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8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8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在一起聚众斗殴案件发生时,证人甲乙丙丁四人在现场目睹事实经过,侦查人员对上述四名证人进行询问。关于询问证人的程序和方式,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3 年卷二 30 题,单选)(A)在现场立即询问证人甲(B)传唤证人乙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C)到证人丙租住的房屋询问证人丙(D)到证人丁提出的其工作单位附近的快餐厅询问证人丁2 关于辨认程序不符合有关规定,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后,辨认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情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
2、的?(2012 年卷二 27 题,单选)(A)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B)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不符合规定的(C)案卷中只有辨认笔录,没有被辨认对象的照片、录像等资料,无法获悉辨认的真买情况的(D)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3 某市检察院对卢某涉嫌贿赂案进行立案侦查。掌握有关证据后,检察院决定依法对卢某进行传唤。卢某闻讯逃匿,去向不明。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 年卷二 30 题,单选)(A)符合通缉条件,由该市公安机关作出通缉的决定(B)符合通缉条件,由该市检察院报请有决定权的上级检察院作出通缉决定(C)符合通缉条件,由该市检察院报请上一级检察院发布通缉令(D)不符合通缉条件,检察院发布协
3、查通报4 甲省乙市检察院决定逮捕受贿案的犯罪嫌疑人田某,但田某已潜逃至甲省丙市。关于对田某的通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 年卷二 28 题,单选)(A)甲省乙市检察院可以决定通缉(B)甲省丙市检察院可以发布通缉令(C)甲省检察院可以决定通缉(D)甲省检察院可以发布通缉令5 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检察机关就必须提起公诉。关于这一制度的法理基础,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 年卷二 36 题,单选)(A)起诉便宜主义(B)起诉法定主义(C)公诉垄断主义(D)私人诉追主义6 甲、乙共同实施抢劫,该案经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后,检察院发现甲在两年前曾实施诈骗犯罪。关于本案,下列
4、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 年卷二 35 题,单选)(A)应将全案退回公安机关依法处理(B)对新发现的犯罪自行侦查,查清犯罪事实后一并提起公诉(C)将新发现的犯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待公安机关查明事实移送审查起诉后一并提起公诉(D)将新发现的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已查清的犯罪事实提起公诉7 高某涉嫌抢劫犯罪,公安机关经二次补充侦查后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审查发现高某可能还实施了另一起盗窃犯罪。检察机关关于此案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 年卷二 25 题,单选)(A)再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要求在一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B)要求公安机关收集并提供新发现的盗窃犯罪的证据
5、材料(C)对新发现的盗窃犯罪自行侦查,并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D)将新发现的盗窃犯罪移送公安机关另行立案侦查,对已经查清的抢劫犯罪提起公诉8 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下列哪一处理方式是正确的?(2010 年卷二 32 题,单选)(A)审查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投毒案,发现犯罪嫌疑人周某根本没有作案时间,遂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B)审查吴某、郑某共同抢劫案的过程中,吴某在押但郑某潜逃,遂全案中止审查起诉(C)甲县公安局将蔡某抢劫案移送甲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甲县检察院审查认为蔡某可能会被判处死刑,遂将案件退回(D)甲县检察院受理移送起诉的谭某诈骗案,认为应当由谭某居住地的乙县
6、检察院起诉,遂将案卷材料移送乙县检察院审查起诉,但未通知甲县公安局9 关于检察院审查起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 年卷二 29 题,单选)(A)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勘验、检查进行复验、复查的,可以自行复验、复查(B)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自行调查取证(C)对已经退回公安机关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在审查起诉中又发现新的犯罪事实的,应当将已侦查的案件和新发现的犯罪一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D)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嫌疑人潜逃的,应当中止对全案的审查,待潜逃犯罪嫌疑人归案后重新开始审查起诉10 甲、乙、丙、丁四人涉嫌多次结伙盗窃,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甲突然死亡。检察院
7、审查后发现,甲和乙共同盗窃 1 次,数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乙和丙共同盗窃 1 次,数额刚达刑事立案标准;甲、丙、丁三人共同盗窃 1 次,数额巨大,但经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仍证据不足;乙对其参与的 2 起盗窃有自首情节。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 年卷二 33 题,单选)(A)对甲可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B)对乙可作出法定不起诉决定(C)对丙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D)对丁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11 检察院对孙某敲诈勒索案审查起诉后认为,作为此案关键证据的孙某口供系刑讯所获,依法应予排除。在排除该口供后,其他证据显然不足以支持起诉,因而作出不起诉决定。关于该案处理,下列哪
8、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 年卷二 35 题,单选)(A)检察院的不起诉属于存疑不起诉(B)检察院未经退回补充侦查即作出不起诉决定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C)检察院排除刑讯获得的口供,体现了法律监督机关的属性(D)检察院不起诉后,又发现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时,可提起公诉12 被害人对于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在 7 日内提出申诉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 年卷二 31 题,单选)(A)由作出决定的检察院受理被害人的申诉(B)由与作出决定的检察院相对应的法院受理被害人的申诉(C)被害人提出申诉同时又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D)被害人提出申诉后又撤回的,仍可向法院起诉13 中
