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10018-2008 Resistance to ozone cracking of rubber vulcanized or thermoplatic (Methods of test for static and dynamic strain)《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性试验法(静态及动态应变试验)》.pdf
《CNS 10018-2008 Resistance to ozone cracking of rubber vulcanized or thermoplatic (Methods of test for static and dynamic strain)《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性试验法(静态及动态应变试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S 10018-2008 Resistance to ozone cracking of rubber vulcanized or thermoplatic (Methods of test for static and dynamic strain)《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性试验法(静态及动态应变试验)》.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 印月971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號 ICS 83.060 K6746 10018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722月11日 971月14日 (共16頁)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耐臭氧龜裂性試驗法(靜態及動態應變試驗) Resistance to ozone cracking of rubber, vulcanized or thermoplastic (Methods of test for static and dynamic strain) 1. 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 (以下簡稱橡膠 )在靜態或動態拉伸應變下,暴露
2、於含有限定臭氧濃度之空氣及在排除陽光直射影響之限定溫度狀況時之耐龜裂性試驗法。 2. 用語釋義 (1) 臨界應變 (threshold strain):橡膠在指定溫度暴露於含有指 定臭氧濃度之空氣中,經暴露指定期間後無臭氧龜裂發生之最大拉伸應變。 (2) 界限應變 (limiting threshold strain):橡膠發生臭氧龜裂所需時間顯著增加並可變為幾乎無限長時之最大拉伸應變。 (3) 動態應變 (dynamic strain):在某選定之再現率或頻 率隨時間呈正弦波狀變化之應變 (通常為拉伸應變 )。 備考:最大應變及再現率係用於敘述動態應變條件。 3. 原理:試片在靜態拉伸應變、
3、連續動態應變或動態和靜態應變之交替期間下,在恆定溫度之試驗容器內,暴露於含固定臭氧濃度環境中,對試片作定期之龜裂檢視。 對於臭氧濃度及暴露溫度之擇定值,有 3 種可供選擇之評估步驟,分別敘述如下: (1) 在指定之靜態應變、動態應變或靜態 和動態應變之交替下,經暴露固定期間後測定有無龜裂。必要時,進一步予以評估其龜裂等級。 (2) 在任何指定之靜態應變、動態應變或 靜態和動態應變之交替下,測定首先出現龜裂之時間。 (3) 測定任何指定暴露期間之臨界應變 (僅適用於靜態拉伸應變試驗 )。 4. 裝置 (參照圖 1) 警告: 須注意臭氧之劇毒性。因此宜致力於減少工作者在工作時間全程之暴露。建議周遭
4、環境之每一百萬分空氣中之臭氧濃度 0.1 分為絕對最大濃度,惟其間最大平均濃度宜明顯更低。除非使用全密閉系統,建議設置排氣孔以除去含臭氧之空氣。 4.1 試驗容器:試驗容器應為密閉、遮光之容器,熱控至試驗溫度之 2以內,由不易分解臭氧之材料 (例如鋁 )內襯所構成。容器之尺度應符合第 4.5 節之要求。容器可設置一個視窗以檢視試片表面 。另可裝置一個檢視燈,惟檢視燈除檢視需要外,其他全部時間均應予以關熄。 2 CNS 10018, K 6746 圖 1 試驗裝置示意圖 圖例 1. 試驗容器 6. 循環風扇 2. 至臭氧濃度量測裝置 7. 臭氧發生裝置 3. 純化管柱 8. 熱交換器 4. 流量
