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T 6281.2-1992 采茶机 试验方法.pdf
《JB T 6281.2-1992 采茶机 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 T 6281.2-1992 采茶机 试验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B 93JB/T 6281.21992采 茶 机 试 验 方 法1992-06-10 发布1993-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发 布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切割式采茶机(以下简称采茶机)的试验前准备、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本标准适用于切割式采茶机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2 引用标准GB 5667 农业机械 生产试验方法3 试验前准备3. 1 试验地的选择应选择茶树长垫良好(亩产量为75100 kg干毛茶),蓬面整齐、树高7090 cm、行间作业道宽2030cm、茶行长度大于30 m的条播规则茶园,其面积应能满足各项试验项目的测定要求。3. 2 茶园基本情况调查主要
2、对试验地进行茶树品种、树龄、种值方式、高度、树幅、长势、蓬面形状、作业条件和面积等项目的调查,其结果记入表1。3. 3 茶树新梢生长情况调查在试验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行茶树,随机取不少于5个测点进行计算,求其平均值,其结果记入表2。每个测点的面积为0.1 m(20 cm50 cm)的方框。3. 3. 1 新梢密度以测框内的新梢个数表示,按式(1)计算:1110FZ=(1)式中:每平方米新梢个数,个/m2;Z1测框内新梢个数,个;F1测框面积,0.1 m2。3. 3. 2 新梢长度和百芽重在测框内的新梢芽叶中选取有代表性(无病虫害及天然损伤)的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各20个,测量其长度并按标准采下
3、称重。a. 新梢长度:从新芽生长点至芽尖的长度,按式(2)计算:ZLLni=(2)式中:Li平均每个新梢长度,cm/个;Ln选取新梢的总长,cm;Z选取新梢的总个数,个。b. 百芽重:指百个新梢重量,按式(3)计算: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2-06-10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采 茶 机 试 验 方 法JB/T 6281.219921993-07-01 实施JB/T 6281.219922100ni=Zgg(3)式中:gi百个新梢重量,g;gn选取新梢的总重量,g。3. 4 试验样机3. 4. 1 试验样机2台,进行编号,并测定样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其结果记入表3。3. 4. 2 试验样机
4、应有制造厂质量检验合格证。试验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调试,确认样机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进行试验。3. 5 操作人员机手应熟悉茶机的结构和性能,操作熟练,并能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调试,正确使用机具。试验期间不得随意更换。3. 6 采摘部位(深浅度)应符合当地鲜叶采摘的农艺要求。3. 7 试验用主要仪器、仪表和工具见附录A(参考件),并校验合格。4 性能试验4. 1 试验目的考核机具的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采摘质量是否符合当地农艺要求。4. 2 试验要求4. 2. 1 试验应在茶树新梢无表面水时进行,试验地面积不得少于0.5亩。4. 2. 2 试验不得少于3次,每次试验各项目测定数据不得少于3
5、个;取其平均值。4. 2. 3 试验时间应选择春、夏茶的采摘期进行。4. 3 试验内容和方法4. 3. 1 采摘质量分析,其结果记入表4。取样方法,在存放机采鲜叶的茶箩(茶袋)内上、中、下层各取出一定数量的鲜叶匀和作为大样,从大样中按对角线四分法取出分析样,分析样鲜叶不少于100 g,按下列各项分析,然后分类称重计算百分率。重复2次,取其平均值。完整新梢指采下的完整无损的新梢、单片等。轻伤新梢指新梢的芽尖或叶片切伤在1/3以内者。重伤新梢及嫩碎片指新梢或单片、单芽切伤达1/3以上者。老梗上的新梢指切割下的老梗上所带的可制茶新梢。老梗老叶断枝梗指已木质化的不可制茶的枝梗和叶片。a. 芽叶完整率,
6、按式(4)计算:10011=WWC(4)式中:C1芽叶完整率,%;W1完整芽叶的总重量,g;W分析样总重量,g;(W=W1+W2+W3+W4+W5)W2轻伤芽叶重量,g;W3重伤芽叶及嫩碎片重量,g;W4老梗上新梢重量,g;W5老梗上老叶断枝梗重量,g。JB/T 6281.219923b. 可制率,按式(5)计算:10043212+=WWWWWC(5)式中:C2可制率,%。4. 3. 2 损失率测定,其结果记入表5。在作业过程中已被机具切割下而未能收集到的可制新梢、单片(包括小的嫩片)为损失的新梢芽叶。测定时在试验地内随机取5个测点。每点取1 m长,将抛散的可制新梢、单片等收集起来称重。a.
