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T 5099-1991 内燃机纸质滤芯机油滤清器总成试验方法.pdf
《JB T 5099-1991 内燃机纸质滤芯机油滤清器总成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 T 5099-1991 内燃机纸质滤芯机油滤清器总成试验方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J 95JB/T 50991991内燃机纸质滤芯机油滤清器总成试 验 方 法1991-07-01 发布1992-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发 布I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 引用标准13 术语14 试验项目25 试验装置26 试验方法8附录A 原始滤清效率油样杂质分析方法(补充件)22附录B 杂质油混合添加装置(补充件)24JB/T50991991目 次1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548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试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性能的试验项目、装置、方法和程序,为评价滤清器的性能提供所需要的最低限度资料。如果制造厂与
2、用户双方同意,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对试验项目和试验内容作相应变动或分别进行。本标准适用于体积流量为100 L/min以下的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2 引用标准GB 3821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3 术语3. 1 滤清器:当液体通过时,使不溶性杂质被多孔纤维层组件所阻挡而分离出的一种装置。注:有一些具有与滤清器同样功能的其他装置,但不是以上所述的滤清方式工作,它们不能算作滤清器,而称为净化器、沉淀器或分离器。3. 2 机油滤清器:过滤液体为机油的滤清器。3. 3 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能通过润滑系统所需全部机油量的机油滤清器。3. 4 滤清器总成:总成包括滤清器壳体、进油口、出油口和滤芯。如有
3、特殊需要,还可以包括滤芯旁通元件和止回阀等。3. 5 旋装筒式滤清器:具有整体滤芯的可更换总成的机油滤清器。可以用直接拧旋方式装到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如有需要,其总成还可以包括滤芯旁通元件和止回阀。3. 6 滤芯:滤清器内滤除不溶性杂质的部件。3. 7 滤芯旁通元件:滤清器内达到规定的压力差值时,允许未经过滤的机油从滤芯旁路通过的元件。3. 8 旁通阀开启压力: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所规定的设计名义开启压力。旁通阀开启时,通过规定的流量。3. 9 止回阀:发动机不工作时,防止机油从滤清器壳体内流掉的元件。3. 10 止回阀泄漏量:旋装筒式滤清器倒置时,从止回阀处漏出的机油量,以mL/h表示。
4、3. 11 压力降p:油液流动系统中,任意给定时刻,二个规定点之间的静压差值。3. 12 试验液:使用的试验液体,随试验内容的不同而不同。3. 13 额定流量Q:在规定粘度和压力降下,由制造厂规定的流量名义值,以L/min表示。3. 14 试验流量Q:在规定的试验中,试验液通过滤清器的流量,以L/min表示。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1-07-01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内燃机纸质滤芯机油滤清器总成试 验 方 法JB/T 50991991代替ZB J95 001881992-07-01 实施JB/T 5099199123. 15 原始阻力p:装有新滤芯的滤清器,在额定流量时滤清器进出口的压
