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件-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ppt
《初中课件-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件-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动动脑 小猫把鱼内脏埋在土里,过一段日子,小猫再挖开泥土,内脏不见了,你能告诉小猫,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现象对自然界有何意义? 在适宜的条件下,内脏被土壤中腐生细菌分解了。细菌把内脏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植物体所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又可被动物所利用。可见,这种现象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W 0 2 0 0 7 1 0 2 9 5 8 8 9 5 5 1 8 8 0 0 9 . j p g草原上的全部生物 及周围无机环境共同 形成什么? 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 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议一议 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是怎样进行的? 水和无机盐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水和无机盐 光合作用吸收作用 植物 动物 植物遗体 动物遗体 细菌和真菌分解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呼吸作用 想一想 使这些食品腐败或发霉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的循环 枯草杆菌 青霉 ( 细菌 ) (真菌 )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的循环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细菌和真菌主要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细菌和真菌是利用 现成的有机物 来生活的。属于 异养型生物 。 从死的动植体以及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料的称为 腐生 枯草杆菌使梨腐败,它们与水果的关系是怎样的?
3、枯草杆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取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腐烂。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起分解者的作用, 促进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 . 肺炎 肺炎双球菌 扁桃体炎 1、细菌引起人患病 猩红热 1、细菌引起人患病 为 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猩红热 (1)普通型:在流行期间 95%以上的患者属于此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和典型的皮疹,有全身中毒症状,颌下及颈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病程 1周左右。 (2)轻型:近年轻型患者所占比例增加,表现为低热、轻
4、度咽痛,皮疹稀少,仅见于躯干部,消退很快,脱屑不明显,病程短,但仍可发生变态反应性并发症。 (3)脓毒型:罕见,表现为咽部严重的化脓性炎症,渗出物多,形成脓性假膜,局部黏膜可坏死而形成溃疡。细菌扩散到附近组织,形成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及颈淋巴结炎,甚至颈部软组织炎。还可引起败血症和迁徙性化脓性病灶。 (4)中毒型:少见。表现主要为中毒症状明显,患者高热、头痛、剧烈呕吐,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感染性休克。咽峡炎不重,但皮疹很明显,可为出血性。但若发生休克,则皮疹常变成隐约可见,病死率高。 (5)外科型或产科型:病原菌从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病,故无咽峡炎。皮疹在伤口或产
5、道周围首先出现,由此向全身蔓延。中毒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丹毒 1、细菌引起人患病 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皮肤外伤史,皮损出现前常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婴儿有时可发生惊厥,潜伏期一般为 2 5天。 皮疹初起为红肿发硬的斑片,后迅速向周围蔓延而成为大片猩红色斑状损害,表面紧张灼热有光泽,稍微高起,境界清楚,以后皮损向外扩延,中央红色消退为棕黄色并有轻微脱屑,触痛明显。皮损部出现含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的水疱或大疱时称水疱或大疱性丹毒 (erysipelas vesiculosum or erysipelas bullosum),症状极严重时患部可以迅速发生坏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课件 细菌 真菌 自然界 中的 作用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