7、损失率按式(6)计算:1006763+=WWWC(6)式中:C3新梢损失率,%;W7测定点的机采鲜叶总重量,kg;W6抛散的可制新梢、单片总重量,kg。b. 每亩损失量,按式(7)计算:666268=FWW(7)式中:W8每亩损失新梢、单片重量,kg/亩;F2损失率测定点面积,m2。4. 3. 3 漏采率测定,其结果记入表5。采摘后切割面上未采下的新梢芽叶为漏采,测定时在试验地内随机取5个测点,每点取1 m长,将未采下的新梢进行人工辅采,然后称重。a. 漏采率,按式(8)计算:10097694+=WWWWC(8)式中:C4新梢漏采率,%;W9人工辅助采叶量,kg。b. 每亩漏采量,按式(9)计
8、算:6663910=FWW(9)式中:W10每亩漏采率,kg/亩;F3漏采率测定面积m2。4. 3. 4 生产率测定,其结果记入表6。a.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按式(10)计算:1111TWE =(10)式中:E1纯工作小时生产率,kg/h;W11采下鲜叶总量,kg;T1纯工作时间,h。b. 单位幅宽纯小时生产率,按式(11)计算:BTWE1112=(11)JB/T 6281.219924式中;E2单位幅宽纯小时生产率,kg/(mh);B采茶机刀片切割幅宽,cm。4. 3. 5 燃油消耗,按式(12)和式(13)计算,其结果记入表6。a. 小时耗油量:11TGG =(12)式中:G1每小时耗油量,
9、kg/h;G总耗油量,kg。b. 百公斤鲜叶耗油量:100112=WGG(13)式中:G2百公斤鲜叶耗油量,kg/(100 kg)。4. 3. 6 功率消耗测定,结果记入表10。应对机具分别进行空运转状态下和负载状态下的功率测定。运转测定应在机具启动运转30 min后不停机进行,负载测定在机具连续工作30 min时随机作业中进行。a. 传动系统(软轴、减速箱)功率消耗,按式(14)计算:975111nMN =(14)式中:N1传动系统功率消耗,kW;M1软轴(传动轴)扭矩,kgm;n1软轴(传动轴)转速,r/min。b. 风机功率消耗,按式(15)计算:975222nMN =(15)式中:N2
10、风机功率消耗,kW;M2风机扭矩,kgm;n2风机转速,r/min。c. 切割器功率消耗,按式(16)计算:1023PVN =(16)式中:N3切割器功率消耗,kW;P刀片切割阻力,kg;V刀片切割速度,m/s。d. 总功率消耗,按式(17)计算:N=N1+N2+N3(17)式中:N总功率消耗,kg;e. 单位幅宽功率消耗,按式(18)计算:BNN =4(18)式中:N4单位幅宽功率消耗,kW。JB/T 6281.2199254. 3. 7 风速测定,结果记入表3。机具处于标定工作状态下运转时,在割幅范围内选择不少于3处的测点(均布,如两端和中间),用风速仪测定各出风口位置的风速,取其平均值。
11、4. 3. 8 温升测定,其结果记入表7。样机在标定转速下运转30 min后,用点温计放在靠近轴承部位外壳和减速箱表面分别测定轴承温升和减速箱温升。4. 3. 9 振动测定,其结果记入表7。样机处于标定工作转速下运转时,用声级计测定人体与机具接触部位(手柄、背部)的加速度值。4. 3. 10 噪声测定,其结果记入表7。样机处于标定工作转速下,用声级计测定距机具周沿1 m、离地高度1.5 m处(不少于4点)的噪声和操作人员耳旁10 cm处的噪声,各测点之差小于5 dB(A)时用算术平均值,大于5 dB(A)时用对数平均值。5 生产试验5. 1 试验目的考核样机的使用可靠性、经济性、作业质量稳定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B 6281.2 1992 采茶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