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环境建设情况介绍.ppt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环境建设情况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环境建设情况介绍.ppt(10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环境建设情况介绍,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根据教育部各部门工作职能的划分 科技发展中心主要工作职责,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审批教育部直属院校的经济行为。包括高校企业改制、新设公司、公司股份变更等; 高校科研基金、科技奖励、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组织高校申报国家科技产业化的几个计划;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的资产与运营管理。,1956年:重点突破,迎头赶上。向科学进军。 1978年:科学的春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95年:科教兴国。 2006年年初,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
2、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表。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历次全国科技大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我国整体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三个台阶。 所有新的理论发现、90%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2004年,2006年,体制性障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可谓任重道远。 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企业家,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包括相关政策和机制以及科研资源的分配和布局都有很多不适应之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大学应该发挥核
3、心作用。这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科研的发展尤其显著,无论是队伍建设、条件改善,还是水平提升,对国家、社会的贡献都有很大。 近年来,教育部着重规划并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凝练和组织、科技创新环境的营造等。 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也是进行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高校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1,2,4,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申请,关于申报高校科技奖励,关于良好科研环境建设,2,6
4、,关于科研导向的几点思考,3,5,一、高校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高校科技创新队伍持续稳定发展,经过 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十年的发展(高校1982年才开始有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户头),高校科技工作已经由我国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 高校从事科研活动人数39.2万(173万);在校研究生128.3万,博士生23.6万;两院院士624人,占全国的4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02人,占全国的60%;基础研究创新群体98个,占全国的58%。教育部创新团队245个,新世纪优秀人才3776人。,2. 高校已成
5、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校通过竞争,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 计划”、“ 973 计划”、科技攻关、国防军工等科研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国家“九五”、“十五”规划、“211”、“985”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3. 高校科研设施环境条件得到改善,研究基地建设方面,到2008年底,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40个,约占全国的63%;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9家(39%);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27%);国家工程实验
6、室17家(26%);国家技术转移中心7个(70%);国家大学科技园69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1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78个。 实验室场地面积增大,实验仪器更新,添置。 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平均年增25%。2008年科技经费到账650亿,比上年增长20%,中南大学主持完成的“高性能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得连续空缺六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4年度,2008年度大连理工、北航) 南京大学闵乃本等人的研究成果“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连续两年空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的又一次授奖; (2006年度) 王选、徐光宪、王忠诚等获国家最高
7、奖(谷超豪); 清华大学等25所大学联合承担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 高校积极参与国际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多个国际空间计划、重要国际生物计划、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等等。,4. 高校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高校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占全国授奖比例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自然 50% 84.20% 64.3% 52.6% 51.7% 66.67% 47.1% 发明 77.78% 78.57% 60% 55.9% 61.0 % 69.23% 81.1% 进步 48.72% 59.09% 55.1% 59.4% 57.6 % 60.94%
8、64.8%,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国家级火炬计划,各省、市相应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资金支持形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国拨总经费:2.0亿元;立项项目数占申报项目总数的60%;经费支持项目数占立项项目数的30%。 支持重点: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阶段的科技项目。 实施方式:由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多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 2007年高校共获得20项,390万元经费支持。,1.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国拨总经费
9、:1亿元;其中面向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引导项目立项1700项,重点支持200-300项。 “星火富民科技工程” 包括:农村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普专项行动、重大农业技术转化专项行动、乡镇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行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专项行动、农村信息化促进专项行动、科技扶贫专项行动、星火国际化专项行动。 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 2007年高校共获得89项,2030万元经费支持。,2.国家级星火计划,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火炬计划宗旨是: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与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年经费1.6亿。 每
10、年计划立项项目占申报项目的70%以上。08年高校获得43项支持,1400万元 重点发展领域: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 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3.国家级火炬计划,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是由国务院批准,科技部、财政部监管,创新基金中心运作实施的政府专项资金,1999-2006年共立项8千多项,资金支持56.5亿。2009年经费28亿。 支持方式: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 申报条件:总资产在400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企业均可申报,其中申请无偿资助的企业人数在300人以下,申请贷款贴息的企业人数在500人以下。 申报方式:通过部
11、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4.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三、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申请,1982年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重点大学增拨2000万元专项科研经费。 1985年科技拨款体制改革,更名为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实行基金制管理,资助高校基础性研究选题。,(一)基金由来,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二)资助对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全国高等学校(军事院校除外)中的博士生导师; 2007年起设立新教师项目。 (三)申报时间和方式 每年12月中旬下达通知,第二年的3月31日截止。 对各校限额申报。经学校筛选后,由校科研处统一报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
12、金,(四)评审方式和条件,两级网络评审。 按申报的三级学科为标准,由计算机随机遴选出7-9位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网络通讯评审主要有以下几个约束条件:,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约束条件,1.当年申报课题者不参加当年评审; 2.本校专家不能评审本校申报课题; 3.7-9名专家来自不同的学校; 4.在同一三级学科内专家不足时,同一学校的专家最多两名。 5.同一三级学科的多项课题送相同的专家评审; 6.评审专家应为重点大学的教授,不足时再选非重点大学的教授; 7.交叉学科课题,主学科选四-五名专家,相关学科选三-四名。,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五)课题管理,资助课题公布后
