)检疫 45 天,并注射丙种球蛋白(E)注射高效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27 患者,男性,28
10、岁,3 天前低热、烦躁,对风、声、光等刺激敏感,不能进食,不能饮水,听到水声即可出现咽肌的强烈痉挛,并伴有右上肢麻木感。查 T39,脉搏 100 次分,神志清楚,声音嘶哑,流涎。28 你认为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狂犬病(D)破伤风(E)脊髓灰质炎29 入院第 3 天,患者由兴奋转为安静,肌肉痉挛停止,提示患者的病情(A)康复(B)进入缓解期(C)进入恢复期(D)进入麻痹期(E)进入后遗症期29 患者李某,女性,32 岁,反复腹泻半年,3 天前又发作,大便为黄色稀便,带脓血,每天 810 次,粪便常规:RBC+ HP,WBC+HP,PC+ HP 。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内科 护理 同步 练习 3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