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9789-2005 Shell and head of pressure vessels《压力容器之胴体及端板》.pdf
《CNS 9789-2005 Shell and head of pressure vessels《压力容器之胴体及端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S 9789-2005 Shell and head of pressure vessels《压力容器之胴体及端板》.pdf(7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印行年月 94 年 10 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不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類號 ICS 23.020.10 B50859789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行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72 年 1 月 12 日 94 年 1 月 10 日 (共 75 頁 )壓力容器之胴體及端板 Shell and head of pressure vessels 1. 適用範圍:本標準適用於受內壓或外壓之胴體與端板之計算。 其適用之方法請參考 CNS 9788壓力容器(通則)之規定。 備考 1. 本標準中規定之設計法 (1),係使用於 CNS 9788 第 3 節(壓力容器之等級分類)中所定之第 2
2、 種容器及第 3 種容器之計算;設計法 (2)則使用於第 1 種容器之計算。 2. 本標準所引用之其他標準如下 CNS 10216 壓力容器之用詞 CNS 9788 壓力容器 (通則 ) CNS 9790 壓力容器之孔補強 CNS 9797 壓力容器之夾套 CNS 9799 壓力容器之應力解析及疲勞解析 3. 在本標準中 所示之單位、數值及計算式,為習用單位制,一併記入作為參考。 2. 釋義:本標準之主要用語之定義,請參考 CNS 10216 之規定。 3. 受內壓之胴體:受內壓之圓筒形胴體、球形胴體或圓錐形胴體之板,其計算厚度依下列各項規定。 3.1 符號說明:如下所示。 t:胴體之計算厚度
3、 (mm) P:於設計壓力加上該部分之水頭之壓力 (MPa)kgf/cm2 R:胴體之內半徑(法線方向之內半徑) (mm) R0:胴體之外半徑(法線方向之外半徑) (mm) a:在材料之設計溫度下之基本容許應力(或設計應力強度),因應壓力容器等級分類, CNS 9788 之第 6.2.1 節基本容許應力(設計應力強度)及第 6.2.2 節(容許抗拉應力或抗拉應力之容許界限)之規定N/mm2kgf/mm2。 :就熔接接合品質係數或管孔群效率中,取其較小之值。 F :內壓以外之機械性 載重中之軸向膜應力(相當於每單位圓周長) N/mm2kgf/mm2 e :自然對數 3.2 圓筒形胴體各種容器之圓
4、筒胴體之計算厚度依下列各項規定。 3.2.1 設計法 (1):圓筒形胴體之計算厚度,依下列第 3.2.1.1 節及第 3.2.1.2 節所求之值中,取較大之值。 2 CNS 9789, B 5085 3.2.1.1 僅受內壓之圓周方向應力(縱向接頭)之計算厚度如下: (a) P 0.385a P 38.5a 時 內徑基準 tP6.0RPatP6.0100RPa 外徑基準 tP4.0RPa0tP4.0100RPa0 (b) P 0.385a P 38.5a 時 內徑基準 t R( Z 1) 外徑基準 t R0(1Z1) 此處, ZPPaaZP100P100aa 3.2.1.2 軸方向應力(圓周接
