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1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8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革命根据地时期,在婚姻法中首次提出“男女平等” 原则的是( )。(A)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B) 山东省婚姻暂行条例(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D)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 重大信条十九条(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3 “管制刑”创立于( )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
2、争时期(C)工农民主政权时期(D)新中国建立后4 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制定于( )。(A)抗日民主政权时期(19371945)(B)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1946 年始)(C)工农民主政权时期(亦称苏维埃政权,19271937)(D)新中国政权建立后(1949 年始)5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刑事立法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和镇压( )。(A)反革命罪(B)汉奸罪(C)盗匪罪(D)战争罪6 抗日民主政权实行( ) 。(A)二级两审终审制(B)三级三审终审制(C)四级三审终审制(D)四级四审终审制7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创立的新刑种是( )。(A)拘役(B)管制(C)罚金(D)徒刑8 关于废除国民党的
3、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发布于( )。(A)1946 年(B) 1947 年(C) 1948 年(D)1949 年9 在革命根据地时期(1928 年年底1931 年年初),较为成熟的土地立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 年(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1 年(C) 井冈山土地法1928 年年底(D)兴国县土地法1929 年 4 月10 根据地时期刑罚中的从刑不包括( )。(A)没收财产(B)驱逐出境(C)罚金(D)褫夺公权11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所规定的有期徒刑最高为( )。(A)五年(B)十年(C)十五年(D)二十年12 在新民主主义宪政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司法独
4、立主张的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3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的权力机关是( )。(A)参议会(B)人民代表会议(C)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二、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4 试论述唐律中“ 举重以明轻 ”与“举轻以明重”的司法审判原则,并且举例说明。15 试述唐律疏议在律学上的成就。16 宋朝的刑事特别法主要有哪些?17 明律是如何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18 简述秋审制度。19 论述明清在司法审判方面的重大发展。20 试
5、述明代会审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21 简述明初大诰的基本内容。22 简述明朝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规定。23 试述明朝中央司法机关和诉讼制度的特点。24 明朝大诰的内容和特点。25 简述明朝的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身份的一些内容。(三点即可)26 试述大清律的制定和发展。三、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7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史料。明史.刑法志:“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衰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也。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武夫、宦竖之后,良
6、可叹也”。28 荷兰官对华侨的横暴事件【案件史料】1912 年 2 月下旬,旅居在荷兰所属的巴达维亚城、爪哇泗水及朝埠的华侨,举行庆祝统一大典,荷兰当局进行横暴干涉,无理撕毁国旗,杀伤掳禁侨民多人,同时还禁报纸,禁通电,迨华侨罢市,复被威吓开店。情况十分危急。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为维护国权,保障华侨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各种渠道,向荷兰当局进行严重交涉,在临时政府公报上连续发布若干电文。2 月 21 日,外交部曾向新大总统袁世凯提出以下要求:民国初立,不可像满清政府那样放弃责任,漠视华侨的利益,应速派荷代表交涉荷官,主动将被掳诸人释放,并为死伤及财产损失者索偿。荷属治理华人,另有苛律,凡华人因事被捕
7、,任意定罪,不准本人请律师辩护,不准向寻常裁判所起诉,更不能上诉,定罪即为终审。因此,应向荷国要求,所有被掳华人,必须由寻常裁判所正式审判,许其雇用律师辩护,不得有所歧视。严正指出荷官的悖谬所在。2 月 26 日,南京内阁会议对荷兰虐待侨民事件作出以下决议:一、限三日内释放被捕者;二、赔偿财产损失:三、赔偿被害者;四、恢复华侨人权与欧侨日侨一律看待。这一事件,通过严正交涉,据理力争,起到一定作用,但终因国力不强,华侨在外的法律地位,仍难得到切实的保障,如裁判问题,难以办到,只是部分释放侨民等。选自民立报1912 年 2 月 28 日试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律角度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法律硕士综合课(
8、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8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婚姻法规。首次提出“男女平等”原则,规定的原则还有:实行平等自愿、一夫一妻制之婚姻原则;禁止重婚、早婚、纳妾、蓄婢、童养媳、买卖婚姻、租妻及伙同娶妻。【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性文件。【知识模块】 中
9、国法制史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管制刑”是解放战争时期创立的新刑种。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监督下进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手段。【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制定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在政权方面实施精兵简政的政策。【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为了在特殊的条件下维护统治,刑事立法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和镇压反革命罪。【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抗日民主政权各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司法机关和体制大体相同。人民法院组织体系分为大行政区、省和县三级,分别隶
