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CT技师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CT技师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CT技师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4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CT 技师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CT 透视扫描仪的球管电流范围是(A)0305 mA(B) 35 mA(C) 3050 mA(D)300500 mA(E)500800 mA2 CT 透视扫描仪的球管电压范围是(A)0812 kVp(B) 812 kVp(C) 80120 kVp(D)400800 kVp(E)8001200 kVp3 关于电子束 CT 和非螺旋 CT 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子束 CT 是基于电子束偏转技术产生 X 线(B)电子束 CT 并非使用通常的 X 线球管(C)电子束扫描过程中有扫描机架的机械运动(D)1
2、983 年第一台电子束 CT 诞生(E)电子束和非螺旋 CT 相比,图像获得的方式有本质上的差别4 专用图像重建处理的硬件设备主要有(A)快速运算单元、高速存储器和电影显示模式(B)高速存储器、反投影门控阵列处理器和电影显示模式(C)快速运算单元、高速存储器和反投影门控阵列处理器(D)快速运算单元、反投影门控阵列处理器、电影显示模式(E)快速运算单元和高速存储器5 动态空间重建扫描仪的基本结构包括(A)扫描部分和显示部分(B)扫描部分和重建部分(C)扫描部分、重建部分和数据分析部分(D)扫描部分和数据分析部分(E)显示部分和数据分析部分6 关于双源 CT 的描述,错误的是(A)双源 CT 的球
3、管仍采用电子束控 X 线管(B)双源 CT 的两个球管只能同时工作,不可分别使用(C)双源 CT 在用于心脏成像时可比 64 层 CT 减少一半的扫描时间(D)双源 CT 的球管和探测器系统与 64 层 CT 相同(E)双源 CT 的球管总功率为 160 kW7 三相高压发生器主要分为(A)连续式和高压式(B)连续式和脉冲式(C)高压式和脉冲式(D)电离式和电压式(E)脉冲式和连续式8 X 线高压发生装置最大功率为(A)1 kW(B) 10 kW(C) 50 kW(D)100 kW(E)150 kW9 纵向分辨力是(A)也称为为空间分辨力(B)也称为平面内分辨力(C)人体短轴方向的图像分辨力(
4、D)表示 CT 机多平面和三维重组能力(E)与扫描床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图像分辨力10 螺旋 CT 扫描的主要优点,不包括(A)受检者运动伪影因扫描速度快而减少(B)扫描速度的提高,使对比剂的利用率提高(C)一次屏气可以完成整个器官的扫描(D)可任意地、回顾性地重建(E)SSP 增宽,使纵向分辨力提高11 下列与螺旋扫描不相干的是(A)层厚变得模糊(B)采集的是一个非平面的扫描数据(C)必须产生完全一致的投影数据(D)常规方法重建,易产生条状伪影(E)扇形扫描束和检查床的移动,有效扫描层厚增宽12 数字化图像的最小单位是(A)灰阶(B)矩阵(C)像素(D)螺距(E)点13 层厚螺距的特点,
5、着重体现在(A)扫描实际层厚(B)扫描时所使用探测器的排数(C)所有探测器的排数(D)准直器的宽度(E)检查床移动的速度14 4 层螺旋 CI 扫描仪重建预处理方法,不包括(A)扫描交替采样的修正(B) Z 轴滤过长轴内插法(C)扇形束重建(D)多层孔束体层重建(E)自适应多平面重建15 心电触发序列,是在受检者什么间期触发扫描(A)PR(B) QT(C) RR(D)ST(E)P P16 对颞骨岩部内耳疾病的诊断,可采用(A)动态扫描(B)重叠扫描(C)高分辨力扫描(D)多期扫描(E)CT 透视17 CTA 最大的局限性是(A)部分容积效应(B)对受检者有轻微创伤(C)时间分辨力不及常规血管造
6、影(D)注射对比剂量大、速度快,易产生过敏(E)空间分辨力高18 颧弓骨折可采用(A)MPR(B) SSD(C) MIP(D)CPR(E)VRT19 CT 的像素范围为(A)0110 mm(B) 1010 mm(C) 10100 mm(D)011 cm(E)1010 cm20 下列哪项是影响体素的因素(A)深度、厚度(B)矩阵尺寸、扫描野(C)厚度、矩阵尺寸(D)深度、扫描野(E)深度、矩阵尺寸、扫描野21 CT 数字图像的灰阶大多为(A)4 bit(B) 8 bit(C) 12 bit(D)16 bit(E)20 bit22 人眼灰阶的能力大约在(A)25 级(B) 60 级(C) 250