5、頭)之計算厚 度,就下列 (1)及 (2)所求值中,取較大一方之值。 (1) 僅受內壓之計算厚度,依下列公式計算 (a) P 1.25a P 125a 時 內徑基準 tP4.02RPa+tP4.0200RPa+ 外徑基準 tP4.12RPa0+tP4.1200RPa0+ (b) P 1.25a P 1.25a 內徑基準 t R(1Z 1) 外徑基準 t R0(11Z1) 此處, Z1aP 1 Za100P 1 (2) 受有內壓及其他機械載重, 考慮軸方向應力作用時之計算厚度,依下列 (a)及 (b)所求出之值中,取較大之值。 (a) 當 F 為正值且大於 PR/2PR/200時,取 F 之最大
6、正值,並依以下算式計算之。 taaKF49.0 K2RPtaaKF49.0 K200RP 此處, F:受有內壓以外之機械載重之軸方向膜應力(相當於單位圓周長) (N/mm)kgf/mm,圓筒形胴體可由下列公式算出。 Fm2mBR2WRM MB:所能考慮到斷面上作動之彎曲力矩 (N mm)kgfmm 3 CNS 9789, B 5085 W:所能考慮到斷面上作動之軸方向載重 (N)kgf拉力載重為正,壓縮載重則為負。(以支撐線為準,下側之自重、內容物重量等視為拉力載重) Rm:至胴體板厚中心之半徑 (mm) R 0.5t K:考慮地震載重或是風載重和其他載 重之組合,而定比遞增係數,根據 CNS
7、 9788 之第 6.2.7 節(一次一般膜應力之基本容許應力之遞增) K 1.5,如無地震載重或風載重之合時,取 K 1。 (b) 在 F 為負值情形下之計算厚度,以下列順序求之。 順序 1. 採用第 3.2.1.1 節及第 3.2.1.2(2)(a)節所求出之 t 值中較大之一方,並由 CNS 9788 之第 6.2.5 節(容許壓縮應力或壓縮應力之容許界限) (3)計算出 B 值。對圓周接頭之熔接頭接品質係數(但在對頭熔接接縫時,取6.0)與遞增係數 K 相乘後值為c。 此處之c為軸方向之容許壓縮應力 (N/mm2)kgf/mm2 順序 2. 對軸方向壓縮應力之計算厚度。可取 F 之最大
8、負值,由下式公式計算 tcF此處之 F 參考 (a)值。 3.2.2 設計法 (2):圓筒形胴體之計算厚度,可由以下 (1)及 (2)所求得值中,取較大者。 (1) 僅受內壓之圓周方向應力(縱向接頭)之計算厚度, tP5.0RPatP5.0100RPa 但, P 0.4aP 40a時,得以下列公式計算, t R(a/Pe 1) t R(a100/Pe 1) (2) 僅受有內壓及其他機械載重,其軸方向膜應力在被考慮斷面上作動時,該軸方向應力(圓周接頭)之計算厚 度,可由以下 (a)及 (b)所求值中取較大者。 (a) F 為正,且大於 0.5PR 0.5 PR/100時,取 F 之最大正值,以下
9、列公式計算。 tP5.0KFPR5.0atP5.0K100F100PR5.0a 此處之 K 及 F 參考第 3.2.1.2(2)(a)節。 (b) F 為負時,取 F 之最大負值,以下列公式計算。 tcF式中之 F 參考第 3.2.1.2(2)(a)節。此外,c求法同第 3.2.1.2(2)(a)節。 4 CNS 9789, B 5085 3.3 球形胴體:球形胴體之計算厚度,依下列各項規定。 3.3.1 設計法 (1):球形胴體之計算厚度,可依下列 (1)及 (2)所求值中,取較大者。 (1) 受內壓作用之球形胴體,其計算厚度,依下列公式計算。 (a) P 0.665a P 66.5a 時,
10、 內徑基準 tP2.02RPatP2.0200RPa 外徑基準 tP8.02RPatP8.0200RPa (b) P 0.665a P 66.5a 時, 內徑基準 t R(3Y 1) 外徑基準 t R0(13Y1) 此處, YP2)P(2aa 1 YP200)P100(2aa (2) 受有內壓及其他機械載重,其子午線方向膜應力在被考慮斷 面上作用時,其計算厚度可依下列 (a)及 (b)所求值中,取較大值。 (a) F 為正值且大於 0.5 PR0.5PR/100時,取 F 之最大值,併依下式計算。 taaKFP2.0 K2RPtaaKFP2.0 K200RP 式中之 F 請參照第 3.2.1.
