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J 8-1999 《城市测量规范》.pdf
《GJJ 8-1999 《城市测量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JJ 8-1999 《城市测量规范》.pdf(6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ode for urban surveyGJJ 8-99主编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9年7月1日2一18-1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的通知建标1999 40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发送1990年L程建设行业标准(建设部部分)制汀、修订计划的通知(乞1990)建标第407号)要求,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测量规范,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洲8-99,自1999年7月1日起施行。原部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 8-85同时废止木标准由建设部勘察与岩土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归口管理,由
2、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年2月10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199倒407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厂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二,制定了本规范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城市平面控制测量;3.城市高程控制测量;4.城市地形测量;5城市航空摄影测量;6.城市地籍测量;7.城市工程测量;8.数字化成图;9.城市地图制图10城市地图制印本规范由建设部勘察与岩土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归门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本
3、规范主编单位是: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羊坊店路巧号;邮编:100038).本规范参加单位是: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昆明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南昌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是:洪立波、蒋达善、顾孝烈、孟庆遇、金善娓,陈声勇、张克勤、赖志礼、欧阳清、蔡振来、林书尧、张冬黎。2一8一2目次I总则2城市平面控制测量21一般规定.2.2技术设汁、选点、造标与埋石2.3水平角观测t二.2.4光电测距2.5全球定位系统(UPS)测量2.6观测成果的记录、整理、检验和计算3城市高程控制测量.t3.1一般规定3.2技术设计、选点与埋石
4、33水准测量3.4地面沉降观测35三角高程测量3.6观测成果的记录、整理、检验和计算4城市地形测量.t.41一般规定4.2图根控制测量4.3测图前的准备.t.4.4测站点的增补好.5地形图侧绘方法及要求4.6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4.7地形图的修测4.8地形图的拼接和检查5城市航空摄影测量.t5.1一般规定5.2对航摄资料的要求5.3像控点的布设.一54像控点测量55野外调绘56晒印像片与电算加密57综合法测图5.8摸拟测图仪测图5.9解析测图仪测图5.川机助立体坐标量M仪测图.5.曰正射影像图-,tt一一,.6城市地籍测量.t.2-18-52-18-52-18-52-18-72-18-82-1
5、8-102-18-126.16.26.36.465662-18-352-18-352-18-352-18-362-18-366.7一般规定.地籍权属调查资料的核实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tt,4面积量算.,.,一,资料整理、检查验收与成果提交变更地籍侧量11、一2-18-132-18-152-18-152-18-152-18-162-18-172-18-182-18-192-18-192-18-192-18-202-18-222-18-222-18-232-18-242-18-262-18-262-18-262-18-262-18-272-18-282-18-292-18-302-18-3
6、02-18-312-18-322=18-332-18-342-18-342-18-357城市工程测量.t.7.1一般规定7.2定线、拨地测量7.3城市工程侧图7.4市政工程测量7.5地下管线现状侧量,1,7.6地下普通建(构)筑工程现状测量8数字化成图,t-二一“”8.1一般规定8.2数据采集t一-8.3数据处理与图形处理-,-一8.4地形图绘制和验收tt8.5地籍测量数字化成图8.6地下管线侧量数字化成图9城市地图制图.tt.9.1一般规定92质量要求,4t,、,、tt9.3原图着墨、映绘、清绘与刻绘9.4地图编绘二9.5计算机制图10城市地图制印10.1一般规定、t10.2复照、拷贝t,一
7、”10.3晒版tt一10.4修版。“t10.5打样、胶印t11、,-一10.6晒图、静电复印附录A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从本参数,-tt一附录B各等平面控制点舰标.2-18-372-18-372-18-382-18-382-18-382-18-402-18-422-18-442-18-472-18-482-18-482-18-482-18-492-18-492-18-492-18-502-18-502-18-502-18-512-18-512一18-522-18-522-18-532-18-532-18-532-18-542-18-542-18-542-18-552-18-552-18-562一
8、18-J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各等级平面控制点标志、标石及其造埋的规格“t-.,.t 2-18-56光学经纬仪系列的分级及基本技术参数. 2-18-58方向观测法度盘位置表t2-18-58测距边边长的高程归化计算. 2-18-59各等高程控制点标志、标石及其造埋的规格.-.2-18-60水准仪系列的分级及基本技术参数.-t.附录J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一附录K布设地面标志的要求附录L控制像片整饰格式,附录M调绘像片整饰格式附录V市政工程测量纵断面图图标格式.t.二,.附录P地下管线图图式.t.二附录Q地下人防工程图图式本规范用词说明2-18-612-18-622-18-632-18-632-1
9、8-64附录G附录F2-18-642-18-652-18-672-18-672一8一41总则1.0.1为了统一城市测量的枝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种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飞.D,3本规范规定的测图方法与精度要求适用于1:500一1 , 2000 tt例尺地形图1.0.4对于测绘仪器、工具应精心使用和爱护、做到定期检验校正.经常检修保养,使其保特良好软态1.0.5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中误
