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试卷]软件工程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计算机类试卷]软件工程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试卷]软件工程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软件工程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1 新项目与过去成功开发过的一个项目类似,但规模更大,这时应该使用 _进行项目开发设计。 ( A)原型法 ( B)变换模型 ( C)瀑布模型 ( D)螺旋模型 2 在选择开发方法时,不适合使用原型法的情况是 _。 ( A)用户需求模糊不清 ( B)系统设计方案难以确定 ( C)系统使用范围变化很大 ( D)用户的数据资源缺乏组织和管理 3 软件开发中的瀑布模型典型地刻画了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的划分,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是 _。 ( A)构件化方法 ( B)结构化方法 ( C)面向对象方法 ( D)快速原型方法 4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演化模型、
2、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等。其中_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 ( A)瀑布模型 ( B)演化模型 ( C)螺旋模型 ( D)喷泉模型 5 在开发一个系统时,如果用户对系统的目标不很清楚,难以定义需求,这时最好使用 _。 ( A)原型法 ( B)瀑布模型 ( C) V-模型 ( D)螺旋模型 6 某电子商务公司由相对独立的 6个子公司组成,在管理上其中 3个子公司管 理基础完善,基本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企业高层为企业长远发展考虑决定建设一个基于 B/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项目可使用 _进行开发建设。 ( A)生命周期法 ( B)原型法 ( C) CASE开发方法 ( D)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3、7 下列关于软件需求管理与需求开发的论述,正确的是 _。 ( A)所谓需求管理是指对需求开发的管理 ( B)需求管理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和需求验证 ( C)需求开发是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应用系统成果的过程 ( D)在需求管理中,要求维持对原有需求和所有产 品构件需求的双向跟踪 8 有两种需求定义的方法 严格定义和原型定义,在关于这两种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_。 ( A)严格定义方法假定所有的需求都可以预先定义 ( B)严格定义方法假定软件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 C)原型定义方法认为需求分析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很多反复 ( D)原型定义方法强调用户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参与
4、和决策 9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 “做什么 ”的问题。 _并不是需求分析的实现步骤之一。 ( A)获得 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 B)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 C)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 D)确定目标实现的具体技术路线 10 系统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重要的阶段。系统分析的困难不包括 _。 ( A)问题空间的理解 ( B)系统建模工具的复杂性 ( C)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 D)环境的不断变化 10 (1)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系统内数据的运行情况。通常使用 (2)作为该工具的补充说明。
5、11 (1) ( A)数据流图 ( B)数据字典 ( C) ER图 ( D)判定表 12 (2) ( A)数据流图 ( B)数据字典 ( C) ER图 ( D)判定表 13 系统分析模型应明确体现的因素是 _。 性能描述 功能描述 约束条件 系统结构 动态模型 ( A) 、 、 、 和 ( B) 、 、 和 ( C) 、 和 ( D) 、 、 和 14 下述任务中,不属于软件工程需求分析阶段的是 _。 ( A)分析软件系统的数据要求 ( B)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 ( C)确定软件系统的性 能要求 ( D)确定软件系统的运行平台 15 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数据字典是重要的文档。对加工的描述是数
6、据字典的组成内容之一,常用的加工描述方法 _。 ( A)只有结构化语言 ( B)有结构化语言和判定树 ( C)有结构化语言、判定树和判定表 ( D)有判定树和判定表 16 软件开发工具 VB、 PB、 Delphi是可视化的。这些工具是一种 _程序语言。 ( A)事件驱动 ( B)逻辑式 ( C)函数式 ( D)命令式 17 PROLOG语言属于 _程序设计范型,该范型将程序 设计归结为列举事实,定义逻辑关系等。 ( A)过程式 ( B)函数式 ( C)面向逻辑 ( D)面向对象 18 实施新旧信息系统转换,采用 _方式风险最小。 ( A)直接转换 ( B)并行转换 ( C)分段转换 ( D)
7、分块转换 18 在各种不同的软件需求中, (1)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在用例模型中予以说明。软件需求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最后成果, (2)不是其应包含的内容。 19 (1) ( A)业务需求 ( B)非功能需求 ( C)用户需求 ( D)功能需求 20 (2) ( A)数据描述 ( B)功能描述 ( C)系统结构描述 ( D)性能描述 20 下列要素中,不属于 DFD的是 (1)。当使用 DFD对一个工资系统进行建模时,(2)可以被认定为外部实体。 21 (1) ( A)加工 ( B)数据流 ( C)数据存储 ( D)联系 22 (2) ( A)接收工资单的银行 ( B)工
