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高考语文备考重难点提升阅读写作的应试能力.ppt
《突破高考语文备考重难点提升阅读写作的应试能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破高考语文备考重难点提升阅读写作的应试能力.ppt(7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突破高考语文备考重难点 提升阅读写作的应试能力,黄石二中 肖雨荻2013.4.8,讲座内容,一、把握最新动向,沉着应对高考;二、明确阅卷规则,规范答题技巧 ;三、调适心理状态,自信接受挑战 。,讲座内容,一、把握最新动向,沉着应对高考;,一、把握最新动向,沉着应对高考,今年2月初,湖北省高考语文考纲出炉。相较于2012年的考纲,其最大变动有两处:一是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的“文学常识”里增加了一条要求“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二是对附录二“古诗文背诵篇目”中的初中篇目进行了调整,将论语十则、岳阳楼记、关雎、春望等四篇古诗文撤下,换上鱼我所欲也、醉翁亭记、使至塞上、水调歌头
2、等四篇,其余篇目保持不变。,一、把握最新动向,沉着应对高考,1、学习考试大纲,研究近三年尤其是2012年湖北的高考试题。2、重视考纲增加及调整的内容。针对“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这一条,提醒大家关注名著导读;新换上去的四篇初中的古诗文,我们要注意复习,落实背诵。,讲座内容,二、明确阅卷规则,规范答题技巧 ;,思考几个问题,1、在整张试卷中,哪几个板块权重最大?2、在所有考点中, 哪几个考点失分最多?3、在可争分数中,哪几部分空间最大?,明确阅卷规则,探讨答题技巧,一)古诗文的答题技巧(翻译、断句、古诗鉴赏)二)文学作品阅读的答题技巧三)高考作文的得分策略,一)古诗文答题技
3、巧 之一:文言翻译,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翻译: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妙,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3分) 评分操作:本小题3分 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因”“叹”2处,每译对1处给1分。 “译出大意”是指对原句意思理解大体正确;没有翻译完整的,句子大意不给分 。 “因”,连词,可译为“于是”“就”“因此”“因而”等;“叹”,动词,可译为“感叹”“赞叹”“惊叹”等。,一)古诗文答题技巧 之一:文言翻译,1、结合译句重读上下文,弄清大致句意2、瞄准句中关键字词,把握得分点 3、注意特殊词法、句式和固定搭配 4、逐字对应翻译,字字落实,讲求信达
4、雅,一)古诗文答题技巧 之二:文言断句,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没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參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断句: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评分操作:本题3分 每处0.5分,“入山泽”后未断开可不扣分。 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一)古诗文答题技巧 之二:文言断句,1、通读全段,读懂大致句意2、重视语感 ,探究句子意蕴3、弄清语法,寻找断句依据依据:找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一)古诗文答题技巧 之二:文言断句,断句歌诀: 联系全文前后看
5、,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一)古诗文答题技巧 之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1)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
6、析。(4分),(1)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作简要分析。,评分操作:本小题(4分) 主要特点2分,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2分)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分)(共4分。),(1)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作简要分析。,答案示例: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2分)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
7、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分)(共4分。) 启示:做简析题时,表达观点时千万不能空洞,一定要举例说明,先摆明观点,再引用诗歌的词、句进行论证说明。,(2)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4分),评分操作:本小题(4分) 本题要求赏析第三联中的“藏”和“透”字。 赏析对一个字,给2分;赏析对两个字,给4分。 意思答对即可。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示例:“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2分)“
8、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2分)(共4分。),(2)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4分),示例:“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2分)“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2分)(共4分。) 启示:注重答题思路的引导 。,一)古诗文答题技巧 之三:古诗词鉴赏,抓重点(题目、作者、注释) 抓形象(人
9、物、事物、景物) 抓手法(描写、修辞、抒情) 抓情感(怀才、闲适、写志) 抓语言(炼字、炼句、风格),一)古诗文答题技巧 之三:古诗词鉴赏,古诗鉴赏答题表述: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语言特点)地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选用具体的细节、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技巧,耳边杜鹃啼罗琅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城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杜
10、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踟蹰”,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式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
11、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果,它就把卵统统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又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是“蜀人悲子鹃鸟鸣”哩!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早是有家归来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
12、“姑虎,姑虎”,且凭这蹄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花开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的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害,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
13、因怕回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花开时即开始呼叫,一直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技巧,17.文章用了较大