11、2(2)(a)節式,但在球形胴體,則依下式計算。 F2m22mBsin1R2Wsin1RM:為圖 1 中所示角度 (度 ) 此外 MB, W, Rm及 K,可參考第 3.2.1.2(2)(a)節。 (b) F 為負值時,以 F 之最大負值,依下列公式計算。 tcF此處, F 如 (a)同。 又,c與第 3.2.1.2(2)(b)節同,但c,如係對二軸方向無壓縮應力作用時,則視同與球形胴體相同之內半徑 (R)及同厚度 (t)之圓筒形胴體與第 3.2.1.2(2)(b)節相同方法計算之。 3.3.2 設計法 (2):球形胴體之計算厚度,依下列 (1)及 (2)所求值中,取其最大值。 (1) 僅受內
12、壓作用之球形胴體之計算厚度,依下列規定。 tP25.0PR5.0atP25.0100PR5.0a 但, P 0.4a P 40a時,得以下列公式計算。 t R(a/P5.0e 1) t R(a100/P5.0e 1) (2) 受有內壓及其他機械性載重,考慮子午線方向之膜應力,作用於斷面時 5 CNS 9789, B 5085 之計算厚度,以下列 (a)及 (b)所求值中,取較大者 (a) F 為正值時,依下列公式求最大正值。 此處, F 依 3.3.1(2), K 則依 3.3.1.2(a)。 (b) F 為負值時,依 3.3.1(2)(b)計算之, 但 1 圖 1 球形胴體之角度 3.4 圓
13、錐形胴體 3.4.1 圓錐形胴體之形狀及連接部位之條件。 (1) 在圓錐形胴體之大直徑端部分,可使用合於第 4 節所規定之半球形、半橢圓錐形、碟形端板之一或是在端部有彎緣之圓錐形端板來組合。 (2) 連接於圓錐形胴體上之端板或圓筒形胴體必須在同一中心軸上。 (3) 接合處應為對頭熔接,且不得低於圓錐形胴體或圓筒形胴體之厚度,其內外面並須加工平滑。 (4) 與圓錐形胴體板厚不同之組合時,使在接頭部分斜度,應接近較薄構材之厚度。 3.4.2 設計法 (1):圓錐形胴體之計算厚度,依下列規定。 3.4.2.1 圓錐形胴體:圓錐形胴體之計算厚 度,可由以下 (1)及 (2)中所求值,取較大之值。 (1
14、) 中低面受壓之圓錐形胴體之計算厚度,依下列公式計算。 P 0.385 P 38.5a t)P6.0 (RPat)P6.0100 (RPa 式中, Ra:垂直於圓錐形之內半徑 (mm)(參考圖 2) R:由圓錐形胴體內表面一點與該點引出法線和胴體中心軸相交點之距離(即法線方向內半徑) (mm) RcosRa:圓錐形胴體之半頂角 (度 ) 6 CNS 9789, B 5085 圖 2 圓錐形胴體之符號 (2) 受內壓及其他機械性載重, 考慮子午線方向膜應力作用於斷面時之計算厚度,以下列 (a)及 (b)所述值中,取甚大者。 (a) F 為正值且大於 0.5 PR0.5 PR/100時之計算厚度依
15、下列公式所求值中,取最大值。 taaKFP6.0 KPR5.0taaKFP6.0 K100PR5.0 式中, F:可參考第 3.2.1.2(2)(a)節。如為圓錐形胴體,則依下式計算。 F2m32mBcos1R2Wcos1RM MB, W, Rm及 K:可參考第 3.2.1.2(2)(a)節, ,R 則參考第3.4.2.1(1)節。 (b) F 為負時,依下式計算取最大負值, tcF式中之 F 參考 (a),c 則參考第 3.2.1.2(2)(b)節。但c 將圓錐形胴體之內半徑 (R)當作相同內半徑之圓錐形胴體,同樣參考第 3.2.1.2(2)(b)節求出。 3.4.2.2 大直徑端 (1)
16、於大直徑端無彎緣時:圓錐形胴體之半頂角必須在 30以下。 7 CNS 9789, B 5085 圖 3 於大直徑端無彎緣 (a) 半頂角值,如在表 1 中 P/X 值所對應於角度之值以下時 (1),得不裝設補強材。圓 錐形胴體及圓筒形胴體之厚度,請分別參考第 3.4.2.1 節及第 3.2.1 節之規定。 (b) 半頂角值如大於表 1 中 P/X 值所對應之角度1(1)時,應裝置補強材。 表 1 於大直徑端是否應該補強材之判定 P/x P/100x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0.009以上1(度 ) 11 15 18 21 2
17、3 25 27 28.5 30 備考:表列值之中間值可由比例法求之。 (c) 補強材之最小斷面積可依下列計算。 AYL tan)1(X2WPR12L AYL tan)1(X200WPR12L 式中, AYL:補強材必要之最小斷面積 (mm2) ac:在圓錐形 胴體設計溫度下之容許基本應力 (N/mm2) kgf/mm2 ar:在補強材設計溫度下之容許基本應力 (N/mm2) kgf/mm2 as:圓筒形胴體設計 溫度下之容許基本應力 (N/mm2) kgf/mm2 RL:在大直徑端部之圓筒形胴體內半徑 (mm) 1:是否須在大直徑端加補強材所示之角度 (度 )(參考表 1) Es:在圓筒形胴體
