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中国法律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中国法律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中国法律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职业资格卷一(中国法律史)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西周初期统治者提出新的政治法律主张,古文献中的表述是:( )(A)以刑配德(B)以德配刑(C)以德配礼(D)以德配天2 下面关于礼与刑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刑的作用是“ 惩恶于未萌”(B)礼的作用是“禁恶于已然”(C)礼的作用是“禁恶于当时”(D)刑的作用是“ 惩恶于已然”3 对西周以来“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原则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B)战国
2、时期成文法的公布改变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C)春秋时期法律的法典化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D)战国时期法律的法典化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4 秦代经常使用“ 髡” 、“耐”、“完” 等耻辱刑。其中,剃光犯人头发的耻辱刑指:( )(A)耐(B)髡(C)完(D)鬓5 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死刑复奏制度” 确立于: (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唐代初期(C)隋代后期(D)汉代前期6 唐代的“六赃罪 ”中不属于官员身份犯的是: ( )(A)坐赃罪(B)受所监临赃(C)不枉法赃(D)枉法赃7 宋代神宗时,在中央设置“编敕所” 。其目的是: ( )(A)作为司法审查机关(B
3、)解决积案问题(C)确保官员的申诉权利(D)进行编敕8 宋代路级设置的案件审理机关称谓是:( )(A)提点刑狱司(B)提刑按察使司(C)肃政廉访司(D)巡按御史9 对明代都察院司法执掌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案件(B)复核或审理京师职官犯罪案件(C)不复核或审理京师斩、绞监候案件(D)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斩、绞监候案件10 清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预备立宪上谕,随后进行官制改革,宣布“更定官制”。其原则是: ( )(A)君主立宪原则(B) “三权分立” 原则(C)文官制度原则(D)行政兼理司法原则1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依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参议院拥有的权
4、力不包括:( )(A)立法权(B)弹劾总统权(C)弹劾副总统权(D)弹劾并罢免总统权12 下列有关咨议局与资政院的表述。错误的是:( )(A)咨议局、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的产物(B)咨议局可以议决本省兴革事宜、预算决算、税收、公债等事项(C)资政院一切决议须报请皇帝定夺(D)资政院可以议决国家的预决算、税法、公债、宪法及其他法典的制定与修订等事项13 下列有关大清新刑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B) 大清新刑律确立了新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C) 大清新刑律于 1911 年 1 月 25 日
5、由清政府公布并正式施行(D)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但仍保持旧律中维护专制制度和伦理的传统14 下列有关大清民律草案的表述,错误的是:( )(A)日本法学家松冈义正等外国法律专家参与了 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B)在制定过程中。曾派员赴全国各省进行民事习惯的调查(C)总则、债权、物权三编主要仿照德日民法典体例内容草拟而成,吸收大量西方资产阶级民法的理论(D)亲属、继承两编因关涉礼教,由礼学馆起草完成,保留了许多传统法律的精神15 清末商事立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是由下列何部门负责制定的:( )(A)资政院和修订法律馆(B)修订法律馆和资政院(C)商部和修订法律馆(D)修订法律馆
6、和商部16 清末修律过程中颁布的法院编制法,规定司法审判实行:( )(A)四级四审制(B)四级三审制(C)四级二审制(D)三级三审制17 清末“预备立宪 ”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是:( )(A)谘议院(B)资政院(C)立宪议会(D)立宪院18 清末变法修律之际,上奏“变法奏议三折” ,要求实行变法的是: ( )(A)康有为(B)沈家本(C)张之洞、刘坤一(D)伍廷芳19 孙中山的“ 五权宪法” 吸收了中西方的思想,其中属于中国传统部分的是:( )(A)司法权,行政权(B)行政权、监察权(C)监察权、考试权(D)行政权、考试权20 有关国民政府“ 六法全书 ”体系之一的中华民国民法 ,下列
7、说法错误的是:( )(A)法典采用民商分立的原则(B)法典主要效仿德、日等国民事立法原则和法律条文(C)法典由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等部分组成(D)法典各部分为分期编订而成21 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制定的暂行新刑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律在大清新刑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B)该律仍包含许多带有明显帝制性质的名词概念以及与“民国国体” 相抵触的条文(C)该律与大清新刑律少有实质区别(D)该律从 1912 年施行,直至 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刑法典颁布22 国民政府标榜结束“ 训政 ”,实行“宪政”所制定的法律文件是: ( )(A)国民政府组织法(B) 1936 年 5 月 5 日公布的中
8、华民国宪法草案(C) 1947 年 1 月 1 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D)“双十协定 ”23 国民政府于 1928 年开始起草民法典。该民法典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进行大幅修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仍未确立婚约应由男女当事人自行订定的原则(B)规定未成年人的婚姻应征得法定代表人的同意(C)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D)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明确了以父权为中心的家长制度法律职业资格卷一(中国法律史)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
9、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为谋求长治久安,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同时,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并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周初统治者(一说周公姬旦)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这种“明德慎罚”的主张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地用严刑峻法来迫使臣民服从。“明德慎罚”的具体要求可以归纳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其中“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周初统治者将“德教”的具体内容逐渐归纳成内容广博的“礼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
10、”的秩序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D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律史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西周时期的“礼”与“刑”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出礼入刑”。西周时期“刑”多指刑法和刑罚。“礼”正面、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刑”则对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其关系正如汉书陈宠传所载,“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礼的作用是“禁恶于未萌”,刑的作用是“惩恶于己然”,二者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二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强调平民百姓与贵族官僚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法律 职业资格 中国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