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16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1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道主义2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务求实效(B)改革创新(C)无私奉献(D)与时俱进3 检验一个人对祖国的忠诚程度的试金石是( )(A)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程度(B)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2、程度(C)对政府的信任程度(D)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4 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在国家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其根本是( )(A)政治安全(B)军事、文化、社会安全(C)促进国际安全(D)经济安全5 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
3、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崇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的精神追求。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其首先表现在( )(A)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B)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C)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D)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6 被置于中国传统文化“ 三不朽 ”之首的是( )(A)立功(B)立德(C)立言(D)立名7 当代中国,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 )(A)中国精神(B)爱国主义(C)为人民服务(D)改革创新8 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
4、。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B)实现中国梦(C)投身于改革开放建设中(D)献身于祖国统一大业9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上述事实
5、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 )(A)伟大的奋斗精神(B)伟大的创造精神(C)伟大的团结精神(D)伟大的梦想精神10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上述事实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 )(A)伟大的奋斗精神(B)伟大的创造精神(C)伟大的团结精神(D)伟大的梦想精神11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具有(
6、)(A)伟大的奋斗精神(B)伟大的创造精神(C)伟大的团结精神(D)伟大的梦想精神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其中,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价值追求是( )(A)改革、创新、和谐、美丽(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3 它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就是深深
7、地根植于( )(A)中华传统文化(B)中国传统道德(C)中国革命道德(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4 习近平指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B)新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D)改革创新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 )(A)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倡导自
8、由、平等、公正、法治(C)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倡导改革、开放、创新、包容16 陈毅元帅曾说:“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与行动的综合者。”这句话表明陈毅元帅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 )(A)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社会的现实运动(B)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在实践中为实现这个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C)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实现之前,不可能存在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实践(D)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一种学说、一种制度,更是一种实践17 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
9、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关于改革创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改革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B)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C)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D)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18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19 下列关于爱国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10、)(A)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B)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C)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爱国主义仍有其存在的条件和意义(D)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呈现出不同的内涵20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A)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B)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C)献身于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事业(D)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1 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哪些特性来表现的( )(A)历史性(B)具体性(C)抽象性(D)国际性22 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史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
11、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更加丰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有( )(A)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B)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C)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D)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23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充满信心与斗志、激荡光荣与梦想、彰显情怀与担当。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厚意蕴和丰富内涵,包括( )(A)伟大
12、创造精神(B)伟大奋斗精神(C)伟大团结精神(D)伟大梦想精神24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B)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C)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D)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
13、核心都是爱国主义,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2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B)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C)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补充(D)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26 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是源于其具有( )(A)先进性(B)人民性(C)阶级性(D)真实性三
14、、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6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鲜明确立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2018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
15、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材料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挺起民族精神脊梁的战略支撑。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观念碰撞激荡不断加剧,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利用长期积累的经济科技优势和话语强势,对外推销以所谓“普世价值” 为内核的思想文化,企图诱导人们“ 以西为美”“唯西是从”,淡化乃至放弃对本民族精神文化的认同。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
16、本质的体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只有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思想精髓、精神基因、文化血脉,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来源:人民网一人民日报(2017 年 11 月 17 日)材料 3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
17、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请回答:27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和道义力量来自哪里?2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2018 年 3 月 7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听了 10 年前归国创业的袁玉宇代表的发言,习近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
18、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政策、创新机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总书记说,看到你们回来在这里健康地发展我很欣慰。现在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的向心力、吸引力更大了。本土人才、海归人才要并用并重,使他们在报效祖国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材料 22018 年 5 月 2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学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
19、。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请回答:29 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谈谈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创新?30 结合实际,谈谈青年人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11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002 年 11
20、 月 8 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个报告深刻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据此本题选 A 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据此,本题选 B 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
21、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和最高利益,这种利益高于各个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2、,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据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据此,本题选 B 项。“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其意思为:物质生活同然为人所必须,但如果只沉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则无异于禽兽。“中国传统文化认为,
2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崇尚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追求。”其意思为:基于对精神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在理欲观上主张导欲、节欲,强调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日寸刻对私欲、贪欲保持警惕。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的主流观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模拟 1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