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 2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明代中后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南北经济联系的加强,在江南地区,自宋元以来初露端倪的新的城市类型( )得到很快的发展。(A)城市(B)会馆(C)集墟(D)市镇2 明代中后期,苏州、松江、嘉兴、( )、杭州五府,堪称江南最繁华的城市。(A)嘉定(B)上海(C)南京(D)湖州3 “田人佃手,其狡黠者逋负租税,莫可谁何。业经转手,佃乃虎踞,故有久佃成业之谣”,这一状况出现于( )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2、4 嘉靖四十一年(1562) ,政府下令,班匠“ 不许私自赴部投当” ,一律以银代役,每名每年纳银四钱五分,称为( )。(A)漕银(B)匠班银(C)佃头银(D)金花银5 对明代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大礼议” 之争发生于 ( )年间。(A)万历(B)嘉靖(C)成化(D)正德6 张居正执政时期,任用杰出的治河专家( )治理黄河、淮河,使两河分流,减少了水灾。(A)潘季驯(B)李冰(C)刘晏(D)西门豹7 张居正调抗倭名将( ) 镇守蓟门,对安定北方人民的生活和保障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A)俞大猷(B)戚继光(C)李成梁(D)潘季驯8 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A)
3、废除了人头税(B)以田亩数计征(C)赋税折银征收(D)按照资产缴纳9 在张居正改革中,实行一条鞭法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大官僚、大地主,这主要是因为( )。(A)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B)必须把一切税役折成银两(C)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征收银两(D)按田亩多少收税10 以下不属于“ 万历三大征 ”的是( )。(A)平定哮拜叛乱(B)平定杨应龙叛乱(C)邢玢援助朝鲜(D)戚继光抗倭11 “如无商贾而税之集场,集场不足而税之负担,负担不足而税之酒府饭店,下至草履、木勺一切鄙微,无不税及”,这一史料描述的是( )。(A)行会(B)榷场(C)矿监(D)税使12 下列矿监税使中被云南人民打死的是( )。(
4、A)孙隆(B)陈奉(C)马堂(D)杨荣13 明代,蒙古主要分为哪三大部?( ) 。鞑靼准噶尔兀良哈瓦刺(A)(B) (C) (D)14 “土木之变 ”是明与( )之间的冲突导致的。(A)准噶尔(B)兀良哈(C)鞑靼(D)瓦刺15 酿成“土木之变 ”惨剧的重要原因是宦官 ( )专权。(A)汪直(B)王振(C)刘瑾(D)刘瑾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6 东厂、西厂17 三法司18 匠班银19 张居正20 考成法21 潘季驯22 一条鞭法23 土木之变24 夺门之变25 曹石之变26 “大礼议”事件27 隆庆和议28 黄教29 土司制度30 改土归流三、论述题3
5、1 如何评价朱元璋?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 2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明清(
6、鸦片战争前)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6 【正确答案】 东厂和西厂是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重要体现。明成祖即位之后,委任宦官以军政大权,开宦官干政之端。明成祖朱棣即
7、位之后,为清除建文帝余党,设立了东厂,由亲信太监掌管,专门“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 。东厂只对皇帝负责,毋需经司法机关批准即可随意缉拿官民。西厂设立于成化十三年(1477)正月,是皇帝的私人侦缉机构,设立之初由太监汪直提督厂事。西厂特务横行各地,陷害忠良。明中叶后与锦衣卫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7 【正确答案】 三法司是明清两代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统称。遇有重大案件时,由三法司会审。【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8 【正确答案】 匠班银是明代匠户以银代役的产物。匠班银实行之前,不论是轮班匠还是住坐匠,都必须向政府服劳役。他们因不满政府的奴役,纷
8、纷用怠工、避班、隐冒和逃亡等方式反抗。在明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的繁多,政府改变了对工匠的直接剥削方式。成化年间,工部奏准,轮班匠不愿当班者,听其出银代役。南将每月出银九钱,北匠六钱。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政府又下令,班匠一律以银代役,每名每年纳银四钱五分,称为“匠班银” 。匠班银制度的实行,是政府对人身隶属关系的削弱,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9 【正确答案】 明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隆庆元年人内阁,隆庆六年升任内阁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当时,军政败坏,财政人不敷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危
9、机严重。于是,他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包括:丈量土地,政治改革,军事改革,水利整治,实施一条鞭法等。他的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但是因触动了大地主、官僚的利益,其死后改革措施大部分被废除。著有张文忠公集传世。【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0 【正确答案】 考成法是张居正改革中整顿吏治方面实行的主要措施,正式推行于万历元年(1573) 。考成法的精神是“ 立限考事”、 “以事责人”。具体办法是,对中央部、院到地方州县各级衙门所处理的公事,根据道里远近,事情缓急,而立定“程限”,并置立“文簿”存照,做到“月有考,岁有稽”、“ 误者抵罪”,使每件公文都落实到实处。为此,张居正又健全六科的职
10、权,建立起以内阁控制六科,以六科督察六部,再以六部都察地方藩、臬等司及抚案官,再以两司督察府、州、县官,这样层层督察,以提高上下各级行政部门的办事效率,从而形成一个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察的严密的考核考绩制度。考成法的实施整顿了吏治,提高了办事效率。【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1 【正确答案】 明朝水利专家。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 举进士。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自嘉靖末至万历间,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他治黄的办法是: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河行旧道,反对改流,讲究修防,借黄通运。他治河的办法对以后数百年的河工都具有深
11、刻影响。但他极力反对以改进航运为目的的开洳河、开胶莱河、通海运等建议,反映出了他的保守态度。张居正改革中曾起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此次治黄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时,同时,使多年的弃地变为良田。他的著作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四库全书著录改名两河经略、河防一览)。【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2 【正确答案】 一条鞭法又称一条编法,也简称条编、条法、鞭法,是明朝张居正改革中实施的赋役征收的办法,于全国推广的时间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具体说分为以下四点:(1)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2) 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鸦片战争 模拟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