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7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11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风俗(B)习惯(C)纪律(D)劳动2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社会关系(B)人的自我意识(C)社会意识(D)风俗习惯3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 )(A)产品分配制度(B)社会生
2、产力水平(C)社会经济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仍然而且应当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可将集体主义分为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其中,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是( )(A)先公后私、先人后己(B)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D)无私奉献、一心为公5 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则的是( )(A)爱岗敬业(B)服务群众(C)诚实守信(D)奉献社会6 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 )(
3、A)基础性作用(B)决定性作用(C)关键性作用(D)标志性作用7 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B)道德修养(C)传统习俗(D)社会舆论8 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此称之为道德的( )(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9 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人们崇德向善,这是道德的( )(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导向功能(D)调节功能10 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说明道德具有( )(A)认
4、识功能(B)调节功能(C)激励功能(D)评价功能11 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体系(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12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 ,西汉的贾谊提出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尚书也有“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的思想,宋代的范仲淹提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
5、后天下之乐而乐” ,明代的顾炎武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代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 )(A)注重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 “仁爱” 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3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准确把握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是我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的前提。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探讨道德起源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并
6、提出了种种见解或理论。关于道德的起源,下列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的是( )(A)“天意神启论 ”(B) “先天人性论”(C)情感欲望论(D)“动物本能论 ”14 恩格斯指出:“ 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具体表现为( )(A)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B)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C)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
7、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D)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15 关于道德的本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B)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C)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D)道德是属于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16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 )(A)用善恶标准去评价(B)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C)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D)被颁布、制定或规定出来的17 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
8、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多层次的。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包括( )(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调节功能(D)激励功能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生活和道德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必须适应实际变化,不断补充、丰富和完善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仍然而且应当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可将集体主义分为层次的道德要求有(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
9、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19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有( )(A)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B)个人品德对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C)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D)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20 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有( )(A)道德是人的自然本质固有的“善良意志”(B)道德是一种“必要的恶”(C)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
10、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D)道德就其一般本质而言,是对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21 下列选项中,对道德理解正确的有( )(A)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B)道德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C)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D)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2 关于道德的本质,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的有( )(A)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B)社会经济关
11、系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C)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D)社会道德体系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23 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24 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为( )(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
12、展(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C)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D)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25 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之中。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A)注重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 “仁爱” 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5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2018 年 4 月 2 日,阳春之时,绿意初绽。习近平来到北
13、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他曾经说过:“我国历来就有在清明节前后植树的传统。” 挥锹铲土堆起围堰。习近平同青少年们栽下的不止是树苗,更是希望。这就像是一个播种与收获的隐喻习近平曾不止一次指出,要把红色基因、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延安是黄土高原上的革命圣地,被称为“中国的希望”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工农红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胜了一仗又一仗,用双手和锄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的红色精神写下最好注脚。在给延安杨家岭小学少先队员回信时,习近平叮嘱孩子们一定要“发扬延安精神、勤奋学习”。与延安精神一样穿越历史、历久弥新的还有“长征精神”“苏区精神
14、”“井冈山精神”它们都凝聚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磅礴力量。正是有了这种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从一穷二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 4000 多万人流离失所到连续 5 年超过千万人摆脱贫困:从经济上风雨飘摇到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从铁钉、火柴都无法生产,到“ 嫦娥奔月 ”“蛟龙下水”“悟空探天”2018 年两会期间来自沂蒙革命老区的乡村教师张淑琴向习近平汇报了关于红色教育的问题。习近平勉励她“数理化之外,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寄语青少年,就是寄语明天,寄语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91 年前,在旧时代的
15、余晖中,革命先驱李大钊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慷慨赴死。他曾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材料 2习近平推崇的英雄精神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踏寻英雄、缅怀英烈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牵、行之所至。英雄精神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崇和倡导的。“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的时候,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我们都做不到,让谁去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话语直抵人心。“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英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
16、族精神,它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岁月长河,历史足记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发光。英雄,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分量很重。他曾在多个场合向英烈致敬,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看法。一个个深深的鞠躬,一次次深情的仰望,是总书记对历史的缅怀、对英烈的追思。英雄精神是“ 精忠报国 ”的爱国精神。“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脊梁。英雄精神是“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的精神信仰。英雄因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信仰的忠贞不渝而伟大。“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
17、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这是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 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英雄精神是“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 ”的奉献精神。在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同时,要学习英雄们夙夜在公、甘于奉献的精神。“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 。习近平曾于 2013 年 2 月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
18、命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陵园安葬着聂荣臻元帅和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献身的 711 名革命英烈。英雄精神是“ 卧薪尝胆 ”的奋斗精神。英雄是历史中的杰出人物,拥有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有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2011 年,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引用了颇多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孔子的“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汉使苏武的饮雪吞毡,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他总结说,这些无不体现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中国在 2014 年通过立法增设了 3 个国家级纪念日:9 月 3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 月
19、30 日,中国烈士纪念日;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 3 个纪念日,都与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艰苦卓绝的奋斗有关。这 3 个纪念日在设立当年,都有隆重的高规格纪念活动,习近平都出席,并在胜利日和国家公祭日发表讲话。一年后的抗战胜利 70 周年纪念日,中国邀请世界政要,举行了举世瞩目的阅兵仪式,习近平检阅部队并讲话。2018 年 5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2015 年 9 月 2 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20、70 周年” 纪念章仪式上说到。请回答:26 结合材料,谈谈“ 红色传统基因 ”在道德方面的内涵。27 为什么“要把红色基因、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或问: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有哪些?)2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马克思说:“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列宁主张:“ 以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 的新准则、新道德、新劳动态度来代替几千年私有制条件下形成的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旧准则、旧道德和旧劳动态度。”斯大林提出:“ 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
21、社会主义并不否定个人利益,而是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毛泽东认为:“ 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 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邓小平也指出:“ 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要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
22、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学习马克恩,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
23、鲜明的品格。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请回答:28 如何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29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11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
24、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的本能行为中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道德。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劳动在创造人的同时也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原始的劳动分工与协作,使相互依赖、相互扶持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当时最自然、最朴实的道德生活状态。随着劳动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分工与协作不断增强,各种劳动关系逐步明确,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日渐清晰,包含自由、责任等内容的道德逐步得到确认。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模拟 1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