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23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下列关于有期徒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 日折抵刑期 1 日(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其剩余刑期在 2 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C)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D)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数罪并罚不超过 20 年2 某甲意欲抢劫银行,在去银行途中,因违章乱穿马路,被车撞伤,其处于抢劫的( )形态
2、。(A)犯意表示(B)犯罪预备(C)犯罪既遂(D)不构成犯罪3 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 )。(A)静止行为(B)消极且违反命令规范的行为(C)消极不实施其可以实施的行为(D)不实施其应实施的行为4 甲于 1997 年 8 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 2004 年 7 月被抓获归案。在 1979 年刑法和 1997 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A)应适用 1997 年刑法(B)应适用 1979 年刑法(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 1979 年刑法还是 1997 年刑法(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 1979 年刑法还是 1997 年刑法5 行为人伪造
3、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的,( )。(A)以伪造货币罪一罪定罪从重处罚(B)以出售、运输假币罪一罪定罪从重处罚(C)以伪造货币罪和出售、运输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D)比较伪造货币罪和出售、运输假币罪的刑罚轻重,择一重罪从重处罚6 携带凶器抢夺,但没有实际使用凶器的,应认定为( )。(A)抢夺罪(B)抢劫罪(C)盗窃罪(D)以上说法都不对7 国有公司仓库保管员甲与社会上的乙、丙内外勾结,由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乙、丙共同盗骗国家大量财物。此案( )。(A)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诈骗罪(C)甲定贪污罪,乙、丙以贪污罪共犯论处(D)乙、丙定盗窃罪,甲以盗窃罪共犯论处8
4、我国刑法第 340 条规定,“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处”,该条规定的罪状属于( )。(A)简单罪状(B)空白罪状(C)叙明罪状(D)引证罪状9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假释的法定条件之一是( )。(A)实际执行 25 年(B)实际执行 20 年(C)实际执行 13 年(D)实际执行 10 年10 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 )。(A)目标的错误认识(B)手段的错误认识(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D)行为误差11 某罪的法定刑是 7 年以上有期徒刑,甲犯了该罪,那么对于甲的追诉时效的期限是( )。
5、(A)5 年(B) 10 年(C) 15 年(D)20 年12 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揭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13 王某系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救灾款 1 万元给其朋友做生意。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B)挪用公款罪(C)挪用特定款物罪(D)滥用职权罪14 纪某因为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7 年,刑满释放后 7 年,在朋友的再三恳求下,帮助朋友贩卖了 30 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B)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
6、重处罚(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15 关于逃税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10以上的,构成逃税罪(B)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构成逃税罪(C)对多次实施偷税行为,未经处理的,应数罪并罚(D)行为人虽有偷税行为,但是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 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16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村长甲将收缴的计划生育罚款 1 万
7、元占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B)乙受黄某之托将价值 5 万元的手表送给朱某,乙在路上让他人捆绑自己,伪造了抢劫现场,将表据为己有。报案后,乙向警方说自己被抢。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C)丙进行传销活动,非法获利达 10 万元,丙构成非法经营罪(D)丁为了能够破格提拔,买了一辆假冒某名牌的摩托车送给教育局长印某。丁的行为构成行贿罪17 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正确说法包括( )。(A)对于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判处死刑,但是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B)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条件之一是罪行不是极其严重(C)只要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无论何时都可以核准死刑(D)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
8、 2 年执行期限,应当计算在减刑后的有期徒刑期限内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0 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下列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A)以出卖为目的绑架儿童后予以出卖,构成拐卖儿童罪(B)以出卖为目的捡拾儿童后予以出卖,构成拐卖儿童罪(C)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的,构成拐卖儿童罪(D)以抚养为目的偷盗婴幼儿,之后予以出卖的,以拐卖儿童罪论处19 下列关于敲诈勒索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A)“多次敲诈勒索 ”是指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B)敲诈勒索近亲属的财物,获
9、得谅解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C)明知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D)被害人对敲诈勒索的发生存在过错的,可以对行为人酌情从宽处理20 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少数犯罪的主体可以包括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B)少数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C)有的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D)有的犯罪既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21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包括( )。(A)防卫过当(B)避险过当(C)胁从犯(D)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2 刑法第 6 条关于属地管辖原则中的“法律有特别规定” 的情形包括( )。(A)享有外交特权
10、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B)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时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C)港澳地区不适用全国性刑法(D)特别刑法的规定23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 )。(A)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24 在犯罪主观方面,属于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是( )。(A)犯罪目的(B)犯罪故意(C)犯罪过失(D)犯罪动机25 甲与乙有宿仇,于是花重金让丙去杀死乙,结果丙在前往杀乙的途中
