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2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2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近年,我国司法机关展开“猎狐行动” ,追捕潜逃海外的犯罪嫌疑人回国接受刑事审判,此举是为了实现刑法的( )(2017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 题,2017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 题)(A)规制机能(B)保障机能(C)保护机能(D)补偿机能2 下列关于犯罪客体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2009 年基础课单选第 3 题)(A)犯罪同类客体是建立刑法分则体系的主要依据(B)犯罪直接客
2、体就是犯罪行为直接指向的人或物(C)犯罪直接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D)一个犯罪可以同时侵犯数个直接客体3 甲醉酒驾驶,撞死一行人后逃逸,在被追赶时精神病复发。对甲(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A)不追究刑事责任(B)应当追究刑事责任(C)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6题)(A)成立受贿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工作人员(B)成立聚众淫乱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C)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要求行为人
3、认识到毁坏财物的数额较大(D)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传播的是淫秽物品5 甲明知乙意图杀人,仍为其提供毒药。第二天,甲后悔,向乙索回毒药,遭乙拒绝,乙于当晚投毒杀人得逞。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6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9题)(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6 甲、乙二人不约而同在同一商场内行窃,各自盗窃财物数额较大。下列对甲、乙二人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 )(2009 年基础课单选第 14 题)(A)甲、乙二人是共同实行犯(B)甲、乙二人互为片面共犯(C)甲、乙二人互为间接正犯(D)甲、乙二人不构成盗窃罪共犯7 下列关于没收财产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4、)(2009 年基础课单选第 19 题)(A)没收财产前犯罪分子所负的任何债务都不能以没收的财产偿还(B)对犯罪分子非法取得的财产应当适用没收财产刑(C)在判处没收财产刑时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D)对犯罪分子在犯罪中使用的本人财物应当适用没收财产刑8 下列关于罪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8 题)(A)数罪并罚时采用限制加重原则(B)并科原则可以适用于附加刑和管制(C)数罪中有被处死刑的,对主刑应当采用吸收原则(D)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于有期徒刑9 中国公民甲在境外被一外国间谍组织收买,接受该间谍组织指派,回国搜集某沿海军事基地情报。甲的行为构成( )(
5、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16 题)(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C)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10 甲是某运输公司的经理,为了抢运煤炭,甲亲自跟车督促驾驶。在驾驶员乙已经连续驾驶 10 多个小时的情况下,甲仍强令乙继续加速。乙因过度疲劳,操作不当,在驾驶中撞死路边一摆摊商贩。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2 题)(A)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B)甲、乙成立交通肇事罪共犯(C)甲构成交通肇事罪(D)甲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11 甲公司用伪造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向某商业银行借款 3000 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后因经营不善,导致该
6、笔款项无法归还。甲公司的行为(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9 题)(A)不构成犯罪(B)构成贷款诈骗罪(C)构成骗取贷款罪(D)构成合同诈骗罪12 甲将一名 3 岁男孩从幼儿园骗走,向其家长勒索钱财。因未收到该男孩家长的回信,甲便将该男孩以 8000 元卖给他人。对甲的行为( )(2013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3 题)(A)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B)应以拐卖儿童罪定罪处罚(C)应以绑架罪和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D)应以非法拘禁罪和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13 甲、乙二人驾驶摩托车夺取吴某挎包,因车速过快将吴某带倒,致其重伤。甲、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7 题)(A
7、)抢夺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14 甲在商场看中一块价值 2 万元的手表,便以选购手表为名,要售货员将手表拿来看看。甲在接到售货员递过来的手表后立即逃走。甲的行为构成(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20 题)(A)抢夺罪(B)诈骗罪(C)侵占罪(D)盗窃罪15 某组织采用暴力、威胁手段长期控制某地长途汽车客运业务。甲参加该组织后,按照组织的指令,将一名“不听话” 的司机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2016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5 题)(A)故意伤害罪(B)参加恐怖组织罪(C)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D)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故意伤害罪16 甲为