10、差作为极限误差。1.0.6城市1:5000和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施测与编绘,其梢度要求和作业方法均应按国家现行规范执行根据城市用图的特点,图幅宜采用城市地方坐标系统正方形或矩形分幅。在与国家控制网相联结的大城市,宜编绘1:5000或110000比例K的国际分辐地形图1.0.7城市各项测量工作应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方法,但必须满足本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1.0.8城市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并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城市平面控制测量2.1一般规定算即2.1.1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首级网应一次全面布设,加密网视城市建设的主次级急,可分期分批局
11、部布设。2.1.2建立城市半面控制网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三角测量、各种形式的边角组合测盘和导线测煲。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的选择应因地制宜,既满足当前需要,又兼顾今后发展。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长期适用2.1.3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GPS网、三角网和边角组合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网则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当需布设一等网时,应另行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各等级平面控制网,根据城市或测区的规模均可作为首级网。首级网下用次级网加密时,视条件许可,可以越级布网2.1.4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并经上级
12、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z.smikm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v而定可按下列次序选择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1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Am时,应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统一3-带的主子午线经度由东经75*起,每隔3。至东经135002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 scm/lm时,可依次采用:1)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0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黄海平均海水面或城市平均高程面。3面积小于25k.1的城镇,可不9投影采用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
13、直接进行计算。2.1.5城市平面控制网未能与国家三角网联结,或联测国家点确有困难时,应在测区中央附近采用GPS定位或测定天文方位角,作为城市控制网的定向依据么Z.1城市平面控制网观测成果的归化计算,应根据观甜方法和成果使用的需要,采用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或继续沿用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应竹合附录A的规定。2.1.7在已测有国家三角点的侧区内进行城市测量时,城市控制网宜与国家网进行联结,联结时应对拟利用的国家网点的精度进行具体分析。其精度能满足城市测量要求时,应直接利用加密或进行改算后加密;当精度不能满足城市测量要求时,也应充分利用其点位的标石与标架,并可选用一个
14、国家网点的坐标与一条边的方位角作为城市平面控制网的起算数据。2. L.8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匹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不得大于Scm,2四等以下网中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M*(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5cmo3点位中误差可根据点位误差椭圆的长半轴aw和短半轴b或点位在坐标轴方向的误差明,、切,来计葺;相对点位中误差可很据两点的相对点位误差椭圆的长半轴即和短半轴by,或坐标增量4误差二。、和、。.或边长误差。,和方向角误差,及边长S来计a.2+6w,二了杯+ m (2.L.8-1)a2- + b二IT.l ix + m o仇:( P “S) z (2.1.8-2)2.1
15、.9三角网的主餐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各等级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92一18-5的规定表2.1.10边角组合网边长和边长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lll)测角中误差()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等夕簇生10落1/306000镇了/120000:等5耳士18簇1理)0000(首级)二1厂12)。0(加密)毛1/80000null口四等21轰土25乓1/120000(首级)(1/80000(加密)镇1/45000一*刁一几角l叹生50(1/40000簇1/20000几级,J、一分角。一镇土10.01理0000成1/10000等级平
16、均边长 (km)侧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二等9镇士30落1月000佣三等5成土30蕊1/160000四等2镇士16一毛,/,20000一级l蕊土16镇1/60000二级 一续士16一乓1二。00。2各等级三角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首级网应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三角形内角不宜小于30.,当受地形限制时,个别角亦不应小于25.;2)当三角网估算精度偏低时,宜适当加测对角线或增设测距边以提高网的精度;3)加密网可采用插网(锁)或抽点的方法,一、二级小三角可布设成线形锁。不论采用插网或插点的方法,因故未作联测的相邻点的距离,三等不应小于3.skm,四等不应小于1.skm,否则应改
17、变设计方案;4)各等级交会擂点点位应在高等三角形的中心附近,同一插点各方向距离之比不得超过1:3。对于单插点,三等点应有6个内外交会方向测定,其中至少有两个交角为60一12犷的外方向;四等点应有5个交会方向,图形欠佳时其中应有外方向。对于双插点,交会方向数应两倍于上述规定(其中包括两待定点间的对向观测方向)。当采用边角组合交会时。多余观测数应与上述各等插点规定相同。3首级三角网的起始边长,应采用相应精度的光电测距仪测定21.10边角组合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等级边角组合网的设计应和三角网的规格取得一致,也应重视图形结构,各边边长宜近似相等,各角形的内角不应大于l00且不宜小于30.