11、被抓获。那么,甲构成( ) 。(A)杀人罪的教唆犯(B)杀人罪的主犯(C)杀人罪的中止犯(D)杀人罪的未遂犯三、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被告人:张某,男,28 岁。被告人张某于 2003 年 12 月利用因病休假的机会,与其兄张浩合伙投资开办新兴木器厂。该厂资金大部分为张浩所投入,张某只投入部分工具和木材。在 1 年多的经营中,张浩分给张某人民币及家用电器等物共合人民币 7 万多元,张某认为分配不公,经常表示不满,兄弟二人为此发生过纠纷。2005 年 7 月中旬,张某的所在单位要张某回厂上班,张某又为分配问题对其兄嫂不满。2005 年
12、7 月 22 日上午 8 时许,张某先到木器厂,将和其兄张浩共同保管的保险箱打开,拿走其中的新兴木器厂的经营资金 4 万元。然后,张某趁其兄嫂家中无人,携带羊角锤、螺丝刀等工具,翻墙破窗进入其兄家中,撬开保险柜,盗走人民币 48700 余元、价值 13000 余元的金饰品以及一本存折。随后,张某利用假的身份证将存折中的 1 万元取出。作案后,张某把窃得的财物藏在家中,将作案使用的羊角锤和螺丝刀扔给一个收废品的人。案发后经公安机关传讯,张某交代了盗窃事实,赃款、赃物已全部追回,其作案时使用的铁棍、塑料编织袋等物也一并查获。问:26 本案当如何处理?27 如果张浩要求司法机关不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
13、你作为法官应当如何处理?28 2003 年下半年,被告人白某与湖北 A 市的个体经营者张某做生意,张某欠下白某货款 6000 余元。白某向张某多次讨要未成,遂起意扣押人质索要欠款。2004 年1 月 19 日,白某邀约了被告人于某和高某,并携带手铐,租乘个体出租车从某县开往 A 市。途中,白某买了舒乐安定片一盒。1 月 21 日下午白某等人到达 A 市。白某先到张某家去要钱,未果,即于当晚 8 时许将张某骗出,与于某和高某将张某挟持到出租车上,后挟持到一宾馆内。在宾馆内,张某极力反抗、呼喊。白某对张某进行了殴打,并私下告诉于某和高某下手要注意,只是要钱,别搞出人命来。于某用酒瓶打了张某头部一下
14、,高某等人用手铐铐住张某的双手。张某继续呼喊,白某又迫使张某吞服舒乐安定 2 片,并用毛巾将其嘴堵住。在张某昏睡时,白某、高某和于某共同搜身将张某身上的现金 1 万余元拿走。1 月 22 日中午,张某趁于某外出、白某和高某睡熟的机会,逃出宾馆。但是被外出回来的于某发现,于某追上张某后用匕首向张某胸部猛刺一刀,导致张某死亡。经法医鉴定:死者张某尸体上虽有较多的损伤,且头面部的创伤较重,但这些创伤均不足以导致张某立即死亡,且在性质上属于轻伤(偏重),胸部的创伤是致命伤。问:本案如何处理?28 2003 年 5 月,家住在杭州的杨某在互联网上设立“黄金网站” ,采取以付费注册会员的方式提供电影下载,
15、并以手机短信注册、银行转账等方式收取会员注册费用。2004 年 1 月至 7 月,杨某在该网站提供给付费会员下载影片的链接中,添加了 20部淫秽色情电影的有效链接。在此期间,20 部电影的点击率为 259488 次,收取注册费用 125788 元。2004 年 10 月,杨某的父亲认为杨某开办的网站见不得人,主动报案,带着公安人员到杨某办公处将杨某抓获并予以逮捕。杨某被抓获后,如实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而且还供述了 2002 年他在美国加州留学期间,在网上创办了中文“太阳网站 ”,作为代理商接受我国大陆网民对香港六合彩的投注,获利 30万元。问:29 杨某创办“ 黄金网站” 的行为构成何罪 ?3
16、0 杨某创办“ 太阳网站” 的行为构成何罪 ?31 我国刑法对杨某创办“太阳网站” 的行为是否有管辖权 ?为什么?32 杨某有无法定的量刑情节?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23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其剩余刑期在 1 年以下的,可由看守所代为执行。故应当排除 B 项。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可以不参加劳动。故应当排除 C 项。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超过 35 年
17、的,最高不能超过 20 年,总和刑期在 35 年以上的,不能超过 25 年。故应当排除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已经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着手实施犯罪的犯罪形态是犯罪预备。某甲去银行的途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导致没有着手实施犯罪,是犯罪预备。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其分类标准不是身体上的静止或者运动,而是行为人的行为所违反的法律规范的性质。作为违反的是禁止规范,即不应当为而为;不作为违反的是命令规范,即应当为而不为。故选 D
18、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 12 条的规定,刑法的溯及力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的具体表现。一方面,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另一方面,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来看,罪刑法定原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利,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所以当新出现的法律有利于被告人时,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应当适用有利于被告人的法律。所以,在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之后,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的必然选择。在从旧兼从轻原则上,从旧是占主导地位的,从新是例外的规定。所以,在新旧刑法的规定一致时,自然应当
19、适用旧法。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一定的行为,而其手段行为或者目的行为又构成另外犯罪的犯罪形态。行为人伪造货币之后所进行的运输和出售的行为与伪造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成立牵连犯。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是从一重处罚。因为伪造货币罪是重罪,所以应当以伪造货币罪一罪定罪,并从重处罚。故选 A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携带凶器,并不要求行为人使用凶器。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伙同他人贪污的,
20、应当按照贪污罪的共同犯罪论处。所以本题应当选择 C 项。不但对于贪污犯而言如此,对于其他的身份犯,只要存在共同犯罪的故意,都按照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构成的犯罪来定罪量刑。【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空白罪状,即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不直接叙明犯罪的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犯罪行为所违反的其他法律、法规。所以,刑法第 340 条规定的罪状是空白罪状。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的实际执行刑期从 10 年提高到 13 年。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1、】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可以分为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两类。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时的事实有不正确的理解。事实认识错误包括目标的认识错误、手段的认识错误和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目标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指向的事物性质和种类的不正确认识。目标错误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把人当做兽,二是把兽当做人,三是把甲人当做乙人。本题中甲的认识错误是属于上述第三种情况。故本题答案是 A 项。手段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其选择的犯罪手段的性质发生错误认识,如把白糖当做砒霜。因果关系错误是指对其所实施的行为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实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专业 综合 刑法学 模拟 2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