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0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5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A 国公民甲在公海上劫持 B 国船只,并向 B 国政府索要赎金。甲在途经我国时被我国公安部门抓获,我国对甲行使管辖权的依据是( )(A)属地管辖原则(B)属人管辖原则(C)保护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2 区分“违法行为 ”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是( )(A)刑法总则理论(B)刑法分则理论(C) 刑法第 13 条“但书”(D)刑法分则条款3 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侵犯或直接指向的具体人、物或信息是(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犯罪对象4 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A)甲失手用剪
2、刀将父亲杀死(B)乙对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母亲拒绝扶养,导致母亲沿街乞讨(C)丙为哄儿子高兴,将儿子抛高但没有接住,致儿子重伤(D)丁分娩女婴后担心无力扶养,从五楼将女婴抛下,致使女婴死亡5 下列行为中,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绑架罪(B)盗窃罪(C)强奸罪(D)诈骗罪6 下列关于未成年刑事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也不适用无期徒刑(B)对未成年人犯不得附加剥夺政治权利(C)对未成年犯判处罚金刑时,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D)对未成年犯判处罚金时,最低数额不得少于 500 元人民币7 甲驾驶一辆南京 130 型、载
3、重量为 25 吨的货车以 1 档时速与其他车辆会车时,由于前、后轮所处的右边路基垮塌,导致所驾驶的货车翻于路外 9 米深的乱石之中,致 2 人死亡、1 人重伤。甲的行为( )(A)构成交通肇事罪(B)构成危险驾驶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重大安全事故罪7 甲欲杀死乙,向乙喝水的杯子中投入毒药。但是甲误把白糖当作了毒药,乙饮用后安然无恙。结合案情,回答下列两道题目:8 这种情形属于( )(A)对象错误(B)意外事件(C)手段错误(D)客体错误9 甲成立( )(A)故意杀人罪未遂(B)故意杀人罪既遂(C)故意杀人罪中止(D)故意杀人罪预备10 下列犯罪中,属于危险犯的是( )(A)故意杀人罪(B
4、)故意伤害罪(C)交通肇事罪(D)爆炸罪11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关键区别在于( )(A)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B)犯罪是否停止在未完成状态(C)是否有准备行为(D)是否实现犯罪目的12 根据犯罪实行行为是否完成对犯罪未遂进行区分,可以分为( )(A)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B)实行阶段的未遂和结果阶段的未遂(C)预备阶段的未遂和实行阶段的未遂(D)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13 甲与乙有仇,甲非常恨乙,于是请人照着乙的样子作了木头人,在上面写上乙的名字、生日等,甲每天都往木头人上扎针、念咒,希望乙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A)实行终了的未遂(B)能犯未遂(C)不能犯未遂(D)愚昧犯1
5、4 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B)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C)犯罪中止的犯罪人必须达到真诚悔悟的程度(D)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应当减轻处罚15 甲乙二人见三名学生赌博,赌资放在地上,遂生抢劫之心。甲、乙约定以吹口哨、打手势为暗号一起动手抢劫。甲乙佯装看牌逐渐靠近学生,期间甲多次暗示,但乙迟迟不敢动手。甲自己找机会抢走了放在地上的赌资 1000 元,并对一名反抗的学生拳打脚踢。甲抢得钱后与乙一同离开。事后,甲分得赃款 700 元,乙分得赃款 300 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单独成立抢劫罪(B)乙不成立犯罪(C)甲乙成立抢
6、劫罪的共犯(D)甲乙都是主犯二、多项选择题16 下列犯罪中,属于行为犯的( )(A)爆炸罪(B)绑架罪(C)拐卖妇女儿童罪(D)刑讯逼供罪17 根据犯罪未遂行为的特征和犯罪未遂的原因,犯罪未遂可分为( )(A)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B)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C)预备阶段的未遂和实行阶段的未遂(D)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18 下列关于愚昧犯与不能犯未遂的区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愚昧犯的行为人犯了常识性错误(B)愚昧犯预定实施的行为与实际施行的行为一致(C)不能犯未遂的行为人没有犯常识性错误(D)不能犯未遂的行为人实际使用的犯罪方法与预想使用的犯罪方法一致19 下列关
7、于共同犯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共同犯罪的犯罪人都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B)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行为(C)在主观方面,共同犯罪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D)过失犯罪可以构成共同犯罪20 甲拜托乙把一个手提箱带到北京,到北京后手提箱中被查出藏有毒品。但是乙对此完全不知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成立运输毒品罪的共犯(B)甲是间接正犯(C)乙不成立犯罪(D)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21 下列关于罪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正确确定犯罪的个数,是正确定罪的基本要求(B)确定数罪是确定刑罚权个数的前提(C)我国司法习惯对异种数罪和同种数罪都并罚(D)选择的一罪不并罚22 下列犯罪中