5、力差值,以kPa表示。3. 16 原始滤清效率:装有新滤芯的滤清器,初始工作状态时,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滤除标准试验杂质的能力,以百分数表示。3. 17 滤芯堵塞寿命t:用规定浓度的杂质试验液,以额定流量通过滤清器,使滤芯堵塞到压力降到达滤芯旁通元件开启压力的70%时的时间,以h表示。3. 18 内部清洁度:新滤清器在制造、贮存以及运输过程中所带入的杂质重量,以mg表示。3. 19 破损压力:滤清器总成所能承受的最大液体内压力,以kPa表示。4 试验项目a. 内部清洁度试验;b. 滤芯制造完好性试验;c. 压力降流量特性试验;d. 滤芯旁通元件特性试验;e. 耐高压降和高油温试验;f. 原始滤清效
6、率试验;g. 滤芯堵塞寿命试验;h. 液压脉冲疲劳试验;i. 止回阀泄漏量试验;j. 静压破损试验;k. 振动疲劳试验。5 试验装置a. 滤芯制造完好性试验(气泡试验)装置(见图1);b. 液力性能试验装置(见图2);c. 堵塞寿命及高压降试验装置(见图3);d. 原始滤清效率试验装置(见图4);e. 液压脉冲疲劳试验装置(见图5);f. 止回阀泄漏试验装置(见图6);g. 静压破损试验装置(见图7);h. 振动疲劳试验装置(见图8);i. 试验连接块及滤芯试验壳体(见图9,图10)。JB/T 509919913接压缩空气管;金属连接管;截止阀;针阀(固定节流阀);可调稳压装置;软管;旋转接头
7、;旋转轴;油箱;被试滤芯;滤芯旋转装置; U形管(满足测量范围)图1 气泡试验装置图电机驱动的油泵;有恒温控制的加热器和冷却器压力调节阀;的油箱;开关阀;流量计;压差计(测量滤清器前后的压降);压力表;试验中的滤清器;温度计;流量调节阀; 压差计(测量滤芯前后的压降)图2 液力性能试验装置图(以管子内径d为单位规定管子长度)JB/T 509919914电机驱动的油泵;有恒温控制加热器的油箱;污染剂杂质添加装置;流量计;压差计;压力表;试验中的滤清器;温度计;压差计;开关阀图3 堵塞寿命试验装置图(以管子内径d为单位规定管子长度)试验液油筒(带有通气孔的盖);搅拌器;旋塞开关;油泵(蠕动式可变流
8、量);流量计(玻璃转子式);旋塞开关;旋塞开关;试验中的滤清器;油样收集瓶图4 原始滤清效率试验装置图JB/T 509919915电机驱动的油泵;金属管;贮油箱;恒温器;冷却管(热交换器);时间继电器与计数器,用来电磁阀;控制电磁阀与;电磁阀;试验中的滤清器;压力表; 进口压力控制阀图5 液压脉冲疲劳试验装置图油泵;储油器;测量装置盛油筒;阀“C”,停泵时形成压头;放油用烧杯;阀“B”,放油用;连接块;试验中的滤清器;放油罩帽;测量泄漏用的量杯;阀“A”,节流用图6 止回阀泄漏试验装置图JB/T 509919916手动高压油泵;开关阀;压力表;试验中的滤清器;开关阀;油箱图7 静压破损试验装置
9、图电机驱动的油泵;油箱;压力调节阀;开关阀;压力表;连接块;输入加速度表;试验中的滤清器;输出加速度表图8 振动疲劳试验装置图JB/T 509919917根据滤清器出口尺寸D=10、14、24、28 mm图9 试验连接块JB/T 509919918图10 滤芯试验壳体6 试验方法6. 1 内部清洁度试验6. 1. 1 测定方法按照GB 3821的规定。6. 1. 2 试验结果试验报告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 滤清器型号及制造厂;b. 试验单位;c. 试验日期;d. 试验结果;e. 试验人员。6. 2 滤芯制造完好性试验本试验规定了滤芯的制造完善程度的判断方法,也即为判断滤芯是否可接受进一步试验和
10、使用。6. 2. 1 试验装置见图1。6. 2. 2 试验液:乙醇、煤油或轻柴油。6. 2. 3 试验程序6. 2. 3. 1 将清洁的滤芯套入多孔的空心螺杆上,两端用压板夹紧密封,接在气源管道上,放入试验液,使滤芯轴心线与液体表面平行。6. 2. 3. 2 在室温下使滤芯浸没到离液面1015 mm的深度。6. 2. 3. 3 打开气源,使通入的空气压力逐渐升高,直至滤芯表面开始有小气泡出现。同时缓慢地使滤芯绕其轴线旋转360。6. 2. 3. 4 仔细观察从滤芯表面冒出的气泡有无异常,记下开始出现气泡时的压力和均匀气泡的压力。JB/T 5099199196. 2. 4 试验结果试验报告中应包
11、括下列内容:a. 滤清器型号及制造厂;b. 试验单位;c. 试验日期;d. 开始出现气泡时的压力和均匀气泡的压力(mm H2O);e. 异常气泡的形态及其部位。6. 3 压力降流量特性试验6. 3. 1 试验的工作特性6. 3. 1. 1 内燃机上的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设置在机油泵与发动机主油道之间,它必定产生压力降而使进入发动机的有效机油压力低于机油泵的供油压力。6. 3. 1. 2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机油进入发动机,习惯上使设计的滤清器通过额定流量时的压力降不超过规定值。6. 3. 2 试验装置见图2。图中6d为进出油管的直管段长度。6. 3. 3 试验液在试验温度下,如模拟正常工作条件时应选用
