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形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形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形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形态)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甲盗得某单位价值 100 万元的汽车一辆,后因害怕法律的制裁而主动将汽车还给该单位。甲的行为( ) 。(A)可以不以犯罪论处(B)构成盗窃罪(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犯罪既遂)(D)构成盗窃罪(犯罪既遂),可以参照犯罪中止处理 2 甲用枪杀乙。枪中装有 6 发子弹。甲朝乙开了一枪,未击中乙,即被人发现而制止。甲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的(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2、3 甲用枪杀乙。枪中装有 6 发子弹。甲朝乙开了一枪,为击中乙。在本可继续开枪杀乙的情况下,甲未继续开枪。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4 甲乙二人共同开枪杀丙。甲击中丙,致丙死亡。乙未击中丙。乙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的( )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预备(D)犯罪中止 5 甲教唆乙杀丙。乙正要杀丙时,甲良心发现,阻止了乙的行为。本案中,( )。(A)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之责(B)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之责(C)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之责(D)甲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之责,乙应当
3、负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之责6 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犯罪分工,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一般共犯与特殊共犯(B)简单共犯与复杂共犯(C)事前共犯与事中共犯(D)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 7 我国刑法第 240 条规定,如果拐卖妇女、儿童并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的,处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这一规定属于( )的立法规定。(A)想象竞合犯(B)牵连犯(C)结果加重犯(D)结合犯 8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 )相适应。(A)人身危险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4、3 分,共 120 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9 已满 16 周岁的甲出钱叫未满 16 周岁的乙替他把 2 千克海洛因从境外非法带到境内。甲的行为( ) 。(A)是走私毒品罪的间接实行犯(B)与乙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C)是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D)与乙的行为共同构成走私毒品罪 10 犯罪未遂的“ 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包括( )。(A)被害人的哀求(B)自然力的阻碍(C)行为人对犯罪对象或者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D)第三者的阻止11 下列各项中,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有( )。(A)举动犯(
5、B)共同过失犯罪(C)同时犯(D)行为犯12 我国刑法规定的必要共犯包括( )。(A)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B)组织越狱罪(C)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D)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13 吸收犯的吸收关系包括( )。(A)主行为吸收从行为(B)前行为吸收后行为(C)重行为吸收轻行为(D)实行行为吸收非实行行为 14 实质的一罪包括( )。(A)吸收犯(B)结果加重犯(C)想象竞合犯(D)继续犯 15 下列各项中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有 ( )。(A)抢劫致人死亡的(B)强奸致人死亡的(C)危险物品肇事,后果特别严重的(D)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
6、纸指定位置上。16 法官甲明知被告人乙有罪,在收受乙人民币 5 万元后,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判决宣告乙无罪。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四、名词解释17 想象竞合犯18 继续犯19 结果加重犯20 连续犯21 牵连犯22 吸收犯23 结合犯24 惯犯五、简答题25 想象竞合犯与牵连犯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六、填空题26 _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_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27 对_,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28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_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9 在共同犯罪中起_或者_作用的,是从犯。30 数罪的种类包括_数罪和_数罪。七、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7、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1 试述牵连犯的特征。32 试述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形态)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甲的行为在刑法理论界被称为“自动挽回”或者“恢复原状”。理论界对这种情形的处理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应当参照犯罪中止处理,有的认为可以参照犯罪中止处理,有的认为不能按照犯罪中止处理,有的认为应当按照犯罪既遂处理。编者认为,行为人有盗窃行为,并且非法占有了数额特别巨大的财物,根据犯罪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专业 综合 犯罪 形态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