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 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媒介素养2 传播媒介的类型3 把关人4 结合“抢盐风波 ”谈谣言的控制策略。5 谈谈你对当前农民工报道的看法。6 2011 年 10 月 21 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 2012 年 1 月 1 日起,34 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请就此事谈谈你的看法。2012 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2、【正确答案】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其具体内涵包括:(1)认识、识别大众传媒及其所传递的信息。贯穿这个内容取向的核心词汇是“再现” ,媒介不是简单地反映现实,而是再现现实。媒介运行机制及其特征是隐藏于信息洪流之后最值得识别的内容。(2)参与、使用媒介及其信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于媒介及其终端信息产品的使用,这种被称为“近用媒体” 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媒介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均衡关系,形成力量的均衡。媒介素养的指称对象默认是大众传媒的受众。媒介素养的功能包括:(1)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认知、评价、分析、反馈和使用;(2)
3、使人们具有对不良信息的抵制和批判的能力;(3)高媒介素养的人容易采用多方信源,在发表观点、意见、见解时更趋理性,且更容易担任舆论领袖。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文化、知识、价值观构成及道德观念;交际圈的影响;个人的性格特质;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获得多种媒介的可能,等等。2 【正确答案】 媒介,又称媒体(Media),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施拉姆认为,“ 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从传播史的角度来看,传播媒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口语传播阶段的语言媒介。语言媒介
4、是印刷、电子媒介诞生之前最便捷、最普遍、覆盖面最广的媒介。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口语传播是社会舆论的主要表达途径。从传播史来看,口语传播中主要有几种重要的媒介形式:歌谣、聚谈和流言。(2)文字传播阶段的印刷媒介。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打破了传播的时空限制。印刷媒介主要包括:书籍、杂志和报纸。(3)电子传播阶段的电子媒介。电子传播包括一切用电磁波或电子技术来进行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电影。(4)网络传播阶段的网络媒介。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的建设和日益普及,人类正在实现由大众传播时代向网络传播时代的飞跃。3 【正确答案】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
5、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把关人的概念是传播学的重要范畴,由传播学的先驱者之一库尔特?卢因在 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中最早提出。卢因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人负责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他形象地指出了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行为模式和特征。1950 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的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 模式。传播者的把关过程包括: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加工信息和传播信息。影响把关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和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传播信息因素、传播组织因素、受众因
6、素、技术因素以及把关者自身的因素。认识这些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可以使传播者的把关更加有效,更符合社会需要。4 【正确答案】 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在近几年来的突发事件中,谣言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说谣言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方面起到了“催化剂” 的作用,在日本地震核辐射危机导致的“抢盐风波 ”中更是如此。结合传播学相关原理,以“抢盐风波”为例,本文将从产生机制、传播要素等方面对谣言传播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1)谣言的产生机制美国学者奥尔波特等人提出了著名的决定谣言产生的公式 R=ia,其中,R 代表谣言(mmor),i 代表
7、重要性 (important),a 代表模糊度(ambiguity)。这个公式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事件越重要,相关信息越模糊,谣言也就越容易产生并蔓延。“抢盐风波” 的发生恰好反映了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及相关信息的模糊性。(2)谣言的传播要素谣言的传播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播内容,民生问题是谣言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问题,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共鸣;且影响极大,一旦言论真实,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二是传播者。谣言的主力传播者是意见领袖,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其社区或族群中拥有影响大众的话语权。三是助推者。不明真相是谣言传播的推力。在
8、“抢盐事件” 中,由于事件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且许多公众不明真相,谣言才会迅速产生并蔓延开来。(3)谣言的控制策略谣言的传播涉及到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媒体以及公众都应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谣言。首先,政府应建立有效的谣言应对机制,使谣言应对机制常态化。政府应收集、分析及抵制有可能导致不安定的谣言,尽量把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当谣言发生时,政府应确保信息公开,及时多渠道公布确切消息,稳定社会情绪。其次,媒体联动,遏制谣言的扩散。在谣言开始扩散之初,媒体应快速反应,尽早抢占舆论制高点,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并持续、反复播报信息,使准确信息在量上压过谣言,进而使那些谣言“传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2 年中 传媒大学 新闻 传播 硕士 专业 综合 能力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3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