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334-1993 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MT 334-1993 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T 334-1993 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 334一9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以下简称“电源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与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有沼气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用的电源装置。2引用标准GB 3836. 1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 2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GB 4942. 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 10978. 1煤矿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3技术要求I1电源装置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应按经规定程序
2、批准和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检验单位审批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应取得防爆合格证。3.2电源装置运行环境温度为一10-+40C.3.3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由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外壳、连接线(或硬连接条)及矿用隔爆型连接装置组成。3.4电源装置中蓄电池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用隔板将蓄电池隔开并楔紧,隔板的结构应有利于自然通风。3. 5电源装置中相邻的蓄电池之间最大放电电压不大于24V时,极柱之间的爬电距离不小于35mm;当最大放电电压大于24V时,则每超过2V,爬电距离应增加lmm,电源装置内部(不包括蓄电池内部)的任何地方,氢气浓度(体积比)不得超过。3X.电源装置应有良好的绝缘性
3、能,蓄电池组极柱对蓄电池组外壳(地)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表1要C,了03.3求表1电源装置额定电压V最小对地绝缘电阻kO150u(200100u(15050u簇10015u镇501038电源装置内部蓄电池连接可用耐酸铜芯竺曳_IA燮A鱼夔丝鱼塑7 6R A l iC“-F丝 %:V7鬓迎垫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3-02-25批准1993-10-01实施MT 334一93连接线(或硬连接条)和引出线均采用双线制且每根连接线(或硬连接条)应能承受回路额定电流。3.9电源装置中连接线或硬连接条与蓄电池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其他方法,连接须牢固可靠,其接触电阻(从极柱平面中心到接头中心)在20时,应小于
4、2即。110电源装置中连接线(或硬连接条)与蓄电池极柱连接后裸露带电部分须有可靠的耐酸绝缘护套.并留有测量用的小孔。3.们电源装置的引出线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连接应采用矿用隔爆型连接装置,该装置须牢固地固定在蓄电池组外壳上,引出线通过蓄电池组外壳处应添加绝缘物(如套管),并对绝缘物两端加以固定3.12蓄电池组外壳上盖与蓄电池顶端间隙应不小于I Omm.3.13电源装置中连线两端极柱间的温差不得大于5C,整个箱内极柱温差不得超过101C.3.14矿用隔爆型连接装置须符合GB 3836. 2及有关标准的要求。3.15蓄电池须符合GB 10978. 1规定。3.16蓄电池组外壳3.16.1蓄电池组外壳及
5、其他构件应采用机械强度好,耐电解液作用,不易燃的材料制成。116.2蓄电池组金属外壳及其上盖的内表面,均应有耐酸绝缘覆盖层(排液孔应从内侧包复至外侧)。耐酸绝缘覆盖层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MSdo116.3蓄电池组外壳上盖应能承受75J的冲击试验,试验后绝缘覆盖层应不脱离、不开裂及不产生影响使用的变形。3.164蓄电池组外壳须制成氢气不易积聚的结构(蓄电池组外壳上盖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度不少J4“)3门65蓄电池组外壳底部应设有排液孔,排液孔位置应不影响机车性能。3.16.6蓄电池组外壳的防护等级须符合GB 4942. 2规定的IP22要求。3.16.7蓄电池组外壳上盖应有只有专用工具才能打开的闭锁装
6、置,外壳表面应设“离开充电房不准开盖”的郭告牌。3门6,8蓄电池组外壳应设起吊装置。116.9蓄电池组外壳应有与机车固定的装置。3.16.10吊挂式蓄电池组外壳应设吊挂装置,并能承受机车以最大速度运行而突然刹车时的惯性,而不影响其安全性能。3.17连接线3.17.1电缆芯线与铅锑合金接头的铸接应牢固可靠,其两端接触电阻在20时应小于24KS2o3.17.2电缆芯线与铅锑合金接头的连接处应具有耐酸性能,经过耐酸试验后,其内部结构仍不应呈现有酸液浸蚀现象。4试验方法4.,外观检查:目测法检查,结果应符合3. 3, 3. 4, 3. 8, 3. 10, 3. 11, 3. 14, 3. 15, 3.
7、 16. 1, 3. 16. 4,3. 16. 5,3. 16. 7-3. 16. 9条规定。4.2氢气浓度试验4.2.1试验在下列条件下进行:,.电源装置应置于密闭的试验室内,室内不得使用能引起空气流动的装置,试验室的容积应为电源装置体积的5-25倍;b.电源装置按正常工作状态装配完整,经充放电使蓄电池达到额定容量;。.试验从电源装置充电结束后,静止1-4h开始,以1.25倍5h率电流值的电流放电(放电过程中,电源装置中心区蓄电池电解液温度规定为37-430C ),每隔30min测量一次电源装置内部的氢气浓度测定点不少于5处,持续3h为1周期(放电测氢开始时应关闭试验室门窗,关闭蓄电池特殊排
8、气栓、MT 334一93蓄电池组外壳上盖)4.2.2被试样品一台,试验须做3个周期,试验结果应符合3. 6条规定4. 3电源装置对地绝缘电阻测定试验4.3.1试验在下列条件下进行:a.电源装置应放置在无太阳光照射场所,按正常工作状态装配完整,并外壳接地,经充放电使蓄电池达到额定容量;用清水冲洗蓄电池表面电解液;试验在电源装置充电结束后2h内进行;测量仪表应用3合数字式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组空载电压U.;测量蓄电池组正极对地漏电流+I,及负极对地漏电流一I按式(1)计算对地绝缘电阻R,已LR,= U,(+I)+(-I) (1)式中:Rd对地绝缘电阻,k。;U蓄电池组空载电压,V;(+I)蓄电池组正
9、极对地漏电流,mA;(-I)蓄电池组负极对地漏电流,mA.4.3.2试验结果应符合3. 7条规定。注:井下测试地点在充电酮室.4.4蓄电池极柱间爬电距离,蓄电池组外壳盖与蓄电池顶端距离用量具检查,结果应符合3.5条规定。4.5极柱温度试验4.5.1试验在下列条件下进行:a电源装置按正常工作状态装配完整,并经充放电使蓄电池达到额定容量;b试验从充电结束后静置1-4h开始,以3倍5h率电流值的电流放电,放电30min后,用点温计测量电源装置内各蓄电池极柱的温度,同时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各蓄电池的电解液温度,在30min内测试完毕。4.5.2试验祥品一台,做1次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3.13条规定。4.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T 334 1993 煤矿 蓄电池 防爆 特殊 电源 装置 通用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