9、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结合刑事诉讼基本原理,关于这一表述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 年卷二 22 题,单选 )(A)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职能的进一步细化与完善(B)体现了刑事诉讼直接原则的要求(C)体现了刑事审判的程序性特征(D)体现了刑事审判控辩式庭审方式改革的方向14 我国刑事审判模式正处于由职权主义走向控辩式的改革过程之中,2012 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内容中,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这一趋势?(2015 年卷二 34 题,单选)(A)扩大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B)延长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C)允许法院强制证人出庭作证(D)增设当
10、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15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中起诉与审判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 年卷二36 题,单选)(A)自诉人提起自诉后,在法院宣判前,可随时撤回自诉,法院应准许(B)法院只能就起诉的罪名是否成立作出裁判(C)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院可建议检察院补充、变更起诉(D)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判决无罪后,检察院不能再次起诉16 刑事审判具有亲历性特征。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亲历性要求?(2014 年卷二 36题,单选)(A)证人因路途遥远无法出庭,采用远程作证方式在庭审过程中作证(B)首次开庭并对出庭证人的证言质证后,某合议庭成员因病无法参与审理,由另一人民陪审员担任合议庭
11、成员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C)某案件独任审判员在公诉人和辩护人共同参与下对部分证据进行庭外调查核实(D)第二审法院对决定不开庭审理的案件,通过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害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意见进行审理17 开庭审判过程中,一名陪审员离开法庭处理个人事务,辩护律师提出异议并要求休庭,审判长予以拒绝,四十分钟后陪审员返回法庭继续参与审理。陪审员长时间离开法庭的行为违背下列哪一审判原则?(2013 年卷二 37 题,单选)(A)职权主义原则(B)证据裁判规则(C)直接言词原则(D)集中审理原则18 审判长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无法继续参与审判,需在庭外另行指派其他审判人员参加审判。法院院长的下列哪
12、一做法是正确的?(2011 年卷二 32 题,单选)(A)指派一名陪审员担任审判长重新审理(B)指派一名审判员担任审判长继续审理(C)指派一名陪审员并指定原合议庭一名审判员担任审判长继续审理(D)指定一名审判员担任审判长重新审理19 下列哪一选项体现直接言词原则的要求?(2009 年卷二 25 题,单选)(A)法官亲自收集证据(B)法官亲自在法庭上听取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口头陈述(C)法庭审理尽可能不中断地进行(D)法庭审理应当公开进行证据调查与辩论20 关于两审终审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 年卷二 32 题,单选)(A)一个案件只有经过两级法院审理裁判才能生效(B)经
13、过两级法院审判所作的裁判都是生效裁判(C)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对所作的裁判不能上诉(D)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当事人就不能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21 公安机关抓获一起抢夺案犯罪嫌疑人黄某、王某。王某声称被错抓,公安机关决定组织对王某进行辨认。关于公安机关的做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二 69 题,多选)(A)让 2 名被害人一同对王某进行辨认(B)让黄某单独对王某进行辨认(C)在辨认时没有安排见证人在场(D)将王某混在其他 5 名被辨认人当中22
14、 关于技术侦查,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2 年卷二 71 题,多选)(A)适用于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B)必须在立案后实施(C)公安机关和检察院都有权决定并实施(D)获得的材料需要经过转化才能在法庭上使用23 关于扣押物证、书证,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2009 年卷二 68 题,多选)(A)侦查人员在搜查钱某住宅时,发现一份能够证明钱某无罪的证据,对此证据予以扣押(B)在杜某故意杀人案中,侦查机关依法扣押杜某一些物品和文件。对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和文件,侦查机关应当在五日内解除扣押、冻结,退还杜某(C)公安机关在侦查刘某盗窃案中,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刘某的存款、汇款(D)在对周某盗窃罪
15、审查起诉中,周某死亡,检察院决定将依法冻结的周某赃款的一部分上缴国库,其余部分返还给被害人24 关于我国刑事起诉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 年卷二 70 题,多选)(A)实行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机制(B)公诉为主表明公诉机关可主动干预自诉(C)实行的起诉原则为起诉法定主义为主,兼采起诉便宜主义(D)起诉法定为主要求凡构成犯罪的必须起诉25 关于补充侦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 年卷二 70 题,多选)(A)审查批捕阶段,只有不批准逮捕的,才能通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B)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C)审判阶段检察院应自行侦查,不得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D)审判
16、阶段法院不得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26 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集中审理原则的要求?(2010 年卷二 73 题,多选)(A)案件一旦开始审理即不得更换法官(B)法庭审理应不中断地进行(C)更换法官或者庭审中断时间较长的,应当重新进行审理(D)法庭审理应当公开进行27 赵某、石某抢劫杀害李某,被路过的王某、张某看见并报案。赵某、石某被抓获后,2 名侦查人员负责组织辨认。关于辨认的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4 年卷二 92 题,不定项)(A)在辨认尸体时,只将李某尸体与另一尸体作为辨认对象(B)在 2 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赵某混杂在 9 名具有类似特征的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C)在对石
