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 )。(A)法定解释、学理解释(B)字面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C)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D)严格解释、自由解释2 婚姻法第 21 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其中的“ 父母 ”、“子女”应作( ) 。(A)限制解释(B)字面解释(C)文义解释(D)扩充解释3 我国宪法第 33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2、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里的“法律”一词应作( ) 。(A)限制解释(B)扩充解释(C)字面解释(D)法定解释4 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A)解释的效力不同(B)解释的体制不同(C)解释的尺度不同(D)解释的主体不同5 法律解释的方法有时是综合使用的,在通常情况下,最先使用的一个基本方法是( )。(A)历史解释的方法(B)体系解释的方法(C)目的解释的方法(D)文义解释的方法6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如果它们两家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应当由哪一个机关作出最终解释?(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
3、委会(C)司法部(D)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7 在我国,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由哪一个机关进行解释?( )(A)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大立法委员会8 在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法制较为落后(B)中国不存在判例法(C)中国的归纳推理尚未得到法律的承认(D)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9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对案件所适用的法律进行的解释和说明,属于( )。(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非正式解释(D)正式解释10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中,有权进行行政解释的主体
4、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法制办公室(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11 按照我国宪法和 198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权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B)国务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12 通过新旧法律的对比来了解法律的含义,属于法律解释方法中的( )。(A)文义解释(B)体系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13 把法律解释分为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 )。(A)解释主体的不同(B)字面意义不同(C)解释尺度
5、的不同(D)解释方法的不同14 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的推理称为( )。(A)形式推理(B)类比推理(C)实质推理(D)分析推理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5 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B)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C)执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
6、,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D)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无须遵循程序性要求16 下列哪些行为不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 )(A)法官乐某为办好案件与原、被告双方的代理人分别有多次私下接触(B)族长决定强奸案的被害人赵某及家人不许向公安局报案,由强奸实施人董某向赵某赔偿 5 000 元(C)在处理合同纠纷时,诸葛法官接到市委书记的批条,指示不能判外地企业胜诉(D)监狱根据法定的情况没有将因贪污、受贿被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的原局长万某收监执行17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的实施方式包括守法、行政和司法(B)守法就是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C)公正是司法的生命(D)所有
7、的违法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18 庞德说:“ 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 ”霍姆斯说: “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经验。”依法的实施的观点,针对上述命题论述正确的是( )。(A)法在制定出来后实施前,只是一种书本上的法律,处于应然状态;法的实施,就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B)法的实施使法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使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权利、职权、职责变成了现实(C)法的实施是实现立法者的目的,是实现法律的作用的前提,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D)法的实施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即使有再好的法律,没有切实的法律实施,那么也只能说是形式上的法治19
8、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B)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C)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均可成为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D)法律监督可以分为有权监督与无权监督20 下列诸项表述中,能够成立的有( )。(A)立法体制是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体制(B)司法具有被动性、中立性与终极性(C)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而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D)守法是与违法相对的一种状态21 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 )。(A)正式解释(B)体系解释(C)行政解释(D)有权解释22 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
9、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讲解、释义,这一活动属于(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非正式解释(D)学理解释23 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条文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这种法律解释所采用的解释方法有( )。(A)体系解释(B)自由解释(C)严格解释(D)逻辑解释24 在疑难案件中,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实质推理( )。(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B)在法律中对有关主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C)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D)事实出现“ 合法” 与“合理”的矛盾25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司法部对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所作的解释,属于( ) 。(A)立
10、法解释(B)行政解释(C)司法解释(D)正式解释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简述执法的特点。四、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7 论述现阶段我国坚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与坚持党的领导、党的政策的关系。28 从执法的特征的角度论述依法行政原则。29 论述司法权的性质及其保障。30 结合宪法和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论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的司法原则。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
11、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解释尺度的不同指解释是比字面意思范围为宽为窄还是不变,按此标准可将法律解释分成扩充解释、限制解释、字面解释。【知识模块】 法理学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法理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里的法律是指广义上的法律,包括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故为扩充解释。【知识模块】 法理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知识模块】 法理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文义解释法既是首先使用的方法,又是必须使用的方法。【知识
12、模块】 法理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冲突司法解释作出裁决。【知识模块】 法理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律条文本身需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是立法的范畴,当然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权。【知识模块】 法理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判例法是最典型的归纳推理,我国不存在判例法,因此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采用归纳推理,而多用演绎推理。【知识模块】 法理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我国司法解释权属于最高司法机关,其他司法机关的解释都是非正式解释。【知识模块】 法理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行政解释
13、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但这种行政机关仅限于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务院及制定行政规章的各部委。【知识模块】 法理学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宪法的解释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来进行,最高人民法院没有解释权,也就是说在我国不存在宪法的司法解释。【知识模块】 法理学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历史解释的主要形式有两大方面:一是研究其背景材料;二是进行相关对比。对于第一方面掌握没有问题,第二方面往往被考生忽略,另外还容易与体系解释发生混淆,要注意区分。【知识模块】 法理学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按解释方法的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知识模块】
14、 法理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实质推理相对于形式推理而言,是在遇复杂案件特别是在作为推理的前提处于矛盾状态时,运用辩证思维从中选出最佳命题而作出的推理。【知识模块】 法理学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执法的主体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守法主体则包括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守法不限于消极被动地履行义务,还包括根据授权性法律规范积极主动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15、实施法律,故 B 项错误;执法和守法都需要遵循程序性要求,故 D 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理学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A、B、C 三项不符合司法的被动性、专属性、中立性原则。D 项则未违反司法原则。【知识模块】 法理学17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守法既包括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包括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非所有违法行为同时违反道德,如安乐死的问题、大义灭亲反而获罪等。【知识模块】 法理学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法的实施的含义,要求结合一些法学家的名言来分析。法的实施,也叫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法的实施
16、是实现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实现法律的作用的前提,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通过法的实施,就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将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状态进到实然状态,所以 A、B 、C、D 项都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19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监督。在我国存在不同的监督主体,总的来说具有广泛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成为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但是这些不同主体监督的方式和效力是不同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因此 A、C 两项正确,B 项错误。D 项表述的错误在于我国法律监督不存在无权监督的问题,任
17、何监督主体都是有权监督,不过是方式和效力上存在差异而已。【知识模块】 法理学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运行的各环节。立法体制实际上是划分立法权限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划分的目的在于明确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立法权力,因此立法体制只是对立法权的划分,而国家权力划分与制衡的体制是政治体制,A 项错误。被动性、中立性与终极性是司法的基本特点,B 项正确。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是由行政的广泛性决定的,但是由于执法是一种行政行为,不要求相对方的合意,因此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C 项正确。守法是相对于违法而言的一种状态,D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21 【正确答案】 A,C,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法理学 模拟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