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681-2017 10kV 35kV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pdf
《Q GDW 11681-2017 10kV 35kV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1681-2017 10kV 35kV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pdf(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6812017 10kV 35kV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10kV35kV metering current transformers 2018-01-18 发布 2018-01-18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 Q/GDW 116812017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5 结构要求 5 6 试验方法 7 7 检验规则 . 11 8 包装、运输与贮存 . 13 9 运行质量
2、管理要求 . 1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铭牌样式及电子标签具体要求 . 1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外形尺寸 . 16 编制说明 23 Q/GDW 116812017 II 前 言 为规范 10 kV35 kV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制造、检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 省电力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辽宁
3、省电力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习文、岳长喜、丁涛、陈海宾、刘鹍、邹宇、白宇峰、杨剑、肖文彪、张军、高帅、龚雷、汪旭祥、李德伟、田文、李燕、冯娟、刘敏。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116812017 1 10kV 35kV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10 kV35 kV计量用 电流 互感器 (以下简称电流互感器) 的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技术监督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10 kV35 kV计量用电磁式 电流互感器的 生产、订货、验收与技术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4、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4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16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J及导则:长霉 GB/T 2423.17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Ka:盐雾 GB/T 2423.2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Sa:模拟地 面上的太阳辐射 GB
5、/T 2423.5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h:锤击试验 GB/T 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 11部分灼热丝 /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试验方法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20840.1 2010 互感器 第 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JJG 1021 2007 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 Q/GDW 1205 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Q/GDW 1893 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母线式电流互感器 bus-type current transformer 电流互感器本体无一
6、次导体、有一次绝缘,直接套装在一次导体上的电流互感器。 3.2 仪表保安系数 instrument security factor 额定仪表限值一次电流与额定一次电流之比值 4 技术要求 Q/GDW 116812017 2 4.1 型号命名方法 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命名方法如图 1所示。 LJZ 电压等级 (kV) 结构序号,按规定图型编号 W-户外; N-户内 Z树脂浇注绝缘 J计量用 L 电流互感器 图 1 型号命名方法 4.2 环境 条件 和严酷等级 电流互感器环境严酷等级分为 P级和 A级,用户 根据使用环境类别 选择 严酷等级 ,具体要求见表 1。其中 P级项目不必标注, A级项目必须标
7、注。 表 1 环境类别和严酷等级要求 项目 P 级 A 级 海拔 1000 m 1000 m 环境温度 -25 55 -40 70 湿热 RH 95%,日平均,符合 GB20840.1-2010, 4.2.4要求 考虑凝露或降水,符合 GB20840.1-2010, 4.2.5 要求 日照辐射 无 符合 GB20840.1-2010, 4.2.5要求 霉菌 无 符合 GB/T 2423.16-2008 第 9章“严酷等级” 28d 要求 盐雾 无 符合 GB/T2423.17-2008 要求 4.3 额定值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值要求如下: a) 额定频率范围 : 50Hz0.5Hz; b) 额定
8、一次电流的标准值: 5 A、 10A、 15A、 20A、 25 A、 30A、 40A、 60 A、 75A、 80 A、 125A及其十进位倍数或小数 ; c) 额定扩大一次电流倍数的标准值: 1.2、 1.5、 2; d) 额定二次电流的标准值: 5A、 1A; e) 二次额定电流 为 1A 的电流互感器: 额定二次负荷的标准值为 2.5VA 和 5VA, 额定下限负荷的标准值为 1VA, 功率因数 1.0; f) 二次额定电流 为 5A 的电流互感器: 额定二次负荷的标准值为 5VA、 10 VA、 15 VA; 额定二次负荷 为 5VA的 下限负荷为 2.5 VA, 额定二次负荷 为
9、 10 VA、 15 VA的 下限负荷为 3.75 VA, 功率因数 0.8; Q/GDW 116812017 3 g) 额定仪表保安系数标准值: 5、 10; h) 绝缘耐热等级不低于 E 级(温升限值 75K)。 4.4 技术指标 4.4.1 绝缘电阻 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 间 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1500M;二次绕组 之间及二次绕组 对接地的金属外壳 之间 绝缘电阻不低于 500 M。 4.4.2 绝缘水平 绝缘水平包括互感器绕组额定工频耐受电压及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一次绕组( 母线式电流互感器为与 一次导体接触的外壳表面)对二次绕组及接地 底板工频 耐受电压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按表
10、2选取;二次绕组对地的工频 耐受 电压为 3kV。 当电流互感器安装环境海拔超过 1000m时,耐受电压应按照 GB 20840.1 2010, 附录 C.5进行修正。 表 2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额定绝缘水平耐压值 单位: kV 额定电压(方均根值) 设备最高电压(方均根值) 额定工频耐受电压 (方均根值)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10 12 42/30 75 20 24 65/50 125 35 40.5 95/80 185 注: 斜线左侧的数据为设备外绝缘干状态的耐压,右侧的数据为设备外绝缘湿状态的耐压。 4.4.3 二次匝间绝缘强度 二次 绕组匝间绝缘的耐受电压 不超过 4.5
11、kV(峰值 )。 4.4.4 局部放电水平 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水平应不超过表 3的规定。 表 3 允许的局部放电水平 系统接地方式 局部放电电压( kV) 局部放电允许视在放电量( pC) 中性点绝缘系统或非有效接地系统 1.2Um 50 1.2Um/ 3 20 Q/GDW 116812017 4 表 3(续)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 Um 50 1.2Um/ 3 20 注 1: 若中性点接地方式没有明确,局部放电水平可按中性点绝缘或非有效接地系统考虑。 注 2: 局部放电的允许值,对于非额定频率同样适用。 注 3: Um表示设备最高电压。 4.4.5 准确 度等 级 准确 度等 级包括 有 0.
