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0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2009 年真题) 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电缆致通讯中断,既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也符合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犯罪构成。甲的犯罪属于(A)吸收犯(B)连续犯(C)牵连犯(D)想象竞合犯2 (2012 年真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是(A)聚众斗殴致他人死亡(B)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C)强制猥亵妇女致其因羞愧自杀而死(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致其死亡3 (2013 年
2、真题) 按照我国刑法理论,绑架罪属于(A)继续犯(B)结合犯(C)状态犯(D)连续犯4 (2013 年真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罚金规定的是(A)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B)不允许未成年人罪犯的监护人代为垫付罚金(C)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不缴纳罚金的,应改判为有期徒刑(D)由于不能抗拒的灾祸,确实不能缴纳罚金的,应免除罚金5 (2016 年真题) 甲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因过失造成另一罪犯重伤。二年期满后,对甲应(A)减为无期徒刑(B)减为二十年有期徒刑(C)执行死刑(D)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6 (2010 年真题) 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数罪并罚时采用
3、限制加重原则(B)并科原则可以适用于附加刑和管制(C)数罪中有被判处死刑的,对主刑应采用吸收原则(D)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于有期徒刑7 (2011 年真题) 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在刑罚执行 3 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7 年。经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0 年有期徒刑。对甲还需要继续执行的刑期是(A)12 年(B) 10 年(C) 9 年(D)7 年8 (2011 年真题) 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2 年。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甲(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B)可以减刑但不可以假释(C)可以假释但不可以减
4、刑(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9 (2013 年真题) 下列情形中,符合假释的罪刑条件的是(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B)乙因故意伤害罪被有期徒刑 15 年(C)丙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 6 个月(D)丁因参加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0 (2015 年真题) 甲 17 周岁时因运输毒品被判处 3 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不久,又因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贩卖毒品被逮捕。甲属于(A)再犯(B)初犯(C)一般累犯(D)特别累犯11 (2015 年真题) 甲涉嫌犯聚众斗殴罪,在 2010 年 8 月 9 日被抓捕时逃跑。2014年 6 月 5 日,甲抢夺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下列选项
5、中,正确的是(A)甲所犯抢夺罪的追诉期限为 5 年(B)甲所犯聚众斗殴罪因其逃跑而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C)甲所犯聚众斗殴罪的追诉期限从 2010 年 8 月 9 日起计算(D)甲所犯聚众斗殴罪的追诉期限从 2014 年 6 月 5 日起计算12 (2013 年真题) 我国刑法第 295 条规定:“ 传授犯罪方法的,处” 本条的罪状形式是(A)空白罪状(B)简单罪状(C)引证罪状(D)叙明罪状13 (2012 年真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通过电子邮件,将因工作便利获悉的国家经济秘密发送给某境外机构。甲的行为构成(A)间谍罪(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
6、密罪14 (2014 年真题) 下列行为中,应以间谍罪(既遂) 定罪处罚的是(A)甲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后,出售给外国间谍组织(B)乙在境外参加外国间谍组织,回国后没来得及从事搜集情报工作即被抓获(C)丙为境外的公司刺探国内公司的相关商业秘密,尚未送出该秘密即被抓获(D)丁将通过职务行为获得的国家秘密上传到互联网上,该秘密被外国间谍组织获取15 (2010 年真题) 甲报复杀害其仇人乙,在农贸市场将自制的爆炸装置点燃后投掷向乙,致乙重伤,并造成三名菜农轻伤,对甲的行为应定性为(A)故意杀人罪(B)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C)故意伤害罪(D)爆炸罪16 (2011 年真题) 甲是某运输公司的经理,为
7、了抢运煤炭,甲亲自跟车督促驾驶。在驾驶员乙已连续驾驶 10 多个小时的情况下,甲仍强令乙继续驾驶。乙因过度疲劳,操作失当,在驾驶中撞死路边一摆摊商贩。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B)甲、乙成立交通肇事罪共犯(C)甲构成交通肇事罪(D)甲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17 (2013 年真题) 甲驾驶货车途经某村庄时,刮倒了路边的赵某。甲从后视镜中看见赵某被拖挂在车后,但为逃避责任继续行驶,致赵某被拖死。甲的行为构成(A)交通肇事罪(B)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C)故意杀人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8 (2011 年真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逃税罪的是(A)甲采用暴力方法
8、拒不缴纳税款 2 万元(B)乙以逃避海关监管的方式偷桃海关关税 5 万元(C)丙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25 万元(D)丁缴纳某批次货物税款 10 万元后,假报该批次货物出口,骗取出口退税 8万元19 (2012 年真题) 下列情形中,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的是(A)甲销售盗版图书,违法所得 20 万元(B)乙开办公司专门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所得 20 万元(C)丙公司未经证监会批准,非法从事证券业务,违法所得 100 万元(D)丁开办废品站专门从盗窃犯罪分子手中收购赃物,倒卖牟利,违法所得 20万元20 (2013 年真题) 甲公司明知乙受贿,仍提供银行账户帮助乙将
9、受贿所得兑换成美元,汇往境外,丙收取乙支付的高额“手续费” 。对甲公司的行为应认定为(A)受贿罪(B)洗钱罪(C)非法经营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1 (2014 年真题) 下列行为中,应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的是(A)税务局局长甲,要求辖区内的公司为该局建设办公楼提供财物支持(B)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乙,在处置国有资产的过程中,收受他人财物(C)已离职的工商局局长丙,收受刘某的财物,要求被自己提拔起来的工商局副局长停止对刘某销售伪劣产品案件的查处(D)已退休的卫生局局长丁,与朋友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副总经理,利用这一职务在采购物资时收受回扣归自己所有多项选择题第 2
10、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2 (2009 年真题) 下列情形中,应以共犯论处的有(A)与走私贩通谋,为其提供运输方便的(B)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C)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D)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23 (2011 年真题) 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和被假释的罪犯应共同遵守的规定有(A)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B)遵守有关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C)按有关机
11、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D)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有关机关批准24 (2014 年真题) 犯罪嫌疑人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下列情形中,可认定为立功的有(A)带领侦查人员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B)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当场指认其他犯罪嫌疑人的(C)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藏匿地点的(D)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打电话将其他犯罪嫌疑人约至指定地点的25 (2012 年真题) 甲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巨大。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其罪刑的法定幅度为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该案的追诉期限为 5 年(B)该案的追诉期限为 15
