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7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08 年单选 13)下列情形中。属于牵连犯特征的是( )。(A)实施某个犯罪,其手段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B)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C)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D)犯罪既遂状态与犯罪造成的不法状态同时存在2 (2011 年单选 8)下列关于牵连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两个以上犯罪行为的都是牵连犯(B)牵连犯是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C)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择一重罪处罚(D)牵连犯的成立不仅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牵连意图,还要求
2、行为触犯的数个法条之间存在竞合关系3 (2007 年单选 10)甲与乙因生活琐事互相斗殴,乙感到不是甲的对手而逃跑。甲紧追不舍,乙逃出 500 米后被甲追上。甲用木棒朝乙劈头盖脸打来。情急之下,乙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甲刺去,致甲重伤。乙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寻衅滋事罪(D)不构成犯罪4 (2011 年单选 5)甲酒后到一洗浴中心进行足浴,发现为其洗脚的女服务员乙很漂亮,于是提出要与乙发生性行为,遭乙拒绝。甲便采取暴力欲强奸乙。乙在反抗中用修脚刀刺死了甲。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杀人(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5 (
3、2016 年单选 10)张某深夜撬门进入甲家,被甲安装在保险柜上的防盗装置击中头部受轻伤。甲的行为属于( )。(A)事先防卫(B)正当防卫(C)假想防卫(D)防卫过当6 (2004 年单选 10)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D)对于“事后防卫 ”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7 (2008 年单选 5)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 。(A)属于紧
4、急避险(B)属于紧急避险过当(C)不能成立紧急避险(D)属于假想避险8 (2009 年单选 9)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是出现了不法侵害以外的危险(B)紧急避险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C)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保护的利益(D)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体范围一致9 (2004 年单选 12)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 ) 。(A)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剩余部分再执行刑罚(C)以犯罪分子的财产为限,民事赔偿和罚金各占 50(D
5、)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部分暂缓支付10 (2005 年单选 12)赵某犯 A 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A)判处有期徒刑 2 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 年(B)判处有期徒刑 2 年,缓刑 3 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 年(C)判处管制 2 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 年(D)判处拘役 6 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 年11 (2006 年单选 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当改为( )。(A)5 年以上 10 年以下(B)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C) 3 年以上 8 年以下(D)1 年以上 5 年以下12 (
6、2007 年单选 11)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 年。甲( )。(A)在监狱服刑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 3 年,3 年期满后享有政治权利(B)在监狱服刑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还需剥夺政治权利 3 年(C)在监狱服刑期间不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开始执行剥夺政治权利 3 年(D)在监狱服刑期间的最后 3 年被剥夺政治权利13 (2009 年单选 12)下列关于无期徒刑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对不满 16 周岁的人不得适用假释(B)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判决执行以前的羁押不得折抵刑期(C)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适用假释(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可以
7、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0 年以上14 (2009 年单选 19)下列关于没收财产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收财产前犯罪分子所负的任何债务都不能以没收的财产偿还(B)对犯罪分子非法取得的财产应当适用没收财产刑(C)在判处没收财产刑时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D)对犯罪分子在犯罪中使用的本人财物应当适用没收财产刑15 (2013 年单选 3)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罚金规定的是( )。(A)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B)不允许未成年罪犯的监护人代为垫付罚金(C)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不缴纳罚金的,应改判为有期徒刑(D)由于不能抗拒的灾祸,确实不能缴纳罚金的,应免除罚金16
8、 (2014 年单选 11)甲(17 周岁,无业) 收受犯罪人窃得的笔记本电脑后,为其窝藏赃物,构成犯罪,依法应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甲适用罚金的正确做法是( ) 。(A)应对甲免除罚金(B)应判令甲的监护人缴纳罚金(C)应对甲处以不少于 500 元的罚金(D)应将甲收受的电脑拍卖充抵罚金17 (2016 年单选 20)甲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因过失造成另一罪犯重伤。二年期满后,对甲应( ) 。(A)减为无期徒刑(B)减为二十年有期徒刑(C)执行死刑(D)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18 (2010 年单选 7)根据刑法规定,减轻处罚是( )。(A)判处法定刑中比较轻的刑罚(B
9、)判处法定刑中最轻的刑罚(C)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19 (2004 年单选 14)纪某因犯毒品运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 7 年后,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 30 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B)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20 (2004 年单选 13)连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 年。在数罪并罚时应当采取( )。(A)限制加重原则(B)并科原则(C)吸收原
