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doc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doc(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苏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 amis 1 妇科 1.1 子宫肌瘤 病史 1病史摘要: 陈美英,女, 40 岁。主诉:月经量增多三年。 患者既往月经正常,周期 30天左右,经期 5-6天,无痛经,每次月经来潮用卫生巾十多片。近三年来月经周期虽然正常,但经期延长至 7天,且月经逐渐增多至每次来潮用卫生巾 30多片,有血块,伴下腹坠感,经期感头昏、头晕、四肢无力。生育史: G2Pl, 10 年前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产后半年上环,因月经增多已于 1年前取环,取环后月经量无明显减少。发病以来,食欲尚好,有尿频、无尿痛,时感腰酸、无明显腰痛,大便正常,无明显消瘦。既往身体
2、健康,无身 体其他部位出血病史,无抗凝药物使用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月经: 14, 5-6 30,量中等,轻度痛经,白带正常;生育: l-0-2-1。家族史无特殊情况。 2病史分析 (1) 在询问月经量多的病史中,应重点询问出血时间与月经的关系,有无停经史,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有无组织物排出,出血时有无阵发性腹痛,有无晕厥等。通过对这些症状进行详细了解,可初步判断出血是否为妊娠并发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2)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侧重 于上述引起月经量增多常见疾病的鉴别。妊娠并发症往往有停经史,伴恶心等妊
3、娠反应,出血时有阵发性下腹痛,可有组织物排出。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瘤除有月经量增多外,还往往伴有痛经,出现贫血时可有头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以发生在月经期,也可以发生在其他时间。 (3) 病史特点:三年来月经周期虽然正常,但经期延长至 7天。月经逐渐增多至每次来潮用卫生巾 30多片、有血块,伴下腹坠感。可见该患者月经经期延长,且经量增多的特点。 体格检查 1结果: T 37.4, P 80次分, R 20次分, BP ll0 80mmHg。 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营养状况中等,表情自如,神志清晰,自动体位,检查合作;皮肤黏膜苍白,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及五官无异常,巩膜无黄染,睑
4、结膜苍白;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心肺体检未发现异常;腹平软,无压痛,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脊柱四肢正常。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良好,已婚已产式;阴道伸展性良好,黏膜无充血,分泌物少、色白、无异味;宫颈正常大小、质地中等、光滑;宫体前位、增大如孕 3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两侧附件无增厚感、未 触及肿块、无压痛。 2体格检查分析: ( 1)患者除贫血貌外,全身一般情况尚可。妇科检查宫颈质地中等、光滑,宫体增大如孕 3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两侧附件未触及肿块、无压痛。以上提示子宫病变可能。 江苏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5、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 amis 2 ( 2)体检特点:妇科检查宫颈质地中等、光滑、宫体增大如孕 3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两侧附件未触及肿块,无压痛。其余无明显阳性体征。该患者的体检特点与病史特点相结合进一步提示此病例为子宫病变,确诊需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辅助检查 1结果: (1) 血常规: RBC 2.8 109 L, Hb 54g L, WBC 4.3 109 L, PLT l89 109 L。 (2) B超:子宫大小 12cm l1cm l0cm,子宫前壁见 5cm 5cm 5cm的稍低回声区,宫底浆膜下见 4cm 3cm 3cm 稍低回
6、声区,子宫后壁 2.5cm 2cm 2cm稍低回声区,向宫腔内突出,宫腔线不规则,双附件未见异常。 (3) 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及出、凝血无异常。 2辅助检查分析: 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提示有中度贫血、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正常,盆腔 B 超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实 验室检查常无特征改变,当有贫血时,则出现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盆腔 B超检查是主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并可协助诊断。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1) 多发性子宫肌瘤 (2) 继发性贫血 2诊断依据: (1) 患者 40 岁,已婚已育女性。 (2) 主诉月经量多三年。 (3) 病史特点:月经量多三年、有血块,每次月经来潮用卫生巾十多