12、 年(C)如果甲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内逃跑,则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D)该案如果超过追诉期限,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仍可追诉26 (2012 年真题) 下列选项中,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的有(A)甲在其竞争对手销售的面粉中掺入毒鼠强(B)乙为吸引顾客,在火锅底料中掺入罂粟壳(C)丙工厂违反规定,向河流中排放有毒废物,造成下游大片农作物绝收(D)丁意图报复本单位领导,在单位的公用饮水机中投放无色无味的剧毒农药27 (2012 年真题)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中的“ 传销活动” 的特征包括(A)目的是骗取他人财物(B)参加者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开展活动(C)付酬或者返利以参加者发展的人数数量为依据(D
13、)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2013 年真题) 简述因缺乏共同故意从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具体情形。29 (2008 年真题) 简述刑罚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30 (2009 年真题) 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0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
14、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七章第二节中的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例如甲偷盗机场的照明灯装饰歌厅,一个偷盗行为同时触犯盗窃罪和破坏交通设施罪。本题中,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电缆致通讯中断,既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也符合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犯罪构成,属于想象竞合犯的情形。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七章第二节中的结果加重犯。结果加重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的行为,同时又造成一个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结果,刑法对其规定较重法定刑的情况。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聚众斗殴致他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因羞愧自杀而死
15、不是强制猥亵罪的加重情节;遗弃行为只有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情节恶劣就包括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等情形,故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致其死亡的构成遗弃罪,而非遗弃罪的加重犯。故 A、C 、D 选项错误。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七章第二节中的继续犯。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实行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最典型的是非法拘禁罪,即非法将他人拘禁,在释放之前,不法拘禁行为和他人身体遭受非法拘禁的状态处于同步持续之中。继续犯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持有型犯罪,如非法持有毒品罪
16、,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持有假币罪。有人认为,窝赃罪、窝藏毒品罪等也属于继续犯。(2)不作为犯罪往往具有继续犯的特点,如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战时拒绝、逃避兵役罪等。(3)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如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关于重婚罪是否属于继续犯尚有分歧。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九章第二节中的附加刑。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罚方法,属于财产刑。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罚金的适用方式有四种:选处罚金,单处罚金,并处罚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
17、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九章第二节中的主刑。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死刑的执行方法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判处死刑缓期 2 年执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判处死刑缓期 2 年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 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 年期满以后,减为 25 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
18、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本题中,甲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因过失造成另一罪犯重伤,二年期满后,对甲应减为无期徒刑。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章第三节中的数罪并罚。综观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例,各国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四种:并科原则,亦称相加原则,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合并处罚规则。吸收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吸收轻罪或者重罪刑吸收轻罪刑的合并处罚规则。限制加重原则,亦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应当判处) 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
19、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折中原则,亦称混合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不单纯采用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而是根据法定的刑罚性质及特点兼采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以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和宣告刑结构的合并处罚规则。按照刑法第 69 条的规定,我国确立了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基本适用规则如下:(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而不得决定执行两个以上的死刑或其他主刑。(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
20、而不得决定执行两个以上的无期徒刑,或者将两个以上的无期徒刑合并升格执行死刑,或者决定执行其他主刑。(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合并处罚。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章第三节中的数罪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 69 条的规定,根据“先并后减”的规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
21、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一章第一节中的减刑的条件、第二节中的假释的条件。减刑的对象条件,是指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即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即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甲入狱后,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依法可以减刑。而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2 年
22、,虽然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但对甲不能适用假释。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一章第二节中的假释的条件。假释是对犯罪分子附条件地提前释放,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继续执行未执行的部分刑罚的可能性。正是假释的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假释只能适用于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他种类的刑罚,或因性质决定而不存在假释可能(死刑立即执行),或因执行方式决定而不能直接适用假释(死刑缓期执行),或因刑期较短而不具有适用假释的实际意义(拘役) ,或因仅在监外执行、限制部分自由而没有必要适用假释(管制)。另外,根据 刑法的规
23、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刑法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一章第三节中的累犯。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5 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1)犯罪发生时,犯罪人已满 18 周岁,这是构成累犯的主体条件。依据刑法第 65 条的“除外”规定,即“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构成累犯者应当是前罪和后罪发生时犯罪人均已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历年 汇编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