5、計 9. 溫度指示器 5. 調節器 4.2 臭氧化空氣之來源:為避免臭氧濃度之誤差,臭氧化空氣應避免有氮氧化物。 因此應使用下列裝置項目中之任一種。 (1) 紫外線燈 (2) 無聲放電管 當採用無聲放電管時,為避免氮氧 化物之生成,須使用氧氣以取代空氣。經臭氧化之氧氣或空氣隨後可用空氣予 以稀釋,以獲得所需要的臭氧濃度。用以發生臭氧或稀釋之空氣,首先使其通 過活性碳予以純化,並應去除可能影響臭氧濃度、臭氧濃度之評估或試片龜裂之任何污染物。 臭氧化空氣來源之溫度應保持在 2以內之恆溫。 臭氧化空氣自其來源先經由熱交換 器以調節其溫度至試驗所需者,並應調節至規定之相對濕度 (參照第 7.3 節 )
6、,然後供給到試驗容器內。 4.3 臭氧濃度調節裝置:當使用紫外線燈 時,生成之臭氧濃度可由調節燈管之供應電壓、輸入氣體或稀釋空氣之流率或將紫外線燈管遮蔽一部分加以控制。 當使用無聲放電管時,生成之臭氧 濃度可由調節發生器之供應電壓、電極之大小、氧氣或稀釋空氣之流率加以控 制。也可採用臭氧化空氣之二段稀釋方式。調節之原則應為可維持臭氧濃度在第 7.1 節所指定之許可差以內。 此外,為放置或檢查試片而每次打開試驗容器後,臭氧濃度應於 30 分鐘以內恢復到試驗濃度。進入試驗容器之臭氧濃度,應絕對不超過試驗所規定之濃度。 3 CNS 10018, K 6746 備考:可手動或自動施行是項調整。 4.4
7、 臭氧濃度量測裝置:臭氧濃度量測裝 置包括自試驗容器內鄰近試片之臭氧化空氣取樣裝置及估計臭氧含量裝置兩部 分。參考及測定臭氧濃度之替代方法參閱附錄 3。 4.5 氣體流量調節裝置:氣體流量調節裝 置應為能夠調節試驗容器內臭氧化空氣之平均流速 (自試驗容器內測得 之氣體流率除以垂直於氣流之試驗容器有效截面積計算 )至不少於 8 mm/s,最好為 12 16 mm/s。以比較為目的之試驗,速度之變化應不超過 10 %。 氣體流率係臭氧化空氣在單位時間 內之容積產量,且此項氣體流率應充分高以防止試驗容器內之臭氧濃度由於試 片之臭氧分解而持續顯著減少。臭氧分解率會依所用橡膠、試驗條件及其他試 驗細節而
8、不同。通常試片之暴露表面積對氣體流率之比不宜超過 12 s/m(參閱備考 1)。然而此比例數值並非夠低。有疑慮時,宜以實驗檢查此分解效果。必 要時,減少試片面積。可使用擴散篩或同等之裝置以幫助進入氣體與容器內的氣體徹底混合。 為調節容器內臭氧濃度及排除由試 片產生之揮發性成分影響,可用空氣循環裝置導入新鮮空氣。 若需要高流速時,可在容器內安裝一具風扇以升高臭氧化空氣之速度至 (600100) mm/s。如有此情形,須於試驗報告予以敘明。 備考 1. 比例係以每公尺之秒數 (s/m)表示,乃試片表面積 (m2)除以流量率 (m3/s)而得。 2. 如果使用不同的臭氧化空氣,可能獲得不同之結果。
9、4.6 靜態應變試驗之試片安裝:試片之安 裝裝置應具備夾具,使每片試片之長軸大致上平行於氣體流動方向之方式,將 試片保持在所需之伸長率並使其兩邊與臭氧化空氣接觸。該夾具應以不易分解臭氧之材料 (例如鋁 )製成。 為平衡在容器內不同部位之不同臭 氧濃度影響效能,建議在試驗容器內設置安裝機械式之旋轉架,並在該旋轉架 上安裝試片夾具或試片保持框。適當之旋轉架之一例為在試片和氣體流動成直角之平面以 20 25 mm/s 之速度移動,且每個試片連續地循相同的路徑,因而每 8 12 分鐘通過試驗容器內同一位置,而且經試片所掠過之面積 (圖 2 斜線部分 )至少為試驗容器有用截面積之 40%。 4 CNS
10、10018, K 6746 圖 2 試片之軌跡及其掃描區 (斜線部分 ) 4.7 動態應變試驗之試片安裝:裝置應由不易分解臭氧之材料 (例如鋁 )構成。 其基本特色為備有固定部分以將每 一試片之一端保持在固定位置上,及雖然相似但可保持每一試片另一端之往復 行動部分。往復行動部分之行程,應為在兩夾具間之最初、最 小距離時不產生應變 (零應變 )而在最大距離時賦與規定之最大應變。 往復行動部分之移動應為直線且朝 每對相反夾具之共同中心線方向。上下夾具之動應平面在動作,自始至終應維持彼此平行。 啟動往復行動部分之偏心輪應由恆速馬達驅動以產生 (0.5 0.025)Hz 之頻率。必要時,可設置一具計時