7、级(D)500 级(E)600 级2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 CT 图像中,一般 CT 值较低的部分被转换成黑色(B)在 CT 图像中,一般 CT 值较低的部分被转换成白色(C)一般情况下,窗宽增大图像对比度降低(D)在显示窗中低于窗宽下限的像素全部被显示为黑色(E)窗宽和窗位的调节属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24 下列不是单层螺旋 CT 主要优点的是(A)整个器官或一个部位可在一次屏住呼吸下完成(B)屏息情况下容积扫描,不会产生病灶的遗漏(C)受检者运动伪影因扫描速度快而减少(D)由于没有层与层之间的停顿,一次扫描检查时间延长(E)容积扫描,提高了多平面和三维成像图像的质量25 4 层螺旋 C
8、T 的基本结构与哪一代 CT 机基本相同(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E)第五代26 关于多层螺旋 CT 优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提高图像横向分辨力(B)扫描时间更长(C) CT 透视定位更加准确(D)提高 X 线的利用率(E)提高图像纵向分辨力27 在 X 线通过被检查的物体时,使透过较小范围物体的衰减射线由较多的探测器接收的扫描是(A)目标扫描(B)放大扫描(C)定位扫描(D)动态扫描(E)重点扫描28 下列哪项不是薄层扫描的优点(A)增强部分容积效应(B)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力(C)真实地反映病灶(D)真实地反映组织器官内部的结构(E)扫描层厚为 35 mm29 非螺
9、旋序列扫描时,层距的设置小于层厚的扫描是(A)重叠扫描(B)薄层扫描(C)超薄层扫描(D)目标扫描(E)重点扫描30 高分辨力扫描的层厚为(A)12 mm(B) 23 mm(C) 34 mm(D)45 mm(E)5 mm31 可进行定量骨密度测定的是(A)CT(B) DSA(C) MR(D)CR(E)DR32 静脉胆囊造影 CT 扫描注射百分之几的胆影葡胺(A)1020(B) 2030(C) 3040(D)4050(E)506033 CT 血管造影的简写是(A)CTA(B) CTB(C) CTV(D)CTG(E)CTDSA34 与常规 X 线血管造影相比,下列哪项不是 CT 血管造影的优点(A
10、)CTA 的诊断准确率较高(B)属于无创检查(C)三维重组显示立体结构清楚(D)可部分代替常规血管造影(E)空间分辨力高35 电子束 CT 扫描的触发方式,不包括(A)手动触发(B)动态触发(C)定时触发(D)心电门控触发(E)自动触发36 多平面重组的处理属于(A)一维图像(B)二维图像(C)三维图像(D)四维图像(E)五维图像37 多平面重组的显示方式属于(A)一维图像(B)二维图像(C)三维图像(D)四维图像(E)五维图像38 多平面重组的显示形式没有(A)矢状面(B)横断面(C)冠状面(D)斜面(E)曲面39 多平面重组的英文简写是(A)MPR(B) CPR(C) SSD(D)MIP(
11、E)IVP40 相近密度的组织结构在同一投影方向会产生前后物体影像重叠的是(A)MPR(B) CPR(C) SSD(D)MIP(E)VIP4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CT 仿真内窥镜优点的是(A)无创性(B)视点不受限制(C)能从狭窄或梗阻病变的远端观察(D)对扁平病灶不敏感(E)受检者痛苦小42 静脉胆囊造影 CT 扫描注射胆影葡胺(A)1020 ml(B) 2030 ml(C) 3040 ml(D)4050 ml(E)5060 ml43 喉部是(A)消化系统(B)发音器官(C)咀嚼器官(D)呼吸器官(E)循环系统44 颈部正常淋巴结的大小为(A)13 mm(B) 35 mm(C) 510 mm
12、(D)310 mm(E)58 mm45 颈部淋巴结的 CT 值为(A)1020 HU(B) 2030 HU(C) 100200 HU(D)200300 HU(E)300500 HU46 胸部扫描方法的选择,不需增强的是(A)炎性病变(B)良恶性肿瘤鉴别(C)纵隔病变(D)大血管病变(E)占位病变47 胸骨切迹平面相当于(A)第 1 胸椎平面(B)第 2 胸椎平面(C)第 3 胸椎平面(D)第 4 胸椎平面(E)第 5 胸椎平面48 胸锁关节平面相当于(A)第 1 胸椎平面(B)第 2 胸椎平面(C)第 3 胸椎平面(D)第 4 胸椎平面(E)第 5 胸椎平面49 主动脉弓平面相当于(A)第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CT 技师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