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47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4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47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 4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下列有关法与自由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由是法所体现或促进和实现的价值(B)法是保障自由和实现自由的重要的社会条件(C)法既要保护和实现自由,又要对自由作出合理的限制(D)法律对自由的限制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2 关于法律与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200812)(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
2、律(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3 庞德说:“ 在政治上有组织的社会中,通过社会的法律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安排人们的行为” ,指的是: ( )。(A)执行正义(B)改正正义(C)形式正义(D)社会正义4 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 严格公正司法 ”。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 ?( )(司考201011)(A)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B)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C)司法机关为了保障判决有效执行,应对当事人
3、实行“一站式服务” ,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D)司法机关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5 市民张某在城市街道上无照销售食品,在被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暴力抗法,导致一名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受伤。经媒体报道,人们议论纷纷。关于此事,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司考200814)(A)王某指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的活动属于执法行为,具有权威性(B)刘某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仅要合法,还要强调公平合理,其执法方式应让一般社会公众能够接受(C)赵某认为,如果老百姓认为执法不公,就有奋起反抗的权利(D)陈某说,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如果认为
4、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当,可以采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暴力抗法显然是不对的6 关于法与人权的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司考2014115)(A)人权不能同时作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而存在(B)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理性的产物(C)人权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D)人权被法律化的程度会受到一国民族传统、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7 下列哪一表述说明人权在本原上具有历史性?( )(司考2011115)(A)“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既不知有奴隶,也就无所谓释放”(B)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C)
5、“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D)“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8 在世界各国的人权理论中,我国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认为人权:( )。(A)以自然权利为基础,并受到自然法所规制(B)是人的理性固有的并不依赖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C)与一定政权性质紧密相联系,与国家的政治体制因素相关联(D)受到国际法保护,当国际法的保护更能体现人的价值时,应优先适用国际法的保护9 关于法律与人权关系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司考200714)(A)人权的法律化表明人权只能是一种实有权利(B)保障人权是法治的核心内
6、容之一(C)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D)法律可以保障人权的实现,但是法律并不能根除侵犯人权的现象10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 )。(A)法决定经济基础(B)经济基础决定法(C)经济基础决定于法(D)法是第一性的,经济基础是第二性的11 法对生产力的作用( )。(A)有直接的促进或阻碍作用(B)不需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C)没有直接的作用(D)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12 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体现为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党中央将“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作为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B)党的地方组织决定相关层级司法机关的案件处理(C)司法机关要按照党中
7、央关于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D)党对国家法治事业的发展作出总体战略部署并推动决策实施13 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该是( )。(A)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两者相辅相成(B)法高于并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C)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D)政策与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14 就国家对法的作用来说,能影响以至决定法的形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国家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B)国家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C)国家的中心任务(D)国家职能15 在我国,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说明二者( )。(A)体现的意志相同(B)经济基础相同(C)适用的范围相同(D
8、)思想理论基础相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6 从字面上讲,法的价值具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有( )。(A)法促进哪些价值(B)法本身有哪些价值(C)在不同类价值之间或同类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么标准来对它们进行评价(D)法对社会发挥的功能17 有段时间我国有城市制定“撞了白撞” 的规章,规定在行人违反交通法规而机动车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导致交通事故的,机动车完全不负责任。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
9、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利用法理分析,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法律具有效益和公正的价值,而在保护价值方面要二者兼顾,在机动车和行人的法律保护价值方面,从法律上更倾向于保护行人,体现了法律对于社会弱者保护的倾向性,符合法律对于公正的要求(B)任何人都不能因为其故意的违法行为而免责,在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其事故损失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体现了法律对于其故意违法行为的否定态度,所以是合理的(C)法律规定“撞了白撞”,体现了法律对于个别违反
10、交通事故的制裁态度,而通过这种规定可以督促非机动车和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是正确的(D)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对于有的地方性规章的否定,体现了立法的位阶性18 法律秩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法行事而形成的行为有规则和有序的状态。影响法律秩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下列哪些选择?( )(A)体制方面的因素(B)个人方面的因素(C)环境方面的因素(D)法律本身的因素19 正义是法的价值问题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正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A)从字面上看,正义一词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以至事业、关系、制度等(B)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C)从整体上来说,正义是具有历史性、阶级性、相对性的概念
11、(D)正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根本不存在判断是否正义的客观标准20 下列有关人权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中国政法大学 2006 年考研真题)(A)马克思主义法学最早提出了人权的理论(B)人权仅为一种法定权利(C)第二代人权的内容主要是发展权、环境权等(D)人权只是国际法上规定并保护的权利21 下面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对人的不可缺乏性(B)可以取代性(C)稳定性(D)在当代文明各国不具有共似性22 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表现在( )。(A)社会主义立法直接确认人权(B)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直接维护和保障人权(C)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得以实现的环境发生作用(D)
12、参加国际人权条约,维护和保障人权23 以下关于人权概念的论述正确的有:( )。(A)人权作为应然权利,其内涵事实上要受人类各个时代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所制约(B)作为法律权利和实然权利的人权,它是直接同人类各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各种条件适应的(C)人权的最终来源应该归结到人的理性,所以人权具有基于理性基础上的国际性(D)人类发展到今天,基本人权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生存权、发展权、人身权、政治权、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社会权24 近年来,我国对于联合国宪章中的人权条款、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些文献中的积极因素是支持和肯定的,并积极参与这些
13、公约和履行这些公约中的合理义务,同时也把这些公约中的积极内容反映在国内的立法中,这体现了我国对于人权的积极态度。以下观点中错误的是:( )。(A)一国人权的内容、人权的范围和实现程度,是与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其他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相适应的(B)我国积极地参加国际人权条约,维护和保障人权,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C)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依赖于国际人权环境的发展,因此法制对于人权的保障起到间接的作用(D)人权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状况的价值尺度,但是人权总是同一国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所以我国反对借口人权保护而侵犯他国人权,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径25 法对生产力的作用
14、在于( )。(A)法对生产力的作用一般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B)法对生产力有决定作用(C)法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法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6 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可能( )。(A)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B)不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C)改变经济规律(D)创造经济规律27 社会主义法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 )。(A)经济基础对社会主义法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主义法对经济具有服务作用(C)社会主义法制约经济的发展(D)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没有直接联系28 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作用表现在( )。(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法制的建设和发展(B)改革促进法制建设的发展(C)法
15、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进行(D)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促进、相互作用29 人们往往说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或法治经济,这主要表现在( )。(A)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经济(B)市场经济关系是契约的经济关系(C)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的经济(D)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开放性经济30 社会主义法发挥组织经济的作用,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并且( )。(A)利用经济规律(B)反映经济规律(C)修改经济规律(D)创造经济规律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 4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法理学 模拟 4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