7、片,逐渐多达 30余片,经期延长,伴头昏、头晕、四肢无力。 (4) 体格检查特点;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质地硬、活动好、无压痛。 (5) 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减少,血小板正常。 (6) B超:子宫增大,见多个稍低回声区,向宫腔内突出,宫腔线不规则。 3鉴别诊断: (1) 妊娠子宫: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子宫随停经月份增大变软,借助尿或血 HCG测定、B超可确诊。 (1) 子宫腺肌病: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的病史,子宫多呈均匀增大,很少超过 3个月妊娠大小、质硬,也可有月经增多等症状, B超检查可有助于诊断。 (2)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有月经多、月经紊乱的症状,但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B
8、超等辅助检查均提示子宫和附件正常,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4) 子宫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妇女,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或不 正常排液等症状,生长迅速,可出现侵犯周围组织的症状,子宫增大变软或有息肉状、质脆的赘生物脱出。可借助 B超、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宫颈管搔刮及分段诊刮等鉴别子宫恶性肿瘤。 江苏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 amis 3 治疗 治疗原则:纠正贫血,手术治疗。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史 1病史摘要: *,女, 40岁。主诉:突发左下腹坠痛十一天。 患者月经规律, 15 岁, 4-5/26-27,末次月经: 2013 年 9 月
9、 26 日,量多,约用卫生巾 3包 /次,痛经( -),白带正常。十一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下腹疼痛不适,呈阵发性坠痛,疼痛难忍,阴道分泌 物正常,无异味,无阴道流血,无恶心呕吐、发烧,无腹胀、腹泻,无尿频、尿痛等不适,自服康妇炎胶囊后腹痛未 缓解。遂于 2013 年 10 月 10 日就诊于我院门诊,行 B 超示:子宫畸形(不全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大小约 5.0*3.9cm),病理检查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NILM) , 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未予重视。今为求进一步诊治,于 2013 年 10 月 21 日就诊于我院门诊,行 B 超示: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
10、占位(大小约 6.1*4.1cm),宫颈回声不均并囊肿。 以“ 1.盆腔占位:左卵巢肿瘤(巧 囊?) 2.子宫畸形(纵隔子宫)” 收住我院妇科。病程中患者精神良好,饮食可,大小便正常,睡眠良好,体重无明显下降。 2病史分析 (1) 在询问月经量多的病史中,应重点询问 (2)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侧重于上述引起 (3) 病史特点 体格检查 1结果: 体温 36.4,脉搏 92 次 /min, 呼吸 19 次 /min ,血压 110/66mmHg,正常面容,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下腹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良好,已婚已产式;阴道伸展性良好,黏膜无充
11、血,分泌 物少、色白、无异味;宫颈正常大小、质地中等、光滑;宫体前位、增大如孕 3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两侧附件无增厚感、未触及肿块、无压痛。 2体格检查分析: ( 1)患者除贫血貌外,全身一般情况尚可。妇科检查宫颈质地中等、光滑,宫体增大如孕 3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两侧附件未触及肿块、无压痛。以上提示子宫病变可能。 ( 2)体检特点:外阴发育正常,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宫颈糜烂度, 宫体前位,略增大,活动好,子宫左侧方可触及一鸡蛋大小的囊性包块,活动可,轻压痛,右附件区未触 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1结果: (1) 血常规: RBC 2.8 10
12、9 L, Hb 54g L, WBC 4.3 109 L, PLT l89 109 L。 江苏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 amis 4 (2) B超:子宫大小 12cm l1cm l0cm,子宫前壁见 5cm 5cm 5cm的稍低回声区,宫底浆膜下见 4cm 3cm 3cm 稍低回声区,子宫后壁 2.5cm 2cm 2cm稍低回声区,向宫腔内突出,宫腔线不规则,双附件未见异常。 (3) 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及出、凝血无异常。 2辅助检查分析: 1、( 2013-10-10) B 超示 :子宫畸形(不全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大小约 5.0*3.9cm
