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2011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2011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2011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5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0 患者喘咳,心悸,咯痰清稀,面浮肢肿,腹胀脘痞,纳差怕冷,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1 该患者的证候是(A)肺肾气虚(B)肺脾气虚(C)阳虚水泛(D)心肾不交2 对该患者的治法是(A)补肺益肾,止咳平喘(B)温肾健脾,化饮利水(C)补肺益脾,消肿定悸(D)交通心肾,安神定志3 治疗该患者应首选的方剂是(A)补肺汤合生脉散(B)金水六君煎合桃红饮(C)平喘固本汤合参蛤散(D)真武汤合五苓散3 患者生气后突然出现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4 若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者,其治法是(A)祛风养血,化
2、瘀通络(B)滋阴潜阳,息风通络(C)清肝息风,辛凉开窍(D)豁痰息风,辛温开窍5 若兼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者,治宜选用的方剂是(A)苏合香丸合涤痰汤(B)苏合香丸合温胆汤(C)局方至宝丹合羚羊角汤(D)安宫牛黄丸合羚羊角汤6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失禁,舌痿,脉微欲绝者,此时的治法是(A)清肝息风,辛凉开窍(B)益气回阳,救阴固脱(C)豁痰息风,辛温开窍(D)滋阴潜阳,息风通络7 下列选项中,反映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A)寒极生热,重阴必阳(B)热极生寒,重阳必阴(C)阴在内,阳之守也(D)动极者,镇之以静8 抑木扶
3、土法的理论基础是(A)五行相乘(B)五行相侮(C)五行相克(D)五行相生9 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依赖于(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而生宗气(C)肺主宣发肃降(D)肺朝百脉而主治节10 肝与肺在生理上的协调,主要表现于(A)气机的调节(B)血液的运行(C)津液的代谢(D)营卫的协调11 精血互生互化的依据是(A)肺肾同源(B)肝肾同源(C)脾肾同源(D)心肾同源12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所反映的生理功能是(A)脾阳主升(B)脾主运化(C)脾主转输(D)脾主升清13 “夺血者无汗 ”所说明的生理关系是(A)气与血(B)气与津(C)血与津(D)精与津14 能加强表里两经在体内联系的是(A)经筋(
4、B)经别(C)别络(D)奇经15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是(A)离、入、出、合(B)起、结、聚、布(C)多交叉于十二经脉(D)多从肘膝以下分出16 灵枢所谓足阳明“气盛” 的表现是(A)足不收胫枯(B)胃中寒胀满(C)身以前皆热(D)身以前皆寒栗17 导致心气涣散不收的病机是(A)悲则气消(B)恐则气下(C)惊则气乱(D)喜则气缓18 因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的病机是(A)由实转虚(B)虚实夹杂(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19 临证指南医案所谓“阳气之变动” 指的是(A)风气内动(B)气机逆乱(C)火热内生(D)暑热扰神20 阳病治阴的具体应用是(A)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B)善补阴者
5、,必于阳中求阴(C)壮水之主,以制阳光(D)益火之源,以消阴翳2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邪盛神伤所致失神表现的是(A)神昏郑声(B)躁扰不宁(C)循衣摸床(D)喉中痰鸣22 面色青与面色黑的共同主病是(A)水饮(B)寒证(C)惊风(D)阳虚23 寒战与高热交替,每二日发作一次者多见于的病证是(A)少阳证(B)营分证(C)湿温病(D)疟疾24 脾肾气虚可导致的病症是(A)月经后期(B)月经色红质稠(C)月经过多(D)经期腹部冷痛25 脉有胃气的主要表现是(A)不浮不沉,不大不小(B)从容、和缓、流利(C)柔和有力,节律整齐(D)尺脉沉取应指有力26 以脉位表浅为特征的脉是(A)浮脉、洪脉、革脉(B
