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专科类)模拟试卷40及答案与解析.doc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专科类)模拟试卷4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专科类)模拟试卷40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 专科类)模拟试卷 40 及答案与解析0 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 150 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 4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 110 分钟。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 2B 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
2、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二、给定资料1家庭是社会的“ 基本细胞 ”,也是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个体单位。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世界家庭数目急剧增加,家庭规模日趋缩小,离婚率普遍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家庭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家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需要国际社会更多关注。1 989 年 12 月,第 44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 1994 年为“国际家庭年” ,主题为“家庭:变化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 。联合国有关机构确定以屋顶盖心的图案作为“国际家庭年 “的标志,昭示人们用生命和爱心去建立温暖的家庭。1993 年 2 月,联
3、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宣布,从 1994 年起将每年的 5 月 15 日定为国际家庭日,目的是提高各国政府、决策者和公众对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这一社会基本单元的健康发展。2014 年 5 月 15 日是第 21 个国际家庭日。联合国将今年国际家庭日的主题确定为“家庭事关发展目标的实现;国际家庭年 20 周年” 。中国纪念活动的主题是“人人健康,家家幸福”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 2014 年国际家庭日致辞中指出,家庭为成员提供经济和情感依托,将成员培养成有生产能力和爱心并致力于公益的公民。不论何种形式的家庭,只要关系稳固、运作良好,都有助于减少贫穷,增进母亲健康,促进性别平等,维护人权。2外媒
4、称,老舍名著四世同堂描写了当时的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庞大、多代、团结。但在现代中国,这个形象正迅速成为古董。2014 年 5 月 14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首个中国家庭发展报告,对中国家庭 60 多年来变迁的特点和趋势作出系统分析。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 5 月20 日报道,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是官方首次公开发布的中国家庭结构研究报告,其中描绘的画面可能会让一些中国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感到担忧。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中国每个家庭户有 53 人以上。但报告显示,这个数字到 1990 年缩减到 396 人,到 2012 年缩减到 302 人。自 2000 年以来,出生率下降不再是家庭规模缩
5、小的主要推动力,人口流动和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起着更大作用。近年来,由夫妇二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比重大幅提高,占全国家庭的比例提高了 2 倍。这主要是由于中老年夫妇不与他们的成年子女同住,以及更多的年轻夫妇选择推迟生育甚至不生育等原因。现在,中国 16 亿个家庭户即全国总数的 40只有一两个人。报告称,在 2000年到 2010 年城镇化突飞猛进的十年间,单亲家庭户数量增加了一倍,由两个人组成的家庭增加了 68。单人家庭数量增长主要是由于 30 岁以上大龄未婚人口增长、离婚率提高和丧偶独居老人数增长。2010 年 30 岁以上未婚人口中有 432是独居,这个比例在城市中为 454。大龄未婚独居家庭增
6、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自我实现需求的发展以及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一些人不得不推迟结婚年龄;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人没有找到结婚对象;还有一些人是因为生活方式、婚姻和家庭观念的变化,主动选择了单身生活。此外,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中有四成以上是单人家庭为主。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共有家庭 43 亿户左右。目前,中国有 65 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过 8800 万户,占全国家庭户的比重超过 20。根据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3 年全国失能老年人数达 3750 万,预计 2015 年失能老年人数将超过 4000 万。报道称,几千年来,中国老年人与子女和孙辈同住,但这个习俗
7、也迅速改变,因为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去追寻教育或就业机会。报告称,中国 90的老年人住在家里而不是养老院。但他们的子女和孙辈往往选择与他们分开住,或无法与他们同住。农村地区的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数以百万计的青壮年劳动力进了工厂和建筑工地,而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资源相对较稀缺,致使许多老年人独自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报告援引另一份研究结果称,2013 年,中国有3750 万老年人的生活不能自理,约四分之一的老年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根据卫计委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中国 80的家庭户表示,他们为赡养老年亲属感到发愁。随着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和高龄老年人数量的增长,尤其是当老年人丧偶或失能之后,对家庭照料的需求迅