12、2S级和 0.5S级。 在运行条件下电流互感器误差限值应符合表 4要求,在实验室参比条件下误差限值应符合表 5要求, 实验室参比条件下的温度为 20 5,相对湿度小于 80%。 表 4 电流互感器运行条件下的误差限值 准确等级 电流百分数() 1 5 20 100 120 0.5 S 比值差( %) 1.5 0.75 0.5 0.5 0.5 相位差() 90 45 30 30 30 0.2 S 比值差( %) 0.75 0.35 0.2 0.2 0.2 相位差() 30 15 10 10 10 注 1: 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以退磁后的误差为准。 注 2: 对于母线式电流互感器,误差测量 时一次
13、导体与中心轴线的位置偏差,应不大于穿心孔径的 1/10。 表 5 电流互感器实验室参比条件下的误差限值 准确等级 电流百分数() 1 5 20 100 120 0.5 S 比值差( %) 1.2 0.45 0.3 0.3 0.3 相位差() 72 28 18 18 18 0.2 S 比值差( %) 0.68 0.28 0.12 0.12 0.12 相位差() 26 12 6 6 6 注 1: 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以退磁后的误差为准。 注 2: 对于母线式电流互感器,误差测量 时一次导体与中心轴线的位置偏差,应不大于穿心孔径的 1/10。 4.4.6 剩磁误差 剩磁误差不超过 表 4所规定 误差
14、限值的 1/3。 4.4.7 温度附加误差 温度附加误差不超过 表 4所规定 误差限值的 1/4。 4.4.8 磁饱和裕度 电流 互感器铁芯中的磁通密度相当于额定电流和额定负荷状态下的 1.5倍时, 其 误差应不大于 表 4规定 额定电流及额定负荷下误差限值的 1.5倍。 Q/GDW 116812017 5 4.4.9 温升限值 在 额定连续热电流 及额定二次负荷阻抗下,在 4.2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海拔高度下长期工作,绕组的温升不 应 超过 75 K, 其它部位的温升不 应 超过 50 K。 4.4.10 短时电流额定值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短时热电流和动稳定电流试验要求按照表 6选择。 表 6 电
15、流互感器短时电流 电压等级 ( kV) 额定一次电流 ( A) 额定短时热电流 (方根均值) ( kA) 承受短时热电流时间 ( s) 额定动稳定电流 (峰值) ( kA) 10、 20 20 5 2 12.5 30、 40 8 2 20 50、 60 10 2 25 75 16 2 40 100、 150、 200 20 2 50 300、 400、 500 25 4 63 600、 750 31.5 4 80 1000、 1250、 2000 40 4 100 35 50 8 2 20 100 16 2 40 150、 200 20 2 50 300、 400、 500 25 4 63 6
16、00、 750、 800 31.5 4 80 注 1: 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不在表 4所列额定一次电流标准值中时,选择上一档的标准值;超出表 6所列额定一次电流标准值范围时与用户协商确定。 注 2: 母线式电流互感器不规定短时热电流指标。 4.5 使用寿命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电流互感器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 20年。 5 结构要求 5.1 外观 电流 互感器的 器身 应使用 固化 树脂材料 通过浇注和固化工艺制造 。 树脂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机械和阻燃性能 。浇注体 表面 应 平整、光洁、色泽均匀 ,器身颜色宜采用棕红色 。 户内用电流互感器爬电比距为 20 mm/kV。户外用电流互感器爬电比距
17、为 31 mm/kV。 户外用电流互感器 使用的树脂材料还应有良好的耐候性及憎水性 ,也可采用复合绝缘形式,在固化树脂器身外覆盖硅橡胶外套。 Q/GDW 116812017 6 5.2 接线端子 及标志 5.2.1 一般要求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端子应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并有可靠的防锈镀层 。 电流 互感器端子按减极性标注,并使用模注、光学或机械方式,在端子附近加工端子标志 P1、 P2、S1、 S2等字样, P1、 P2字高不小于 15 mm, S1、 S2等二次端子字符高度不小于 5mm, P1、 S1标志附近应采用 模注 方式加工出直径不小于 5 mm的白色极性点标志 。 带一次绕组的电流
18、互感器应采用平板型一次接线端子, 一次绕组应采用平板型出线端子并附有供连接用的全套紧固零件。 一次接线端子应使用 电解 铜制成, 一次端子应采用镀银处理 。 5.2.2 二次螺栓 二次螺栓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二次 接线 端子 配 用 螺纹 直径 6 mm 的十 字槽 平 头螺 栓; b) 出厂时二次螺栓配置弹簧垫圈和平垫圈,并拧紧埋入螺母中(拧紧程度应保证运输后不松动); c) 埋入螺母的端面高出树脂面 0.5 mm 1 mm,表面平整清洁,符合电气接触要求; d) 当二次 螺 栓以 1.5倍压平弹簧垫片的力矩 拧 紧 及 松开时, 埋入螺母不 松动。 5.2.3 二次端子罩 户内型电流互
