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试卷]经济师中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通信产业发展概述)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财经类试卷]经济师中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通信产业发展概述)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类试卷]经济师中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通信产业发展概述)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经济师中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通信产业发展概述)模拟试卷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相对于三次产业分类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增加了( )。(A)工业(B)农业(C)信息业(D)服务业2 在国民经济产业划分方法中,能够体现马克思理论的是( )。(A)两部门划分法(B)三次产业划分法(C)四次产业划分法(D)国际标准划分法3 当前为世界广泛采用的产业划分方法是( )。(A)两部门划分法(B)三次产业分类法(C)国际标准分类法(D)国家标准化分类法4 按三次产业分类法,下列各项属于第一产业的是( )。(A)矿业(B)采掘业(C)畜牧业(D)金融业5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 2003 年印发的三次产
2、业划分规定的通知,下列各项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通信产业(B)批发和零售业(C)金融业(D)农业6 规模经济性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特征: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范围内,企业单位成本随着 ( )的扩大而减少。(A)劳动投入(B)生产规模(C)要素投入(D)产品种类7 下列各项不属于通信业产业经济特征的是( )。(A)规模经济性(B)网络的外部性(C)范围经济性(D)内部经济性8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投入量与产出量同时增加,当投入量的增加率为 30,而产出量的增加率为 15时,称为( )。(A)规模经济效益增加(B)规模经济效益为零(C)规模经济效益减少(D)规模经济效益不变9 由于通信产业具有规
3、模经济性这一特点,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 )。(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确定10 在电信网中,网络的效益随着话用户数的增加而递增,同时用户的收益增加。这反映了通信产业的( )。(A)产品的服务性(B)范围经济性(C)生产的网络性(D)网络的外部性11 范围经济是指当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_的时候,平均成本_的一种经济现象。( )(A)扩大;上升(B)扩大;下降(C)缩小;上升(D)缩小;下降12 在范围经济的情况下,联合成本( )各自的单独成本之和。(A)高于(B)低于(C)等于(D)独立于13 利用一个综合电信物理网络传送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这表现了通
4、信的 ( )。(A)产品的服务性(B)范围经济性(C)生产的网络性(D)网络的外部性14 “全程全网、联合作业” 这句话体现了通信产业的 ( )经济特征。(A)规模经济性(B)网络的外部性(C)生产的网络性(D)范围经济性15 通信行业在信息社会处于基础设施地位,其存在基础是( )。(A)通信科学技术(B)通信服务客户群(C)国家政策对通信产业的支持(D)通信产业提供通信服务的物理网16 通信行业向社会主要提供( )。(A)服务(B)商品(C)器材(D)理念17 由通信服务的无形性和不可分离性决定的通信服务的特性是( )。(A)差异性(B)同质性(C)不可储存性(D)无所有权转移18 下列各项
5、不属于通信产业融合趋势的是( )。(A)行业融合(B)网络融合(C)业务融合(D)设备供应行业融合19 “信息化”的概念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 )。(A)美国(B)中国(C)英国(D)日本20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信息及信息通信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活动效率的过程是( )。(A)企业信息化(B)产业信息化(C)国民经济信息化(D)社会信息化21 应用劳动力结构法测量社会信息化程度,需要通过测算( )在总劳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来判断。(A)主导产业就业人口(B)工业产业就业人口(C)信息产业就业人口(D)农业产业就业人口22 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方法侧重于从衡量社会的信息量
6、和( )方面来反映社会信息化程度。(A)信息质量(B)信息装备率(C)信息系数(D)信息能力23 下列各项不属于信息装备率指标的是( )。(A)电话机普及率(B)电视机普及率(C)每万人计算机台数(D)传真机普及率24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是( )首次提出的。(A)1992 年美围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B) 1994 年韩国政府情报通信部的工作计划(C) 2000 年日本总务省会议(D)2001 年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工作会议二、多项选择题25 三次产业分类法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一产业包括( )。(A)种植业(B)畜牧业(C)狩猎业(D)林业(E)工业2
7、6 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的第二产业包括( )。(A)农业(B)制造业(C)采掘业(D)矿业(E)建筑业27 下列各项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运输业(B)商业贸易(C)金融业(D)旅游业(E)渔业28 下列各项属于通信产业经济特征的有( )。(A)规模经济性(B)网络的外部性(C)范围经济性(D)普遍服务性(E)生产的网络性29 规模经济性的特征包括( )。(A)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B)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C)普及率高(D)认同性高(E)规模经济性可以无限增大30 下列各项能够体现通信产业范围经济性的有( )。(A)随着产量的提高,单位成本逐渐降低(B)随着话机普及
