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5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8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商朝有“三风十愆 ”的规定,其中三风中的巫风是指(A)庭内起舞、沉溺酒歌(B)贪求财物、迷恋美色、狩猎不休(C)巫蛊乱政、残害忠良(D)蔑视圣人教训、拒绝忠直劝告、亲小人远贤臣2 西周时期的礼仪内容可分为五个方面,通称为“五礼” ,其中“冠婚之礼”称为(A)吉礼(B)宾礼(C)嘉礼(D)婚礼3 构成西周基本政治模式的,并且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贵族世袭统治工具的制度是(A)嫡长子继承
2、制(B)明德慎罚(C)宗法制度(D)家长制4 汉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专卖制度,专卖品不包括(A)盐(B)铁(C)酒(D)茶5 汉朝已经有比较完备的诉讼制度了,其中公诉称之为(A)乞鞫(B)读鞫(C)告(D)劾6 “八议”、“官当”正式入律,即为法律所规定,发生的朝代是(A)东汉时期(B)王莽新朝(C)曹魏时期(D)西晋时期7 唐律作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其影响力远远超越国界,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唐律影响的法典不包括(A)朝鲜的高丽律(B)日本的大宝律令(C)印度的摩奴法典(D)越南李太尊时期的刑书8 唐朝中央政府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六部中掌管科举考试的是(A)吏部(B)
3、礼部(C)户部(D)民部9 最先对明刑弼教立法思想进行新的阐释,有意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 的地位的是(A)周公(B)董仲舒(C)朱熹(D)朱元璋10 为规范各部院政务活动、保障其正常运转,清朝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行政规则是(A)编例(B)则例(C)条法事类(D)决事比11 关于元代诉讼审判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诉讼在元代法典中开始独立成篇(B)元代开始出现诉讼代理制度(C)元代的诉讼代理制度主要适用于老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自诉能力有限者(D)元代“约会制度 ”主要适用于不同户籍、不同民族及僧侣之间的刑名诉讼12 相对于传统的中国刑法而言,大清新刑律在形式上和内
4、容上都有比较大的改动,其中在调整罪名方面,将谋反罪改为了(A)叛国罪(B)叛乱罪(C)内乱罪(D)危害国家安全罪13 辛亥革命之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出台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六法” 体系不包括的法律部门是(A)民法(B)商法(C)民事诉讼法(D)行政法1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的核心是(A)权能分治(B)三权分立(C)三民主义(D)训政保姆论16 关于结婚年龄,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规定女子必须达到(A)16 岁(B) 18 岁(C) 19 岁(D)
5、20 岁17 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中,首次增订了“订婚”、“解除婚约”专章的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立法(B)抗日民主政权婚姻立法(C)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婚姻立法(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婚姻立法18 决定改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土地改革的政策,从而揭开了解放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序幕的文件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 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C) 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D)1946 年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
6、、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9 关于“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礼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以及言行规范的总称(B)礼最早是氏族社会祭祀鬼神的仪式,是人们自愿遵守的习惯,所谓“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C)礼始于“周公制礼” ,周公在武王死后的摄政期间,深切认识到礼的社会政治作用,因而在立国之初便进行了制礼活动(D)周礼是西周法律的总称,即所谓礼典,它规范和调整着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教育、婚姻、家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 关于西周“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下列说法可以成立的是(A)它是在夏商两代“ 天讨” 、“天罚”的神权法基础上发展
7、起来的,否定了天命观念(B)它是西周初期统治阶层的基本政治观点,对西周的政治生活、法律实践都有指导作用(C)它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主张审慎而有区别地对待刑罚及因时制宜地制定和适用刑事政策(D)它是我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的重大进步,为后世 “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1 下列各选项假设发生于汉武帝时期,那么其中不属于“亲亲得相首匿” 原则,必须追究隐匿者刑事责任的有(A)某甲窃取邻人银簪,其子隐匿不告(B)某乙聚众谋反,其妻隐匿不告(C)某丙为叛军“通行饮食”,其父隐匿不告(D)某丁以左道诅咒天子、蛊惑民众,其祖父隐匿不告22 下列关于南北朝时期法典所属政权的说法,错误的有(A)
8、泰始律是东魏法典(B) 麟趾格是北齐法典(C) 大统式是北魏法典(D)新律是西晋法典23 根据唐律中贵族官员犯罪减免刑罚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具体有议、请、减、赎、当五项具体特权制度(B)上诉五项特权制度由高到低针对不同等级的特权者(C)官员自首减免刑罚也是一种特权减免(D)若犯“十恶 ”重罪,上述特权皆不适用24 宋朝不动产买卖契约的成立要件有(A)“先问亲邻 ”(B) “输钱印契”(C) “过割赋税”(D)“原主离业 ”25 明代基本立法中,内容直接载有或涉及案例的有(A)大明律(B) 大诰(C) 问刑条例(D)大明会典26 为贯彻“重农抑商 ”政策,清朝政府广设钞关,重征商税,以