8、资系统源代码程序 ( C)工资单 ( D)工资数据库的维护 22 为了直观地分析系统的动作,从特定的视点出发描述系统的行为,需要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其中 (1)本来是表达异步系 统的控制规则的图形表示方法,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开发中,它适用于描述与分析相互独立、协同操作的处理系统,也就是并发执行的处理系统。 (2)是描述系统的状态如何响应外部的信号进行推移的一种图形表示。 23 (1) ( A)状态迁移图 ( B)时序图 ( C) Petri网 ( D)数据流图 24 (2) ( A)状态迁移图 ( B)时序图 ( C) Petri网 ( D)数据流图 24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
9、为了使开发出来的目标系统能满足实际需要,在着手编程之前应认真考虑、以下问题: 1) 系统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2) 为解决该问题,系统应干些什么 ? 3) 系统应该怎样去干 ? 其中第 2个问题的解决是 (1)的任务,第 3个问题的解决是 (2)的任务。 25 (1) ( A)信息系统总体规划阶段 ( B)信息系统分析阶段 ( C)信息系统设计阶段 ( D)信息系统实施阶段 26 (2) ( A)信息系统总体规划阶段 ( B)信息系统分析阶段 ( C)信息系统设计阶段 ( D)信息系统实施阶段 软件工程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由于新项目与过去成功开发过
10、的一个项目类似,已经有了以前成功的项目开发经验和积累的软件模块,因此应该用尽可能将这些经验和软件模块应用到新项目中,即对于这个规模更大的软件项目,应该使用瀑布模型进行开发。 【知识模块】 软件工程 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原型法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用户需求。当用户需求含糊不清、不完整或系统设计方案难以确定时,可以快速地构造一个系统原型,并通过运行和评价系统原型,使得用户明确自己的需求。 由于使用原型法开发需要适当的快速开发工具,需要用 户密切地配合,因此以下的情况不适合使用原型法: 用户的数据资源缺乏组织和管理; 用户的软件资源缺乏组织和管理; 缺乏适用的原型开发工具; 用户不参与、不
11、积极配合开发过程。 【知识模块】 软件工程 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软件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 6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瀑 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用,并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生存周期划分与瀑布模型相对应,因此也是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 对于本题的选项 A, OMG描述构件的定义为,构件是一个物理的、可替换的系统组成部分,它包装了实现体且提供了对一组接口的实现方法。构件化方法是以过程建模为先导
12、、以构架为中心、基于构件组装的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它可以裁剪为面向对象方法,适合于构件组装模型。构件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鼓励构件组装 (复用 ),面向对象过程沿演化的螺旋迭代,因此它们瀑布模型软件开发思路不相适应。 对于选项 C,对象是指由数据及其容许的操作所组成的封装体。所谓面向对象就是基于对象概念,以对象为中心,以类和继承为构造机制,来认识、理解、刻画客观世界和设计、构建相应的软件系统。而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把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指导开发活动的系统方法,简称 OO(Object-Oriented)方法。 对于选项 D,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
13、与系统的交互,用户或客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 真正需求是什么;第二步则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显然,快速原型方法可以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具有显著的效果。 【知识模块】 软件工程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瀑布模型是一种将按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 6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的系统开发方法。瀑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用,并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它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
14、项目。 演化模型主 要针对事先不能完整定义需求的软件开发项目。根据用户的需求,首先开发核心系统。当该核心系统投入运行后,用户试用并有效地提出反馈。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反馈,实施开发的迭代过程。每一次迭代过程由需求、设计、编码、测试、集成等阶段组成,为整个系统增加一个可定义的、可管理的子集。也可将该模型看作是重复执行的多个 “瀑布模型 ”。 螺旋模型是指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风险分析的一种开发模型。 喷泉模型基于对象驱动,主要用于描述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其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 “迭代 ”意味着模型中 的开发活动常常需要多次重复,每次重复都会增加或明确一些目标系统的性质,但
15、却不是对先前工作结果的本质性改动。“无间隙 ”是指在开发活动 (如分析、设计、编程 )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边界,而是允许各开发活动交叉、迭代地进行。 【知识模块】 软件工程 5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在开发一个系统时,如果用户对系统的目标不很清楚,难以定义需求,这时最好使用原型法的系统开发方法。应用原型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需求。使用原型法,在用户的共同参与下可以改善和加快需求获取过程。其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 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或客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第二步则在第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试卷 软件工程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