11、器,以便在 一段期間動態應變後使裝置停止,並在靜止期後重新啟動裝置。 夾具應將試片挾持牢固,不致有任 何滑動或撕裂,且應能調整試片以保證正確的插入。 每一試片應以其兩邊與臭氧化空氣 接觸,且保持試片之長軸大致上與氣流方向平行。 5. 試片 5.1 通則:標準試片應依第 5.2 節或第 5.3 節之規定。 試片應由模壓橡膠板截取,若經要求,依 CNS 15101橡膠物理試驗用試片之製備及調節之一般程序由加工 產品截取。試片應具有未損傷之試驗表面;不應對被切傷或被打磨之表面評估 其抗臭氧性。不同材料間之比較,僅由相同方法相似加工產製之表面評定時始有效。 對於每一組試驗條件,至少應採用 3 個試片。
12、 備考 1. 試驗橡膠板建議在高度磨光之兩張鋁箔間模壓,而該鋁箔遺留在橡膠板上直至試片被備妥為止。此項操作提供對處理時之防護並在試驗時有新5 CNS 10018, K 6746 鮮表面。 2. 試片於幾個不同應變之靜態應變試驗可改用環狀試片,以產生連續的伸長幅度。此替代方法所得結果與用於測定臨界應變標準試片之結果大致相等。也可改用長方形試片,將其彎成線圈形 (loop)以在同一試片上產生連續的伸長幅度。 5.2 寬試片:此試片應由寬度不小於 10 mm,厚度 (2.0 0.2)mm 及在伸長前兩夾具間之長度不小於 40 mm 之長條所組成。 夾具所挾持試片之兩端可用抗臭氧 漆防護。當選擇漆時應
13、注意確保所用溶劑不使橡膠有可察覺之膨脹。不可使用 矽氧油當溶劑。另一種選擇是於試片兩端套上扣具,使其在被拉伸時不致產生 過度之應力集中,因而在暴露於臭氧時於夾緊處斷裂。 5.3 窄試片:應為寬度 (2.0 0.2)mm,厚度 (2.0 0.2)mm 及長度 50 mm 之長條,另兩端為 6.5 mm 見方之試片 (參閱圖 3)。此試片不得用於第 8.2 節步驟 A 之試驗。 備考: 依 CNS 3553硫化橡膠拉伸試驗法所規定之啞鈴狀試片亦可使用。 圖 3 窄試片 單位: mm 6. 狀態調節 6.1 拉伸變形前之試片狀態調節:對於所 有試驗,試片之硫化與拉伸應變間之最短時間應為 16 小時。
14、 對於非產品試驗,試片之硫化與拉伸應變間之最久時間應為 4 星期。 對於產品試驗,試片之硫化與拉伸應變間之時間應儘可能不超過 3 個月。在其他的狀況,產品經顧客收到日期之 2 個月內應予以試驗。 試片及試驗橡膠板在硫化和置入試 驗容器間之時間應不得與不同成分之橡膠接觸。此乃防止可影響臭氧龜裂成長 之添加物,諸如抗氧化劑,藉擴散自一種橡膠遷移至鄰近橡膠之必要措施。 建議在不同成分之試片間放置鋁箔,其他防止添加物遷移方法亦可採用。 樣品及試片在硫化與試驗期間應儲 存於陰涼,及基本上在無臭氧之環境中;儲存溫度應為 標準實驗室溫度 (參閱 CNS 15101),但經控制之其他溫度如適合特殊應用時亦可被
15、使用。對產品應儘可能採用相同的儲存條件。對於意欲作比較6 CNS 10018, K 6746 之評估時,儲存時間及各種條件應該相同。 對於熱塑性橡膠在模壓後立即施行狀態調節及儲存。 6.2 拉伸變形後之試片狀態調節 (僅對靜態拉伸應變試驗 ):試片經拉伸後應在無臭氧之環境且陰涼處,作 48 96 小時之狀態調節;此狀態調節之溫度應為標準實驗室溫度 (參閱 CNS 15101),但其他溫度如適合於特殊應用時亦可被應用。在狀態調節期間試片不可被觸摸或任何干 擾。對於意欲作比較試驗時,狀態調節時間及溫度應該相同。 7. 試驗條件 7.1 臭氧濃度:試驗應在下列臭氧濃度,以十億分容量空氣中之幾分容量臭
16、氧 (ppb)及一百個百萬分之多少分 (pphm)(在括弧中 )表示 (參閱備考 1),擇其中之一種施行。 (250 50) ppb (25 5) pphm (500 50) ppb (50 5) pphm (1000 100) ppb (100 10) pphm (2000 200) ppb (200 20) pphm 除另有規定外,試驗應在 (500 50)ppb (50 5)pphm)之臭氧濃度施行。如果已知橡膠將被用於低臭氧濃度環境而需要做較低濃度之試驗時,建議採用 (25050)ppb (25 5)pphm)之臭氧濃度。又若試驗耐高臭氧性之聚合物時,則建議採用之臭氧濃度為 (1000
17、 100)ppb (100 10)pphm或 (2000 200)ppb (20020)pphm。 備考 1. ppb 乃大氣污染物之環境科學所使用單位,而 pphm 為橡膠工業中臭氧濃度之慣用單位。 2. 不同之大氣壓力被認為可影響有效的臭氧濃度,因此當以容量之十億分中之多少分 (ppb)或 1 百個百萬分之多少分 (pphm)表示臭氧濃度時,試驗結果可能受到影響。如以臭氧之分壓,即微巴斯卡 (mPa, millipascal)表示臭氧化空氣中之臭氧含量,並在恆定之臭氧分壓做比較時,即可將此影響加以消除。在大氣壓及溫度 (101 kPa, 0 )之下, 10 ppb 之臭氧濃度相當於 (1.