18、,个别角度也不应小于25。2各等级边角组合网中边长和边长侧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10的规定。2一18一63各等级边角组合网的用度胭量的王要技木要求,应符合表2.1.9的规定。4对于由测边组成的中点多边形、大地四边形或扇形,应根据经各项改正后的边长观测值进行圆周角条件及组合角条件的检核,检核公式应按本规范第2.6.6条的规定采用。2.111导线和导线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四等及一、二、三级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11一1的规定,一、二、三级钢尺量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耍求应符合表2.1.11一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二、三级导线的布设可根据高级控
19、制点的密度、道路的曲拆、地物的疏密等具体条件,选用两个级别;衰2.1.11一1光电侧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髓侧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等一3000簇士15一(士;.5一一长1、。四等l0,600续士18蕊士2.5抓1麟。0。一级36300簇士15落士5蕊1/江4000一姗一2.4200一蕊土15一簇士8一1/:。1二一巨级1.5120一簇土巧一簇士,2镇1/6000襄2.1.11一2钢尺,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附合导线长度(Lm)平均边长(m)往返丈量较差相对误差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级25250(1/20000蕊士5(1
20、/10000一姗1.:150一(1/巧000一一毛*8镇1刀0001一朴一三级11.2一120一毛1/10000一一戈,12蕊1巧0002)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3)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4)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ln当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其侧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2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网时,应布设成多边形格网;作为加密网时,可布设成单线、单结点或多结点导线网。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3对不存在通视条件的.PS网点或
21、其它控制网的孤点,采用四等及以下各级加密导线网时,可布设成无定向导线网。但是严禁布设成两起算点之间单线附合形式,而应布设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闭合环,或组成结点的导线网,以保证导线网的精度与可靠性。在闭合环数或结点数较少时,应适当提高导线测角的精度4各级导线如采用钢尺丈量,当导线与三角点连接而需要布设三角副点传算网时,宜选设两条基线,构成双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基线长度不宜短于副点至三角点距离的1/2,传算网内角不得小于3000当导线边长跨越河流或障碍物无法直接丈量时,可采用解析图形间接求距。5一、二、三级导线边长用钢尺量距时,三角副点传算网角度观测的测回数应较相应级别导线增加1-2 MI回。三角
22、形闭合差:一级不得大于士15“,二级不得大于+ 25“,三级不得大于1 40“。传算网中基线丈量应比导线量距时增加一次往返丈量,各次丈量较差的相对误差:一级不得大于1/28000,二级不得大于1/21000,三级不得大于1/1400006各级导线边长采用普通钢尺进行丈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11-3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衰2.1.11-3普通钥尺.距的主要技术要求丈.方法丈.g次致读致次致fdilF(mm)同尺各次或同段各x a31z(mm)温度ill至()=纽皿大(gym)尺段离差怒拉力双尺同向230.5毛20.55G1VFAEgxw独立往返双尺同向230.5G20.55簇1弹簧
23、秤独立往返同向双次221.0915一30 (28, 32)-5912一一;之二15569四等户2.5士92一一9一一一镇246澎G士5(士1526渤(-l 10续1 3012沈:,为测回数,d为方向数2.3.10各等级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等级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3.10的规定。2在三、四等导线点上,当只有两个方向时,宜按左、右角观测(当多于两个方向时,仍按方向法观测),在总测回数中应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各为总测回数的一半)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观测右角时仍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左角和右角分别取中数得P和P.后,按P, +P.-360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JJ81999 城市 测量 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