8、速增长;紧张的工作节奏使青年父母无暇照顾幼子。于是,本来各自独立的两个家庭合二为一,住在一个屋檐下。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直系家庭在家庭类型排序上长期处于第二位。直系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重,在 2000 年之前一直保持在 21左右,几乎没有变化。但是,2000 年之后,这种稳定局面开始被打破。2010 年直系家庭总数为 9240 万户,比 2000 年增加了 25,占全部家庭户的比例从 21提高到 23。未来一个时期,直系家庭的数量和比重都将出现更为显著的增长。此外,从研究结果来看,一对夫妻加上孩子的核心家庭数量锐减,而丁克家庭的数量上升,但报告没有给出具体数字。3家庭幸福是衡量国民幸福的重要指
9、标,家庭需求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为了解中国家庭发展状况,家庭成员的情绪和需求取向,2011 年 6 月一 11 月,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联合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人口网和中国生殖健康网进行首次“ 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网络调查 ”。调查显示,影响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按相对作用大小依次排列为:身心健康、与父母的关系、与邻居的关系和家庭经济状况。身心健康的人幸福感高。按身体健康状况自评分不同选项,有 498的受访者选择“健康状况良好 ”;按 “过去一周心理状态”的不同选项,受访者选择 “非常开心”“比较开心”和“一
10、般”的为 893,选择“不太开心”和“ 很不开心”的占 107。调查同时显示,身心健康与受访者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呈同向上升趋势,身心健康状况越好,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越高。中等收入者的幸福感高。按幸福感自评分由 0 一 10 分选项,受访者中中等收入者对幸福感的自评分最高,平均 75 分;其次是高收入者,平均 71 分;低收入者平均 63 分。高收入人群的幸福感低于中等收入人群,表明幸福感并非随收入增加而升高,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收入继续增加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趋于弱化,追求更高收人意味着要承受更大压力和挑战。从与父母的关系看,按幸福感自评分 010 分选项,受访者中与父母关系“很和谐”的幸福
11、感得分最高,平均 79 分;“ 比较和谐 ”的平均 73 分;“关系一般” 的平均 54 分;“ 不和谐“和“很不和谐”的平均 45 分。与父母关系“很和谐” 和“比较和谐”的占受访者总数的 851。从与子女的关系看,按幸福感自评分 0 一 10 分选项,受访者中与子女关系“非常好”的,幸福感得分最高,平均 75 分;“ 比较好 ”的平均 71 分;“关系一般” 和“不好”的平均 52 分。受访者的幸福感和与子女交流的时间有高度关联性。每天和孩子交流时间超过 2 小时的,幸福感平均 76 分;交流时间 12 小时的,平均71 分;交流时间半小时的,平均 66 分;几乎没有交流的,平均 58 分
12、。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在部分城市开展的青少年健康人格状况调查表明,有超过60的初中生与父母吵过架;有 75的高中生与父母交流有障碍。从与邻居关系看,按幸福感自评分 010 分选项,受访者中与邻居相处“非常融洽”的幸福感得分最高,平均 78 分;“ 比较融洽 ”的,平均 74 分;“很少来往”的,平均 63 分;“ 从不来往 ”的,平均 58 分。调查显示,受访者对“ 您的家庭需要哪些帮助 ”的回答,按需求量大小依次为: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咨询,占受访者总数的 522;婚姻与家庭关系指导,占434;婴幼儿托管服务,占 283 96;文化生活,占 258;住房问题,占 251;老人的赡养和护理,占
13、235;社区医疗,占 204;心理咨询,占 183;就业问题,占 178;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占 77;其他,占75。从认为不幸福的受访者主观感受分析,急需获得的前三项帮助是:如何缓解婆媳翁婿关系、如何改善夫妻沟通、如何缓解工作压力。调查表明,受访者的家庭需求呈现出由基本生存和物质的需要,向归属感、安全感、心理健康等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转变的趋势。渴望拥有健康的身心,与父母、配偶、子女和邻居建立融洽关系,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成为我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过程中,众多家庭成员的主要诉求。4国家卫计委家庭发展司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于国际家庭日发布的中国家庭幸福发展二期研究报告印证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14、 :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排在前列的家庭幸福因素均为“夫妻和睦”“家人身体健康”“儿女懂事”“长辈通情达理”“生活有保障”以及“家人团聚的时间多”。此课题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于 2014 年 2 月至 3 月开展。课题组在全国东中西部随机抽取了 10 个城市,共访问了 10299 个家庭的 29882 名成员。调查显示,在 19 个备选项里,近五成家庭把“夫妻和睦“选作影响家庭幸福的第一位因素,另有近二成家庭把“夫妻和睦” 列在第二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发展学院 Z 院长指出,在我国现阶段,家庭关系软环境成为影响家庭幸福的最重要因素。在众多家庭关系中,最受重视的是夫妻关系,其次是与子女
15、的关系。被调查家庭对“夫妻和睦” 的重视程度是其他各选项无法匹敌的。在排名前五的家庭幸福感影响因素中,“家人身体健康” 是占比最高的一项。家人健康不仅是自古以来国人最平凡、最持久的夙愿,也是当今家庭幸福的刚性需求。调查显示,在我国 4 亿多家庭中,家庭主要成员里有残疾人、家族遗传病或重大疾病患者的占 38,这些家庭的幸福感低于一般家庭。Z 院长说,在快节奏、高风险、大压力的现代社会,健康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难得。“看病贵 ”“看病难”“因病致贫” 等现实问题,也使得“ 家人身体健康”成为家庭生活较为富足、有所保障的重要条件。调查中涉及家庭生活经济方面的选项,包括“有房”“有车”“收入高”“生活有
16、保障”“家里有权势 ”等。其中, “生活有保障”被选人前五位重要因素的比例最高。有129的家庭将“ 生活有保障 ”列为第五,有 10 7的家庭将其列为第四,96的家庭列为第三。Z 院长说,家庭日常生活稳定有保障的确对家庭幸福有较大影响,但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并非影响家庭幸福的首要因素。家庭幸福还需要富足的精神生活、和谐的家庭关系等。在 19 个备选项里,“ 孩子有出息 ”“有知心朋友”“邻里关系好”“有房有车”“ 人脉广泛”等因素均未挤人前三选项,而“家人团聚时间多” 却跻身第五位因素,获得 106的支持率。Z 院长说,现代社会“ 人在他乡” 成为常态。能有更多机会同家人共享其乐融融、温暖朴素的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试卷 政法 干警 考试 申论 专科 模拟 4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