13、),病理检查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NILM)。 2、 ( 2013-10-21) B 超示: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大小约 6.1*4.1cm),宫颈回声不均并囊肿。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 (2) 继发性贫血 2诊断依据: 1、患者,女,岁,主因“突发左下腹坠痛十一天”入院。 2、专科情况:外阴发育正常,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宫颈糜烂度, 宫体前位,略增大,活动好,子宫左侧方 可触及一鸡蛋大小的囊性包块,活动可,轻压痛,右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3、辅助检查:、( 2013-10-10) B超示:子宫畸形(不全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
14、大小约 5.0*3.9cm),病理检查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NILM)。、 ( 2013-10-21) B超示: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大小约 6.1*4.1cm),宫颈回声不均并囊肿。 3鉴别诊断: 1 .卵巢恶性肿瘤:表现为病程短,包块增迅速,表面结节状不平,常伴腹水,多为血性,一般情况差, B超检查液性暗区内 有杂乱光团、光点,实性或半实性,肿块界限不清,根据患者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基本可排出本病,确诊有待病理组织学检查。 2.盆腔炎性包块:多由急性盆腔感染和反复感染发作史,疼痛不仅限于经期,平时亦有腹部隐痛,可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等,抗炎治疗有效。根据患者
15、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基本可排出本病, 3.输卵管妊娠破裂:与卵巢异位囊肿破裂鉴别,后者疼痛多发生在月经期前后或经期 4.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表现为进行性加剧的痛经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均匀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有压痛经 期尤为显著; B-U:肌层中见到不规则回声增强。 治疗 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生育的要求全面考虑 无症状或轻 随访、期待疗法 有生育要求 药物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江苏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 amis 5 年轻重度 保留卵巢功能手术; 症状和病变均严重 根治性手术。 1.期
16、待疗法 :适用于病变轻微、症状轻微患者,随访观察。经期疼痛时,可用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等对症治疗。 2.药物治疗 : 采用性激素治疗导致患者较长时间闭经已成为临床常用药物疗法。 .假孕疗法 .假绝经疗法 .药物性卵巢切除 3.手术治疗: 适应症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剧或生育功能仍未恢复者 ;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直径 5 6cm。 1.3 病例 卵巢囊肿 病史 1病史摘要: 韩虹 ,女, 35岁。主诉:左下腹不适、隐痛 2月。 患者无明显诱因于 2月前开始自觉左下腹部隐约不适感,呈轻微钝痛、无放射痛,无阴道流血,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和便秘,无发热,未用任何药物治疗。既往月经正常, 5 2
17、729天,末次月经为 17天前,量同前。孕产史 1-0-2-1,末次分娩为 9年前、足月分娩一女,丈夫和 女儿健康;宫内避孕环避孕。家族史无特殊和疾病史。 2病史分析: ( 1)患者为育龄期妇女,除左下腹不适 2月,无其他特殊的病史,在半年前单位体格检查时曾行妇科 B超检查提示“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所以该患者的诊断应着重考虑盆、腹腔器官的炎症或肿块等病变;因患者的疼痛位于左侧下腹痛,可排除慢性阑尾炎所导致的腹痛,而且患者无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因此考虑妇科疾患的可能性较大。 ( 2)病史特点:左下腹不适、隐痛 2月,无放射痛,无阴道流血。无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无发热等其他伴随症
