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试卷]标准成本计算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财经类试卷]标准成本计算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类试卷]标准成本计算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标准成本计算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1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具体数量上看,正常标准成本应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小于历史平均水平(B)现行标准成本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C)由于基本标准成本不按各期实际修订,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D)从具体数量上看,现行标准成本应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小于历史平均水平2 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数量差异
2、等于实际数量与标准数量的差额,乘以标准价格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A)采购数量(B)入库数量(C)销售数量(D)耗用数量3 若人工效率差异为 3000 元,标准工资率为 6 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 25 元小时,则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为( )元。(A)1000(B) 1250(C) 1200(D)11504 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是( )。(A)理想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现行标准成本(D)基本标准成本5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标准成本系统中,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指预计下年度实际
3、需要支付的材料市价(B)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C)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计算,则不需要制定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D)利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时,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6 下列关于期末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中,错误的是( )。(A)结转成本差异的时间可以是月末,也可以是年末(B)结转本期损益法下,本期差异全部由本期损益负担(C)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期末产成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D)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已销产
4、品成本和存货成本7 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B)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C)材料价格差异(D)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 制定理想标准成本的依据,是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这里所说的理想价格是指( )。(A)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计划期间最低的价格水平(B)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实际期间最低的价格水平(C)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计划期间最高的价格水平(D)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实际期间平均的价格水平9 下列各项中,属于“ 直接人工标准工时 ”组成内容的是 ( )。(A)
5、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10 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成本法处理成本差异的依据是( )。(A)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B)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销货成本与存货成本(C)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D)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11 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B)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发生变化(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根本变化(D)市场变化导致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12 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
6、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的标准成本是( )。(A)现行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理想标准成本(D)基本标准成本13 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标准价格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B)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工时(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D)企业可以在采用机器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时,采用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14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科目的贷方余额表明 ( )。(A)实际分配率与实际工时超过标准分配率与标准工时(B)标准分配率与标准工
7、时超过实际分配率与实际工时(C)标准工时超过实际工时(D)实际工时超过标准工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15 某产品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工时消耗 3 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 5元,固定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为 2 元。本月生产产品 750 件,实际使用工时 2100小时,生产能量为 2430 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 11550 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 5250 元。则下列有关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中,正确的有(
8、)。(A)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 1050 元(B)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750 元(C)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60 元(D)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560 元16 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有(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7 下列关于正常的标准成本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具有现实性(B)需要经常修订(C)具有激励性(D)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18 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形成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A)操作疏忽致废品增加(B)机器或工具不适用造成用料增加(C)供应厂家材料价格
9、提高,迫使降低材料用量(D)紧急订货形成的采购成本增加19 材料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供应厂家价格变动(B)废品、次品率的变动(C)材料质量的变化(D)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变化20 产生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A)企业工资的调整、工资等级的变更(B)奖金和津贴的变更(C)新工人上岗太多(D)作业计划安排不当21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耗用 F 材料。本月购入 F 材料 30000 千克,实际成本每千克 O50 元,本月投产 450 件,领用材料 45500 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 60 元,即每件产品耗用 100 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
10、6 元。假定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A)“材料价格差异 ”账户借方登记金额为 3000 元(B) “材料数量差异” 账户借方登记金额为 300 元(C) “材料价格差异” 账户贷方登记金额为 3000 元(D)“材料数量差异 ”账户贷方登记金额为 300 元22 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有( )。(A)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B)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C)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金额-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D)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 -
11、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23 分别记录各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原则包括( )。(A)对于超支差异,应借记各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有关科目(B)对于各种节约差异,应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各成本差异科目(C) “原材料” 、“ 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D)固定成本差异最好使用三差异法计算并记录24 下列关于正常标准成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应大于理想的标准成本(B)应小于历史平均水平(C)实施以后实际成本极有可能产生顺差(D)制定时不考虑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三、计算分析题要求列出计算步骤,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百分数、概率和现值系数精确到万分之一。在答
12、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5 蓝天服装厂对各项产品均建立标准成本制度,本年度男式衬衫每件的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的资料如下:假定该厂在本会计期间共生产衬衫 4800 件,没有原材料存货及在产品存货,其成本差异总额为 576 元。要求:分析计算上述成本差异 576 元的构成情况。25 甲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核算产品成本,期末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 处理成本差异。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在产品成本按照约当产量法计算,约当产量系数为 05。月初结存原材料 20000 千克;本月购人原材料 32000 千克,其实际成本为 20000 元;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 48000 千克
13、。本月消耗实际工时 1500 小时,实际工资额为 12600 元。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6450 元,固定制造费用为 1020 元。本月月初在产品数量为 60 件,本月投产数量为 250 件,本月完工入库数量为 200 件,本月销售 100 件(期初产成品数量为零)。甲公司对该产品的产能为 1520 小时月。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26 计算变动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27 计算固定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采用三因素法)。28 分别计算期末在产品和期末产成品的标准成本。四、综合题要求列出计算步骤,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百分数、概率和现值系数精确到万分之一。在答题
14、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8 ABC 公司甲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费用。2010 年 4 月份,甲产品生产完工 1000 件,本月投产 900 件。月初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 600 件,第二道工序 600 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 700 件,第二道工序 400 件。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单位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定额为 40 千克。(2)甲产品标准工时定额为 50 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为 40 小时;第二道工序为 10小时。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本工序部分)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 60计算,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本工序
15、部分)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 50计算。(3)材料的标准价格为 10 元千克,标准工资率为 8 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 5 元小时。(4)假设该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相结合的方式计算产品成本。(5)本月购入原材料 100000 千克,材料的实际价格为 12 元千克,本月生产产品实际领用 38000 千克;本月实际使用直接人工 40000 小时,实际支付工资 400000元;本月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 240000 元。要求:29 计算甲产品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30 计算甲产品在产品的约当量以及本月完成的约当产量;31 根据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分别计算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和
16、月末在产品成本;32 计算各项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在购人时确认)。32 A 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 06。月末在产品 04。(3)成本差异采用“ 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 56 元,其中:直接材料
17、30 元(10 千克3 元千克),直接人工 16 元(4 小时4 元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 6 元(4 小时1 5 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 元(4 小时1 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 11000 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 600 件,本月投产数量 2500 件,月末在产品数量 700 件,月初产品数量 100 件,月末产品数量 120 件。(6)期初库存原材料 1000 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 30000 千克,实际成本 88500 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 25500 千克。实际耗用工时 9750 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 40000 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 15000 元;
18、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 元。要求:33 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购人原材料;领用原材料;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入库;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34 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35 本月主营业务成本=133280+4680=137960( 元)36 为什么在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中要计算“本月完成的约当产量”37 如何理解教材中的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计算公式中的“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8 教材中说。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的三因素分析法和二因素分析法的差别在于:在三因素分析法中。将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
19、” 进一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没有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请老师具体解释一下。标准成本计算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具体数量上看,正常标准成本应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小于历史平均水平。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材料数量差异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耗用数量。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
20、工时 -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有:3000=(实际工时-标准工时)6,解得: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30006=500(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50025=1250(元)。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现行标准成本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经类 试卷 标准 成本计算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