13、,作为国家级课题进行管理,从第二年1月开始,期限3年,分3年拨款。 课题结束时写出工作总结,并由校学术委员会给出评价意见。,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 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 青年教师奖,(一)宗旨为鼓励中国大陆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师在国内工作并在教学和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而设立。 分为基金和奖励(包括教学奖、研究奖)两类。 最近新增加了优选资助课题。,(二)申请条件,国内教师 1.现在国内高校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不包括兼任教师); 2.年龄在35岁以下; 3.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同等水平); 4.热爱祖国,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积极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服务; 5.在教学、
14、研究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2. 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 青年教师奖,国外教师: 除具备与国内教师相同条件外,还要求: 1.具有中国国籍; 2.决定不迟于6个月内(自申请之日算起)回国任教。 (三)申请程序 基金和奖励按学科分配资助名额,每2年公布一次学科名额分配方案。 申请时间:每逢双年的12月1日至第二年的1月31日,2. 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 青年教师奖,(四)申请范围,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 每校限基金类2名,奖励类2名。 (五)申请办法(分国内、外) 申请人填写基金或奖励申请书(一式七份),必须由国内两名教授推荐(其中一名必须在本校工作),推荐书一式七份。 国外申请人
15、必须在回国前申请,但推荐者至少有一名在国内高校任教,推荐、审核的学校必须是申请人将回国就职的学校。,2. 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 青年教师奖,(六)评审与审批,先由五名专家进行通讯评审,评审结果送基金会顾问委员会及理事会复审,优秀者给基金或奖励。 (七)课题的管理 基金资助每项5000-20000美元。 奖励每人1000-5000美元。 经费分两次下拨,由个人管理使用,奖金为一次性发放。 课题期限为三年,结题时向基金会提交总结和相关成果。,2. 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 青年教师奖,(八)优选资助课题,经霍英东基金会第十六届理事会及顾问委员会讨论决定增设优选资助课题。 主要资助与国民经济
16、发展与社会需要的课题,每项20000美元。,2. 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 青年教师奖,1.资助领域:能源、环境、信息、材料、生命、交通。 2.课题的产生:由参与国家上述六大领域的专家提出,经专家筛选,提出40个左右的命题,再经顾问委员会讨论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3.申请条件:符合基金会办法申报条件的教师均可提出申请,不限额。 4.评审与审批:同基金、奖励程序相同。,2. 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 青年教师奖,3. 直属高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一)资金来源 国家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项目计划。 教育部的该计划约1亿元人民币。 管理制度改革,使用30%经费,以项目形式申报,并经专家评审确定。,(
17、二)用途,资助已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教师,聘请外国专家进行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以促进和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资助往返国际旅费,4个星期到6个月生活费。 (三)申报 各直属高校教师自由申报,不限额。 由各高校外事办公室汇总后,送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3. 直属高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四)评审与资助,只使用通讯评审方式。 同其他基金相同,经教育部审定后,报外国专家局备案。 资助率高,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教授申报。,3. 直属高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4.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一)项目简介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规划,结合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
18、特点、学科布局及发展的需要,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研究三类。旨在推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二)实施范围、资助领域和申请种类,实施范围:全国高等学校 资助领域:自然科学研究领域 申请种类: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4.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三)申报条件,选题符合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需求,鼓励学科交叉。 研究思路明确,学术思想或技术路线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提交成果的方式具有可考核性。 研究队伍结构合理,项目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年;学风端正,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课题已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并基
19、本具备主要研究条件(实验室和基本设备等)。 非教育部属学校在申请项目时,依托学校及隶属省(直辖市、自治区、兵团)教育厅(教委)应分别签署条件保障和配套经费的实质性意见并加盖公章。,4.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四)受理时间,每年受理一次。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受理时间截止到当年的6月1日;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截止时间为当年的9月20日。 资助强度:重点项目10万元重大项目50万元,4.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五)申请程序,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采取分年度发布申报领域、限额申请的办法,在每年4月底前将申报项目通知下发直属学校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兵团)教育厅(教委)。申请者须
20、按照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填报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申请书一式三份,经学校科研处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盖具学校公章统一报出,不受理个人申报。,4.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一)计划简介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属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中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中的第二层次,是教育部设立的专项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进行创新研究。着眼培养、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5.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二)实施范围和资助领域,实
21、施范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军队院校。 资助领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每年遴选支持1000名左右,自然科学类每人资助经费5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每人资助经费20万元。按数理、化学化工、农业、能源、信息、人口健康、资源环境、材料、先进制造、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11个研究领域进行归口资助。,5.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三)申报条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工作; 在国
22、内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并受聘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5.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自然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未实施“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高等学校,其申请者所在学校和主管部门能够承诺匹配所要求的资助经费; 申请单位要坚持公开遴选,择优推荐的原则,坚持人才、平台(基地)和项目的有机衔接,适当向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基地)倾斜; 已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资助者不得再申请本计划。,5.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
23、持计划,(四)申请程序,“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行限额申报。申请者需按照“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和当年教育部科技司对外发布的关于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填写“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一式6份,经所在高等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加盖公章后,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其他部门所属高等学校以主管部门的职能司局为单位,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以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为单位,连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人清单、电子文件,以公函的形式统一上报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5.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 高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
24、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为指导,注重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等国家科技计划的衔接,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的作用,其目标是推动原始性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和学术骨干,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的能力,推动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发展。,(一)项目简介,(二)实施范围和资助领域,实施范围:全国高等学校 资助领域:自然科学研究领域 (三)申报条件 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具有与国家相关重大科技计划衔接的明确背景。 有创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科技 创新 科研 环境 建设 情况 介绍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