19、感器 二次端子应配置 聚碳酸酯等透明塑料制造的二次端子 罩 ,户外型电流互感器 二次端子应配置 不锈钢板制造的二次端子罩,二次端子罩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并且透明; b) 能进行封印, 满足 不破坏封印就 无法 拆除 二次端子 罩的要求 ; c) 在 二次端子 罩不拆除的情况下 ,使用常规工具无法 接触二次 接线 端子 ; d) 户外型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子罩应具备防水防尘功能,并满足 IP55要求。 5.3 安装底板 (座)和接地标志 5.3.1 安装底板(座) 5.3.1.1 电流互感器应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底板或底座。 5.3.1.2 户内型电流互感器采用安装底板,底板应使
20、用钢板制造,其中 10 kV电流互感器底板厚度不小于 5 mm, 20 kV电流互感器底板厚度不小于 6 mm, 35 kV电流互感器底板厚度不小于 8 mm;安装底板四角均应装设牢固的吊环,吊环孔内径不小于 3 cm。安装底板表面应进行防腐蚀处理,安装孔采用 U型孔。 5.3.1.3 户外型电流互感器应采用安装底座,其中 10 kV电流互感器及 20 kV电流互感器安装底座宜采用 U形钢板制造,厚度不小于 3 mm; 35 kV电流互感器安装底座宜采用 5号槽钢制造;安装底座 四角均应装设牢固的吊环,吊环孔内径不小于 3 cm。安装底座表面应进行防腐蚀处理。 5.3.1.4 在正常安装状态下
21、, 10 kV电流互感器安装底板(底座)应能承受 1000 N的垂直与水平拉力;20 kV电流互感器安装底板(底座)应能承受 2000 N的垂直与水平拉力; 35 kV电流互感器安装底板(底座)应能承受 3000 N的垂直与水平拉力。 5.3.2 接地螺栓及接地 标识 电流 互感器应有接地螺栓或接地板,接地处应有平坦的金属表面,并在其 附近 有明显的接地标 识 (例如: 用 “ ”或 “E”符号标示 )。接地螺栓或螺丝直径不小于 8mm。 5.4 电流比标 识 Q/GDW 116812017 7 在浇注体上应使用模注、光学或机械方式加工 ,在电流互感器两侧做出 在 1m距离内清晰可见的电流比
22、标识。标识 字符的高度不小于 20 mm。 5.5 外形和尺寸 电流互感器外形和尺寸应满足附录 B及以下要求: a) 电流互感器外形尺寸公差满足 GB 1804的 c级要求,安装配合尺寸公差满足 GB 1804的 m级要求; b) 二次端子在螺栓紧固状态下,高度不一致不应超过 2 mm; c) 垂直形位公差应超过 3 mm。 5.6 铭牌 铭牌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铭牌包括电子标签和条形码; b) 在电子标签封装表面用光学方法加工铭牌,其外形与内容如图 2所示。标志应清晰,边框尺寸为 60 mm 100 mm,尺寸误差不超过 1mm; c) 铭牌采用附录 A所示的方式安装,电子标签满足附录
23、A以及 Q/GDW 1893规定的要求。 d) 条形码能使用通用的读码设备正确读出,其几何尺寸和代码结构应符合 Q/GDW 1205 的要求。 图 2 铭牌式样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 包括外观、装配质量、零部件表面处理、铭牌、接线端子 、 外形尺寸、爬电距离的测量以及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其它项目检查 ,结果应满足第 5章要求 。 试品应与其铭牌及所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要求一致。 6.2 绝缘电阻试验 用 2500V绝缘电阻表进行测量。测量前检查绝缘电阻表处于良好状态,在测量前后应对被试 电流 互感器进行充分放电,以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绝缘电阻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 10级。 Q
24、/GDW 116812017 8 6.3 耐受电压水平 6.3.1 工频耐压试验 工频耐压试验方法如下: a) 试验电源频率在 45Hz 55Hz之间,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 5%,试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端 的额定输出 电流不小于 0.5A; b) 试验电压从 接近于零的 某个值逐渐升高至 表 2规定值,并在规定值持续 1 min; c) 测量试验变压 器高压输出端 的试验电压,误差不应超过 3 %; d) 试验过程中无击穿或闪络等放电现象产生。 6.3.2 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试验应在正、负两种极性下进行。每一极性应连续施加冲击电压 15次,试验电压应施加在一次绕组各端子(连接在一起)与地之间,试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3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GDW11681201710KV35KV 计量 用电 互感器 技术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