10、则(D)相加原则二、多项选择题21 (2005 年多选 24)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D)可能属于防卫过当22 (2006 年多选 21)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B)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即将发生或者正在进行。特殊情况下,对已经结束的侵害也可以正当防卫(C)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D)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
11、成重大损害23 (2005 年多选 22)甲武装掩护走私毒品,法院判决其构成走私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甲的下列哪些财产可纳入适用没收财产刑予以没收的范围( )。(A)甲在走私毒品中使用的枪支(B)甲被查获的毒品和贩毒资金(C)甲在银行账户上的 500 万元存款(D)甲所有的 2 辆豪华轿车24 (2015 年多选 43)下列选项中,依法不得适用死刑的有( )。(A)审判时怀孕的妇女(B)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C)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D)犯罪时又聋又哑的人25 (2015 年多选 45)甲在某学校附近利用“ 地沟油” 生产“食用油”,被刘某举报。甲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
12、,缓刑 2 年,同时宣告禁止令。关于该禁止令的适用,正确的有( ) 。(A)禁止甲接触刘某(B)禁止甲进入学校(C)禁止甲从事食用油生产经营行业(D)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缓刑考验期满之日起计算26 (2016 年多选 45)甲(76 周岁) 因生活琐事与妻子发生争执,盛怒之下用水果刀将妻子一刀捅死。对于甲的刑事责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对甲可以适用死刑(B)对甲不能适用死刑(C)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对甲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三、简答题27 (2010 年简答 26)简述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28 (2008 年简答 26)简述刑罚特殊预防、一般预防的概念及
13、其相互关系。29 (2007 年简答 26)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中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30 (2009 年简答 26)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牵连犯的含义可知,选 A 项。 B 项表述属于想象竞合犯的特征。C 项表述不十分明确,如基于同一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犯罪触犯同一罪名的,则为连续犯。D 项表述属于继续犯的特征。【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牵连犯的特征之一就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但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两个以上的犯罪行
14、为未必都是牵连犯,也可能属于数罪形态,而牵连犯属于处断的一罪,故 A 项表述不正确。行为人实施了数个行为才可能构成牵连犯,故 B 项表述的“牵连犯是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是错误的。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择一重罪处罚,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故 C 项表述正确。牵连犯的成立须是两个以上的犯罪之间存在牵连关系,即一罪或数罪是他罪的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但牵连犯并非是数个法条之间存在竞合关系,数法条之间存在竞合关系是法条竞合犯,而不是牵连犯。可见,D 项表述不伦不类,也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于双方互殴行为,因为互殴双方都有侵害对方的意图,不能成立正当防卫。但是
15、如果一方逃跑或者求饶而另一方继续实施加害行为,则逃跑者或者求饶者可以基于防卫目的进行正当防卫。本题表述中,甲用木棒打乙,乙用水果刀朝甲刺去,致甲重伤,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时间、对象、目的及限度条件,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故选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刑法第 20 条第 3 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据此,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在反抗中将甲刺死,不是防卫过当,而是行使无过当防卫权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故选
16、A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甲的行为符合构成正当防卫的起因、时间、对象、主观和限度条件,属于正当防卫行为,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不存在防卫过当罪,因防卫过当而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确定罪名和适用的法定刑。可见,A 项说法错误。紧急避险是在紧急情况下两种合法利益发生了冲突,顾此失彼,而不得不采取了损害其中较小的利益,保全较大利益的行为,因此,紧急避险解决的是“正”与“正”的冲突,而正当防卫解决的是“正”与“不正”的冲突。可见,B 项说法正确。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一般是过失,但在个别情况下不排除犯罪故
17、意。可见,C 项说法错误。事后防卫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而防卫过当不满足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对于事后防卫直接按照其构成的具体犯罪定罪处罚,而不应按照防卫过当处理。可见,D 项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刑法第 21 条第 3 款规定,紧急避险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这是关于紧急避险的特别例外限制。据此,本题表述中,消防人员甲负有灭火义务,但因担心大火毁容而逃离现场,其行为不能成立紧急避险。可见,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紧急避险必须是在合法权益受到紧迫的侵害时才能实施。可见
18、,A项表述错误。紧急避险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所谓迫不得已,是指采取紧急避险是唯一途径,别无选择。可见,B 项表述正确。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应是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保护的权益,而不能等于或大于所保护的权益。可见,C 项表述错误。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在主体范围上并不一致,正当防卫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而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此外,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紧急避险通常是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针对危险来源本身造成损害。可见,D 项表述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刑法第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历年 汇编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