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1 题)(A)甲男(25 岁) 明知孙某 (女) 只有 13 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C)丙诱骗 5 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D)丁恶意透支 3 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
2、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2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2 题)(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 14 周岁的儿童(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3 甲想杀害身材高大的乙,打算先用安
3、眠药使乙昏迷,然后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由于甲投放的安眠药较多,乙吞服安眠药后死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3 题)(A)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B)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甲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D)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竟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4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4、(卷二真题试卷第 4 题)(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5 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5 题)(A)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B)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C)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
5、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D)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6 甲潜入乙的住宅盗窃,将乙的皮箱(内有现金 3 万元题)扔到院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丙发现皮箱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己有。15分钟后,甲来到院墙外,发现皮箱已无踪影。对于甲、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6 题)(A)甲成立盗窃罪(既遂),丙无罪(B)甲成立盗窃罪(未遂),丙成立盗窃罪(既遂)(C)甲成立盗窃罪(既遂),丙成立侵占罪(D)甲成立盗窃罪(未遂),丙成立侵占罪7
6、 甲、乙夫妇因 8 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一天,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 毒鼠强 ”时被乙看到,乙说: “这是毒药吧,你给他喝呀?”见甲不说话,乙叹了口气后就走开了。毒死儿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7 题)(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遗弃罪(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无罪8 关于罪数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8 题)(A)甲在车站行窃时盗得一提包,回家一看才发现提包内仅有一支手枪。因为担心被
7、人发现,甲便将手枪藏在浴缸下。甲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B)乙抢夺他人手机,并将该手机变卖,乙的行为构成抢夺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C)丙非法行医 3 年多,导致 1 人死亡、1 人身体残疾。丙的行为既是职业犯,也是结果加重犯(D)丁在绑架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将其杀死,对丁不应当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9 徐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于 2007 年 11 月 21 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 年,缓期 2年执行。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徐某伙同他人无故殴打学生傅某,致傅某轻微伤。当地公安局于 2008 年 4 月 3 日决定对徐某行政拘留 15 日,并于当日开始执行
8、该行政拘留决定。行政拘留结束后,法院撤销对徐某的缓刑,决定收监执行。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9 题)(A)徐某被行政拘留的 15 天可以折抵刑期(B)徐某被行政拘留的 15 天不应当折抵刑期(C)应当将 1 年有期徒刑与 15 天的拘留按照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D)15 天的行政拘留应当被 1 年有期徒刑吸收10 甲到本村乙家买柴油时,因屋内光线昏暗,甲欲点燃打火机看油量。乙担心弓l 起火灾。上前阻止。但甲坚持说柴油见火不会燃烧,仍然点燃了打火机,结果弓l 起油桶燃烧,造成火灾,导致甲、乙及一旁观看的丙被火烧伤,乙、丙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检测,乙储存的柴油闪点不符合标
9、准。甲的行为构成何罪?(卷二真题试卷第 10 题)(A)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放火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11 公司系甲、乙二人合伙依法注册成立的公司,以钢材批发零售为营业范围。丙因自己的公司急需资金,便找到甲、乙借款,承诺向公司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五个百分点的利息,并另给甲、乙个人好处费。甲、乙见有利可图,即以购买钢材为由以公司的名义向某银行贷款 1000 万元,贷期半年。甲、乙将贷款接约定的利息标准借与丙,丙给甲、乙各 10 万元的好处费。半年后,丙将借款及利息还给公司,甲、乙即向银行归还本患。关于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二11 题)(A)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丙
10、无罪(B)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丙无罪(C)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D)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12 甲持西瓜刀冲入某银行储蓄所,将刀架在储蓄所保安乙的脖子上,喝令储蓄所职员丙交出现金 1 万元。见丙故意拖延时间,甲便在乙的脖子上划了一刀。刚取出5 万元现金的储户丁看见乙血流不止,于心不忍,就拿出 1 万元扔给甲,甲得敖后迅速逃离。对甲的犯罪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12 题)(A)抢劫罪(未遂)(B)抢劫罪(既遂)(C)绑架罪(D)敲诈勒索罪13 甲得知乙一直在拐卖妇女,便对
11、乙说:“我的表弟丙没有老婆,你有合适的就告诉我一下。” 不久,乙将拐骗的两名妇女带到甲家,甲与丙将其中一名妇女买下给丙做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13 题)(A)乙构成拐卖妇女罪(B)甲构成拐卖妇女罪的共犯(C)甲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D)丙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14 甲在某银行的存折上有 4 万元存款。某日,甲将存款全部取出,但由于银行职员乙工作失误,未将存折底卡销毁。半年后,甲又去该银行办理存储业务,乙对甲说:“你的 4 万元存款已到期。 ”甲听后,灵机一动,对乙谎称存折丢失。乙为甲办理了挂失手续,甲取走 4 万元。甲的行为构成何罪?(卷二真题试卷第 14 题
12、)(A)侵占罪(B)盗窃罪(间接正犯)(C)诈骗罪(D)金融凭证诈骗罪15 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 12000 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跑了 50 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 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 ,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卷二真题试卷第 15 题)(A)抢夺罪(未遂)(B)抢夺罪(中止)(C)抢夺罪(既遂)(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16 某地突发百年未遇的冰雪灾害,乙离开自己的住宅躲避自然灾害。两天后,大雪压垮了乙的房屋,家中财物散落一地。灾后最先返回的邻居甲路过乙家时,将乙垮塌房屋中
13、的 2 万元现金拿走。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16 题)(A)构成盗窃罪(B)构成侵占罪(C)构成抢夺罪(D)仅成立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17 甲欠乙 10 万元久拖不还,乙向法院起诉并胜诉后,甲在履行期限内仍不归还。于是,乙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法院的执行人员持强制执行裁定书到甲家执行时,甲率领家人手持棍棒在门口守候,并将试图进入室内的执行人员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何罪?(卷二真题试卷第 17 题)(A)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B)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C)妨害公务罪(D)故意伤害罪18 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
