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doc
《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0MW 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10兆瓦的太阳能 光伏 并网发电系统,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0个 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分别经过 0.4KV/35KV 变压配电装置并入电网,最终实现将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接入 35KV 中压交流电网进行并网发电的方案。 本系统按照 10个 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并且每个 1兆瓦发电单元采用 4台250KW 并网逆变器的方案。每个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的电池组件采用串 并联的方式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入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后接入直流配电柜,然后经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防雷配电柜并入 0.4KV/35KV 变压配电装置。 (一
2、 )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 1、太阳能光伏组件选型 (1)单晶硅光伏组件与多晶硅光伏组件的比较 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具有电池转换效率高,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 15%左右,其稳定性好,同等容量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占面积小,但是成本较高,每瓦售价约 36-40元。 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效率高,转换效率略低于单晶硅,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3%-15%,在 寿命期内有一定的效率衰减,但成本较低,每瓦售价约 34-36元。 两种组件使用寿命均能达到 25年,其功率衰减均小于 15%。 (2)根据性价比本方案推荐采用 165WP 太阳能光伏组件。 2、并网光伏系统效率计算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由光伏阵
3、列的效率、逆变器效率、交流并网等三部分组成。 (1)光伏阵列效率 1:光伏阵列在 1000W/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组件的匹配损失、表面尘埃遮挡损失、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温度影响、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 线路损失等,取效率 85%计算。 (2)逆变器转换效率 2: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5%计算。 (3)交流并网效率 3:从逆变器输出至高压电网的传输效率,其中主要是升压变压器的效率,取变压器效率 95%计算。 (4)系统总效率为: 总 = 1 2 3=85% 95% 95%=77% 3、倾斜
4、面光伏阵列表面的太阳能辐射量计算 从气象站得到的资料,均为水平面上的太阳能辐射量,需要换算成光伏阵列倾斜面的辐射量才能进行发电量的计算。 对于某一倾角固定安装的光伏阵列,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与 倾角有关,较简便的辐射量计算经验公式为: R =S sin( + )/sin +D 式中: R -倾斜光伏阵列面上的太阳能总辐射量 S-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量 D-散射辐射量 -中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 -光伏阵列倾角 根据当地气象局提供的太阳能辐射数据,按上述公式计算不同倾斜面的太阳辐射量,具体数据见下表: 不同倾斜面各月的太阳辐射量 (KWH/m2) 4、太阳能光伏组件串并联方案 太阳能光伏组件串联的组件
5、数量 Ns=560/23.5 0.5=24(块 ),这里考虑温度变化系数,取太阳能电池组件 18块串联,单列串联功率 P=18 165Wp=2970Wp; 单台 250KW 逆变器需要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的数量 Np=250000 2970 85列, 1兆瓦太阳能光伏电伏阵列单元设计为 340列支路并联,共计 6120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实际功率达到 1009.8KWp。 整个 10兆瓦系统所需 165Wp 电池组件的数量 M1=10 6120=61200(块 ),实际功率达到 10.098兆瓦。 该工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需要 165Wp 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 61200块, 18块串联,34
6、00列支路并联的阵列。 5、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布置 (1)光伏电池组件阵列间距设计 为了避免阵列之间遮阴,光伏电池组件阵列间距应不小于 D: D=0.707H/tan arcsin(0.648cos -0.399sin ) 式中 为当地地理纬度 (在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 ), H 为阵列前排最高点与后排组件最低位置的高度差 )。 根据上式计算,求得: D=5025。 取光伏电池 组件前后排阵列间距 5.5米。 (2)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单列排列面布置见下图: (三 )直流配电柜设计 每台直流配电柜按照 250KWp 的直流配电单元 进行设计, 1兆瓦光伏并网单元需要 4台直流配电柜。每个直流配电
7、单元可接入 10路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 10兆瓦光伏并网系统共需配置 40台直流配电柜。每台直流配电柜分别接入 1台 250KW 逆变器,如下图所示: 直流配电柜 每个 1MW 并网单元可另配备一套群控器 (选配件 ),其功能如下: (1)群控功能的解释:这种网络拓朴结构和控制方式适合大 功 率光伏阵列在多台逆变器公用可分断直流母线时使用,可以有效增加系统的总发电效率。 (2)当太阳升起时,群控器控制所有的群控用直流接触器 KM1 KM3闭合,并指定一台逆变器 INV1首先工作,而其他逆变器处于待机状态。随着光伏阵列输出能量的不断增大,当 INV1的功率达到 80%以上时,控制直流接触器 KM
8、2断开,同时控制 INV3进行工作。随着日照继续增大,将按上述顺序依次投入逆变器运行 ;太阳落山时,则按相反顺序依次断开逆变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每台逆变器在低负载、低效率状态下的运行时间,提高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 (3)群控器可以通过 RS485总线获取各个逆变器的运行参数、 故障状态和发电参数,以作出运行方式判断。 (4)群控器同时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用户可以直接通过 LCD 和按键实现运行参数察看、运行模式设定等功能。 (5)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解除群控运行模式。 (6)群控器支持至少 20台逆变器按照群控模式并联运行。 (四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择 此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为
9、 10个 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每个并网发电单元需要 4台功率为 250KW 的逆变器,整个系统配置 40台此种型号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 10兆瓦并网发电系统。选用性能可靠、效率高、可进行多机并联的逆变设备,本方案选用额定容量为 250KW 的逆变器,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 表: 250KW 并网逆变器性能参数表 1、性能特点 选用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 32位专用 DSP(LF2407A)控制芯片,主电路采用智能功率 IPM模块组装,运用电流控制型 PWM 有源逆变技术和优质进口高效隔离变压器,可靠性高,保护功能齐全,且具有电网侧高功率因数正弦波电流、无谐波污染供电等特点。该并网逆变器的主
10、要技术性能特点如下: (1)采用 32位 DSP 芯片进行控制 ; (2)采用智能功率模块 (IPM); (3)太阳电池组件最大功率跟踪技术 (MPPT); (4)50Hz 工频隔离变压器,实现光伏阵列和电网之间的相互隔离 ; (5)具有 直流输入手动分断开关,交流电网手动分断开关,紧急停机操作开关。 (6)有先进的孤岛效应检测方案 ; (7)有过载、短路、电网异常等故障保护及告警功能 ; (8)直流输入电压范围 (450V 880V),整机效率高达 94%; (9)人性化的 LCD 液晶界面,通过按键操作,液晶显示屏 (LCD)可清晰显示实时各项运行数据,实时故障数据,历史故障数据 (大于
11、50条 ),总发电量数据,历史发电量 (按月、按年查询 )数据。 (10)逆变器支持按照群控模式运行,并具有完善的监控功能 ; (11)可提供包括 RS485或 Ethernet(以 太网 )远程通讯接口。其中 RS485遵循 Modbus通讯协议 ;Ethernet(以太网 )接口支持 TCP/IP 协议,支持动态 (DHCP)或静态获取 IP 地址 ; (12)逆变器具有 CE 认证资质部门出具的 CE 安全证书。 2、电路结构 250KW 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如上图所示,并网逆变电源通过三相半桥变换器,将光伏阵列的直流电压变换 为高频的三相斩波电压,并通过滤波器滤波变成正弦波电压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MW 电站 设计方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