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ppt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ppt(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讨论:1.大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关系?2.当前的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应如何控制?,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本章要点:了解大气层结结构和基本运动规律;了解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和主要大气污染事件的形成机制(光化学烟雾、硫酸型烟雾、酸雨等)。了解其他大气环境问题。,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大气的组成及层结结构;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性质;,一、大气的主要成分,组成,干空气的混合物,水物质,颗粒物,自由基,干空气的混合物,成为大气污染物的条件,在大气中含量较低 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 有较多的污染源排放,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较高 容易跟其他物质发
2、生反应,停留时间:某种组分在大气中的平均时间。停留时间大气中总量输入速率或输出速率甲烷在对流层平均浓度c为1.5510-6,不随时间变化,且输入速率等于输出速率为1.51014mol/a,求其停留时间。,二、大气层的结构1. 大气层的结构在自然地理学上,把由于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 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和运动情况的 变化可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 层、逸散层(见图2-1)。,图2-1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1)、对流层(Troposphere) 高度从地面到离地10-12km;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约0.6/ 100 m ); 密度大,75%以上的大气总
3、质量和90%的水蒸气在对流层;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天气过程均发生在对流层。阻挡大气氢的损失。,(2)平流层(Stratosphere) 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 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水汽、尘埃含量甚微; 15-35 km 范围内有厚有约20 km的臭氧层。O2 O+OO2+O O3O3 O+O2O3+O 2O2,形成,消除,(3)中间层 (Meosphere)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顶部可达-92左右。 垂直温度分布与对流层相似。 (4)热层(Therosphere) 在离地85800km的这一空间称为热层。 (5)逸散层(Stratopause),大气压力的变化:,php0e-Mgh/R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大气环境 化学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