14、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 3 万元。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18 题)(A)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B)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于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C)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D)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19 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
15、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 5 万元题)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19 题)(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20 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 ”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 。 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
16、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20 题 )(A)第句正确,其他错误(B)第 句正确,其他错误(C)第 句正确,其他错误(D)第句正确,其他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21 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51 题)(A)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中的“贩卖” 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B)贩卖毒品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毒品” 是规
17、范的构成要件要素(C)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猥亵” 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D)抢劫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非法占有目的”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22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52 题)(A)甲乘坐公交车时和司机章某发生争吵,狠狠踹了章某后背一脚。章某返身打甲时,公交车失控,冲向自行车道,撞死了骑车人程某。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乙以杀人故意瞄准李某的头部开枪,但打中了李某的胸部(未打中心脏)。由于李某是血友病患者,最后流血不止而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丙与同伙经预谋后同时向王
18、某开枪,同伙射击的子弹打中王某的心脏,致王某死亡。由于丙射击的子弹没有打中王某,故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丁以杀人故意对赵某实施暴力,导致赵某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赵某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存在一定过失,未能挽救赵某的生命。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23 刑法规定,在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仅定拐卖妇女、儿童罪。15 周岁的甲在拐卖幼女的过程中,强行奸淫幼女。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53 题)(A)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没有规定 15 周岁的人对拐卖妇女、儿童罪负刑事责任,所以,甲不负刑事责任(B)拐卖妇女、儿童罪包含了强奸罪,15
19、周岁的人应对强奸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对甲应认定为拐卖妇女、儿童罪(C) 15 周岁的人犯强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对甲应认定为强奸罪(D)拐卖妇女、儿童罪重于强奸罪,既然 15 周岁的人应对强奸罪承担刑事责任,就应对拐卖妇女、儿童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对甲应以拐卖妇女、儿童罪与强奸罪实行并罚24 甲欲杀乙,便向乙开枪,但开枪的结果是将乙和丙都打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54 题)(A)根据具体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B)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C)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
20、意杀人既遂(D)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25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题)进行爆炸,结果将丙的妻子丁炸死,但丙安然无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55 题)(A)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C)乙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乙对丙成立爆炸罪,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26 某国有银行行长甲指使负责贷款业务的科长乙向申请贷款的丙单位索要财物。乙将索要所获 15 万元中的 9 万元交给甲,其
21、余 6 万元自己留下。后来,甲、乙均明知丙单位不具备贷款条件,仍然向丙单位贷款 1000 万元,使银行遭受 800 万元损失。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56 题)(A)甲的受贿数额是 9 万元(B)乙的受贿数额是 15 万元(C)甲、乙均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D)对于甲、乙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应当数罪并罚27 关于假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57 题)(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
22、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D)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即使他们被减刑后,剩余刑期低于 10 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28 某日,甲醉酒驾车将行人乙撞死,急忙将尸体运到 X 地掩埋。10 天后,甲得知某单位要在 X 地施工,因担心乙的尸体被人发现,便将乙的尸体从 X 地转移至 Y地。在转移尸体时,甲无意中发现了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此后,甲持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从银行柜台将乙的信用卡中的 5
23、 万元转入自己的信用卡,并以乙的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 8000 余元。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卷二真题试卷第 58 题 )(A)交通肇事罪(B)侵占罪(C)信用卡诈骗罪(D)诈骗罪29 关于骗取出口退税罪和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 59 题)(A)甲公司具有进出口经营权,明知他人意欲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敖,仍违反国家规定允许他人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带汇票并自行报关,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对甲公司应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论处(B)乙公司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发票,并利用该虚开的发票骗取数额巨大的出口退税,其行为构成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发票罪
24、与骗取出口退税罪,实行数罪并罚(C)丙公司缴纳 200 万元税款后,以假报出口的手段,一次性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400 万元,丙公司的行为分别构成偷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实行数罪并罚(D)丁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对丁公司应当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论处30 甲曾向乙借款 9000 元,后不想归还借款,便预谋毒死乙。甲将注射了“毒鼠强”的白条鸡挂在乙家门上,乙怀疑白条鸡有毒未食用。随后,甲又乘去乙家串门之机,将“毒鼠强”投放到乙家米袋内。后乙和其妻子、女儿喝过米汤中毒,乙死亡,其他人经抢救脱险。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刑法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