17、某进行辨认时,9 名被辨认人员中的 4 名民警因紧急任务离开,在 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石某混杂在 5 名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D)根据王某、张某的要求,辨认在不暴露他们身份的情况下进行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询问证人的程序和方式。本题涉及询问证人的地点,考查法条为刑事诉讼法第 122 条。“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
18、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证人的地点只能是现场、工作的单位、住处或证人提出的地点,而不能到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故 B 错误。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辨认的程序。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30 条第 1 款规定,侦查机关组织的辨认,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严格审查,不能确定其真实性的,辨认结果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1)辨认不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的;(2)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
19、3)辨认人的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4)辨认对象没有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中,或者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不符合规定的;尸体、场所等特定辨认对象除外。(5)辨认中给辨认人明显暗示或者明显有指认嫌疑的。据此可见,A 、B、D 选项属于根本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错误。上述法条第 2 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通过有关办案人员的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辨认结果可以作为证据使用:(1)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少于二人的;(2)没有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的;(3)对辨认经过和结果没有制作专门的规范的辨认笔录,或者辨认笔录没有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的签名或者盖章的;(4)辨认记录过于简单,只有结果没
20、有过程的;(5)案卷中只有辨认笔录,没有被辨认对象的照片、录像等资料,无法获悉辨认的真实情况的。据此直接看出,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通缉的程序和要求。关于通缉,考生必须明确两点,第一,侦查机关(包括公安、检察等)都有权作出通缉决定;第二,通缉令只能由公安机关发布。本题中贿赂案件的侦查机关是检察院,公安机关无权作出通缉决定,所以首先排除 A;而且,通缉令只能由公安机关发布,所以同时排除 C。最高检规则第 269 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需要在本辖区内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可以直接决定通缉;需要在本辖区外通缉犯罪嫌疑人的,由有决定权的上级人民检察院
21、决定。本题中卢某去向不明,可能需要在本市以外通缉,所以需报有关的上级检察院决定。因此司法部给出的标准答案是 B。需要说明的是,通缉的条件是应当逮捕而在逃或者已被逮捕而脱逃的犯罪嫌疑人。就本题而言,考生无法对卢某是否符合通缉条件作出任何判断;而 D 选项涉及协查问题,不在司法考试大纲要求范围内,考生亦无法判断。本题不严谨。【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通缉的程序和要求。最高检规则第 269 条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需要在本辖区内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可以直接决定通缉;需要在本辖区外通缉犯罪嫌疑人的,由有决定权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在本题中,甲省乙市检察院决定通缉田某
22、,但由于田某已逃至甲省丙市,超出乙市检察院的辖区,故甲省乙市检察院不可以直接决定通缉,A 项错误。有权决定的上级人民检察院是甲省,C 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 153 条第 1 款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由此可知,通缉令只能由公安机关统一发布。所以,B、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刑事公诉的一般理论。所谓公诉垄断主义,是指刑事案件的起诉权被国家垄断,排除被害人自诉,所谓私人诉追主义,是指刑事案件一律由私人追诉。而起诉法定主义,是指只要被告人的行为符合法定起诉条件,公诉机关就必须起诉。起诉便宜主义,是指被告人
23、的行为在具备起诉条件时,是否起诉,由检察官根据被告人及其行为的具体情况,以及刑事政策等因素自由裁量。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补充侦查制度。根据最高检规则第 384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已经退回侦查机关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在审查起诉中又发现新的犯罪事实的,应当移送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对已经查清的犯罪事实,应当依法提起公诉。”故 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审查起诉的步骤和方法。最高检规则第 384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已经退回侦查机关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在审查起诉中又发现新的犯罪事实的,
24、应当移送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对已经查清的犯罪事实,应当依法提起公诉。”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审查起诉的内容。最高检规则第 401 条第 1 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 15 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该条第 2 款规定,对于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需要重新侦查的,应当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材料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本题中,周某没作案时间说明犯罪事实并非周某所为,而是另有其人,因此,应当在作出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刑事诉讼法 历年 汇编 3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