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39(无答案).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39(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39(无答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 139(无答案)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某国有林场为了解决本单位的职工福利,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 1000 余棵。其行为属于( )。(A)单位构成盗伐林木罪(B)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个人构成盗伐林木罪(C)滥伐林木罪(D)不构成犯罪2 甲嫌已 80 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母亲乙累赘,故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甲 5 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庆上。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 )。(A)纯正的不作为犯 (B)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2、C)纯正的作为犯 (D)结果加重犯3 我国刑法第 121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该法定刑属于(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4 王某为一家国有企业的总经理,一日王某去仓库找仓库保管员梁某,梁某不在,但是忘了将仓库的门锁上。王某发现仓库的门没锁,顺手拿走两台笔记本电脑,后来将一台电脑送给朋友,一台留给上大学的独生子使用。梁某因仓库丢失笔记本电脑而被单位开除,对王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贪污罪(B)盗窃罪(C)侵占罪(D)职务侵占罪5 关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哪
3、个说法不正确(一 )。(A)法律认识错误中的“假想无罪” 原则上不排除罪责,但可以酌情减轻罪责(B)事实认识错误包括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打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C)甲为杀害乙而朝乙射击,却击中了乙身边的丙,致丙受伤,对甲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D)甲杀丁并碎尸,用塑料袋包装,对乙谎称是鸦片,以 5000 元的价格托乙运至火车站寄存柜中存放。乙按吩咐搬运至寄存柜中。乙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6 甲犯了数罪,下列判决宣告的刑期错误的是( )。(A)判处有期徒刑 18 年(B)判处拘役 13 个月(C)判处管制 3 年(D)判处无期徒刑7 下列哪些情形不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 )(A)私自架设电网致人伤亡(B)破坏交通工具(C)使用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进行破坏(D)在人群密集地方驾车撞人致多人伤亡8 下列各项中属于孳息的是( )。(A)动物腹中的胎儿 (B)炒股获得的股息(C)供热公司通过管道输送的热力 (D)长在羊身上的羊毛9 关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12(B)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13 年(C)判处死缓,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20 年(D)判处死缓,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20 年10 下列行为可以构成诈骗罪的有( )。(A)甲某盗窃
5、一张信用卡,采用伪造信用卡签名的形式大肆刷卡消费(B)乙某使用伪造身份证将手机申请入网,恶意拨打国际长途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较大(C)甲某雇乙某运输车货物,并随车押送。途中,乙某谎称车胎漏气骗甲某下车观看,甲某下车后,乙某乘机加速逃离,把货物据为己有(D)甲某与乙某同住一集体宿舍,知道乙某信用卡的密码。某日甲某一人在宿舍时发现乙某的信用卡掉在宿舍的地上。甲某捡起信用卡到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 1 万元现金后,又将信用卡放到原处 11 下列有关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公务枪支(B)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将公务用枪作借债质押物,使枪支处于非
6、依法持枪人的控制、使用之下的,应以该罪论处(C)该罪的主体为自然人(D)该罪主观上必须以牟利为目的12 下列选项中,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分则规定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B)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单位犯罪指的是法人犯罪13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罪责自负,主观和客观相统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C)我国刑法典没有明确规定基本原则(D)罪刑法定原则,
7、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14 关于犯罪停止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15 被告人李某,出租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撞死 5 人,撞伤 20 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故意杀人罪16 洗钱罪所掩饰、隐瞒的违法所得及收益来源于下列哪
8、个犯罪?( )(A)集资诈骗罪(B)伪造货币罪(C)职务侵占罪(D)贪污罪17 赵某系某事业单位的_T 作人员,其单位明令禁赌,一旦发现就开除公职。 2005年 6 月 24 日晚,李某、王某等人冒充治安联防队员到赵某家抓赌,要求赵某缴纳罚款 3000 元。开始时赵某不交,李某等便声称要将赵某送到派出所,赵某害怕被单位知道,便交了罚款。李某等人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B)敲诈勒索罪(C)抢劫罪(D)招摇撞骗罪18 甲喜新厌旧,欲杀害妻子乙后与情妇结婚,虽然明知其儿子丙有与乙在同一饭碗里吃饭的习惯,由于杀乙心切而不顾丙的死活,仍在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结果乙、丙均中毒身亡。本案中甲对丙死亡
9、的心理态度是( )。(2011 年单选 3)(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19 甲明知自己的枪法很差,但为杀乙,置乙身边丙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向乙射击。结果没有击中乙,却打死了丙。对于丙的死亡,甲的罪过形式是( )。(2008 年单选 8)(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20 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2008 年单选 5)(A)属于紧急避险(B)属于紧急避险过当(C)不能成立紧急避险(D)属于假想避险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
10、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1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照约定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一人在家,便对丙实施暴力,抢劫了丙的 1 万元现金。对本案应如何处理?()(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B)甲、乙在盗窃罪范围内构成共犯(C)甲、乙都成立抢劫罪(D)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22 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中( )。(A)因果关系具有主观性(B)因果关系以行为人具有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为条件(C)没有履行特定的义务是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D)因果关系具有偶然性的特点23 渎职犯
