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0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0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04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10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他就是希望青年人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下列表述最符合题意的是(A)青少年应树立符合自身实际的人生理想(B)青少年为理想需努力奋斗(C)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D)青少年应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2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有一种深深扎根的观念,比如“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 ”等观念,“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
2、的开拓”“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印度取经”等典型事例都深深体现了这些观念。这些观念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3 陈毅元帅曾经指出:“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这句话表明(A)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B)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C)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D)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4 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A
3、)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品质(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品质(C)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品质(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品质5 从古至今,勤劳勇敢贯穿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精神。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精神的是(A)众志成城(B)精卫填海(C)求同存异(D)克勤于邦6 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新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改革创新(B)解放思想(C)团结友善(D)自由平等7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由三
4、个部分组成。其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属于(A)人生态度(B)人生价值(C)人生目的(D)人生意义8 被誉为“京城活雷锋 ”的孙茂芳是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他的人生价值主要表现在(A)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B) X 寸自身理想实现的程度(C)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满足的程度(D)对社会理想的实现程度9 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公民道德建设,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A)“人应当怎样做 ”的问题(B) “人是什么” 的问题(C) “人为什么活着” 的问题(D)“为什么人服务 ”的问题10 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一生的时候说:“在像居里夫人这
5、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爱因斯坦做出这一评价的标准是(A)动机与效果相统一(B)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C)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D)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11 孔子与左丘明都是春秋末期人,二人关系友善。孔子曾以其为楷模谈论自己的做人原则:“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从孔子对左丘明的评价中,可以得出左丘明身上所彰显出来的道德规范是(A)仁者爱人(B)明礼诚信(C)团结友爱(D
6、)独善其身12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 扶贫济困 ”“助人为乐”“雪中送炭”“与人为善”等古训讲的道理,体现了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A)平等原则(B)宽容原则(C)诚信原则(D)互助原则13 人类社会是由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体。而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的是(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安定有序14 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既属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又属于职业道德规范的是(A)爱国守
7、法(B)勤俭自强(C)办事公道(D)诚实守信15 黑格尔说:“ 一个人做了这样活着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道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道德的。”这表明,个人品德是(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于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B)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资源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D)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16 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
8、到服务。这体现了职业道德建设中(A)办事公道的要求(B)助人为乐的要求(C)爱国守法的要求(D)尊老爱幼的要求17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这是我国现代社会提倡的(A)家庭美德的要求之一(B)环境道德的要求之一(C)职业道德的要求之一(D)社会公德的要求之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劳动法是指调整关于劳动关系以及由劳动关系产生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有(A)维护用人单位利益与兼顾劳动者合法权益相
9、结合(B)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原则(C)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原则(D)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原则19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A)调解(B)仲裁(C)协商(D)提起诉讼20 个人品德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其鲜明特点主要有(A)实践性(B)综合性(C)复杂性(D)稳定性21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B)有
10、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22 当前“网络暴力 ”“人肉骚扰”无处不在,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坚持文明上网应当做到(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23 司马迁说:“ 文王拘而演 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A)逆境往往可以把人
11、打倒和打垮(B)受磨难而奋进才是身处逆境的学问(C)逆境消解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D)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24 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主要是指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25 鲁迅先生说过:“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所指的民族魂
12、包括“ 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 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大无畏精神。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对我们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启示有(A)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B)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C)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D)爱国主义要求爱自己的骨肉同胞26 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同时包括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在内的民族精神。下列选项中,