8、某市副市长,在代表该市到其他省、市进行招商引资活动中多次接受对方省、市赠送的礼品,价值 50 万元,应当交公而没有交公。甲的行为构成( )(2008年基础课单选第 20 题)(A)侵占罪(B)受贿罪(C)贪污罪(D)职务侵占罪17 甲收受乙公司 50 万元现金后,请求在某市交通局当处长的堂兄丙“帮助” 乙公司承包某工程。丙遂利用职权,违规操作,帮助乙公司承包了该工程。甲的行为(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5 题)(A)不构成犯罪(B)构成受贿罪(C)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D)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9、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8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适用中国刑法的必要条件有( )(2012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1 题)(A)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B)犯罪地国家与我国订有引渡条约(C)该外国人在外国没有为此受过审判(D)我国刑法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19 甲约乙入户盗窃。甲入户盗窃,乙负责望风,甲得手后发现熟睡中的刘某,便对刘某实施了奸淫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2015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3题)(A)甲、乙共同构成盗窃罪(B)甲、乙共同构成强奸罪(C)甲为共同犯
10、罪的主犯,乙为共同犯罪的从犯(D)甲为共同犯罪的实行犯,乙为共同犯罪的帮助犯20 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和被假释的罪犯应共同遵守的规定有(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2 题)(A)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B)遵守有关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C)按有关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D)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有关机关批准21 下列行为中,应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的有(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3题)(A)甲以虚构的单位与某公司签订合同,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后潜逃(B)乙与电脑公司签订代销合同,在收到对方送来的代销电脑后携带电脑潜逃(C)丙谎称手中有优质
11、投资项目,吸引公众投资,收取巨额投资款后挥霍一空(D)丁以假房产证作担保,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巨款后购买豪车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2 简述刑法中危害结果的分类。(2014 年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3l 题)23 简述牵连犯的概念及要件。(2017 年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31 题)辨析题第 28 小题,8 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4 常言道:“ 不知者,不为罪。 ”请结合我国刑法学中的认识错误理论加以辨析。(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辨析第 55 题)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15 分。
1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4 甲为偿还赌债,找到乙商定绑架他人勒索赎金。二人将赵某骗出,用电棍将赵某打晕,带至一隐蔽处,用绳索将其捆住。甲在赵某身上搜出银行卡,逼赵某说出银行卡密码,吩咐乙取出卡中的 4 万元。甲随后给赵某的母亲发短信,索要人民币200 万元,并要求是旧钞。乙感觉事情不妥,便对甲说已弄到 4 万元了,赵母也不可能筹到 200 万元旧钞,不如放了赵某。甲不答应,并指使乙给赵母打电话索要赎金,乙只好照办。之后,乙骗甲说赵家已经报警,再次劝其放了赵某。甲便让乙放走赵某。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25 甲、乙的绑架行为是犯罪未遂、中止,还是既遂?26 甲、乙取出赵某
13、卡中 4 万元的行为应如何定性?27 对甲、乙应如何定罪处罚?(2015 年法学基础课案例分析第 37 题)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2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学通说认为刑法具有三种机能:规制机能、保障机能、保护机能,没有补偿机能,D 项错误。本题中,我国司法机关追捕潜逃海外的犯罪嫌疑人回国接受刑事审判,是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法益,是对被害人的保护,也是对法律尊严的保护,体现了刑法的保护机能,C 项
14、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犯罪客体可按其范围大小划分为三种: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害的社会利益,即社会主义社会利益的总体。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共同侵害的社会利益。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所直接侵害的某种特定的社会利益。犯罪的同类客体概括的是一类犯罪的共同属性,是对犯罪进行分类的基础。我国刑法分则,主要是按照同类客体把所有的犯罪分为十大类,并以此为基础构筑刑法分则体系的,A 项正确。犯罪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所直接侵害的某种特定的社会利益。犯罪对象,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侵犯或直接指向的具体人、物或信息。B 项错误,C
15、项正确。一个犯罪可以同时侵害两个以上的直接客体,如以暴力抢劫他人财物的,不仅侵害财产权还侵害人身权,就属于复杂客体的犯罪,D 项正确。答案选 B。【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甲醉酒驾驶,撞死一行人后逃逸已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甲在被追赶时精神病复发,而不是在驾驶时精神病发,说明甲在驾驶时是精神正常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答案选 B。【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认识因素,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明知”( 认识)
16、的范围包括:(1)对行为、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客观事实的明确认识,具体而言是对犯罪构成事实所属情况的认识。(2)对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工作人员、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毁坏财物的数额等都不是对犯罪构成事实所属情况的认识,不属于“明知”的范围。D 项中行为人认识到传播的是淫秽物品是行为人对犯罪构成事实所属情况的认识,属于“明知”,是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构成要件之一。【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甲是帮助犯,其犯罪的停止状态取决于实行犯乙。乙投毒杀人得逞,成立犯罪既遂,甲也成立犯罪既遂,D 项正确。甲虽然想索回毒药,但是没有成功,甲没有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历年 汇编 4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