8、,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是( )(A)法条竞合犯(B)继续犯(C)结果加重犯(D)吸收犯23 继续犯的主要类型包括( )(A)持有型犯罪(B)不作为犯罪(C)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D)手段行为和结果行为有牵连的犯罪三、简答题24 简述刑法的概念和特征。25 简述间谍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26 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四、法条分析题27 我国刑法第 120 条规定:“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
9、罚的规定处罚。”请分析:(1)何为“恐怖组织”?如何界定恐怖组织的性质?(2)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既遂标准是什么?28 我国刑法第 35 8 条规定:“组织、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组织、强迫未成年人卖淫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犯前两款罪,并有杀害、伤害、强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为组织卖淫的人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组织他人卖淫行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请分析:(1)何谓“卖淫”?(2)如何理解本
10、条第 1 款与第 4 款的关系?五、案例分析题29 甲是某公司司机,专职为董事长乙开车。一日,甲送乙去参加饭局,中途乙喝酒过多,实在无法支持,便将甲也叫到餐厅,让甲陪客户喝酒。客户尽兴而归,甲乙也都喝了不少酒。乙本想叫出租车,但是甲坚持可以开车,要送乙回家,乙最终同意。车辆在行驶至某一路口时,甲未看清红绿灯,闯红灯通过路口,将正常过路口的丙撞倒。乙见此情况,命令甲趁着四处无人,路口也无摄像头,赶快离开现场。甲于是驾车逃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直至第二天才有人发现丙被撞倒,此时丙已经死亡。分析上述案情,请回答:(1)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有何量刑情节?(2)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六、论述题30 试论
11、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5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于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家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国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即使该罪行不发生在中国领域,未侵犯中国国家和公民的利益,犯罪人不具有中国国籍,我国司法机关也有权管辖该案件。本题中,甲所犯的罪行是海盗罪,是国际犯罪,中国可以依据普遍管辖原则行使刑事管辖权,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刑法第 13 条的“但书”表明犯罪不仅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但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
12、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的判决。“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侵害或者直接指向的具体人、物或信息。犯罪对象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性要素。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纯正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行为构成了法定的犯罪行为本身就是不作为的犯罪。遗弃罪是典型的纯正不作为犯。遗弃罪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B 项乙对年老、没有独
13、立生活能力的母亲,拒绝扶养,导致母亲沿街乞讨,成立遗弃罪。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不适用死刑,但没有规定不得适用无期徒刑,罪行极其严重的,可以适用无期徒刑。未成年人可以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但应当依法从轻判处。对未成年犯判处罚金时,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罚金的最低数额不得少于 500
14、元。ABC 项错误,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中事故的发生,甲既不具有故意也不是出于过失,而是由于路基垮塌这一不能预见的原因所致,所以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手段错误,指行为人对犯罪手段发生误用。本题中,甲本想使用毒药杀害乙,但因为误认而错用了白糖(手段不能犯未遂),是手段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甲错把白糖当毒药投人乙的水杯中,白糖不可能产生危害生命的后果,所以甲的行为属于不能犯未遂,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A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模拟 15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