18、01 mPa)之臭氧分壓。參閱附錄 3。 7.2 溫度:較適合之試驗溫度為 (40 2)。其他溫度,諸如 (30 2)或 (23 2),如具預期使用環 境之代表性時,可被採用,但所得結果與在 (40 2)所得之結果不同。 備考: 對於在可能遭遇顯著溫度變化之應用時,建議採用涵蓋使用範圍之兩種以上溫度。 7.3 相對濕度:臭氧化空氣之相對濕度在試驗溫度下正常應不超過 65%。 非常高的濕度能影響結果;若適合 時,對於打算在潮濕的氣候使用之產品,試驗應在 80 90 % RH 範圍(如此相對濕度範圍為可行時)內施行。 7.4 最大伸長率:試驗一般應採用下列之一個以上拉伸應變水準施行。 (5 1)%
19、, (10 1) %, (15 2) %, (20 2) %, (25 2) %, (30 2) %, (40 2) %, (50 2) %, (60 2) %, (80 2) %。 7 CNS 10018, K 6746 備考:所採用之伸長率宜與該等預期使用者相似。 8. 靜態應變試驗 8.1 通則:調節臭氧化氣體之流率、溫度 及其所需之臭氧濃度並將經過適當狀態調節且經拉伸應變後之試片放入試驗容 器。在所需要之水準保持試驗條件。以約7 倍之放大鏡和試片在檢查時間用適當之燈源 照亮下定期檢查試片之龜裂生成。放大鏡可裝在試驗容器壁之窗框上,也可將試片同夾具於試驗容器中短暫移出。當進行檢查時試片不
20、 得被處理或對任何東西敲打。受到切割或打磨之表面龜裂應忽視。 下列為三種可供選擇之試片暴露方式。 8.2 步驟 A:除另有規定外,拉伸試片使伸長率為 20%,依第 6.2 節將拉伸之試片作狀態調節並於試驗容器內經放置 72 小時後檢查其龜裂之生成(其他之伸長率及其他之暴露期間可能在適當之材料規格中指定)。 8.3 步驟 B:依第 7.4 節所指定之一種以上伸長率將試片拉伸,並依第 6.2 節予以狀態調節。如果僅採用一種伸長率時,除另有規定外,此伸長率應為 20%。經 2 h、4 h、 8 h、 24 h、 48 h、 72 h 及 96 h,必要時,在其後之適當時間間隔在試驗容器內檢查試片並記
21、錄每種伸長率之最初龜裂出現之時間。 8.4 步驟 C:以不少於第 7.4 節所指定之四種伸長率將試片拉伸並依第 6.2 節予以狀態調節。經 2 h、 4 h、 8 h、 24 h、 72 h 及 96 h,必要時,在其後之適當時間間隔在試驗容器內檢查試片並記錄每種 伸長率最初龜裂出現之時間,因此臨界應變得以評估。 9. 動態應變試驗 9.1 通則:調節臭氧化氣體之流率和溫度 及其臭氧濃度至所需要者。將安裝在零應變之每一試片放進動態試驗裝置內, 並由移動裝置之往復行動部分以調節夾具間之最大行程至獲得所需之最大伸長 率。移動往復行動部分至最小行程之位置並檢查試片是否恢復到零應變。 放入試驗容器後,
22、啟動動態試驗裝置。保持試驗條件在所需要之水準。在試驗期間對夾具間之最小及最大行程應不作 調節。因此,試片因永久變形所引起之零應變及最大應變之改變不予調整。 試片保持在最大伸長率時定期停止試驗裝置,並以約 7 倍之放大鏡檢視龜裂之成長,在試驗時間用經適當安排之 光源照亮試片。放大鏡可被安裝在試驗容器壁之窗框上,也可將試片連同夾具 從試驗容器中短暫移出。當進行檢視時,試片不得被處理或被碰撞。 應忽略被切割或打磨表面之龜裂。 動態暴露可被允許之基本類型有兩種 連續的或斷續的。在第一類型,試片在零和最大應變間連續地循環,而在第二類型,動態循環期與靜態應變暴露期交替。 9.2 連續的動態暴露 8 CNS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NS100182008RESISTANCETOOZONECRACKINGOFRUBBERVULCANIZEDORTHERMOPLATICMETHODSOFTESTFORSTATICANDDYNAMICSTRAIN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629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