8、率的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逐渐降低(C)邮政网络利用网络、网点、人员优势,开办多种业务,也会相应降低每一类业务的成本(D)一个综合电信物理网络传送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有利于降低成本(E)一个网络产业不仅要具备物理网络,同时必须配备相应的标准、协议等31 关于通信产业经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自然垄断特性是通信业的基本特性(B)通信产业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C)利用一个综合电信物理网络传送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肯定比独立建网分别提供各种业务的网络成本低(D)利用网络、网点、人员优势,开办多种业务,也会相应降低每一类业务的成本(E)通信行业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服务
9、而不是商品32 通信产业的分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为( )。(A)电信行业、计算机行业趋向分化(B)网络与业务趋于分裂人化(C)业务趋于细分,市场走向细分(D)标准开放,设备供应行业走向分化(E)周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趋于分化33 信息化的层次主要包括( )。(A)企业信息化(B)产业信息化(C)行业信息化(D)国民经济信息化(E)社会信息化34 采用信息化指数方法测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信息化程度,需要测算的主要指标有 ( )。(A)信息量(B)信息化程度(C)信息主体水平(D)信息装备率(E)信息系数35 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 )。(A)信息高速通道(B)信息资源(C)信息处理与控制(D
10、)信息服务对象(E)信息主体三、案例分析题35 日本于二战后迅速崛起,仅用了 25 年时间便进入了信息社会,下图为日本信息化指数的结构模型。36 信息化指数方法最早是由( )提出的。(A)萨米尔.芬勒.布若斯.摩尔斯(B)贝尔(C)仙农(D)小松峙清介37 据图可知,日本信息化指数方法包括( )。(A)信息量(B)信息装备率(C)信息主体水平(D)信息系数38 由图可知,信息量指数中信息量的五方面内容大体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 )。(A)信息使用量(B)信息化程度(C)信息装备程度(D)信息系数的情况39 第三产业是形成信息的主体产业,所以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越_,信息化指数就越_。( )
11、(A)大;低(B)大;高(C)小;高(D)大;难以确定40 信息化指数方法的优点包括( )。(A)参数多(B)指标统计比较方便(C)计算简单(D)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对比性40 某国 2008 年有关信息化指数的各项指数分别是:人均年使用函件数 434,人均年通话次数 325,每万人年报纸期发数 64,每万人书籍销售点数为 158,每平方公里人口数 9,电话普及率 655,电视机普及率 317,每万人计算机台数 1576,个人消费中杂费所占百分比 162,第三产业占总就业人口百分数 149,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 460。41 该国 2008 年的信息量指数为( )。(A)98(B) 128(C)
12、 168(D)19842 该国 2008 年的信息装备率指数为( )。(A)98(B) 501(C) 849(D)93843 该国 2008 年通信主体水平指数为( )。(A)185(B) 305(C) 315(D)34544 该国 2008 年的信息系数指数为( )。(A)84(B) 88(C) 132(D)16245 该国 2008 年的信息化指数为( )。(A)321(B) 328(C) 379(D)342经济师中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通信产业发展概述)模拟试卷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四次产业分类法是指在原有的三次产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
13、产业的基础上增加一项产业,即第四产业信息业。【知识模块】 通信产业发展概述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两部门划分法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划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划分方法,它是以是否形成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来作为划分是否为物质生产部门的标准。【知识模块】 通信产业发展概述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的,后来成为各国研究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产业划分方法。【知识模块】 通信产业发展概述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次产业分类法多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
14、三大类,分别为:第一次产业,即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第二次产业,即加工取白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制造业、采掘业、矿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即从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运输业、仓储业、商业贸易、金融业等。AB 两项属于第二产业,D 项属于第三产业。【知识模块】 通信产业发展概述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第三产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
15、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知识模块】 通信产业发展概述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规模经济性是指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范围内,企业单位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减少,因而其收益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递增的。当生产规模未达到规模经济性的下限或超过了规模经济性的上限时,都不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模块】 通信产业发展概述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通信产业的产业经济特征包括:生产的网络性;产品的服务性;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网络的外部性。【知识模块】 通信产业发展概述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经类 试卷 经济师 中级 邮电 经济 专业知识 实务 通信产业 发展 概述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