11、罪中,属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有( )。(A)徇私枉法罪(B)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C)私放在押人员罪(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24 犯罪目的在定罪中的作用有( )。(2010 年多选 25)(A)决定某些犯罪的成立(B)决定故意犯罪的既遂(C)决定某些犯罪的性质(D)决定是否成立共同犯罪25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 )。(A)年龄(B)精神障碍(C)生理疾患(D)醉酒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简述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2010 年简答 26)27 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辨析
12、题第 28 小题,8 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言必信,行必果”的说法。请运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合同效力的理论对该说法加以辨析。法条分析题第 29 小题,1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9 刑法第 363 条第 1 款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试说明:(1)刊法 第 363 条第 1
13、款的罪名是什么?(2)根据刑法理论确认该罪的犯罪构成。(3)什么是“淫秽物品”?(4)如果不是以牟利为目的传播淫秽物品的,构成何罪?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0 被告人王某在水库非法打鱼时,其渔网被派出所民警江某没收,王某便怀恨在心,图谋报复江某。在得知江某新买了一台电视机后,便预谋将江某家的电视机烧坏。一日晚上,王某携带电工工具,窜到江某家附近,爬上连通江某等十几户住宅电线的电线杆上,将附近的 430 伏高压线接入到民用线,致使江某的电视机被烧坏,其他多户居民的电灯,电饭锅等电器被烧坏。问题:王某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犯罪客体与行为对象是什么?单项选择题第
14、 31-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31 债的主体是指参与债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在任何情况下( )。(A)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是不特定的(B)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特定的(C)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不特定的(D)债权人是不特定的,债务人是特定的32 下列情形可以适用代理的是( )。(A)代为讲演(B)捎口信(C)代立遗嘱(D)代办法人注销登记33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有关用益物权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用益物权具有从属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B)未经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15、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C)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可以续期(D)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作为遗产继承34 下列关于共有所有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B)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C)建筑区划内的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与物业公司共有(D)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35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中可以作为抵押物的是( )。(A)土地所有权(B)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地的土地使用权(C)所有权、使用权不明的财产(D)张三和李四争夺所有权的房屋36 因侵权行为造成被侵权人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相应惩罚性赔偿的是( )。(
16、A)产品损害责任(B)环境污染责任(C)高度危险责任(D)医疗损害责任37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见义勇为者受到损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如果找不到侵权人,见义勇为者向受益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补偿(B)如果侵权人无力赔偿的,不承担侵权责任(C)该损害仅指见义勇为者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财产受到损害(D)无论见义勇为者是否提出请求,受益人都应当给予补偿38 某女星到饭店就餐,在一盘菜肴中发现一只硕大的蟑螂,立即晕倒。经抢救,才得以脱险。饭店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构成违约行为,不构成侵权行为,只承担违约责任(B)构成侵权行为,不构成违约行为,只承担侵权责任(C)即构成违
17、约行为,又构成侵权行为,即承担违约责任,又承担侵权责任(D)即构成违约行为,又构成侵权行为,根据某女星的请求,或承担违约责任,或承担侵权责任3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权自力救济方法的是( )。(A)权利人向侵害人行使物权请求权或债权请求权(B)权利人进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C)权利人通过诉讼程序请求人民法院对物权加以保护(D)权利人对肇事车辆予以押收40 甲、乙系父子关系。乙在注册公司时,将-其父甲登记为股东之一,后被甲发现,因甲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苛诉至法院。乙的行为( )。(2013 年单选 36)(A)合法,属于法定代理(B)合法,属于无因管理(C)非法,侵犯了甲的姓名权(D)非法,侵犯了
18、甲的隐私权41 胎儿( )。(A)具有民事权利能力(B)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C)是民事权利主体(D)具有民事行为能力42 下列有关地役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地役权在设立上采取登记对抗主义(B)地役权属于独立的主权利(C)在地役权上不得设定抵押权(D)地役权具有永久存续性43 以下关于所有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权是一切定限物权的基础(B)按份共有是对所有权内容的分割(C)同一标的物上可以并存两个所有权(D)所有权的存续时间有限44 甲、乙、丙、丁四人出资购买了一辆豪华轿车,约定四人各出资 40 万元、30万元、20 万元和 10 万元,并按照出资份额对轿车享有权利。根据物
19、权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若甲决定将该汽车抵押,则必须取得乙、丙、丁的一致同意(B)若四人决定对车辆进行维修,则花费的维修费 1 万元中,乙应承担 2000 元(C)如果丙对车门换上新钥匙,则必须取得甲、乙、丁的一致同意(D)如果四人决定将该轿车出租,则获得租金的 5000 元中,甲应获得 2000 元45 张三为精神病人,有 30 万元财产。张三长期下落不明,由其妻提出申请,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不发生下列哪些效果?( )(A)其妻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B)其妻与张三的婚姻关系自动消失(C)其妻为张三财产的代管人(D)张三失踪前打伤李四所欠医疗费 2 万元,由其妻从张三的财产中支
20、付46 下列属于民法上物的是( )。(A)天上的星星(B)镶在嘴里的金牙(C)商标(D)池塘中的鱼47 下列选项中,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是( )。(2010 年单选 31)(A)7 个月的胎儿(B)满月的婴儿(C)会画画的猩猩(D)被诽谤的死者48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以由法人享有的人格权是( )。(2008 年单选 45)(A)姓名权(B)肖像权(C)名誉权(D)隐私权49 警察甲因为公民吴某举报自己受贿而怀恨在心,遂用他人手机向某军官发了一条短信,捏造吴某与其妻同居的事实,该军官信任自己妻子未予理睬,甲的行为构成( )。(2012 年单选 9)(A)诽谤罪(B)诬告陷害罪(C)报复陷害罪(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模拟 139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