10、属于同级政府,实行三级三审终审制。【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管制是解放战争时期创立的新刑种,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监督下进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手段。【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共中央于 1949 年发布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29 年 4 月,红四军到达兴国,在那里制定和颁发了兴国土地法。这个土地法是在井冈山土地法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相对来说较为成熟。【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
11、地时期的刑罚,没有专门的规定,散见于各种单行刑事法律中。从刑有没收财产、罚金、褫夺公权。【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规定,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所规定的最高有期徒刑为二十年。【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于 1946 年 4 月 23 日召开了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制定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为积极把解放区建设成为全国的民主模范区,明确提出司法独立主张。【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第一条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
12、会议(参议会) 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二、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4 【正确答案】 为了减少律文的繁琐,唐律确定了“举重以明轻” 与“举轻以明重”的司法审判原则。在不伤法律本意、不至于引起歧义理解的前提下,体现了立法者“律文简约”的精神。唐律规定:在案件审理无严格相对应的法律条款可援引时,如果对该案处理应该减轻时,可引用相关联的重罪条款,以比照确定轻刑,即“举重以明轻”;相反,如果对该案处理应该加重时,则引用相关联的轻罪条款,以比照确定重刑,即“ 举轻以明重 ”。唐律贼盗律规定:“ 夜无故人人家,主人顿时杀
13、死者,勿论。” 如果主人将夜间无故进入其家的人打伤,如何处理,法律并无明确规定。但是根据“主人顿时杀死者,勿论。” 的规定及“ 举重以明轻 ”的原则,显然也应该“勿论” 。唐律贼盗律规定:“谋杀期亲尊长,皆斩” 但此处规定仅限于“谋杀”,对于已经杀害期亲尊长者应该怎样处理,法律无明文规定。但是根据“谋杀期亲尊长,皆斩” 的规定及“举轻以明重”的原则,显然也应该“ 皆斩”。“举重以明轻 ”与“举轻以明重”原则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律文的简约,表现了唐律在立法技术方面的提高。【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5 【正确答案】 唐律疏议把法典条文和律学疏议密切结合在一起,律条与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其
14、中疏议是对汉晋律学律学的继承和发展,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通过疏议对法典条文的阐发,使立法意图完整、清晰地体现出来。自西汉中期以来,儒家“ 法令宽简”“ 约法省刑” 的法律思想取代了法家务求法网严密的思想。随着正统法律思想的变迁,法典编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典逐渐趋于简化、条文越来越简省;至唐代,唐律仅有五百条。“疏议” 在法典正条之外以较大的篇幅,阐发律意,弥补了法典条文简约的不足。疏议把儒家区别亲疏嫡庶的伦理原则阐述得极为全面,补充了法典条文的不足。疏议引用儒家经典系统地阐述了身份等级思想,为唐律依据身份来设定权利义务作出了学理解释。疏议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为了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调
15、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还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并将其制度化、法律化。其二,通过以疏议注律,使得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一致。唐代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式,不同的法律形式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调整方法上互有区别,但就其调整对象而言,不同形式的法律所涉及的社会关系有一些交叉和重复。疏议以律条为中心,就具体的法律关系,协调律、令、格、式之间的规定,建立起统一的法律适用标准。作为法典的律,在制定的时候总是力求简约,必然使得一些规定过于概括,不利于统一执行。疏议以大量的篇幅援引令、格、式,把律文中概括规定的问题具体化,增强了律条的可操作性,又使法律规范整体上有了统一标准。唐律本身其各
16、篇、各条之间也有相互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律文不能更改,只有通过疏议予以统一解释。其三,唐律疏议吸收了以往的注律方法,又发展了一些新的方法。疏议引用大量儒家道德训诫,以解释律条的立法宗旨。在某些情况下,律条并没有体现儒家精神,通过疏议的阐释,使得律文进一步儒家化。唐律疏议沿用了汉代以来就开始流行的对法律术语的训诂解释,通过对字词含义的说明以及历史源流的考辨,准确把握法律术语的含义。为了清楚地解释法律规范,疏议引用了一些典型的司法判例。这些司法判例或是律条没有直接规定的特殊法律关系,或是上级司法机关对疑难问题的处理决定,它们可以作为处理同类案件的参照。疏议采用了问答式的解释方法。对于律条没有直接规定
17、而实际生活中却时有发生的法律问题,疏议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加以释意。疏议在解释法律问题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口语化的解释语言是疏议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6 【正确答案】 在打击对象上,重惩盗贼。惩贪之法。在刑罚制度中,折杖法。刺配之法。 凌迟。管制。【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7 【正确答案】 大明律中专设“奸党” 条,规定: “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 。 “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官巧言谏免,暗邀人心者,”。“若刑部及大小各衙门官吏不执行法律,听从上司主使,出入人者”。以上都构成奸党罪,要受到严厉惩治:本人处死,妻子为奴,财产入官。【知识模块】 中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中国 法制史 模拟 8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