9、严刑峻法推行禁榷制度,依此制度由官府垄断经营的民生物资有(A)盐(B)茶(C)酒(D)矾27 下列关于明代经济立法的说法,正确的有(A)“一条鞭法 ”改历代征收实物税为征收货币税(B) “一条鞭法” 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C)海禁政策完全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导致近现代中国的落后(D)朝贡贸易发展起来后,市舶提举司成为此类贸易的主管机关28 大清民律草案在立法原则上即采纳各国通行的民法原则,又考虑中国特定的国情民风,在该草案各篇中,属于考虑国情民风为主的有(A)债权(B)物权(C)亲属(D)继承29 北洋政府采取重刑方针,严厉镇压反抗军阀统治的活动,为此恢复的清朝旧刑罚是(A)笞刑
10、(B)发遣刑(C)绞刑(D)凌迟30 下列各选项,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内容的是(A)首次规定采取人民代表会议制(B)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C)宣布惩办蒋介石为首的战争罪犯(D)明确了“ 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 的刑事立法原则三、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0 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 。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拷掠,只得招认“ 杀妻事实”。但在该案提交本路(路为宋代设置的地位高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区域)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31 对甲翻供行
11、为,应该按照什么制度处理?32 除了上述制度外,宋代还有哪一司法制度也是为了保障审判质量的?请简述。四、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3 简述汉代的监察制度。34 简述 1947 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内容,并作简要评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8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商朝立法概述。对于古代的这些名词概念,不能简单地以现代意思揣度,除非古文功底深厚,否则只能细心识
12、记。巫风虽然带有“巫”字,但其主要针对的是官吏只顾吃喝玩乐、不理政事;淫风则指贪求财物、迷恋美色、狩猎不休,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生活作风层面;乱风则指蔑视圣人教训、拒绝忠直劝告、亲小人远贤臣,侧重执政思想观念和用人方面。【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礼与刑的关系。西周时期的礼仪内容可分为五个方面,通称为“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祭祀之礼,古人认为祭祀鬼神、祭祀祖先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故称祭祀之礼为吉礼:凶礼是丧葬之礼;军礼是行兵打仗之礼;宾礼是迎宾待客之礼;嘉礼是冠婚之礼。冠婚之礼包括成年加冠和结婚两方面,因而不只是我们今天所
13、谓的婚礼。此外,吉礼和宾礼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需要注意具体含义。【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宗法制度。本题首先可以排除的是明德慎罚和家长制,前者是一种法律思想理念,而非制度,后者是强调家长在管理家族事务时候的主导地位;A、C 选项是包含关系,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在继承方面的具体制度,它只涉及继承而不涉及确立秩序和继承以外的政治模式,因此,准确地说只有宗法制度才符合题干的说法。【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汉代经济立法中的专卖制度,汉代专卖品主要是盐、铁、酒,茶是清代才列入专卖之列。对于此
14、类多朝代皆有的制度,可以加以简单总结,对比理解记忆。【知识模块】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汉朝诉讼与审判制度。汉朝的起诉叫“告劾”,其中告(告诉)指当事人或其亲属直接到官府控告,类似今天的自诉;劾(举劾)指官吏代表国家纠举犯罪,类似于现代诉讼中的“公诉”。经过审判的各项程序,事无可疑后,法官可依据律令作出判决,并向被告及其亲属宣读,称为“读鞫”。如果被告及其亲属不服,允许其申请重审,称为“乞鞫”,乞鞫期限为三个月,期外不听。对于公诉称“劾”,可以结合现代的“弹劾”一词来理解,弹劾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公诉形式。【知识模块】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15、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三国两晋南北朝刑事立法。“八议”是指贵族官僚中位高权重的八种人犯罪后,普通司法机构无权审理,须在大臣“议其所犯”后,由皇帝对其所犯罪行决定减免刑罚的制度。“八议”制度源于西周的“八辟之议”,曹魏时期正式入律。“八议”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大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有大才能的人) 、议功(有大功勋的人) 、议贵( 贵族官僚)、议勤( 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议宾( 前朝皇室宗亲)。自曹魏以后,“八议”遂成为古代法律的重要原则。【知识模块】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唐律的历史地位。摩奴法
16、典是古印度法典,相传为“人类的始祖”摩奴所编,故名。实际上,是婆罗门教的祭司根据吠陀经与传统习惯,于公元前 2 世纪一公元 2 世纪(一说为公元后的头几个世纪)编成,因此,该法典不可能受公元七世纪唐律的影响。当然,本题侧重的是唐律对周边朝鲜、日本和越南的影响。【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唐朝三省六部制。六部中礼部和吏部职责容易混淆,主要是在官员的选拔和任免问题上,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命、考课和管理,但唯独选拔官员的科举由礼部掌管。【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明朝立法指导思想。周公在法制史上的作为是周公制礼以及提
17、出以德配天的学说;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的支配地位;朱熹重新阐释了明刑弼教,提高了刑的地位;朱元璋在总结元亡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刑乱国用重典”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刑弼教的思想是重典治国的理论依据。【知识模块】 元明清法律制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清代立法概况,以及法制史上其他有关立法形式的概念。编例是宋朝对皇帝和中央司法机关发布的单行条例,或者判例汇编,前者称为“条例”或“指挥”,后者称“断例”;则例是清代各部门职责和办事规程;条法事类是宋代对敕、令、格、式依事分门别类进行的一种法律汇编方式;决事比是汉代在律无正条的情况下,比照援引判例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中国 法制史 模拟 8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