12、运动粘度为24 mm2/s的机油(如用CA30号机油时,油温约74),如模拟冷态工作条件时应选用运动粘度为500 mm2/s的机油。在试验期间的机油温度不超过100,试验液必须清洁。为了能获得这些粘度,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机油。6. 3. 4 试验程序6. 3. 4. 1 按图2所示,将被试滤清器安装到试验台上。6. 3. 4. 2 将清洁的试验液按需要量加入油箱,使它只通过试验台的旁通油路循环,不经过被试滤清器。6. 3. 4. 3 接通加热器或冷却器,调整到所需温度,使油温稳定。6. 3. 4. 4 油温稳定后,以大致50%额定流量的机油通过被试滤清器,并使油温再次稳定。6. 3. 4. 5
13、当温度计的指示稳定在所需的温度值时,开始测定通过滤清器的压降,在被试滤清器额定体积流量的10%110%范围内,至少选取4个增量大致相等的流量(最好8个)通过滤清器,在记录每一个试验点的读数时应保持流量和压力稳定。6. 3. 4. 6 对不同粘度的机油应按6.3.4.26.3.4.5条规定的程序进行。6. 3. 4. 7 如需要测量通过滤芯的压降时,测压点必须设置在滤芯的上游侧和下液侧没有紊流的区域,也可用特制的试验壳体来测量,典型的试验壳体如图10所示。6. 3. 4. 8 压力的测量精度为5%。6. 3. 4. 9 流量的测量精度为2%。6. 3. 5 试验结果对每种粘度下通过滤清器及滤芯的
14、流量与压降的关系应用曲线图表示。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 滤清器型号及制造厂;JB/T 5099199110b. 试验单位;c. 试验日期;d. 试验液粘度:24 mm2/s 号机油 ;500 mm2/s 号机油 ;e. 特性曲线(如图11所示)。图11 滤清器压降流量特性曲线6. 4 滤芯旁通元件特性试验6. 4. 1 试验的工作特性6. 4. 1. 1 机油滤清器滤芯旁通元件的作用是:当滤芯的压降高时能维持足够的机油(即使这部分油是未经过滤的)供给到发动机中去,例如:当发动机在冷态下起动或滤芯被堵塞时就会产生这种情况。6. 4. 1. 2 当通过滤清器的压降不太大时,为限制未经过滤的机
15、油进入发动机,通常将旁通元件设计在低于压降时不开启,在压降不超过该值时允许旁通元件可有不超过规定值的泄漏量。6. 4. 1. 3 当滤芯完全堵塞时,为维持足够量的机油供给发动机,通常所设计的旁通元件应在不大于规定压降时通过全部机油。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是在整个机油流量范围内测量旁通元件前后的压降。6. 4. 2 试验装置同6.3.2条。6. 4. 3 试验液同6.3.3条。6. 4. 4 试验程序6. 4. 4. 1 将被试验滤清器中的滤芯除去,换上相同尺寸的非渗透的滤芯,对于不能容易地更换非渗透滤芯的滤清器,例如旋装式筒形滤清器,则应将滤清器拆开,取出旁通元件装到一个专用的试验壳体JB/T 5
16、099199111中进行试验,但这种做法应取得滤清器制造厂和用户双方的同意。6. 4. 4. 2 将已装好非渗透滤芯的滤清器安装到试验台上。6. 4. 4. 3 将清洁的试验液按需要量加入油箱,使它只通过试验台的旁通循环,不经过被试滤清器。6. 4. 4. 4 在油温稳定后,以大致50%额定体积流量的机油通过滤清器的旁通阀使油温再次稳定。6. 4. 4. 5 当温度计的指示稳定以所需温度时,以一定流量的机油通过旁通阀,然后逐渐减小流量直到旁通阀关闭,如此反复数次后使流量减小到零。6. 4. 4. 6 缓慢地增加进油压力,在到达滤清器前后压力差值比规定开启压力低0.03 MPa时,用量筒或微型流
17、量计测定在这一压降下的泄漏量。在测定泄漏量前应保证泄漏量稳定。6. 4. 4. 7 在滤清器额定体积流量的0110%之间至少取8个增量大致相等的流量,测定通过旁通阀时每点的压降。流量必须从小到大依次增加到每个设定值。注意旁通阀的开启压力。在记录每点压降前应使流量稳定。6. 4. 4. 8 当流量达到最高值时,紧接着依次减小流量,按6.4.4.7条中相同的流量分等来测定各点的压降,注意旁通阀的关闭压力。6. 4. 4. 9 当压降已减到低于规定的旁通阀最低允许开启压力的10%时,按6.4.4.6条测量在此压降下的泄漏量。6. 4. 4. 10 如在试验中旁通阀发出噪声,记下此时的流量和噪声特征。
