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0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0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01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0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列宁说:“ 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这句话肯定了(A)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的作用(B)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C)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的作用(D)认识过程中间接经验的作用2 “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却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不能辨别在人看来是各种东西的特定标志的气味的百分之一。”对上述现象原因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人的感觉能够得到抽象理论的指导(B)人的感官在生
2、理上优于动物感官(C)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的(D)人的感官具有和动物不同的认识对象3 伽利略一次比萨斜塔实验就推翻了统治思想界达 2000 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普遍性(C)能动目的性(D)社会历史性4 真理的相对性应该理解为(A)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B)真理中包含着谬误(C)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真理标准(D)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5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A)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B)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C)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的统一(D)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的统一6
3、实用主义鼓吹“ 有用就是真理 ”,把“有用”与“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定了真理的(A)客观性(B)相对性(C)价值性(D)具体性7 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我们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符合人们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经得住思想的批判(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8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17 世纪牛顿提出“粒子说” ,17 世纪末惠根斯提出“波动说”,两种学说在科学史上争论了几个世纪。直到 1922 年,爱因斯坦把两者统一起来,建立“波粒二象性 ”的学说,这个矛盾才得以解决。这一历史事件
4、所包含的哲理是(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B)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C)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过程(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9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怀疑主义的观点10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11 价值揭示的是(A)主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B)主客体之间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C)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
5、主体需要的关系(D)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关系12 价值评价的对象本质上是(A)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B)价值客体的属性和功能(C)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D)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事实关系13 “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A)强调了社会实践的决定作用(B)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作用(C)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D)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列宁说:“ 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
6、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句话说明真理具有(A)相对性(B)绝对性(C)客观性(D)有限性15 真理总是一元的,这表明(A)世界上最高的真理只有一个(B)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C)正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取(D)真理具有客观性16 列宁说:“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一观点说明(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17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容为(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
7、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B)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C)真理的绝对性通过其相对性表现出来(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18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并不是所有的真理性认识都能通过实践来检验(B)实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不同阶级、不同的人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19 逻辑证明虽然不是与实践并列的标准,但却是实践标准的重要补充,理由在于(A)逻辑证明有助于发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B)真理一定符合逻辑,符合逻辑的未必就是真理(C)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D)无法用直接实践进行完全检验的理论要
8、靠逻辑思维证明20 认识运动之所以要经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 的多次反复,是因为(A)事物的矛盾暴露有个过程(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D)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21 马克思说,人“ 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于物,而是物趋近于人(B)主体现实的需要以及需要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C)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及价值的大小体现着主体的创造性本质(D)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及价值的大小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标准22 价值评价的基
9、本要求是(A)对评价标准的正确认识(B)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C)对客体属性的正确认识(D)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23 “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评选,已经超出了感动的意义,更催人行动。这件事说明价值评价是(A)实践活动的精神驱动力(B)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C)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D)实践活动发展的决定力量24 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础是(A)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B)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辩证统一25 列宁说:“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B
10、)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C)真理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D)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6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27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一观点说明了(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B)真理和价值的统一(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D)自由与必然的统一28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
11、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0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的内容。“人的感情”与人的理性相对称,属于非理性范畴,首先将 A 排除,选项 CD 与题干内容没有关联,属于干扰项,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12、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人的肉体感官所具有的直接感受力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某些特定的动物而表现出局限性,但是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感性认识能够获得关于世界各种现象的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正确选项为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的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品质决定了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普遍性既是实践的特点,也是理论的特点。直接现实性则是实践所独有的,也是实践高于理论的优点,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 A。选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0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