18、状,未用任何药物治疗 。 体格检查 1结果: T 37.0, P 96次分, R16次分, BPl20 70mmHg。 一般情况可,身高 162cm,体重约 65kg营养良好,无痛苦病容,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颈软,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乳房和胸廓正常,双肺叩诊为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无扩大,心率 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未触肿大。 妇科检查:外阴和阴道正常,阴道分泌物正常;宫颈光滑、经产式、无举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地中等、无压痛;左侧附件区轻度压痛、略增厚感,右侧 未扪及异常。 2体格检查分析: ( 1)患者身体健康,体检除左附
19、件区轻度增厚和压痛外,余无其他阳性体征。需进一步证实左附件是否有肿块,并鉴别是什么性质的肿块。 江苏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 amis 6 ( 2)体检特点:左侧附件区轻度压痛,略增厚感,右侧未扪及异常。多考虑为左侧附件区的病变。体格检查无其他阳性发现。 辅助检查 1 结果: ( 1)血常规: WBC 7.9 109 L, RBC 3.5 109 L, Hb l10g L。 ( 2)尿 HCG:阴性。 ( 3) B超:见左附件囊肿直径约 3cm,境界清楚;借助阴道探头,可清晰鉴别囊肿位于卵巢内,且包 膜光滑完整,囊内未见乳头样或实质性肿块图像,提示卵巢良性囊肿
20、可能性大。 ( 4)胸片、心电图及肝肾功:未见异常。 2辅助检查分析: 尿 HCG检查结果排除与妊娠有关的临床问题。 B超见左附件囊肿直径约 3cm,境界清楚;借助阴道探头,可清晰鉴别囊肿位于卵巢内,且包膜光滑完整,囊内未见乳头样或实质性肿块图像,提示卵巢良性囊肿可能性大,该囊肿因直径大于正常成熟卵泡,且根据月经史和 B超检查发现的子宫内膜的形态,应是处于黄体期的阶段,这个无回声包块应视为囊肿而非卵泡。 3诊断性治疗: 给予短效避孕药口服 3个周期共 2l天 , 3个周期后复查 B超,提示囊肿消失。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左卵巢囊肿 2诊断依据: (1) 34岁,已婚, l-0-2-l,宫内
21、避孕环避孕。 (2) 育龄期妇女,既往月经周期正常, 6个月前体格检查盆腔 B超未发现任何异常。 (3) 以左下腹不适、隐痛 2个月就诊。 (4) 盆腔检查发现左侧附件区增厚,压痛。 (5) 阴道 B超提示左卵巢内直径 3cm包膜光滑无回声囊肿。 (6) 3个月口服短效避孕药后囊肿消失。 3鉴别诊断: (1) 卵巢肿瘤:卵巢肿瘤的早期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在妇科检查或 B超检查时偶然 发现,良性肿瘤生长比较缓慢,随着囊肿的增大有局部胀痛不适的感觉; B超检查可见囊肿包膜完整光滑,囊内容为均匀无回声影像;服用避孕药 3个周期后一般不会消失。本例的卵巢囊肿的病史不足 6 个月,口服避孕药 3个周
22、期后囊肿自行消失,考虑滤泡囊肿的可能性较大。 (2) 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或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都可表现为急腹症,常伴有畏寒发热,血常规查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盆腔检查多为两侧附件区压痛包块或增厚感;宫颈举痛明显; B 超检查常表现为盆腔积液,附件区有不均质包块,如果有输卵管积水,则可见到卵巢外无回声暗区,有时 与卵巢囊肿较相似,抗生素治疗有效。 (3) 异位妊娠:一般有停经史,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和下腹痛;异位妊娠未破裂时常仅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不适;盆腔检查可扪及一侧附件区压痛 B超提示宫腔内不见妊娠囊,江苏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 amis 7 附件区
23、可见血块形成的不均质包块,有时可附件区妊娠囊,常观察到一侧卵巢有黄体囊肿;尿 HCG阳性。 治疗 治疗原则: 5cm 的卵巢肿瘤患者可予随访观察,必要时行诊断性治疗;如卵巢肿瘤持续增大,则应考虑手术探查。 1.4 异位妊娠(如输卵管妊娠) 病史 1 病史摘要: 黄晓 ,女, 25岁。主诉:停经 50 天,刮宫术后 3天 ,腹痛 2小时。 患者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为 2010年 11月 01日, 2010年 12月 17 日因停经 47天、尿 HCG阳性,拟诊为“早孕”在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手术记录不详。 2010 年 12 月 20日上午 l0时突然出现下腹坠痛、肛门坠胀,伴面色苍白、出汗
24、、头晕,并晕厥两次,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 B 超提示:盆腔中等量积液,左附件区低回声包块,后穹隆穿刺抽出 2ml不凝固血液,急诊收入病房。 既往史:患者 2008年 3月曾因“急性盆腔炎”住院治疗。否认传染病史和药物过敏史。月经史: 13 岁初潮,月经周期 5 28天,量中等,无痛 经,未避孕, 2007年行人工流产 1次。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2病史分析: (1) 本例患者为已婚、育龄女性,有慢性盆腔炎史,有人工流产史,存在着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患者 3 天前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应详细询问术中情况,如是否见到绒毛等;即使有手术记录发现绒毛组织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完全排除异位妊娠的可能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院 医师 规范化 培训 妇产科 阶段 技能 考试 病例 评分标准 DOC