14、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评分操作: 本题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作者的用意。 内容方面: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2分。 形式方面: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2分。 意思答对即可。 答案示例:相对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姑嫂鸟”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的意义(2分)。 “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2分),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技巧,1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分) 评分操作: 本题包括两个要点:一是线索,二是结合文章对线索的作用作简要分析。 行文思路方面包括两个得
15、分点,一是概括出“起线索”作用,二是对线索内容作简要说明。每个得分点各1分。 材料组织方面一个得分点,能答出统帅文章材料、将其融为有机整体即可得2分。 意思答对即可。 答案示例: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2分)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分),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技巧,19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8分) 评分操作 本题包括2个要点:一是选择合理的探究角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二是结合文本展开具体恰当的分析,阐明观点的理由。 本
16、题共8分,第一个要点2分,第二个要点6分。 第一个要点,选择文学的作用、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等角度,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可得2分。观点不正确,不得分。 第二个要点,能围绕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得3分;能围绕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展开分析,得45分;分析具体恰当,即可得6分。如果脱离文本,没有分析,不得分。脱离文本,但有较为合理的分析,给12分。 如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19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8分),答案示例一: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2分)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文章引用贺铸
17、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鸟啼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6分。),19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8分),答案示例二:杜鹃鸟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归之情的符号。(2分)杜鹃鸟的文学形象总是或隐或显地与“不如归去”的啼鸣声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经常用杜鹃鸟啼来表达思归之情
18、。比如本文引用的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即使在作者看来,杜鹃鸟的叫声也表达了思归之情。可见,杜鹃鸟作为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人表达思归之情的文学符号。(6分。),19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8分),答案示例三: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2分)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蕴含丰富: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故事表现了求真求美的理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达了思乡之情。这些丰富意蕴,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19、(6分。)(如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19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8分),啼声凄厉悲切,引人同情。 可引起游子的思家归心。 附会了凄婉哀伤的故事时,就自然忘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同时也因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人们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花开为憾,于是相
20、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的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害,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花开时即开始呼叫,一直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
21、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做题原则: 从原文中来,到原文中去 (答案在文中找,不可自己想象)解题思路:读全文审题干明区间抓关键掌握技巧规范答题抓关键:现代文的阅读题主要用概括句、理论句、抒情句、总结句来作答。,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技巧,1、直接陈述答案,简洁表达为上。不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2、要有适当具体的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3、提取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剪辑重组、答案;4、对
22、应题旨与分数,分多个要点逐条陈述,防止漏答; 5、规范答题,字迹工整,写满为止。,三)高考作文的应考策略,近八年来我省的高考作文题,2005年: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以“出乎其外 ”与“入乎其内 ”的方式论述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自拟题目作文。(材料作文) 2006年:根据汉语中带“三”成语的联想与感悟作文。(材料作文) 2007年:以“母语”为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2008年:举手投足之间(材料、命题作文) 2009年:站在_门口(半命题作文) 2010年: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材料作文) 2011年:旧书(命题作文) 2012年:以书信为切入点谈 “改变
23、” (材料作文),三)高考作文的应考策略,我省近八年来作文考查中多考查新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所以我们训练的重心放在这两个方面。但我们也要对作文考查中的看图作文、话题作文等适当强化训练,充分重视训练内容的全面落实。,去年高考作文题解读,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已经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破 高考 语文 备考 难点 提升 阅读写作 应试 能力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