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36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加剧(D)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激化2 宋朝画家文与可的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着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
2、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3 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A)矛盾双方是互相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4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A)是否具有客观性(B)是否具有强制性(C)是否具有稳定性(D)是否能够离开人类社会而存在5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6 列宁说:“ 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
3、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这句话肯定了(A)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的作用(B)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C)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的作用(D)认识过程中间接经验的作用7 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 “不相信。”庞葱说: “如果是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 “如果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 “我相信了。”庞葱说: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三人成虎的成语体现的观点是(A)实用主义真理观(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C)只承认真理
4、绝对性的观点(D)只承认真理相对性的观点8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9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句话表明(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10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生产资料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新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11 剩余价值率是(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之比(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
5、比(D)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意味着(A)资本主义制度已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有了局部的调整和变革(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不再存在(D)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将不再存在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3 恩格斯说:“ 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末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 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证明,事情已经向这个方面发展,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做到这一点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将被发现。”这段话说明(A)唯物史观不是马克
6、思主义创立的(B)马克思主义和前人的思想文化成果没有任何差别(C)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的(D)马克思主义和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是一脉相承的14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强调竞争双方或多方的“合作共赢” ,其哲学依据在于(A)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B)矛盾双方或多方在相互竞争中获得
7、发展(C)矛盾双方或多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D)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16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说的是(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相同之处(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在的过程(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17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C)前者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后者主张规律是主观的(D)前者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后者自然观和历史观是分裂的18 列宁说:“ 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
8、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这段话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其作用具体表现为(A)诱导作用(B)指导作用(C)激发作用(D)解释作用19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B)数学和逻辑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C)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D)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20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下列观点中,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为基础的
9、有(A)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2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了(A)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B)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是绝对对立的(C)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D)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2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实现的(C)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实现的(D)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的2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B)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C)国家通
10、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D)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24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B)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C)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D)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25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依据是(A)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B)马克思主义政党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C)符合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不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变革势在必行26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11、相互关系是(A)有着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总体上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B)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和必由之路(C)社会主义是基础,共产主义是前景(D)社会主义能够直接进入共产主义三、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 1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
12、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摘自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材料 2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在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13、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续开拓,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摘自 2013 年 6 月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材料 3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但中央、省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就是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学校、一个商店、一个生产队,也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7 材料 1 揭示了唯物论的什么原理并具体阐述。28
14、 结合材料 2、材料 3 阐述实践、人民和真理三者之间的关系。2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 1各门科学在 18 世纪已经具有自己的科学形式,因此它们终于一方面和哲学,另一方面和实践结合起来了。科学以哲学为出发点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牛顿的学说和洛克的学说同样是唯物主义的前提)、启蒙运动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以实践为出发点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摘自英国状况十八世纪材料 2恩格斯曾说:“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又说:马克思 “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英国工业的这一次革命化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的运动
15、的动力。民主主义党派与工业革命同时出现。1769 年约霍恩图克创立了权利法案协会,自共和国时代以来第一次在这个协会中重新讨论民主主义原则。摘自英国状况十八世纪材料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29 阐述材料 13 所阐述的核心思想。30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36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
16、基础。选项B、C、D 都是选项 A 的内容展开,所以正确的选项为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文与可之所以能画出生动逼真的竹子,是他长期观察,对竹子有透彻理解的结果。这说明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大的感觉器官,并反映到人脑之后,才能形成意识,也就是说,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A 项是意识的起源,B项是意识的本质,D 项是物质的特性,均不符合。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同一性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
17、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二者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在对立的前提下,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每一方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并从对方取得自己的规定性。如题目中的上和下、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都是作为矛盾的统一体而相互依存,因此正确答案是 C。题干只说矛盾的依存,而没有涉及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更没有相互排斥的意思,ABD 都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只要是规律,就有客观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的特点。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之处在于,其必须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体现出来,脱离了人类社会,社会规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3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