6、)浮脉、濡脉、细脉(C)浮脉、散脉、动脉(D)浮脉、芤脉、促脉27 既主虚又主湿的脉象是(A)濡脉、短脉(B)细脉、弱脉(C)缓脉、濡脉(D)缓脉、结脉2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虚假实所致腹胀满症特点的是(A)时有缓解(B)按之不痛(C)喜温喜按(D)硬满拒按29 新起恶寒微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白而润,脉浮紧者,所属的证候是(A)风寒表证(B)风热表证(C)暑邪夹湿表证(D)风寒夹湿表证30 呼吸微弱,汗出不止,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者,所属的证候是(A)气陷证(B)亡阳证(C)气逆证(D)气脱证31 痰蒙心神证和痰火扰神证皆可出现的表现是(A
7、)面色晦滞(B)舌苔厚腻(C)狂躁妄(D)表情淡漠32 风寒束肺证和风热犯肺证的共同症状是(A)咳嗽痰稀(B)苔白脉浮(C)咽喉肿痛(D)发热恶寒33 泻下黄褐臭秽稀便,腹痛,肛门灼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所属的证候是(A)食滞胃肠证(B)大肠湿热证(C)湿热蕴脾证(D)肠热腑实证34 下列选项中,不是少阴寒化证辨证依据的是(A)畏寒欲寐(B)下利清谷(C)四肢厥冷(D)时腹自痛35 枸杞子配菊花属于药物七情中的(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36 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A)煅石膏(B)炉甘石(C)瓦楞子(D)珍珠37 按照药性理论,治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等滑脱不禁证候的药物大
8、多具有的药味是(A)淡味(B)甘味(C)咸味(D)酸味38 金银花具有而连翘不具有的功效是(A)凉血止痢(B)化瘀消斑(C)消肿散结(D)疏散风热39 治疗小儿疳积,宜选用的药物是(A)郁李仁(B)芒硝(C)芦荟(D)商陆40 蕲蛇、乌梢蛇功效的共同点是(A)祛风,通络,止痉(B)祛风,散寒,利水(C)祛风除湿,温经止痛(D)散寒止痛,平肝定惊41 萆薜的功效是(A)利尿通淋,凉血止血(B)利尿通淋,渗湿止泻(C)利湿退黄,解毒消肿(D)利湿去浊,祛风除痹42 性味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的药物是(A)川楝子(B)薤白(C)乌药(D)橘皮4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槟榔主治病证的是(A)脾虚湿滞,脘痞
9、便溏(B)水肿胀满,二便不利(C)疟疾寒热往来(D)食积气滞,腹胀便秘44 有大毒,内服不宜生用,宜炮制后入丸散用的药物是(A)昆明山海棠(B)雷公藤(C)马钱子(D)升药45 常用磁石而不用龙骨治疗的病证是(A)肝阳眩晕(B)目暗不明(C)心悸失眠(D)遗精滑精46 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崩漏下血,宜炒用的药物是(A)续断(B)菟丝子(C)补骨脂(D)益智仁47 既能涩肠止泻,又能敛肺止咳,并能止痛的药物是(A)五倍子(B)五味子(C)诃子(D)罂粟壳48 硫黄内服的用法用量是(A)入丸散服,1.53g(B)入丸散服,69g(C)入煎剂,0.51g(D)入煎剂,1015g49 下列方剂中,组成药
10、物不含有川芎的是(A)血府逐瘀汤(B)复元活血汤(C)温经汤(D)补阳还五汤50 下列方剂中,柴胡用量宜小的是(A)四逆散(B)逍遥散(C)补中益气汤(D)小柴胡汤51 透脓散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桔梗(B)白芷(C)皂角刺(D)赤芍52 下列关于十枣汤服用方法的叙述中,不符合伤寒论原方用法要求的是(A)甘遂、大戟、芫花各等份,分别捣为散(B)体质强壮者服一钱匕,瘦弱者服半钱匕(C)用十枚大枣煎汤,纳药末,临卧冷服(D)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53 当归四逆汤的功用是(A)温经散寒,养血通脉(B)温经散寒,祛瘀养血(C)益气温经,和血通痹(D)温阳补血,散寒通滞54 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功用的
11、方剂是(A)温脾汤(B)实脾散(C)归脾汤(D)健脾丸55 从方证病机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关联性最大的一组方剂是(A)白虎汤白虎加入参汤竹叶石膏汤 生脉散(B)四逆散当归四逆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C)导赤散泻白散龙胆泻肝汤清胃散(D)桂枝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牡蛎散56 苏子降气汤证的病机要点是(A)胃气虚弱,痰浊内阻(B)胃虚有热,气逆不降(C)风寒束肺,痰热内蕴(D)痰涎壅肺,肾阳不足57 完带汤证的病位是(A)肝、脾(B)肝、肾(C)脾、肾(D)脾、胃5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王补心丹证临床表现的是(A)胸中懊(B)虚烦少寐(C)梦遗健忘(D)口舌生疮59 下列方剂中,遣药配伍寓“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2011 年中 综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