13、体现了中华民族“ 爱好和平”精神的有(A)精忠岳飞(B)河清海晏(C)求同存异(D)结草衔环27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对于我们当代青少年的启示有(A)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B)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C)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D)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28 201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 2014 年 1 月 10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张存浩和“两弹一星” 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颁奖,并向他们表示
14、祝贺。当天的奖励大会上,共授予 10 位科技专家和 313 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奖。广大科技工作者受到隆重表彰说明(A)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B)人的价值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C)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29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色,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美德。这些优良美德的内涵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仁爱” 这一优良道德传统的是(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C)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D)兼
15、相爱,交相利30 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说:“ 你把玉当宝,我把不贪当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 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道理有(A)每个人的人生观都不尽相同(B)人生观决定世界观的发展变化(C)不同的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发展变化起着不同的作用(D)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31 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法定条件下获得国家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宪法第 45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16、,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除宪法外,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了物质帮助权的内容及其实现方式。我国的物质帮助的特点是(A)权利主体是全体社会公民(B)权利主体是特定公民(C)权利的内容是特定主体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D)实现物质帮助权的义务主体是国家和社会32 法律面前,不仅人人都是平等的,同时从法律的运行过程来看,法律应当是公正的。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公正的内涵的有(A)程序公正(B)立法公正(C)实体公正(D)执法公正33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方式越来越
17、多。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可以通过的方式有(A)参与立法讨论(B)进行法律监督(C)旁听司法审判(D)参与法律问题讨论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3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富裕流感,英语:Amuenza,是富裕(Amuence) 和流行性感冒(innuenza)的混合词,也是用于批评消费主义的术语。一本名为富裕流感的书将它定义为“痛苦的、传染性强的、超负荷的社会传播,债务,焦虑及顽强追求下所产生的废物。“所谓富裕流感也用于形容有金融特权的人,无法理解行动的后果。奢侈品消费是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有了钱的人追求跑车豪宅、名包钻
18、石,是个人自由,却不值得提倡。奢侈品本质与“ 爱” 等精神世界无关,但若在一些人那里异化成“真爱的成色”,甚至衍生出“宁坐宝马车里哭、不坐自行车上笑” 等拜金主义,恐怕就是一种病了。马克思曾这样描述消费的本质,“在伦敦最繁华的街道陈列着世界上的各种财富:印度的披肩、美国的左轮手枪、巴黎的胸衣、俄罗斯的皮衣和热带地区的香料。”商品正面,“ 都挂着冷冰冰的白色标签,上面刻着阿拉伯数字” 当数字开始对物品的意义起决定性作用时,消费就难以逃脱被“唯物质” 需求所支配的格局。研究奢侈问题的德国学者桑巴特曾写道,人们浪费自己的收入,挥霍尽财产,奢侈像无底洞,吞噬了一切。这些话虽然时隔很久但用来描述现在沉迷
19、于消费炫富的人们,仍然非常准确。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西方学者就将这类社会问题形象地概括为“富裕流感”。最近几年,随着全球化推进和新兴市场国家崛起,这个概念重新火了起来。令人忧虑的是社会对这一问题认知的错位。美国富二代库奇的案子去年曾被舆论持续关注:疯狂酗酒之后,库奇驾车酿成车祸,致使 4 死 2 伤。但律师以其患有“富裕流感”为由进行辩护,法官最终判其 10 年缓刑。美国 PBS 电视台纪录片富裕流感的共同制片人约翰格拉夫对此颇为不平“ 我们当时提到富裕流感,是用来形容一种社会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没想到今天会被拿到法庭上用作富二代的挡箭牌。” 没错,治疗这种病不需要服药,而是要转变社会文
20、化。美国作家莱斯在名为多了的绘画书中讲过这样的故事:一只喜鹊因意外惊喜开始源源不断地囤积物品,越堆越多直到同巢窝和树枝一起坠地。有评论称,这是“关于贪心和物质主义的警示故事” 。消费之于生活、之于经济都需要一个理性平衡,有能力过奢侈的生活,但却自求简朴,才对个人幸福乃至社会发展更为有益。正如历史学家汤因比说的“进步简朴律 ”,文明成长的关键,在于文明能否将能量和关注,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审美、文化、艺术面。摘编自人民网(2015 年 4 月 2 日)34 如何理解“ 富裕流感” 所体现的人生观 ?35 当代青年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104 答案与解
21、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孙中山先生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他就是希望青年人能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寓于国家、民族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四个选项表述都正确,但只有 C 最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深深
22、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这不仅表现为各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的开拓”“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印度取经”等典型事例都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进行和平交流的历史见证。A、 C、D 属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通过题干中“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这句话可以看出,陈毅元帅既强调树立理想的重要性,又强调为理想而实践的重要性,故最符合题意的是 C。A 表述错误,追求和实现理想并不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在实现理想
23、的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需要人的艰苦奋斗方能实现,故排除 A。B表述片面,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获得的是间接经验,确立理想信念还需要通过直接经验即躬身实践来实现,否则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学习阶段,缺乏实践的检验,故排除 B。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D 表述不严谨,且与题意无关,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丰富,具体包括: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题干中“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
24、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以及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品质。故最符合题意的是 B。 A、C、D 表述无误,但与题意不符,故都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精神的有“业广唯勤”“天道酬勤”“克勤于邦”等。A 体现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不选。B 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不选。“求同存异”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貌,故排除 C。因此,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模拟 10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