18、設計溫度下之縱 彈性係數 (N/mm2) kgf/內外面均予以修飾平滑 mm2 8 CNS 9789, B 5085 Ec:在圓錐形胴體設計溫度 下之縱彈性係數 (N/mm2) kgf/mm2 Er:在補強材設計溫度下之縱 彈性係數 (N/mm2) kgf/mm2 1:圓筒形胴體之熔接接頭品質係數,壓縮時,對於對接接頭取 1.0。 2:圓錐形胴體之熔接接頭品質係數,壓縮時,對於對接接頭取 1.0。 X:為連接部分之強度係數,如下所示。 as1 及ac2 兩者中,取較小值 (N/mm2) kgf/mm2 Y:係連接部分之強度係數,如下所示。 asEs及acEc兩者中,取較大值 (N2/mm4)
19、kgf2/mm4 W:補強材及連接續部之強度係數,可由下式求出。 補強材不需要時取 W=1 補強材需要時 WRarEY、但 W1 時 又 W 值未滿 1.0 時,以取 W=1.0 計算。 (d) 由圓筒形胴體及圓錐形胴體之實際厚度 ,除去腐蝕容度後所得厚度,若較各個計算厚度大時,可由下 式求得之面積,當作補強材併計入必要之斷面積。 Ae 4te LLtR 式中, Ae:由多餘厚度之面積中,可當作補強材計算之斷面積。 te: (tL t)及 (tc t/cos )兩者中較小之值。 (mm) t:大直徑端之圓筒形胴體計算厚度 (mm)參考第 3.2.1 節之規定。 tL:由大直徑端之圓筒形胴體 實
20、際厚度,除去腐蝕容度後之厚度 (mm) tc:由大直徑端之圓錐形胴體實際厚度,除去腐 蝕容度後之厚度 (mm) (e) 補強材之有效範圍: (1)之 (c)及 (d)之情況下,補強材之斷面積中,補強之有效範圍應為由圓錐形胴體與圓筒形 胴體之連接部開始,沿外表面所測得之各距離範圍在LLtR 以內;並且,補強材面積之形心應在由連接部中心開始 0.5LLtR 之距離以內。 9 CNS 9789, B 5085 圖 4 大直徑端之補強材有效範圍 (2) 在大直徑端應設置有彎緣時:圓錐形胴體之半 頂角超過 30時,在大直徑端必須設置彎緣。大直徑端部之厚度參考第 4.4.1(2)節之規定。 3.4.2.3
21、 小直徑端:對小直徑端不設置彎緣,而圓錐形胴體之半頂角在 30以下時,依下列 (a) (e)之規定。值超過 30而在 60以下時,得依第 3.4.3.3 (2)節之規定。 圖 5 小直徑端無彎緣時 (a) 半頂角若在表時,不裝設補強材亦可。圓錐形胴體及別參考第(b) 半頂角若超過表時,則必須裝設補強材。補強材內外面均須修飾平滑tc2 中 P/X 值所對應角度2之值以下(2)圓筒形胴體之厚度請個3.4.2(1)節及第 3.2.1 節之規定。 2 中 P/X 值所對應角度2之值(2)ts Rs 10 CNS 9789, B 5085 表 2 在小直徑端是否應設補強材之判定 P/x P/100x 0
22、.002 0.005 0.010 0.02 0.04 0.08 0.10 0.125以上 2(度 ) 4 6 9 12.5 17.5 24 27 30 備考:表列值之中間值可由比例法求之。 (c) 補強材之最小必要斷面積,依下列公式計算。 AYS tan)1(x2wPR22S AYS tan)1(x200wPR22S 式中, AYS:補強材之最小必要斷面積 (mm2) RS:小直徑端之圓筒形胴體內半徑 (mm) 2:在小直徑端是否應加補強材之判別角度 (度 )(參考表2) ac, ar, as, Es, Ec, Er, 1, 2, x, y 及 w 請參考第3.4.1.2 (1)(c)節之規定
23、。 (d) 圓錐形胴體及圓筒形胴體之計算厚度, 若較各個計算厚度大時,可由下式求得之面積,當作補強材併計入必要之斷面積中。 Ae mSStR (tc t)/cos ) (ts t) 式中, Ae :多餘厚度之面積中,可作為補強材計入之斷面積 (mm2) m :取以下兩者中較小之值 ttscos(2)及 t)cos(cost2c t :小直徑端之圓筒形胴體計算厚度 (mm)參考第 3.2.1 節。 ts:小直徑端之圓筒形胴體厚度 (mm) tc :小直徑端之圓錐形胴體厚度 (mm) (e) 補強材之有效範圍:第 3.4.1.3 節之 (c)及 (d)情況,其補強材之斷面積中,作為補強之有效範圍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NS97892005SHELLANDHEADOFPRESSUREVESSELS 压力容器 胴体 PDF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64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