18、6. 4. 4. 11 如需用两种不同粘度的机油分别试验,则应按照6.3.3条的要求进行。6. 4. 4. 12 压力的测量精度为5%。6. 4. 4. 13 流量的测量精度为2%。6. 4. 5 试验结果6. 4. 5. 1 在规定粘度下通过滤芯旁通元件的压降与流量的增减关系应用曲线图表示。对发出噪声时的流量沿曲线外形作出记号。6. 4. 5. 2 滤芯旁通元件的泄漏量,在压降增加及减小时的二种情况应分别列入试验报告中。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 滤清器型号及制造厂;b. 试验单位;c. 试验日期;d. 试验液粘度:24 mm2/s 号机油 ;500 mm2/s 号机油 ;e. 在 压降下
19、旁通元件的泄漏量:压降逐渐增加时 ;压降逐渐减小时 ;f. 特性曲线(如图12所示)。JB/T 5099199112流量增加 流量减少 发生噪声图12 滤芯旁通元件特性曲线6. 5 耐高压降和高油温试验6. 5. 1 试验的工作特性滤清器在使用中,特别是在使用了较长时间发生堵塞时会受到高压降,也可能受到高油温的影响。本试验是模拟在工作温度条件下,确定滤芯承受规定的压降而无损坏的能力。6. 5. 2 试验装置耐高压降试验装置见图3。耐高油温试验装置可采用有加热及控温装置的油箱,油箱外壁应有保温层。6. 5. 3 试验程序6. 5. 3. 1 耐高压降试验6. 5. 3. 1. 1 试验液应采用粘
20、度尽可能高的机油,油温应不超过100,或在机油中加入一些不致影响滤芯强度的杂质,例如堵塞寿命试验用的杂质油,使滤芯局部堵塞。6. 5. 3. 1. 2 试验滤清器的滤芯应是未使用过的。6. 5. 3. 1. 3 试验前应检查滤芯的完好程度。6. 5. 3. 1. 4 使滤芯旁通元件不起作用。6. 5. 3. 1. 5 将被试滤清器安装到试验台上。6. 5. 3. 1. 6 将试验液按需要量加入油箱,使它只通过试验台的旁通油路循环,不经过被试滤清器。6. 5. 3. 1. 7 接通加热器或冷却器,调整到所需的温度,使油温逐渐稳定。6. 5. 3. 1. 8 当机油温度稳定后,使试验液通过被试滤清
21、器逐渐增加流量到滤芯的压降达175 kPa时继续增加流量,以25 kPa的压降增量递升,直至压降达到350 kPa时,每个试验点的压降应保持1 min。6. 5. 3. 1. 9 试验流量一般应不超过被试滤清器的额定流量,除非用清洁试验油能获得所要求的压降时。6. 5. 3. 1. 10 如增加流量时压降不再升高或压降突然下降时,则在达到规定的压降之前应停止试验。6. 5. 3. 1. 11 试验结束后,从壳体中取出滤芯,滴干内部机油,观察损坏情况,除损坏明显外,应按JB/T 50991991136.2条规定检查滤芯的完好程度。6. 5. 3. 2 耐高油温试验6. 5. 3. 2. 1 试验
22、液应采用柴油机使用的机油。6. 5. 3. 2. 2 排尽前次试验中残留在滤清器总成内的剩余机油。6. 5. 3. 2. 3 试验前应先检查滤芯的完好程度。6. 5. 3. 2. 4 使试验油箱中的油温升高到135,应避免空气泡进入机油中。6. 5. 3. 2. 5 将被试的机油滤清器总成完全浸没在1352的机油中,保温96 h。6. 5. 3. 2. 6 从试验油箱中取出滤清器,使它冷却到低于40。6. 5. 3. 2. 7 将滤清器再次放入试验油箱中,在1352的机油中再保温96 h。6. 5. 3. 2. 8 从试验油箱中取出滤清器,使它冷却到低于40并排尽体内机油。6. 5. 3. 2
23、. 9 按照6.5.3.1.56.5.3.1.11条的试验程序再进行耐高压降试验。6. 5. 3. 2. 10 如果滤清器制造厂与用户双方同意,耐高油温试验的油温可不限于135,时间也可相应变动。6. 5. 4 试验结果6. 5. 4. 1 在确认滤芯耐高压降能力的每次试验后,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 滤清器型号及制造厂;b. 试验单位;c. 试验日期;d. 试验液牌号、油温及粘度;e. 滤芯完好性试验结果;f. 滤芯介质形状的永久变形;g. 端部密封的损坏情况;h. 滤芯其它零件的永久变形或局部损坏;i. 适用于滤清器或滤芯的特定结构的其它可观察到的情况。6. 5. 4. 2 在确认滤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B 5099 1991 内燃机 纸质 机油 滤清 总成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