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doc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EHS 体系文件 生物安全、辐射及化学品风险评价制 度 记录表单编号: RFEHS-B01-017-R01 生效日期: 2015 年 8 月 15 日 修订号: 0 页码: 1/4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 生物安全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EHS 体系文件 记录表单编号: RFEHS-B01-017-R01 生效日期: 2015 年 8 月 15 日 修订号: 0 页码: 2/4 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一、评价目的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 WHO实验 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 2004)、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卫生部令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 CNAS-CL05:2009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以及 ZY-LIS-107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微生物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定期对本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活动的生物安全进行评估。 二、 评价内容 1、 概述 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胃肠道内,是临床标本中常见的细菌,可引起典型的原发性肺炎,该菌在正常人鼻咽部的带菌率 1%6%,但在住院病人中可高达 20%。该菌是酒 精中毒者、糖尿病人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肺炎克雷伯菌也能引起各种肺外感染,包括肠炎和脑膜炎(婴儿)、泌尿道感染(儿童和成人)及败血症。近十几年来由
3、该菌引起的免疫低下患者感染和医院感染不断增加,已成为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强。 2、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肺炎克雷伯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鞭毛、无芽胞,但有明显的荚膜。兼性厌氧,对营养的要求不高。 3、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3.1 标本采集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 的各种标本,主要是痰标本。 3.2 分离培养 将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和或 MAC 选择性培养基,于 37孵育过夜。可分别形成较大的、凸起、灰白色粘液型的菌落以及 MAC 上红色(易扩散至周围的培养基中)、大而厚实、粘液型光亮的菌落。这些相邻的菌落容易发生融合,用接种针沾取时常可挑出
4、长丝状的细丝。 3.3 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但在菌体外有明显的荚膜。 3.4 生化鉴定该菌氧化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动力阴性、吲哚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VP 试验阳性、脲酶阳性。 3.5 生长试验该菌不能在 5和 10 生长,但能 41生长。 3.6 荚膜肿胀试验可利用特异性的抗血清进行荚膜肿胀试验以鉴别本菌属及类似菌属。将待测菌接种于华 -弗( Worfel-Ferguson)培养基上(有利于荚膜的产生),经 35、 1824h 培养后,取一滴培养物加于载玻片上,加墨汁一滴或美蓝液一滴,再加入抗血清 1 接种环,混合后加盖玻片,置显微镜油镜下观察。在菌体周围出现较大的
5、空白圈者为阳性。该菌表现为阳性。 3.7 肠毒素测定对小儿肠炎患者除了要做菌种鉴定外,尚需做肠毒素测定以明确被检菌的致病力。可用兔肠接扎试验、细胞形态变化等方法测定。 4、细菌的防治 目前几乎所有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都携带有耐氨卞青霉素和羧卞青霉素的 R 质粒,由于该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一直不断增强,所以临床一定要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用药。 该菌为条件致病菌,易感人群主要是免疫功能较低下者。因此应及时隔离治疗患者,并作好家庭、社区和医院的消毒。 5、控制风险的措施 5.1 病原微生物风险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3 EHS
6、体系文件 生物安全、辐射及化学品风险评价制 度 记录表单编号: RFEHS-B01-017-R01 生效日期: 2015 年 8 月 15 日 修订号: 0 页码: 3/4 布)肺炎克雷伯菌属于三类, BSL-2。 5.2 实验活动中生物危害的预防 措施。 5.2.1 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5.2.2 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5.2.3 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5.2.4 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2.5 注射和吸取感染材
7、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 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5.2.6 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5.2.7 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克雷伯菌属 肺炎 克雷伯菌 生物 安全 评估 报告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